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32节

  若是不想被大头领迁怒,那么卖命赶路是最妥当的法子……

  

第49章 时间紧迫

  

  众人拾柴火焰高,火借风势越烧越旺。

  在几百名官军的纵火焚烧下,丑时,辎重营彻底变成一片火海。

  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火焰燃烧的声音,有的贼寇趁机裹挟了财货溜之大吉,也有的贼寇葬身火海,真正死在官军手中的贼寇不过几百人而已。

  夜袭得手,成功一方士气大振,受袭的一方难免惊惶失措,毕竟,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敌人杀入营来。

  “铿铿铿”胡庸与张易棋逢对手,两人互拼数十个回合依旧不分胜负。

  不过,介亭兵勇势如破竹的冲劲儿却被张易的部众挡住了。

  几百名贼寇在这种时候凝聚在一处,却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正兵营的兵卒竭力厮杀,然而,对方却寸步不让,一时半会儿,局面竟然僵持住了。

  好在李贤志不在此。

  熊熊的火焰冲天而起,张饶积攒多日的粮秣毁于一旦。

  李贤见好就收,他可不想耽误过多时间。

  谁都知道,张饶的主力就在不远,以李贤如今的实力,碰上数千人的兵马,要想全须全尾的逃出去难上加难。

  “鸣金收兵!”

  “叮叮叮叮”清脆的金乐交鸣声响起,介亭的兵勇们闻声而动。

  除了正在与贼人捉对厮杀,一时片刻无法后退的兵卒之外,其余人马尽数退到了李贤身后。

  张易武艺非凡,在他的统领下,贼军紧追不舍,狗皮膏药一般无法摆脱。

  “想跑?烧了老子的米粟,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张易状似疯狂,歇斯底里地嚎叫起来。

  李贤见状皱起眉头,他吩咐道:“李得福、李得寿你们去帮胡庸一把,赵亮、胡七你们的人马也上,看来不把这伙贼人干掉,我们是别想离开了。”

  几人齐声应诺,没有丝毫怨言。

  今夜偷袭得手,众人信心大增。

  张饶如何?万余兵马又如何?还不是被李游缴一把火烧了辎重!

  明日别说攻城了,如何让兵马填饱肚子都是个问题。

  照此来看,夷安之围已然是解了。

  刚出介亭的时候,谁能够想到仅有五百名正兵的李游缴能够做到如今的程度?

  贼挡杀贼,将挡杀将,今夜,连张饶重兵防守的辎重营都烧掉了,还有什么事情是李游缴做不到的?

  李得福、李得寿很快加入战团,他们一左一右分头攻向张易。

  有了帮手,胡庸压力大减,他不是不知死活的蠢材,这时候尽快的取胜才是要紧事,至于是否以多欺少,那根本不是现在应该考虑的事情。

  宿醉乍醒,张易浑身上下早就酸痛不已,能够与胡庸鏖战至今他早已经是累的很了。

  原本对付武艺娴熟的胡庸一人就隐隐有些吃力,这时候要同时对付三个人,难免捉襟见肘。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即便张易再过勇猛,可他也只是一个人。

  左边中了一刀之后,张易很快便支撑不住。

  体力透支,这一刀好像捅开了蓄水的大坝,身上强行抑制的痛楚加倍地呈现出来。

  左肋、右腿接连受伤,张易惨笑一声,直愣愣地挥刀往胡庸身上扑去。

  这一刀,再无任何防守,只有以命搏命。

  胡庸脸色一变他略略侧身,手上招式不停,也是一刀挥出。

  李得福、李得寿二人见状大急,要是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折了胡庸,那以后还怎么在少主面前做人?

  “噗哧”张易的刀还是砍到了胡庸的身上,只不过,没有想像中血肉横飞的情景,只有刀入败絮的声音。

  张易脸色大变,“这是皮甲?”

  没错,胡庸身披双甲,这是李贤特意嘱咐过的,毕竟是胡家堡的少堡主,过早折损了总归是个遗憾。

  当然,最要紧的是李贤已经习惯了有这么一个“打手”的存在。

  干劲十足,任劳任怨毫无怨言,这样的麾下打着灯笼都难找!

  不过是多给一套皮甲罢了,要是能够保住他的性命,便是再多付些代价又算得了什么事情?

  张易一击失手,再想抽身而退已然是来不及了。

  “噗噗噗”,几乎同时,三柄武器全都落到了张易身上。

  张易身上也披着甲胄,利刃虽然没有击中他的要害,但是,武器上所携带的力气还是打的他嘴角流血,看模样已然是伤了内脏。

  趁他病要他命,胡庸年纪虽小,可却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他一刀挥出,已然精准无比地砍到了张易的脖颈处。

  “噗”大好头颅滚落在地。

  王老八一直躲在后头没有加入战阵,这时候,看到张易身亡,他当即跳将起来,嘴里道:“张易已死,张易已死!”

  那些奋力厮杀的贼人闻言一滞,四周确实不见了张易的身影。

  李得福脑筋一转,急忙挑起了张易的头颅,呼喝道:“张易头颅在此!”

  李得寿取来了火把,烈烈的火光下,张易死不瞑目的嘴脸显得格外狰狞。

  张易在贼军中威望极高,眼瞧着他被斩杀当场,贼众们彻底崩溃了……

  李贤再度鸣金收兵,这时候没必要对贼人紧追不舍了,赶快逃命才是要紧事。

  几里的路程转瞬及至,再耽误一阵子被张饶包了“饺子”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叮叮叮”

  介亭兵勇们军纪严明,听到鸣金收兵的命令之后,他们便快速后撤。

  往哪里撤?

