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164节

  下午四点过,顶着毒辣的太阳,五人总算把所有东西搬到了26号小楼,此时大家热得不成样了,全身湿漉漉的,好似刚从水里出来一般。

  麦穗今天穿的是淡紫色上衣,此时衣服无缝贴紧娇躯,又把168的完美轮廓暴露了出来,两座山朦朦胧胧的彷佛遮有一层薄雾,忽远忽近,就像那甜蜜的毒药,悄无声息地缠绕上来,让人无法察觉,难以自拔,诱惑至极。

  她就犹如一个人形控场,随意往那里一站,周遭空间都会若有若无地被一种莫可名状的气息填满。

  书房中,感受到来自李恒的目光,她滞了下,全身滚烫,继续低头帮着整理书籍。

  李恒回头望眼客厅正在摆弄沙发的麦冬、麦母和邹平三人,走过去悄悄对她说:

  “淋浴间的喷洒可以用,恰好你的衣服行李也一起从宾馆带过来了,去洗个澡吧,剩下的书我来码放,等会我们去吃晚饭。”

  这话让麦穗松了口气,她没矫情,起身找出换洗衣服去了淋浴间。

  玫瑰之所以是玫瑰,内媚之所以内媚,不是没有道理的,哪怕她是无声无息绽放,并没有刻意去搔首弄姿,但她的一言一行总是充满了异样的情调,让人不由自主想要靠近。

  李恒暗自唏嘘。

  他是见过绝色的,也拥有宋妤和肖涵这样的人间至美,自认为定力和自制力是佼佼者,但刚才还是本能地瞄了麦穗好几眼,这要是搁其他人,这要是再让麦穗成熟个几年,哦得了!不敢想象那是一幅怎么样的风情哎。

  他第一次体会到:极致的魅惑只是一个符号,真的与年龄无关。那些需要通过后天努力来展现的都是落了下尘,这才是高级美。

  拥有独门独户的小楼就是爽,对比卧室,书房相对有些小,但也只是相对而已,140本书和文献资料放入其中才占据一个小角落。

  这要是把四面墙壁铺满,起码能放下2500册藏书。

  不过,他对这排书架不是特别满意,那款式和颜色总是差了点意思,他追求的古香古色的意境,看样子等有时间了,得去外边淘换淘换才行。

  沪市这么大,他相信总能找到让自己称心如意的,毕竟要住四年呢,绝不能打马虎眼。

  把书籍分类归置整齐,李恒走出书房时,客厅也被热情的三人张罗好了,四处走走,很是欣喜,对麦穗和麦母说:

  “叔叔、阿姨,今晚你们要不就到这歇息算了,离麦穗近,晚上还能一起到校园里散会步。”

  夫妻俩心动地对视一眼,麦冬表现出了邵东汉子的豪爽,没客气,笑道:“好,那就到这歇一晚。”

  李恒这么牛气,习惯性带着商人思维的麦冬虽然没想着要巴结,但也有意打好关系,面对这样的机会,怎么会拒绝?

  一身油腻,李恒洗完澡才招呼众人去吃饭。

  本想叫上孙曼宁母女一起的,结果找了一通没找着人,大家都在揣测,估计是在副校长家,被留下来吃晚餐了。

  校外一街边小馆子。

  点完餐,等待期间,李恒问麦穗,“你觉得26号小楼怎么样?”

  

  之前她已经认认真真转过一圈,发自内心说:“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你这是提前住上了别墅。”

  “那倒没有。”

  李恒摇摇头,却又道:“不过别墅有别墅的阔气,阁楼有阁楼的精美,我倒真心满意。”

  酒菜上来了,李恒先是给大家添满,举杯说:“

  “叔叔阿姨、老邹,麦穗同志,今天辛苦你们了,要是没你们啊,那么多东西我一个人都不知道要弄到何年马月,来!这杯我敬你们。”

  “干杯!”大家都是江湖儿女,老熟了,没有距离和生疏,在说笑和酒水中,打成一片。

  饭到中间,李恒单独同麦穗喝了一个,“咱们现在是大学生了,来,祝我们日日高升。

  祝你和曼宁越来越美。”

  “谢谢。”麦穗拿杯轻轻碰一下,仰头一杯啤酒一口干。

  喝完酒,麦穗问:“听说你们班今晚要开班会?”

