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320节

  须臾,孙策叹了口气,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家妹子貌美如花,李贤若是娶了她,一定乐不可支,而江东军与李贤的关系也肯定可以更加深入,为此孙氏不过是声名受损罢了,定然会获得不少实惠”。

  思来想去,孙策都找不到拒绝嫁妹的理由,兴许,大男子主义算是一条,可自古以来,颜面从来不能当饭吃,真的有必要为了些许虚名,放弃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扪心自问,江东军不如徐州军太多,军卒数量、武器装备全都相差甚远,真要是两军交战,孙策只有三成获胜的把握。

  孙策的大帐内油灯亮了一夜,翌日一早,猩红着眼的孙策寻到孙尚香,直截了当地问道:“你真的喜欢李贤?”

  孙尚香有些愣神,可还是微微颌首:“是呀,我喜欢他”。

  “如果你是为了我孙氏的大业不得不作出牺牲,那我一定会懊悔终身!”

  孙尚香看着孙策的眼睛,道:“我知道大兄最疼我,所以我压根没有隐瞒你的必要,没错,我嫁给李贤,可以为孙氏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可如果我不喜欢李贤,我是不可能委屈自己的,再者,我那个师傅却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提到于吉,孙策当即变了脸色:“婚嫁一事事关重大,你若有意李贤,我便为你牵线搭桥,便是豁出去我这颜面,只要能够让妹子得偿所愿,那便值得”。

  孙尚香很是感动:“大兄”。

  “至于你那师傅,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按理说,你这婚嫁之事须得向他通禀一声,否则的话,他回来之后又得闹出事端”

  孙尚香大喜:“这么说,大兄是答应了?”

  孙策锊了把孙尚香的长发,道:“我只有你这一个妹子,自然不能委屈了你,你要嫁给李贤,那便是他的福气!”

  孙尚香耷拉着脑袋,嘴里道:“怕只怕人家不要我”。

  孙策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笑话,他不容置信地说道:“除非那小子瞎了眼,否则的话,他绝不会不娶”。

  “大兄,我看那李贤是个重情重义之人,须得动之以情才对”

  “妹子有何妙计?”

  “我这有一个锦囊,等大兄托人将他捎给李贤,李贤便明白了,至于是否能够得偿所愿,那就要看天意了”

  “天意?哼!”孙策颇为不屑,不过还是依言接下了锦囊。

  两个时辰之后,周瑜在十二名精骑的护卫下来到李贤大营。

  此处,距离阴陵城不过十三里,据悉,城内守军打算负隅顽抗,李贤正在苦思破敌良策。

  周瑜入帐之后被取了配件,他向李贤施了一礼,道:“见过李使君”。

  “不知公瑾所为何来?”

  “李使君以为这天下大势如何?”

  李贤看了周瑜一眼,心道,你小子,这是来考验我的吗?老子熟读历史,自然知道纷乱已经是必然的结局,只是现在由于自己的出现,能否缩短纷乱的时间,这已经是李贤迫切盼望的。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八字短语一出,周瑜便眼前一亮,他击掌赞道:“使君所言精品得当,着实发人深省,没错,大汉立国数百年,豪族门阀林立,已经到不破不立的时候了”。

  “公瑾这话是什么意思?”

  “使君坐拥青、徐两州之地,难道就不想逐鹿中原?问鼎轻重?”

  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庄王打败中原无敌手,成为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

  周瑜以鼎来比喻,倒是恰如其分,只是,李贤有必要说实话吗?

  大家虽然见过几次面,可还不算熟,这时候就算实话实说,周瑜也不一定相信。

  抱着这样的念头,李贤笑道:“为人臣子,自当安分守己”。

  周瑜摇头:“青州、徐州大为迥异的赋税制度可是天下独有,甚至连招兵的方式都有所不同,这些条令可不是出自长安”。

  李贤干笑着,谎话被人拆穿,总是有点点的不使,不过,长久以来,李贤早就炼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定力。

  周瑜只是碰巧猜出了意图,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又不会读心术,没什么可怕的!

