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30节

  “来,喝茶。”

  郑渊洁给江弦倒了杯热茶,当然不是什么好茶,就是高末儿,味道主打一个呸呸呸。

  他啐了两口,看向郑渊洁。

  “现在还在厂里上班?”

  “嗯,看水泵,活儿轻松,给的工资也不少。”郑渊洁道。

  上下班就按下按钮的工作,他当然舍不得辞掉。

  而且还是铁饭碗,有保障。

  在这一点上,郑渊洁跟大刘的选择都一样。

  大刘也是在发电站上班摸鱼写小说,一摸十几年,一写十几年,自己的《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拿了一堆奖,这货还特低调,隐瞒着自己的身份。

  同事都天天说:“老刘,你看网上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作家,跟你一个名字。”

  大刘:“哈哈,真巧。”

  后来《三体》横空出世,大刘彻底瞒不住了。

  于是就有了个说法:在同事的举报之下,电厂领导层“调查”起大刘上班摸鱼的事情,为了以儆效尤,决定对其做出辞退的处分,大刘因此失业。

  这当然是造谣,毫无逻辑。

  在体制待过就知道,这里面开除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还是一名高级工程师。

  实际情况是,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电厂被迫关闭,大刘被迫下岗。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某天清晨,大刘的邮箱收到一封催进度的信件,发出者声称自己是美国总统奥某人,请求他将《三体》的下一部提前发给自己,让他先睹为快。

  嗯,这里澄清一下,这事儿是真的。

  “我现在还没什么辞职的底气,万一哪天我写不出来东西了呢?在工厂上班起码我能领到养老金,要是我能活到一百岁,一万两万肯定是有的吧?”郑渊洁道。

  “有的兄弟,有的。”

  江弦心说岂止一两万,京城这地方,在后世,一个老年人的退休金一个月少说都能有一万多。

  比两三个年轻人的工资加一块儿都多。

  “办杂志花了多少钱?”

  “到现在为止,大概五千多了.”

  郑渊洁顿了顿,“江弦,不是我不够意思,我这次真是下了很大决心,这杂志我一定要办成,我下了血本了,我的稿子我不能给你。”

  “那这样吧,我也不要你的稿子了.”

  江弦开始蛊惑,“我也不用你给我供稿,你别在水厂上班了,干脆来我编辑部当编辑。”

  “当编辑?”

  “对,你给我主管童话故事这一块儿,到时候不管是你的稿子,还是其他人的稿子,总之得是好稿子,这个栏目,你就给我搞好、搞起来。”

  “.”

  郑渊洁还有些迟疑。

  江弦又开口道:

  “你在工厂一个月工资多少?”

  “一百多?”

  郑渊洁道:“我是七级工,基本工资是88块5,再加上副食补贴、肉蛋奶补贴、自行车费、月奖金、夜班费最后扣个工会费,一个月一百出头,上个月领了112块8。”

  “.工人待遇就是好啊。”

  江弦愣了那么一瞬,“你来我这儿,我保证待遇不会比你现在差。”

  “.”

  “其实到哪都是为人民服务,战线不同而已。”

  “.”

  郑渊洁挠了挠下巴。

  刚才看江弦气势汹汹的,他还以为要给出什么许诺,他还挺期待的。

  结果就这么一句?

  这落差实在是有点儿大啊。

  “老郑,都是自己人,到时候帮你宣传宣传你办的那本杂志也不是不行。”江弦开口道。

  郑渊洁要办杂志,那这杂志就是从零开始,毫无名气。

  但他们《人民文摘》不一样。

  他们背后倚靠着《人民文学》这座大山。

  《人民文学》,那是重要文化舆论阵地!

  是最权威的文化期刊!

  是宣传领导思想、传播领导声音的重要渠道!

  这不仅是一种阅读习惯,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担当的体现!

  谁敢不订?

  不订?

  不订那就是思想不积极!

  总而言之,只要内容过关,《人民文摘》的发行不会太困难。

  那么江弦的这个许诺,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除此之外,江弦也不乐意许诺给郑渊洁太大好处了。

  他薅别人可以,别人想薅他可不行。

  郑渊洁心里也在掂量。

  他之前当然考虑过杂志名气的问题,想过去找报纸打广告。

  这几年因为搞承包制,纸媒都开始流行起了打广告。

  那价格黑的没边。

  中青报那边直接给他开了几万块的报价。

  江弦愿意给他许下这么一个承诺,在郑渊洁看来,这个承诺至少值几千块。

  他办《童话大王》也就5000块启动资金。

  话讲到这儿,郑渊洁算是有些动心。

  等他跟着江弦去到《人民文摘》的院子里,看到编辑部这环境

  我早就渴望加入《人民文摘》了。

  早就渴望成为《人民文摘》的一员了!

  他不傻。

  厂里啥工作条件?

  这儿啥工作条件?

  虽然他在工厂里的时候,能激发想象力,能把水池想象成大海,想象自己是童话主人公,和公主在鲸鱼的肚子里冒险

  但他选择《人民文摘》。

  有了郑渊洁的加入,《人民文摘》终于不是江弦和朱伟俩人搭伙过了,终于有了第三位成员。

  作协那边还给江弦送来块儿匾,写着“人民文摘”四个字儿。

  “这可是著名诗人、剧作家贺井之贺老给咱们亲自题的匾额。”江弦介绍说。

  他之前和贺井之一直不太对付。

  不过贺老位高权重,又是偏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这回给他送匾过来,显然是非常支持江弦创办副刊事业,也是借机敲打敲打他。

  江弦忍不住恶趣味的在想。

  要是贺井之同志知道他和王背后撺掇的事情,估计能气的一头把自己亲手提的匾额撞碎。

  “老朱,揭了吧,挂起来。”江弦吩咐道。

  “主编,草率了!”

  朱伟:“我刚才看了看黄历,挑了个良辰吉日,到时候咱们再挂。”

  “都特么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了,你一《人民文学》的编辑你信这个?”

  江弦一脸鄙夷,“揭了吧。”

  “哎呦,明天,成不?明天就是个好日子,主编,您听我的。”朱伟苦口婆心。

  “.”

  江弦无奈,只好把揭匾的日子往后挪个一天。

  回去以后,他先是写了封信给天津的大冯,和他约稿。

  又写了封信给香港,给徐小明的,信里他让徐小明帮他联系一下梁家辉,说自己的杂志愿意给他开一个专栏,请梁家辉写点东西。

  梁家辉这会儿已经凭《垂帘听政》拿到金像奖“影帝”了,创下最年轻影帝的记录,可惜因为一句“我是中国人”被雪藏。

  都是自己人,江弦自然是能帮则帮的。

  翌日,吃过早饭,仨人兴冲冲捧着蒙着红布的竖匾出去。

  郑渊洁端着相机,朱伟不知道去哪弄了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放了放。

  江弦站在竖匾旁边儿,把匾额一揭,喊了一声:

  “《人民文摘》成立了!”

  而后刷的揭开。

  朱伟啪啪啪的鼓了会掌。

  江弦又拉着俩人一块儿合照。

  “谁拍啊?”

  “哎?大妈?”

  江弦喊了喊胡同拐角的大娘,大娘不时往这边探看几眼,偷感很重。

  “哎哟同志,甭误会,我就路过、路过.”大娘紧张的解释。

  “大娘,您给我们拍张合照。”

  “啥?拍照?”

  大娘犹犹豫豫的过来,在郑渊洁的指导下大概明白用法。

首节上一节430/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