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62节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

  又让他尴尬,又让他颇为享受。

  “唉,权力的滋味儿总是让人着迷。”

  江弦迈步朝着新东楼方向走去,大楼外立面是浅黄色的马赛克图样,和白色柱子以及淡绿色的玻璃窗相映衬,楼顶上立着“燕京饭店”四字灯牌。

  听说这四个字还是小平同志给题的。

  他给不少酒店题写过店名。

  还有一家就是兆龙饭店,“船王”给京城捐的。

  前几年“船王”回乡探亲,来到京城以后发现京城没啥拿得出手的酒店,立马决定投资2000万美元,在京城兴建一家酒店。

  但是有个条件,这酒店必须以父亲的名字命名。

  有了这个条件,这2000万立马成了烫手山芋。

  谁都担心给自己惹来麻烦,谁也不敢接,最后闹到上面,他看不下去了,亲自出面接收了这笔捐款,不光答应了“船王”的条件,还亲自题写了“兆龙酒店”的四字店名。

  “小明!”

  “阿江!”

  旧友重逢,免不了一番寒暄,毕竟上一次俩人相见,已经是三四年前。

  “唉,这么多年没见,你风采依旧啊。”徐小明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道。

  “你也是嗯,没少发福。”

  “谁能像你一样保持的那么好呐,都当爹的人了,还那么帅。”

  徐小明摸了摸略显圆润的脸,又摸了摸象征着成功人士的小肚腩。

  “怎么想起来内地了?”

  “国庆那天央视组织了个晚会,我来为祖国献上几首歌曲。”徐小明解释道。

  是的,除了导演之外,这货还是个歌手。

  他的身份之多,恐怕也只有大冰老师能跟他比上一比。

  话说今年的国庆确实是很热闹。

  再加上今年好事儿连连:

  长3发射成功;

  许海峰拿到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土地包产到户;

  反正举国上下,都期待着为祖国所取得的傲人成果欢欣鼓舞。

  两人寒暄一阵儿,徐小明又给江弦介绍了几名最近一块儿在燕京饭店参加排练的歌唱家。

  “这位是施光南。”

  “这位是蒋大为同志。”

  “久仰久仰。”

  江弦和这两位握了握手。

  这俩人总没人不认识吧?光是看着这俩人,那些个旋律都在脑海里面打转儿了。

  施光南,代表作:《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蒋大为,代表作:《敢问路在何方》、《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你们二位有所不知。”

  徐小明给俩人介绍道:“《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就是由江弦同志创作的。”

  “是么?”

  施光南和蒋大为眼前一亮,都有些意外的看向江弦。

  他们知道江弦的小说写的很好,但是都不知道,他在音乐方面还有这样的建树。

  “我只参与了词的创作。”江弦。

  “词是他先填出来的,然后我们俩一块儿把这首歌给合作了出来。”徐小明解释说。

  “了不起。”

  徐小明这么一透露,施光南和蒋大为看向江弦的目光登时充满敬意。

  这首《万里长城永不倒》,如今不论是香港还是国内,如今都传唱度极高。

  香港媒体认为这首歌的词曲水平,甚至不输“辉黄”组合。

  “辉黄”组合就是顾嘉辉和黄这一对儿黄金搭档。

  这来人是香港乐坛顶级的词曲作者,在一起创作了《上海滩》《当年情》《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

  后世星爷拍的那个《美人鱼》,邓超经常画风突变唱的那歌就是《世间始终你好》: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总之,《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是毫无疑问的金曲。

  能做出这种音乐的江弦,马上被施光南和蒋大为看做是兴趣相投的音乐人。

  江弦又是个e人,很快和他们相熟,又恰好是晚饭时间,三人一块儿去餐厅吃饭。

  刚坐下来,江弦便注意到有几张面孔,看着特别奇怪,不像是中国人。

  施光南注意到他的异样,笑着解释说,“那些都是日本人,中间那位先生你应该认识,他是来自日本的演员。”

  “日本的演员?”