  深更半夜,夷安城是绝对不会开城门的。

  无法入城躲避,那么兵勇们只能在外头与张饶周旋。

  李贤对此处地形不熟,无法作出决断,徐庶就不同了,他虽然不是北海郡人,但是他博学****,过目难忘,只要去过一次的地方,他便能记下地形。

  这一次,在大军临行之前,徐庶便找好了退路。

  未谋胜,先虑败,这才是真正的谋士!

  这次火烧辎重营,虽说有“赌”的意味在里面,但是,徐庶又怎么可能不做一点准备?

  在几名本地乡民的引导下,介亭兵勇以最快的速度撤离了现场,他们带走了伤者,却把战死者的尸首落下了。

  时间紧急,再耽误一会儿,说不定这千余人马就要尽数交待了……

  介亭兵勇们前脚离开,后头的张饶就带着人马赶到了。

  

第50章 置之死地

  

  到处都是大火,到处都是逃窜的部众。

  看见自己亲手建立的营防被毁的彻底没了样子,那滔天的大火好像没完没了一般,张饶觉得整个胸腔都被一股郁气堵住。

  “啪啪啪”火苗在跳跃,好像也在嘲笑着什么。

  “噗哧”,张饶喷出一口血,他咬牙切齿地吼道:“是谁,是谁烧了我的粮秣!快,快去追!”

  麾下兵马四散而出,试图找出肇事者的痕迹。

  短时间内,肇事者没找到,不过却抓来了几个溃卒。

  溃卒匍匐在地,连连叩首,“大头领,你可来了!”

  “说,是谁劫的营?”张饶语气冰冷,听不出喜怒,不过熟悉他的人都明白,张饶已经怒到了极处。

  “小人在营中睡的迷糊,忽然听到有人叫喊,说是张于头领带着人马杀过来”

  “什么?张于带着兵马杀过来的?放屁!说,接着说下去!张易在干什么?”张饶意识到,来犯的敌人早有图谋,附近谁有能力这样做呢?

  溃兵也意识到来的人可能根本不是张于的兵马,他不敢废话,急忙说道:“张易头领领着人马奋力搏杀,可敌人见人就砍,见粮就烧,慌乱间兄弟们根本来不及救火。”

  张饶目光阴冷无比,他森然道:“不是来不及救火,是忙着逃命吧?”

  溃兵不知道哪里露出了马脚,他惊恐地叩首求饶,可怀里的包袱这时候掉了出来。

  亲卫打开包袱,露出了一包铜钱。

  张饶大怒,“杀了他!”

  怪不得这溃兵一直没有逃窜,原来他是在搜刮财物。

  现在好了,钱倒是找到了,可命却丢了。

  宰了几个溃卒,张饶的心情依旧烦闷无比。

  辎重营这时候已经彻底葬身火海,粮秣是救不出来的,尸首横七竖八,分不清面目。

  不过,张饶麾下的部众还是发现了一处蹊跷的地方,有几句尸首外面虽然套着破旧的衣裳,可里面的皮甲却是崭新的。

  这种皮甲张饶只在一支兵马身上见过,“李贤,李贤小儿,又是你,啊呀呀,可恨,可恨!”张饶紧咬牙关,仰天咆哮。

  忽而,有部众来报,说在西侧三里开外的地方发现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形迹可疑。

  张饶大声咆哮:“是他,一定是李贤,追,追上去,我要把他扒皮抽筋!”

  介亭的兵勇们厮杀了一夜,又接连奔波了一两个时辰,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已经接近了极限。

  沿途间,不断有流民营的人马掉队,他们刚加入官军不久,还难以承受这种高强度的急行军。

  这时候,辎重营中的木板派上了用场,原本侯在此处接应等待的两百多名体力充足的辅兵毫无怨言,他们轮流抬着伤员,抬着体力衰竭的同伴玩命狂奔。

  谁都知道,这一次,火虽然烧的爽了,可却也真的捅下了马蜂窝。

  恼羞成怒的张饶可不是什么善茬,他一定会想法设法的追过来。

  掉队就意味着死亡,大战的亢奋情绪很快就消耗殆尽,没多久,无边的疲惫便席卷而来。

  兵勇们也是活生生的人,虽然他们在子时之前睡了一觉,又吃了些果腹的东西,可在两次冲阵厮杀的过程中早已经把积攒的力气消耗殆尽了。

  李贤知道麾下的军卒们坚持不了多久,要是再跑几十里路,不用张饶追杀,兵勇们也会力竭难行了,“先生,此处距离蒙山还有多少路程?”

  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徐庶问过向导之后,嘴里道:“五里开外就是蒙山山道,只是,游缴你真的做好入山的准备了吗?”

  听到只有五里路程,李贤松了口气,他瞅着火光腾起的方向,嘴里道:“我意已决,除了蒙山,我们再无生路。”

  徐庶深以为然,北海郡不同于其他郡县,这里四处烽火,北海相孔融尚且自顾不暇,指望官军来救是不现实的。

  进入大城躲避?时间紧迫之下,没有城池敢开门放人,毕竟,谁也不知道进入城池的人究竟是不是黄巾贼的奸细。

首节上一节32/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