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130节

  赵云就不同了,在李贤钦佩的目光中,他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总是能险之又险地从人群之间穿过,偏偏士卒们还一无所觉!

  凌波微步?移形换位?看惯了武侠小说的李贤大为惊异,若不是顾及徐庶就在身旁,说不定他就要叫出声来。

  没过多久,赵云便迎上了夏侯渊。

  “铿铿”甫一接触,夏侯渊便知道自己遇上了劲敌。

  “来将通名,我夏侯渊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赵云惜字如金,道:“常山赵子龙”。

  “赵子龙?吃我一刀!”

  赵云眸中精光一闪,他不退反进,手中的铁枪狠辣地击到了刀背上。

  “铿!”陡然受此一击,刀势顿时为之一变,夏侯渊虎口发麻,心道,贼子好大的力气。

  夏侯渊冲杀了这么久,一身气力早已经去了一小半,而赵云就不同了,未曾上阵厮杀的他依旧保持着十成的战力。

  几十个回合下来,夏侯渊额生冷汗,赵子龙的勇猛之处大大出乎意料。

  原本打算速战速决,哪曾想,竟然碰上一个硬茬。

  如果是全盛时期的夏侯渊,他有把握跟赵云拼个旗鼓相当,可现在,气力消耗过大,夏侯渊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夏侯渊落败是早晚的事情。

  不远处,几十名曹军精锐正竭力厮杀,他们试图前来护住夏侯渊。

  夏侯渊一人的生死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两万名曹军的前途。

  若是夏侯渊胜了,曹军上下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夏侯渊技不如人,惨死当场,没了主将指挥的曹军必定会成为一盘散沙,就算今日侥幸存活下来,可谁也不知道,曹孟德会不会秋后算账!

  无论如何,夏侯渊都不能死!

  涌入城中的曹军士卒锐气正盛,他们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夏侯渊惨死当场。

  赵云心无旁骛,一心对付夏侯渊。

  忽而,东莱军的后阵传来一阵欢呼声,却是徐和麾下的兵马赶到了。

  援军抵达,东莱军卒士气大振,他们在徐盛、周仓的统领下发起了凶狠的反击。

  曹军最为勇猛的大将夏侯渊已经被赵云死死缠住,其余的裨将压根不是周仓、徐盛的对手。

  战局渐渐地开始往有利于东莱军的方向发展了。

  徐和麾下的七千人马卯足了力气,一门心思要一雪前耻,自然拼的格外凶狠。

  相对而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被东莱军卒死死地挡住了这么久,曹军的士气早就衰退了不少,眼下,徐和援军抵达,他们的士气又是一落千丈。

  军无战心,难以久战。

  随着时间的流逝,徐和的兵马开始占据上风。

  夏侯渊急的心慌意乱,入城的曹军将领在徐盛等人的斩杀下死伤过半,眼瞅着曹军就要落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可偏偏身为一军主将的夏侯渊却分身乏术。

  “啊呀呀!”

  夏侯渊越是急躁,赵云的招数就越是平稳。

  又对拼了近百个回合,赵云依旧面不改色,看夏侯渊却涨红了脸,斗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落下。

  看模样,夏侯渊很快就要因为体力不支的缘故落败了。

  这时候,城中的守军开始了大反攻。

  入城的四千名曹军节节后退,唯有夏侯渊的亲卫在竭力抵挡着东莱军的冲击,试图护住自家主将的两翼。

  大好局势毁于一旦,夏侯渊心急如焚,手中刀势一滞,顿时露出一个破绽。

  赵云见缝插针,一枪刺去。

  “噗哧”,锋利的枪头刺穿了夏侯渊的胸甲,在其右胸处刺出了一个拇指大小的伤口。

  血从甲衣中流出,浑身上下的力气在快速的消退着。

  夏侯渊知道,自己败了!

  赵云一招得手,当即得理不饶人,摆出一副誓要把夏侯渊杀死的模样。

  夏侯渊的亲卫拼死搏杀,终于冲出来,以血肉之躯挡住了赵云。

  “将军,快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城外依旧有一万多兵马,咱们没有败,将军,快些退出城外,攻城作战实在不是我们的长处”

  “李贤不过万余兵马,平原相遇,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亲卫们竭力劝阻夏侯渊,试图让他撤离此处。

  夏侯渊叹了口气,他知道这时候绝对不能逞狠斗勇,亲卫们说的没错,城外还有一万多兵马,就算今日又败了一阵,己方实力犹存。

  只要小心应对,未尝没有剿杀李贤、刘备的机会!

  生死攸关之际,夏侯渊思虑久远,他知道,曹操把两万兵马交给他,其实是一种不言的信任。

  倘若因为一场败仗就丢了性命,那日后岂不是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抱着这样的想法,夏侯渊打马离开了。

  临行之前,夏侯渊恶狠狠地叫道:“赵子龙,我记住你了!”

  赵云不以为意,笑道:“下一次你可就逃不掉了!”