  李恒诧异,“你消息这么快?”

  麦穗眨下眼:“别忘了我们同在管院,你们班的女生和我们宿舍在一层楼,挨着不远。”

  “这倒是,导员说6点半到第三教学楼集合。”李恒如是道。

  麦穗关心问:“这两天你一直在忙,没去逛校园,那你知晓第三教学楼在哪没?”

  李恒缓缓摇头,“确实没空,我还想着一路问过去。”

  麦穗娇柔一笑:“吃完饭,我带你过去吧。”

  “诶,好,为这句话,咱们可以再喝一杯。”李恒笑呵呵又给她满上,稍后自己满上。

  麦穗看着杯中酒,“我感觉你就是想找我喝酒。”

  李恒哈哈笑说:“我记得你可是天生喝酒体质,上回元宵节,你和英语老师喝得有来有回,印象深刻。”

  麦穗没否认,“我爸妈和爷爷奶奶在家每餐都要喝米酒,有时候过年过节,我也跟着凑热闹,没想到适应了酒精。”

  其实喝酒在邵市是很常见的事,记忆中,周边邻居早中晚都要喝一杯米酒。有些酒罐子甚至可以不吃饭,但酒餐餐不能少,厉害的,一餐一斤米酒那都是小意思咯。

  李恒从小就喝,尤其是遇着红白喜事的时候,每每都要和小伙伴们吵吵嚷嚷比拼喝一大菜碗,随后众人倒头就睡。

  这也是缺心眼以前在猪栏和一母猪、以及十多头小猪睡了一下午的由来。

  怎么说叨呢,老家在喝酒这一块,那绝对是重灾区了,男女老少都会,也隔山差五会出现几个千杯不醉的豪客。

  当然了,也只是这年头的农村。

  后世慢慢不一样了,大家迫于生计都忙着去外面挣钱,一出去就是好多年,酒桌上的传承也跟很多风俗一样随着世界更替变化渐渐变淡了。

  麦穗问:“那你今天不去找肖涵?”

  李恒叹口气:“原本是下午去的,可导员租房的事,打乱了我计划,开完班会估计天都黑了,晚上肯定是去不成了,只能明天过去。”

  他也是没办法啊,趁邹平和麦穗一家三口劳力在,趁面包车在,他只得改变主意先布置租房,不然一个人弄真得会累死去。

  ps:哎哟,谁说我一天只一更的呀,哼哼,这月平均有8000字好吧,看下面

  (还有)

第150章 ,统计1班(求订阅!)

  第二教学楼和第三教学楼是挨着的,离校门口不远,邻近曦园,正对面可以看到伟人雕像。

  饭后,邹平开着面包车回了静an区。

  麦穗则带着李恒进校门,一路径直往三教赶去。

  麦冬两口子在后面慢慢悠悠跟着,对于复旦大学这样知名学府,两人就算逛过一遍,仍旧充满了好奇。

  此时校园小道上挤满了人,麦穗边走边问:“你们今晚在三教哪个教室开班会?”

  李恒说:“201教室。”

  继续朝前走百来米,麦穗停住脚步,柔柔地说:“到了。”

  李恒仰头望了望眼前的教学楼,50年代的老式建筑风格,有4层,上面是V字形青色瓦顶,外墙是红砖结构,金色夕阳下整栋教学楼都在泛着微微红光。显得有些古朴,还有些神秘。

  抬头瞅会,李恒问:“你要进去看看么?”

  麦穗轻轻摇头,“教学楼现在进出的人太多了,我们今晚没班会,就不去了,打算带着爸爸妈妈到处走走。”

  “成,那钥匙收好,明天见。”李恒把26号楼钥匙交给她。

  麦穗接过钥匙问:“你今晚不回租房?”