  江弦定睛一看。

  体型高大、面容冷峻、眼神寒锐,完全硬汉形象。

  “我去。”

  “高仓健!”

第423章

  高仓健这会儿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后世的苍井空。

  绝大部分国人都观看过他们的影视作品。

  其中不乏有痴迷者反复观看。

  观看七八遍者不在少数,甚至有人观看数十遍。

  高仓健的代表作自然就是《追捕》。

  《追捕》这部电影引入国内以后,在中国的反响,不但超越了日本本土市场,也完全超越了日本方面的期待,甚至成为了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作为主演的高仓健,自然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仅在电影中的形象杜丘穿着打扮受到了国人的追捧,他本人也成为了一代国人心中的电影偶像,被许多人所喜爱。

  江弦先认出了高仓健,然后马上又注意到不远处的一个女人,相貌甜美,还有一种清纯干净的气质。

  “中野良子?!”

  江弦是真的意外。

  《追捕》中备受国人喜爱的两位主演,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竟然齐聚燕京饭店?!

  “不只他们两个,还来了好多位日本的明星呢。”蒋大为冲江弦道。

  “怎么来了这么多小日本?”江弦问。

  “是这样的。”

  施光南在旁边儿给江弦解释:

  “上面准备在国庆前夕组织一场中日青年大联欢,来的不光是这些个日本明星,还请了大概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

  “还有这样的活动?”江弦有点儿意外。

  看来“友好”这俩字也不全是表面工作,促进两国交流的事情还是真有人当作美好愿景在推动的。

  “怎么了?你喜欢高仓健和中野良子?要去要一张签名么?或者合张影?”徐小明在旁边儿问,“我房间里有相机。”

  “.我倒是无所谓。”江弦对这事儿并不太在意。

  《追捕》这种水平的电影能震撼到现在的观众,但并不太能吸引到来自后世的他。

  不过他看蒋大为和施光南这俩人倒都是蠢蠢欲动、有些期待。

  “那我们一块儿过去?”他提议说。

  果然,蒋大为和施光南俩人都没什么异议,他们迫不及待的跟着江弦站起来,朝着高仓健、中野良子那边过去。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有几名年轻人,抢在了他们的前面。

  “高仓健先生您好,我是叶晓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一名梳短头发的女生带着些腼腆的朝高仓健伸出手。

  高仓健身旁坐着的日本人快速的给他翻译了叶晓湘的话。

  他点点头,友好的看向几人。

  “你们好。”

  叶晓湘红着脸,目光中带着几分崇拜,“高仓健先生,很抱歉打扰您,我能跟您要张签名么?”

  “当然可以。”高仓健答应的很爽快。

  他来中国这么多天,这样的场景已经经历了无数次。

  拿到高仓健的签名,叶晓湘激动的同时,也不忘朝着坐在一旁,比高仓健小20多岁的中野良子索要签名。

  中野良子完全甜妹模样,又客气又乖巧的给叶晓湘签名,甜甜的模样看的男同志们都有些心神荡漾,日本的女人在扮可爱这一块儿确实是很有一套。

  这群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要完签名以后,又激动地和这两位偶像表达起了他们的喜爱之情。

  江弦他们在一旁静静等待着,也不催促,一直到徐小明把相机拿过来,这群学生才拿着签名走开。

  “打扰了。”

  施光南凑上去,非常绅士的笑笑。

  “我们也想和两位要个签名,如果可以的话,还想再一起拍一张合照。”

  翻译快速的转达一遍他们的意思,高仓健和中野良子都点头。

  “没有问题。”

  “你们也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中野良子问。

  几人笑着摇了摇头,徐小明大大咧咧的介绍说,“他们两位可以做音乐学院的老师。”

  见中野良子一头雾水,他才笑着补充:

  “他们两位是音乐家,在中国很有名。”

首节上一节462/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