  夏侯渊脸色难看,在卫卒的簇拥下,缓缓地退却了。

  “传令下去,鸣金收兵!”

  “叮叮叮”,清脆的金铁交击声响起。

  曹军如潮水般退去。

  徐和麾下兵马紧追不舍,东莱军疲惫不堪,没有加入追击的行列。

  城外,曹军依旧有万余兵马。

  “冲击军阵者,杀无赦!”

  “将军有令,冲击军阵者,杀无赦!”

  夏侯渊早已经冲出城外,为了防止自家兵马自相践踏,他早早地派出人马,一旦溃兵冲阵,立即将其斩杀当场。

  正是凭借这种当断即断的狠辣,夏侯渊方才止住溃军的颓势,抢在追兵追出城外之前整理出一支可战之兵。

  五千名曹军,依旧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徐和试图扩大战果,自然不会不战而退。

  两方人马又是一番激烈的厮杀。

  徐和兵马士气正旺,算是小胜一筹,可曹军韧性绝佳,要想将其击溃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贤叹了口气,他知道徐和已经尽力了,真要是指望他们剿灭所有的曹军,肯定是强人所难了。

  “鸣金收兵,让徐和回城吧”

  “喏!”

  徐和刚刚加入李贤麾下,自然不敢玩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的把戏,他得令之后亲自殿后,麾下兵马缓缓地往城内撤去。

  夏侯渊只是盯着城头的方向,也没有下令大军追击。

  今日一战,曹军前后折损了四千人马,若是算上之前死去的两千人,已经有六千人马葬送在李贤手中。

  巨大的伤亡数字让夏侯渊心痛不已,折损如此之多,偏偏没有达成目的,这样的结果让人如何接受?

  麾下的兵马满打满算不过一万四千人,单从纸面上看,这依旧是一股强悍的实力。

  可是,夏侯渊知道,一万四千人当中,真正可堪一用的军卒不过五六千人,其余的兵马在接连不断的厮杀中早已经乱了分寸,没有一段时间的休整,他们很难恢复往日的劲头。

  东莱军的短矛已经成为笼罩在每一名曹军士卒心头的噩梦,跟随夏侯渊一道撤出城外的曹军兵将全都见识过短矛的厉害,如果可以,他们再也不想经历那种绝望的感觉。

  为了一个刘备,已经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眼下,又冒出个李贤,这场追杀还要继续下去吗?

  看模样,李贤与刘备已经达成了攻守同盟。

  对付刘备,肯定要面对李贤的纠缠。

  可就这么灰溜溜地退走?

  夏侯渊无法说服自己。

  当天夜里,一夜无战事。

  夏侯渊思考了一夜,正要作出决定,忽而,帐外传来一声叫喊:“报,将军,曹使君有紧急军令”。

  “喔?速速呈来!”

  “喏!”

  展开书信,夏侯渊当即吸了一口冷气,曹操已经跟淮南袁术大战了三场。

  每一次占据上风的时候,袁术麾下总有人跳将出来,力挽狂澜。

  后来在曹操的再三打听下方才之后,那小将姓孙,单名一个策字。

  孙策,东吴的奠基者,眼下,孙坚死后,匆匆上位的孙策耗费了无数的力气方才稳住军心,他迫切需要建立军功,证明自己。

  帮助袁术,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可就是这个孙策孙伯符好几次都坏了曹操的好事。

  曹操兵力不足,希望夏侯渊能够抽调兵马援助淮南战事。

  至于乐安国这里,留下一部兵马驻守就可以了。

  信中,曹操压根就没有考虑到夏侯渊失败的情况。

  在曹操想来,夏侯渊坐拥两万兵马,收拾一个刘备自然是易如反掌,他哪里会想到,半途间竟然会冒出来一个李贤。

  看罢军令之后,夏侯渊叹了口气,曹孟德一旦下了决心,就算有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既然军令中要求抽调兵马,夏侯渊不敢不从,不过,他自己明白,今日这一走,下一次再想过来的话,还不知道需要等多久了。

  为了麻痹守军,确保不让他们看穿大军退却的真相,白天,夏侯渊总会使人“溺战!”

  曹军一日不退,城中的守军就一日不敢懈怠。

  不过,徐庶跟李贤可不是傻子,曹营中的变故他们早已经察觉出了。

  于是,每到夜晚,李贤总会加派人手,前去刺探军情。

  这一日夜里,出外哨探的军卒来报,说曹军撤离了一多半。

  欲擒故纵?

  出城追击?

  听上去有些太过于疯狂了,东莱军上下全都疲惫不堪,指望他们追杀曹军,实在有些不近人情了,而徐和麾下兵马虽然实力犹存,可李贤却归心似箭,不打算在乐安国久留,确定曹军真的离开了之后,李贤也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李贤不敢贸然做决定,万一夏侯渊打的是引蛇出洞的主意,没了城墙之利,平原对决的话,东莱军又得折损不少。

  不行,不能太过草率!李贤想等一等,看看事情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三日之后,城头的军卒发现,外头的曹军不见了。

首节上一节130/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