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144节

  李恒欣然应允,把头稍稍歪向英语老师,两人对着镜头,拍了第一张合照。

  虽然以前也有拍,但那时候李恒在专心写作,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接着四人让船夫帮忙,背对江水站成一排,留了个合影。

  三峡很长,但终究抵不过轻舟。晚上9点过,没有告别,没有激动,没有吟唱。

  

  留下一个宁静给三峡,李恒四人去了远方。

  本不想这么赶,可约定的日子已经过了,他怕邹平在洞庭湖干等太久,所以连夜坐上了火车。

  硬卧车厢,李恒没有睡意,上车短暂休息一小阵后,就掏出纸和笔,迫不及待地写起了“三峡”篇。

  英语老师老样子坐到他身边,关心问:“为什么这么急?”

  “脑子里有太多东西和灵感,不写出来,今晚会睡不着。”李恒头也未抬。

  英语老师懂他的感受,刚才出口询问也只是心疼他。

  见他执着写作,也没再出声干扰,打开新买的折纸扇,一边给他扇着风,一边享受地看他笔尖下的文字。

  李然闲的无聊,本想喊两人打牌的,可一看到两人这样,顿时熄了心思。

  把张志勇拉到外边小过道上,嘀咕问:“你看他们俩现在像什么?”

  张志勇小心翼翼探头打量一番,临了摇头:“哪像什么?不一直都这样么咯?”

  “笨!”

  李然鄙视说:“缺心眼,你以后要是能找到媳妇,我把长江水喝干!”

  张志勇跳脚,傻缺道:“找媳妇?这些个日子你拉着我跑上跑下,我以为你想追求我嘞!”

  “你…!”

  李然“你”一声,气结,好半晌才怼他:“别说我是不是追求你。就你这身板,估计半年就得跟我爸去团聚。”

  张志勇不信,梗着鸭脖子问:“你床上这么厉害?”

  李然白一眼,高傲地说:“我厉不厉害,你也吃不着肉。”

  “我呸!”

  张志勇不讲卫生地吐口水:“你以为老夫稀奇你,老夫只喜欢春华姐。”

  “春花姐是谁?”李然好奇问。

  提到这问题,缺心眼突然没了声。这次回村,他从刘春华哥哥口中得知,春华姐转业的工作有了着落,上班去了。

  刘春华哥哥还炫耀说:妹妹被她领导相中了,领导正努力撮合妹妹和对方儿子结婚。

  缺心眼听到这消息时气得一早上没睡,好想去邵市大闹一番。但打听到对方领导是小姨夫都得罪不起的人时,又不得不压下暴脾气。

  这也是他再次跟着李恒出来游山玩水的原因。一是散心,二是怕在家呆太久会想不通,会提刀上门砍人。

  所以,李恒以“眼不见为净”的理由,把缺心眼强行拉出来了。

  ps:求月票!求订阅!

第134章 ,征服,英语老师的心烦事(求订阅!)

  第136章 ,征服,英语老师的心烦事(求订阅!)

  三峡距离洞庭湖不远,深夜到长市火车站中转,于次日清晨就到了。

  历史上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九月十五,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秋空明净,李恒四人运道不错,也遇着了一眼万里的晴空。

  “李恒,你和你编辑相约的是这家宾馆吗?”

  寻找一通,李然指着右前方的国营宾馆问。

  “好像是这家。”

  这年头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国营宾馆,其实并不难找。

  李恒几人把介绍材料拿出来,急急办理了入住手续。

  就在他转身要跟随服务员上楼时,楼梯口下来两人,其中一人面容熟悉,不是编辑邹平是谁?

  “李老师!”

  骤然碰见,邹平脸上全是喜色,这形态怎么形容呢,就好比流浪狗遇到了主人,找到了归宿。

  其实他也是被主编给吓得。

  李恒可是承载了他的金牌编辑梦啊,来之前廖主编说要他别管的那句玩笑话,可给他敲响了一记警钟,对这根大粗腿愈发珍惜。

  “邹编辑,早上好。”

  邹平赶忙介绍旁边的廖主编,“这是我们《收获》杂志的廖主编,他听说你在创作新的小说后,特意赶过来。”

  “廖主编你好,欢迎来到湘南。由于三峡天气不好,就多耽搁了一天,让你们久等了。”

  比约定的日子迟到一天,李恒态度诚恳,见面就先解释了缘由。

  目的嘛,当然是让干等的人家心里好受一些咯。

  廖主编是一个稍微上了年岁的人。国字脸,天庭饱满,往后梳着一丝不苟的大背头,戴一副厚厚的啤酒瓶底眼镜,胸口别一支钢笔,整个人显得既严肃又儒雅。

  “十二月你好,听到你有新小说问世,我就迫不及待赶过来了,没有事先通知你,还请勿怪。”

  看他这般年轻,廖主编本想叫他名字,可那又显得生疏,于是干脆语气和煦地称呼他笔名。

  李恒自是察觉到了这一点,笑说:“叫我小恒就好,我家里长辈都是这么叫我。”

  “,你们吃过早餐了没?”廖主编视线在其余三人身上游览一圈,乐呵呵问。

  “还没,刚入住,赶了一夜火车全身有些油腻,想洗个澡再出门吃。”英语老师是非常爱干净的人,吃东西之前一定要把自身收拾清爽才有食欲,李恒这是投其所好。

  “那你们先进房洗漱,我们在楼下等你们一起吃早餐。”廖主编把身子侧到一边,让四人上楼。

  “好。”

  李恒点头,把英语老师三人简单介绍一下后,就抓紧时间上了楼。

  此时宾馆服务员看向李恒的眼镜怪怪的,脑子里一直在回响“李老师”、“收获杂志主编”、“创作新小说”和“十二月”等字眼。

  想着想着,刚还有些公事公办态度的服务员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热情把李恒四人送到3楼房间后,像风一样飞奔到了楼下,把刚才听到的消息告诉经理。

  经理听完,一脸的懵逼和震惊,连忙给客厅沙发上等待的廖主编和邹平送上茶水,随后按耐不住地小心询问:

  “您是《收获》杂志的主编?”

