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120节

  临济县令急忙表态,道:“长史哪里话,若不是贵军相援,这临济城早已经是一片废墟,别说休整一番时日了,就是长期驻守,也并无不可!”

  临济令直白露骨的说法使得众人面面相觑。

  没错,一开始大家都存着交好李贤的想法,可谁也没想到,临济令竟然打的是投靠李贤的主意。

  李贤是谁?虽然手中无一败绩,可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长史,投靠他,未免有些过于草率了。

  许是猜到了众人的想法,李贤笑道:“使君说笑了,我出现在乐安国,只不过是受人之邀罢了,一旦事必,我便会回转北海国”。

  李贤的亲口承诺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

  众人虽然与李贤接触的次数不多,可面对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实权人物,谁也不敢轻易得罪了。

  “听闻长史新收一强援,如果长史不嫌弃,我家布店可以为他们提供官军的号衣”

  “不错,我家店内还有些许美酒,如果使君应允,待会儿我便让伙计们把它们送到营中”

  ……

  有了第一个示好的士绅,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没过多久,在座的八名士绅人人许诺,人人愿意犒劳李贤的东莱军。

  这等热情的场景看得临济令暗恨不已,这些该死的家伙往日里一毛不拔,今日却都大方起来。

  本以为,李贤会一概不拒,照本宣章,哪曾想,他竟然笑道:“诸位的好意我明白,不过,我李某从来没有白拿人东西的习惯,无论是军械还是驽马,只要诸位觉得有用处,都可以拿你们的货物去辎重营兑换”。

  呀,还有以物易物这种说法?

  往日里,士绅劳军,对军将来说都是空手套白狼的好机会,从来没有人像李贤这样,愿意拿出东西来跟大家交换。

  东西的价值倒是无所谓,主要是其中蕴含的情义。

  看模样,李贤对士绅豪族并没有太大的敌意。

  有了这样的想法,气氛渐渐轻松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不大的声音响了起来:“敢问长史,不知,那些黄巾可否卖几个给我?”

  李贤可没打算做人贩子,他说道:“你要他们做什么?”

  “不瞒长史,贼营当中有几人是我昔日里的庄丁,他们虽然从了贼,可他们的家人却朝思夜想,今日我见长史宽宏大量,便斗胆请求了,还请长史莫怪”

  李贤心中了然,什么庄丁都是说辞,八成就是他们的亲朋故旧,不过也没有什么了,想到这里,他略一迟疑,便道:“也罢,替他们赎身可以,但是,你们须得签下军令状”。

  “什么军令状?”

  “日后若是赎身者再度犯上作乱,尔等有知情不报之罪!”

  “这是题中之义,我既然为他们出头,自然要保证他们不再误入歧途”

  “那就好”

  

第195章 刘备的消息

  

  没跟李贤接触之前,谁也不知道声名显赫的介亭李三郎有着什么样的脾性。【】

  是青面獠牙,三头六臂,还是身高八尺,眼若铜铃?

  在各类的传言中,李贤已经成了天上星君下凡,武艺绝伦。

  星君虽有通天彻地之能,可毕竟不食人间烟火,临济的乡民百姓生怕李贤嗜好独特,不好接触。

  万一请神容易送神难,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不过,经过县令府衙一会,临济士绅们顿时松了口气。

  李贤颇知礼数,不像那种莽撞无礼的粗汉,又跟阴狠毒辣沾不上边,这样的大人物,反而有几分真性情。

  临济士绅们觉得李贤很好相处,起码,他不会苛求太多。

  如果不是临济距离北海国太远,不少人真的开始考虑,如果投奔孔融麾下,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这世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像李贤这种既有实力,又不颇知进退的人物实在是太少了。

  曹操虽好,可谁也未曾见到,万一不过是口蜜腹剑之辈,那岂不是临渊羡鱼?

  城外,徐和的八千兵马并没有入城,他们毕竟做惯了贼寇,军纪跟东莱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万一大军入城,滋扰了百姓,最后黑锅肯定要让李贤来背。

  晚得罪不如早得罪,真要是出了事情,做什么补救措施也来不及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李贤便使人守住城门,严防外人入城。

  徐和麾下的军将自由散漫惯了,哪里受过这气?

  “老子也立过功,流过血,为这临济城杀过贼,怎么?如今入城闲逛一下都不可以?天底下哪里这道理?”

  “就是,咱们头领是应邀而来,怎么着?如今宰了卞喜,那李贤就要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了?”

  徐和麾下的兵马可不像东莱军那般,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往日里只听徐和一人的话。

  至于李贤如何勇猛,如何厉害,那又与他们何干?

  因而,当临济城严禁外人入城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徐和麾下的兵马顿时义愤填膺,非要找李贤讨个说法不行。

  聚集在城门口的兵马越来越多,城门口的卫卒高度紧张起来。

  城门虽然没有关上,可双方人马已经是剑拔弩张。

  今日轮值的兵马是徐盛麾下的神策军,听闻消息之后,徐盛不敢怠慢,急忙纵马赶来。

  与此同时,徐盛又派人把消息告诉了李贤。

  出了这种事情,李贤必须出面。

  毕竟干系到周仓请来的这八千兵马,谁都明白,李贤打算将他们收入麾下。

  万一徐和恼怒之下不辞而别,这罪责谁来承担?