  李恒想了想道,“看情况吧,要是太晚了,就不过去了,和室友们回寝室。”

  麦穗听懂了他潜在的意思,当即笑应一声,转身带着父母离开了。

  87级管理学院有财务金融、会计学、统计学和管理科学等7个专业。

  至于这届招多少新生,每个专业有多少人,李恒根本没时间去了解,不得而知。不过刚才来路上,他听麦穗提过一嘴,会计学专业和统计学专业都有两个班。

  前世大学期间,他来过沪市好几次,但不是在沪市上的学,每次来也是去上海医科大学找肖涵。

  复旦这边是一次没来过。

  没来过就代表陌生,陌生就代表稀奇,李恒稍微查看一下自身,然后迈步往阶梯行去。

  只是才走出10来步,左边小道就传来喊声,有人在喊他名字:“李恒!老李!”

  李恒适时转身,没有意料,果然是325这帮人。

  初来学校,目前也只认知这些人了。

  李光、周章明、郦国义、胡平、张兵和唐代凌6人整整齐齐,排成一排像养乐多一样走了过来。

  为了给班上同学留个好印象,6人精神抖擞,似乎都刻意打扮过。

  尤其是城里人郦国义和胡平,衣着笔挺,还有新折痕,一看就是刚买不久的新衣服,郦国义是三七分头。胡平貌似还微微弄过头发,不是特别明显,可瞒不过李恒这双火眼金睛。

  不过有一说一,胡平确实资本不俗,脸蛋有辨识度,就算去当电视剧男主也绰绰有余了。

  郦国义也不赖,佩戴一副眼镜,显得斯斯文文,比后世很多所谓的小鲜肉要强了不止一截。

  其他4人么,张兵和李光的长相还算周正,但前者穿着一身略显泛黄的旧衬衫,脚上套的也是白板凉鞋,一眼就能看出是地摊货。

  李光秉承了草原汉子的特色,有些大大咧咧,特意弄了个发哥那种大背头,油光瓦亮的黑发在晚霞照射下,闪闪发光。

  周章明和唐代凌就显得平庸了些,长相一般,皮肤不但黑,还脱皮。要是不和胡平、郦国义走一起还好,走一块,就有点黑白分明的味道。

  咋说呢,这年代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别,不但体现在衣着打扮上,还体现在走路自信心方面,在这一刻彷佛有某种界限,一眼明了。

  哎,其实李恒非常能感同身受。

  前世他读大学也是这么过来的,城里娃多才多艺,能说会道,在大场面比较出众。而他一般都是和其他人一样,默默在下面看着。

  这种情况大一尤为明显,等到了大二后才慢慢有所转变。

  而大三嘛,哈,心态锻炼出来了,也适应了城里节奏,都成了老油子。

  李光快速走过来,拍手大笑:“我赢了,看吧,我就说是老李,隔老远看他侧影就像,郦国义你服不服?”

  郦国义愿赌服输:“服,我走眼了,等会回寝室喝俩搪瓷缸自来水。”

  感情是打赌来着,难怪着急慌忙叫住自己。

  郦国义凑过来问:“老李,刚才你和一个女生在一起的,那是你对象?”

  李恒看他眼,“高中同学。”

  这下子轮到郦国义高兴了,回头挤眉弄眼对周章明说:“我就说不可能是对象,才开学,怎么可能这么快?

  就算潘安转世也没这么大本事,老周,两搪瓷缸自来水哈,不许耍赖,等会咱两一起并排喝。”

  大高个周章明挠挠头,“不应该呀,老李长相这么好,高中你不偷偷摸摸处个对象真是浪费了。”

  李恒张嘴就来:“我们高中老师管得严。”

  周章明咧个肥厚的大嘴巴说:“我们高中也管得严,但高考出成绩那一天,我们班第一名和第二名就到一起了。”

  郦国义问:“你们班第一名和第二名在哪读书?”

  周章明说:“一个清华,一个人大。”

  唐代凌插嘴:“老周,第二名才人大?那你在班上是几名?”

  周章明有些小得意:“一般都是第三名。”

  李恒心想,这倒是和自己一样,万年老三。

  一路都在聊天,他发现年纪最大的张兵和胡平都没搭话,前者稳重,后者眼睛一直在隐晦瞟来来往往的新生。

首节上一节164/1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