  廖主编听了并不觉得意外,笑着颔首。

  经理右手指指楼下,又忍不住问:“值得您亲自跑一趟,楼上那位李老师是?”

  廖主编觉得这是一个妙人,笑呵呵道:“就是你心里的答案。”

  “啊,真是啊!,真是写出《活着》的大作家十二月啊!”得到确认,经理更加不淡定了,眼里面上全是激动之色。

  想起李恒的低调作风,知道自己刚才把人家身份泄露了,廖主编顿时拜托道:“还请帮我们保密。”

  “您放心,我们的工作人员嘴严的很,我这就去嘱咐他。”

  说办就办,经理回到柜台,对刚刚的服务员说:“嘴巴严实点,对方看样子不想暴露行踪。”

  “那我可以找十二月签名吗?我妈妈是他的读者,很喜欢他的小说,老说《活着》有力量,让她有活下去的勇气。”服务员认真道。

  经理沉思一番,拍拍他肩膀:“你心情我能理解。但现在不要去冒然打搅人家,我还想签名呢,等人家要离开时再偷偷地行动吧。”

  “好嘞,我听您的。”服务员眼里火热,好想跑回家把李恒来洞庭湖的这一消息告诉身残志坚的妈妈。

  楼上。

  洗漱完的英语老师问:“《收获》杂志的主编怎么也来了?”

  李恒瑟说:“我名气大啊。”

  英语老师冷笑一声:“呵呵,确定不是不放心你的散文题材?”

  李恒看着她眼睛,一字一字清晰问:“老师,你摸摸良心讲,你觉得我写的差吗?”

  英语老师莫名不愿意跟他对视,利落地甩甩长发,“一般般吧。”

  “嚯!只是一般么,我们可亲可爱的老师日日夜夜守着我写作,我还以为自己写得非常好呢。”李恒嘀咕一句。

  英语老师用指尖扶下眼睛,微笑着眯了眯眼,警告道:“好好写你的书,别想些有的没的。”

  李恒伸个懒腰:“我啥也没想,老师你别多想。”

  英语老师忽地有些不耐烦,猛地从牙缝中挤出一个生冷的字眼:“滚!”

  “哎,你这人嘛,特没趣,每次聊天聊得好好的就骂人。”李恒吐槽。

  闻言,英语老师只是看着他笑,什么也不解释,那老师架子嘿,端得那叫一个高傲。

  四人在走廊上汇合,下到一楼同廖主编和邹平一起去外边吃了早餐,并不丰盛,就是简单地一碗粉。

  嗦粉,貌似在湘南大地十分流行,走哪哪都有恰。

  不过以李恒的经验来看,除了长市的米粉一塌糊涂没法进口外,其它地方的粉各具特色,还真不赖。

  关于这一点上,他特别不解,长市那些米粉店到底咋想的嘛,那么烂的口味怎么保留了那么些年?!这也算一个谜了。

  早餐过后,廖主编和邹平眼巴巴跟着进了李恒房间。

  知道人家是为了什么来?

  李恒也不废话,把门一关,就从包中掏出了手稿,摆到桌上:“都在这,暂时只有6篇。”

  望着6沓厚度不一的稿子,廖主编视线缓缓从第一沓移到最后一沓,沉静半分钟后,好多话临到嘴边都咽了回去,拿过第一沓,开始翻阅起来。

  他拿的是第一篇,“道士塔”那一篇。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开篇第一段,廖主编就被优美的文字和脑子里不自觉想象出的画面给吸引住了,连着再往后翻读两页后,他心里的所有质疑都烟消云散。

  等到第一篇看到一半时,廖主编的形态变了,神态也变了,从刚才的随意变得慎重,原本摊开放在桌上的稿子无形中到了他手里,用双手捧着,目光温柔地像看孩子一样珍爱。

  越看越慢,越看心越静,越看越有回味,越看心头越震撼…

  短短几分钟,廖主编身份易转,如同从一个登门的踢馆者变幻成了一个虔诚的武馆学徒。

  领导那个端庄的模样啊,领导那个浑然忘我的神情啊!把邹平都弄得心痒痒的。

  见主编被征服,邹平也不管了,另外拿起一篇,坐在另一张椅子上看了起来。

  稿子有6沓,一下子根本看不完,李恒索性不管他们,去了隔壁英语老师房间串门。

  “怎么样?廖主编什么反应?”英语老师压低声音,关心问。

  李恒眨眨眼,“老师你这是不相信我?”

  对视几秒,他又说:“我房门没关紧。”

  英语老师听闻,悄悄走了出去,片刻功夫,她又回来了。

  

首节上一节144/1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