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63节

  “哦?音乐家!”

  中野良子马上表现出非常尊敬的态度,“很高兴见到你们。”

  高仓健也意外,“居然是音乐家?能否请教一下二位的名讳?”

  “当然可以。”

  徐小明给他介绍,“这位是音乐家施光南,这位是音乐家蒋大为”

  “喔~”

  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俩人缓缓的点了点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惊讶,这样才能表露出他们的尊重,但是要说这两个名字,他们肯定是没有听说过的。

  “你们二位也是音乐家么?”中野良子这时看向徐小明以及比较安静的江弦。

  “并不是。”

  徐小明摇了摇头,“我叫徐小明,是一名导演,这位先生是一名作家。”

  “喔~”

  相比于施光南他们,高仓健和中野良子对徐小明和江弦更感兴趣。

  “徐小明?”高仓健饶有兴致的看向徐小明,“电影导演么?”

  “电视剧、电影都有涉猎。”

  “喔~”

  另一边,中野良子对江弦兴趣更浓,毕竟这位先生这么英俊,她刚才一眼就从几人之中注意到了他。

  她微微躬身。

  “这位作家先生的名字是?”

  江弦朝她递出去手。

  “良子小姐你好,我叫江弦。”

  “江弦?!”

  听到翻译讲出这个名字,中野良子的反应完全不同于刚才了。

  刚才是礼貌性的微笑,这会儿则是张大了小嘴一脸惊讶的上下打量江弦。

  听到这个名字,高仓健也诧异的转过头,朝着江弦的方向看来。

  “江弦?”

  “秋豆麻袋、秋豆麻袋。”

  “那个.请问《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是您的作品么?”

  施光南他们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小插曲,也都和中野良子一样,朝着江弦的方向看去。

  在沉默了几秒以后,江弦微微的点点头。

  “是我。”

  “我的小说曾经被德间书店出版过。”

  他的承认,马上使包括高仓健、中野良子在内的几名日本人肉眼可见的激动起来。

  “真的是您?!”

  中野良子眼睛都成了星星眼,一只手握住江弦的手,然后躬成了九十度,“今天真是万分荣幸,能在这里这么巧合的遇见您,非常喜欢您的小说,您的文字像解剖刀一样锋利而精准.”

  中国的几人还没反应过来中野良子这忽然间的崇拜。

  另一边,都快五十岁的冷峻硬汉高仓健,竟然也化身小迷弟一般:

  “可以要一张您的签名么?”

  “真是太可惜了,今天没有带一本《月亮与六便士》过来。”

  “如果能拿到您的签名书,那真是非常感谢!”

  施光南和蒋大为对视一眼,目光中都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这也太牛X了!

  倾倒万千中国人的高仓健和中野良子,在江弦面前就像是粉丝见了偶像一样服服帖帖。

  知道你的小说很火。

  可谁又能想得到。

  你的小说在日本也这么火!

  刚才来要签名的叶晓湘,和剩下的几名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也注意到这一幕。

  他们当然知道江弦这名作家了。

  可他们完全没想到,高仓健和中野良子见到他以后的反应会这么激烈。

  自从《追捕》上映以后,高仓健和中野良子这两名日本演员就风靡了全中国,被许多中国人所喜爱,两人每次来华,所到之处,人群无不簇拥着欢呼“真由美”和“杜丘”的名字。

  毫无疑问,这两名日本演员是这年头绝大多数国人的偶像。

  但从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现在的这个反应来看。

  江弦这个中国作家,居然是偶像的偶像!

  “请容我冒昧的与您合张影!”中野良子拿到江弦的签名以后,又一脸期盼的请求说。

  “哦,没问题。”江弦双手插兜,一脸随和。

  “如果不介意,请稍等一下我,我需要去房间里拿一下相机。”

  “不用麻烦了。”

  江弦拦住她,“我们刚好拿了相机过来。”

  “对,我刚把相机拿来,本来我们也是想和你们合照的”徐小明尴尬的说。

  他也没想到,本来是他们过来想和高仓健、中野良子俩人要签名和合照的。

  结果就因为有江弦在,现在情况完全调转了过来,成了高仓健、中野良子俩人问江弦要签名和合影了。

  倒反天罡了真是。

  徐小明举起相机,先拍了几张中野良子和江弦的合照。

  中野良子站在江弦身旁,笑容灿烂若少女,一如电影中那个单纯青涩的“真由美”。

  “江弦,你笑一笑。”

  “.”

  江弦机械性的微笑。

  真由美.中野良子试图挽住他的手臂。

  江弦不声不响的给她甩开,他的动作很轻微,像是不经意的动作,完事儿还挪了挪脚步,和中野良子保持了一定的身体距离。

  等中野良子拍完,高仓健迫不及待的过去和江弦合照。

  徐小明也不知道是自己记错了还是真的是他感觉的那样。

  他记得江弦和中野良子合影的时候,半天没个笑脸就算了,还站的特别远,好像很难接触似得。

  但是江弦和高仓健拍的时候,刚才半天挤不出笑的脸上,充满了和煦而自然的笑容,整个人看着根本不像是不好接触的样子,和高仓健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亲亲热热.

  咦惹~

  徐小明一阵恶寒。

  两个演员拍完,日方还有几名人员提出和江弦拍照的请求。

  为了节省时间和胶卷,用了大合照的方式。

  这边儿拍了半天徐小明才把相机收起来。

  结果看到一旁站的腿都有点麻的施光南和蒋大为,这才想起来,计划着要拍的照片,实际上还没拍呢!

  中野良子和高仓健也意识到这一点,一脸诚恳的对二人表达着自己歉意。

  “因为看到了江弦老师,实在是太激动了,忘记了两位音乐家。”

  “请您原谅!”

  “没事的、没事的。”

  施光南和蒋大为还能说什么,只能一脸不在意的摆摆手,然后心里嘀咕着周立波《暴风骤雨》里的那句“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人和江弦拍照都是抢着拍,和他们就是.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然了,这都是脑海中一掠而过的吐槽,和中野良子拍照的时候,两人还是面带笑容,非常的高兴。

  好不容易被一群日本人拉着拍完照,江弦又给了几份签名,再抬头,日本人面孔换成了中国人。

  “江弦同志,您好!”刚才的学生叶晓湘过来跟他搭话。

  “您好。”

  “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见到您,我能也要张您的签名么?”

  “当然可以。”

  江弦很痛快的答应,刷刷又给几个学生签了几张。

  “你们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

  “对。”

  “怎么会在这里?”

  “学校团委派我们几个作曲系的学生作为代表,出席这次的中日青年联欢,到时候我们有节目要表演。”一个男生回答。

  另一个男生补充:

  “一首歌,我们自己作的曲!”

  “原来如此。”

  江弦写了一条“祝表演顺利”给叶晓湘,“叶晓湘同学,回头有机会,我去你们学校转转去。”

  “真的?!”

  叶晓湘受宠若惊。

  江弦点点头,“我最近在构思一个关于音乐方面的小说,说不定能从你们学校收获些灵感。”

  这话半真半假。

  江弦的确有一篇小说,不过已经在他的脑海之中了。

  在创办《人民文摘》之前,江弦就通过自主合成的方式,成功以【大学生】和【音乐】两条灵感,合成出一部中篇小说。

  而这篇小说,也是他准备交给王,交给《人民文学》的一柄利器。

  “江弦同志,你来我们学校,我们一定欢迎你!”叶晓湘激动道。

  “是啊,我们同学们肯定都高兴。”

首节上一节463/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