  徐盛赶到城门口的时候,双方聚集的人马已经超过了五百人。

  这时候,只要一点火星,就有可能引起一场殴斗。

  徐盛急忙越众而出,嘴里道:“我是东莱军神策营统领徐盛,今日这城门由我麾下驻守,诸位有什么指教?”

  古人讲究门当户对,身份对等,李贤这边来了一个统领,徐和麾下自然不能露怯示弱。

  “都他娘的滚开”,话音刚落,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一个眼露精光,身穿铁甲的军汉便来到了徐盛跟前。

  “我是徐小六,弟兄们都喊我一声六哥,嗯?你刚才说你也姓徐?”

  “不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莒县徐氏,单字一个盛”

  “喔,真是有缘的很,说不定几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呢”

  徐盛报之以微笑,道:“徐将军说的没错,大家都是徐氏子孙,理应相互帮衬才对”。

  那徐姓头领干笑了一阵子,忽而低言说道:“兄弟今日可不要怪我,即便我不来,也会有阿猫阿狗过来滋扰”。

  徐盛大概明白了几分道理,他当即明白,今日徐和兵马之所以闹成这样子,背后可能还另有他人!

  这些兵马可都是徐和一手调教出来的,如果说徐和对此一无所知,那只能说兵卒们贼胆包天,欺上瞒下惯了的。

  不过,根据徐盛对徐和兵马的了解,对方应该不至于散漫到这种地步。

  那么,谁是幕后主使已经显而易见了。

  不是徐和又能是谁?

  “我们没什么意思,就是想知道,为什么李长史封闭城门,不许我等入城,这算是什么道理?”

  封闭城门之前,徐盛也曾劝过李贤,让他与徐和商议一番。

  当时李贤摇头拒绝,道:“如果徐和不理解我,便是说再多也没有用处,反之,如果他知道我的难处,又何必解释太多?”

  现在,徐和没有露面,可他麾下的兵将们却摆出一副不给个说法誓不离开的态度。

  徐盛毕竟不是李贤,有些话不敢说出口,他只得耐住性子与对方周旋。

  好在没过多久,李贤终于来了。

  甫一露面,就听李贤吼道:“怎么着?世人都说徐和麾下兵马举世无双,难不成你们要给我一个下马威?”

  徐和麾下的兵将可不吃这一套,他们依旧嚷嚷起来:“压根就没有下马威的说法,兄弟们只是觉得有些憋屈,所以过来讨要个说法而已”。

  李贤目光幽冷,道:“什么说法?”

  “为何临济城门紧闭,不许兄弟们入城?”

  “平原相刘备败了,曹操的兵马不日即将抵达乐安国!”

  李贤没有大吵大闹,更没有刻意的去解释什么,只是冷静地说出了自己掌握的一个情报。

  对于徐和麾下的黄巾来说,曹操是他们畏之如虎的大敌,而平原相刘备,虽说兵马不多,可却也颇为精悍,连他们说败也就败了,难道,这曹军真的无可匹敌?

  陡然听闻这消息,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明白,这时候团结互助,共御强敌才是正经事。

  若是起了间隙,只怕会给曹操各个击破创造机会。

  李贤麾下东莱军的战斗力徐和早已经见识过了,若是据城而守,曹操又能如何?

  出了这档子事情,一直故作不知的徐和终于出现了。

  潜在的曹军威胁使得徐和不敢过分得罪李贤,万一到时候曹操跟李贤联手围剿他,就算麾下部众有三头六臂,只怕也难以逃出生天。

  自打李贤剿杀卞喜之后,徐和就告诉自己,宁可与之为友,不可树之以敌。

  之前,麾下军将去滋事生非的时候,徐和确实抱着试探李贤的想法。

  哪曾想,这一试探不要紧,竟然得知了曹军来袭的消息。

  李贤既然已经出现,徐和也不好再隐而不出:“长史莫怪,是我御下无方”。

  “徐和,我为什么不让你部人马入城,其中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如果你不能约束军纪,就算曹操大兵压境,我宁愿独身御敌,也不会放你入城!”

  徐和三番两次的试探,李贤已经有些腻歪了。

  大军缴获的一半辎重都已经送出了城外,徐和还不满足,他到底要怎样?

  至于卞喜的头颅跟卞南的头颅一道,都已经销制妥当,一支小规模的马队带着他们,快速地离城而去。

  卞喜兄弟是朝廷海捕文书上在册的大贼,只要拿了他们的头颅,起码可以获取近百贯的赏钱。

  不过,李贤用卞氏兄弟的脑袋,可不是去换赏钱的,而是去交朋友,卖人情。

  兖州刺史刘岱,被卞喜、卞南兄弟斩杀阵前,这与刘氏族人来说是奇耻大辱。

  眼下,若是李贤将卞喜兄弟的脑袋送到刘府,刘岱的家人又会做何感想?

  徐和脸色一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李贤说的话可以说极为不客气了。

  如果是之前,徐和马上就会转身离开,再不多言一句。

  然而,如今的徐和却吁了口气,道:“刘备兵败,李长史不打算挥兵救援吗?”

  剿杀卞喜一役,东莱军虽然大获全胜,可麾下三营人马几乎人人带伤,据城而守也就罢了,这时候如果让他们长途奔袭,救援逃命心切的刘备兵马,肯定是强人所难。

首节上一节120/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