  李贤宽慰自己,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与周瑜这样极为聪明的危险人物交谈,一定要打起十万个小心,否则的话,你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出了纰漏……

  论辩才,李贤肯定不是周瑜的对手,于是,他便扬长避短,直截了当地问道:“公瑾,你究竟想要说什么?”

  遇到李贤这种人物,周瑜颇有重拳击到棉花上无处着力的感觉。

  明明想用话题牵着李贤走,可对方却轻易察觉,而且还反客为主,再度单刀直入。

  是呀,毕竟是江东军有求于李贤,而不是李贤有求于孙策,只要李贤牢牢把握这一点,饶是周瑜说得天花乱坠也毫无效果。

  李贤再度发问,周瑜无奈,只得说道:“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说与李使君知晓”。

  李贤好奇:“什么喜事?”

  “使君觉得主公之妹如何”

  “孙策之妹?孙尚香?”

  “不错,正是她”

  “温婉贤淑,很是懂事,怎么了?”

  “我家主公打算与李使君联姻,这联姻之人便是孙尚香”

  李贤险些咬了舌头:“啊?联姻?”

  周瑜微微颌首,道:“江东与李使君联姻,对双方的发展都大有裨益,此举可谓一举多得”。

  不知怎的,李贤脑中忽然出现一句话“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说的是周瑜妄图用孙尚香来拉拢刘备,占据荆州,谁曾想,到头来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捞到。

  眼下,刘备势力低微,已经远远不在孙策的眼中了,所以江东就把联姻的对象放到了自己身上?想到这里,李贤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

  高兴?鼎鼎大名的三国美女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婆,这自然是值得高兴的,可为啥李贤就是高兴不起来?

  毫无疑问,江东嫁女,必有所图!

  孙策想要什么?

  李贤再度单刀直入,道:“直接说吧,孙伯符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周瑜很是尴尬,他将孙尚香缝就的锦囊交给李贤,嘴里道:“这是主公之妹的锦囊,她说使君一看便知”。

  李贤大为好奇,锦囊上写了什么?

  穿越以来,李贤遇到各种各样的女人,有像孔黎那般呆萌可爱的,有像绣娘那般温柔体贴的,甚至连泼辣野蛮的类型都有,糜氏糜缳便是此类,眼下,这孙尚香竟然给了锦囊,难不成还是个文艺女青年?

  想到后世里对付文艺女青年的办法,李贤脸上露出一丝邪恶的微笑。

  孰不知,这笑意在周瑜看来却大为可疑。

  孙尚香在锦囊中写了什么?李贤刚刚打开便露出微笑。

  也罢,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倒也算是成就一桩美事。

  锦囊上写的字不多,只是一首情诗,李贤看罢之后却很受感动。

  其一,从未有人为李贤写过诗,更别说她还是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其二,李贤原本就对孙尚香有好感,只是未曾点破罢了;其三,女追男隔层纸,世人总有虚荣心,李贤也不例外,能够让孙尚香这等女子看中,这本身就说明李贤非比寻常。

  这样的一个女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告她的爱,不可谓不勇敢。

  李贤迟疑片刻,终于变了口风,道:“九江、丹阳、广陵我必须留下,至于其他地方,便让孙伯符自取吧”。

  虽然拿一个女子的婚姻大事来讨价还价,显得很没气度,可周瑜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久闻阴陵城内物资充沛,足够大军数年所用,不知使君可否割爱?”

  李贤瞪了周瑜一眼,道:“周公瑾,你可不要得寸进尺,我可不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自毁长城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周瑜笑道:“使君自然不是周幽王,孙尚香也不是褒姒,不过,使君可曾听说过,孙尚香有一个师傅”。

  “什么师傅?”

  “于吉便是孙尚香之师”

  李贤吸了口冷气,于吉这家伙在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虽说被孙策以“妖道蛊惑人心”的罪名设计杀了,然而,李贤一直觉得他深藏不露,绝不像史书记载的那么简单。

  如今这样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竟然与孙尚香是师徒关系,毫无疑问,以后一旦与孙尚香结亲,李贤便拐了弯与于吉搭上了关系。

  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李贤不求,他只想让于吉留下他的医术,这样以来,匠工营中的医工定会受益匪浅,而战场上军卒的存活率也可以大幅提升,换句话说,一个于吉便顶得上数千人马。

  “阴陵城尚在袁术手中,守将食古不化,不肯投降,我正考虑破城之策”

  周瑜大喜过望,李贤这是同意了呀,他这是让江东军出兵出力意思。

  毕竟,凭白让出一部分好处,李贤已经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了,若是江东军冷眼旁观,不曾出战,徐州军将一定会心生反感。

  周瑜是个明白人,他当即表态道:“临来之前主公已经吩咐我,让我全权处理此事,眼下,既然需要围城,那便让江东军也过来,不知可否?”

  临近十数里之内早已经布满了李贤的探马,如果不经过李贤的同意便私自调兵前来,这便是对李贤的挑衅。

  周瑜是来求和的,可不是来邀战的,自然不会做蠢事。

  李贤很是满意,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一点就透,“告诉孙伯符,破城之后,三七分成,你们三,我们七”。

  “使君,三七太低了,五五如何?”

  “四六,成便成,不成便一拍两散”,李贤摆出一副爱来不来的模样,让周瑜很是无语。

  之前接触过,李贤不像是视财如命的人呀,怎么到了九江却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其实李贤不是跟周瑜过不去,也不是想难为孙策,他只是突然间想到了糜缳,有些惶恐。

  那家伙可不是善茬,如果被她知道,李贤又在江东娶了妾,天知道糜缳会作出什么事情!

  不行,必须先娶糜缳,再娶孙尚香,否则的话,糜缳定会惹是生非。

  宅男在现代总是憧憬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情景,却压根没想到,李贤只是三个女人就忙的焦头烂额,真要是再多几个,绝对更为悲催。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这句话可是至理名言呀。

  李贤大帐之内,周瑜已经同意了四六分成的瓜分方案,“便依使君所言,四六分成”。

  李贤松了口气,还好,周瑜没有太过分,否则的话,这桩婚事说不定真得吹了。

  眼下,即便没有江东孙氏,李贤的发展也已经步入正轨,而孙策则不然,虽然袁术大败之后,所辖郡县无人掌管,只要大军压境,便可据为己有,然而,孙策毕竟根基尚浅,与荆州刘表比起来大有不如。

  遇到事情,李贤首先会分析其中的利弊,娶了孙尚香,虽然地盘有所折损,后宅也有不安稳的危险,可长远来看,确实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毕竟,江东孙氏可是三国鼎立的主角之一,绝不容小觑。

  眼下,曹操与吕布之间的战事愈演愈烈,而刘备在李贤的打击下落荒而逃,也只有江东孙氏与李贤颇为友善。

  

第403章 合理的解释

  

  达成协议之后,周瑜满意而归,李贤仔细琢磨,自己似乎也没有损失什么。【】

  东汉末年,乱象纷呈,军阀割据,李贤如果想取得长远的发展,须得拥有一个实力强悍的盟友。

  辽东公孙瓒、兖州吕布都不是雄才大略之辈,他们的性格缺陷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江东孙氏便成了最佳的选择。

  虽说,之前李贤与孙策也达成了盟约,可那种纸面上的盟约哪有姻亲盟约来的稳定?

  春秋时期,秦国多次与晋国达成姻亲,互利互惠,这才有了“秦晋之好”的来历。

  眼下,李贤交好孙氏,倒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李贤这般“高瞻远瞩”。

  当李贤准许江东军加入围城序列的命令下达之后,徐盛、李典、于禁、臧霸联袂造访,陈宫倒是意外地没有参与。

  四名大将入账之后便单膝跪地,嘴里道:“我等拜见主公”。

  李贤一反常态,并没有显得太过热忱,而是淡淡地说道:“你们四人不去督造军械,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首节上一节320/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