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员一介入,越分析越看明白歌曲里下的功夫,纷纷发微博赞叹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初中生。
连白牡丹都特地转了文化局的微博,强调自己伴奏者的身份。
林恒爽麻了,在微博上又是各种转发又是写一些回忆录,互动得不亦乐乎,粉丝也看着突破了两千个。
但他其实有很多问题解答不了,说实在的,他的参与度并不高。
熊国军也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天天把相关新闻、微博打印出来给他老爹看,“你儿子干的事情可不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他的互动就比较无趣了,一直讲一些很技术性的内容,大家也不怎么听得懂。
大家就都知道了,灵魂人物果然还是李颜。
李颜一直在qq上回应好朋友们的夸赞,直到韦韵之提了一嘴微博,他才想起来。
于是在歌曲发布快一周后,李颜才“高冷”地转发了文化局的微博,并写了句:
“跟阿恒军哥合作搞了几首歌@林恒恒恒@小草莓也曾去小熊座吃瓜”
然后这微博就炸了。
林恒直接在qq上给李颜发了句“老大以后有需要小弟的地方随叫随到做牛做马但死不辞”。
李颜自己微博下边全是各种“出现了”“啊啊啊啊”“颜神来了”之类的追星言论,还有一些求着李颜唱点歌发微博之类的,反正是把文化局原本只有五百多转发量的微博一下子就冲到快两千。
大家转发目的基本都是:“这就是我哥们/同学/师兄/学弟李颜,牛逼吧?”
一场大型代装逼行为。
李副局的运营指标一下就完成了,连年底总结大会上,文化厅厅长都特地点了李颜的名字。
李颜的存在感,正在逐渐从新北全面扩散到临江。
大家都在好奇,他还能做到些什么。
因为国际赛一天一天迫近而越来越紧张的老师们,也在期待这件事。
初中生拿下青信奥国际赛的金牌甚至第一名……这可是了不起的记录。
别的国家都没做到过,李颜的存在让这个记录有希望留在华夏。
这是本届培训老师们的最大动力。
2010年的第一天,从领到羽绒服开始……
“加国比我们这还冷,我们会提前五天过去,还得倒半天的时差,务必做好保温。”刘老师虽然经验丰富,倒也是第一次参加冬天举办的比赛。
“我之前还以为改到冬天举办,咱们会去什么热乎乎的地方考试咧。”赖一宁试穿了一下羽绒服,“结果还是去冷飕飕的加国。”
“做好保暖就行,去的滑铁卢大学,进了宿舍跟考场都有暖气。”刘老师一直忙活着给大家分发生活物品,“过去之后那几天好好休息,时差几天就要调整过来不容易,复习什么的……也没必要了,保持好心态。”
“其实一直想吐槽来着……滑铁卢大学,这名字不是很吉利啊。”邓宇迪道。
“此滑非彼滑。”李颜道。
“会有什么好玩的流程吗?”贺子翔问。
“参观大学?”刘老师笑了一下,平时挺严肃的,一时间扮演了慈父角色还真是不好适应,“应该还会有别的参观项目,例如去看看尼亚加拉大瀑布。”
“哇哦!”
全是上辈子没有过的体验啊,李颜暗自感慨。
“们倒也别太兴奋,”刘老师又严肃起来,“别小看了倒时差,而且流程其实跟国赛一模一样,按往届的经验,这跟跑到其他城市考试也没有太大区别。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里,就是多了跟外国学生的交流机会。”
跟外国学生交流……
大家突然都看向了李颜。
第305章 不就国赛又来一遍嘛
作为全科小天才,英语满分选手,李颜是大家交流的希望。
不过毕竟也只是初二,也不知道口语水平如何。
三位队友的眼神含义已经很明显了,于是李颜回答:
“其他语种还没学到能口头交流的程度,只能英语哦。”
“只能……”赖一宁捂住头,“我逐渐理解陈凡学弟的痛苦了。”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感到惭愧。”贺子翔露出了无敌的正直脸。
“所以你还在学什么语种?”
“主流的都在学吧。”
“都……?”
“有空就看看。”李颜当然不好解释目的是为了寻找系统的突破,他在琢磨把其他语言技能也提升到一定程度,看看是跟三级技能“英语”并列,还是能整合出来一个二级技能。
刘老师听得没忍住“啧”了一声。
看来还是装逼免疫力不足啊。
1月10日到达滑铁卢大学;11日上午开幕式,下午试机;12日竞赛日第一天;13日参观游玩并有各种体育比赛,晚上还有交流会;14日竞赛日第二天;15日参观尼亚加拉大瀑布与下午茶交流;16日闭幕式。
还真是跟国赛一模一样的节奏……除了没有解题报告。
但听说本次比赛可以在提交题目后直接查看得分,比国赛考完就知道得分还刺激。
不过大家还是要等闭幕式才知道排名情况,毕竟国际赛的交流还是比较不便的。
总不可能全世界找人问你们最高分是多少吧?
为了倒时差,李颜一行人会提前两三天到达加国。
飞机要飞十三个钟,时差又刚好十二小时,还是很奇妙的体验。
白天出发飞了十几个钟还是白天,所以领队建议大家在飞机上好好睡一觉。
加国,多伦多。
刚到别的城市都会有强烈的新鲜感,遑论国外了。
来到这,领队就切换人选了,改为在机场高举着中文“我在这”牌子的年轻人。
他是从华夏理工大学毕业来滑铁卢深造的滑铁卢大学的计算机系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巧的是他也姓刘,所以大家叫他小刘老师。
小刘老师对李颜尤为感兴趣,见面聊得十句话里有七句跟李颜有关。
“首位初中生参赛者,这里的人对你都很感兴趣。”
大家都非常兴奋,左顾右盼地,一路过来的疲惫算是一扫而空。
除了李颜。
他当然不是疲惫,恰恰相反,他的身体状态非常好。
应该是系统“身体健康”这技能又发威了,明明睡饱了才上的飞机,结果在飞机上就莫名其妙困顿不已,连闲聊的心思都没有,十几个小时睡了大半。
一下飞机就彻底清醒了。
换言之,他特么的已经把时差调回来了。
但他确实不咋兴奋。
跟国赛完全一样的机制,没啥新鲜感。
而且参考在上京比赛那几天,主要活动都在学校里,说是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其实无非走马观花。
加国最大特点就是空旷。
其他的许多感受,根源都在这。
整洁,道路宽阔,自然风景好,屋子又大又漂亮……
都是因为足够空旷。
所以最主要的新鲜感,其实是来自于城市和农村的结合感受。
城市设施与建筑很是现代化,空旷的状态又与农村很相似。
除了这些,其实也就是换地方考考试罢了。
这不就国赛又来一遍嘛。
还有赖一宁说的“哇,这里的人英文都好好。”
嗯……遍地老外。
不对,在这地方,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他们才是老外。
这次不用特地自己找酒店住,滑铁卢大学有足够的宿舍供给,可以先感受一下加国的生活。
“学校感觉怎么样?”小刘老师问。
“还是一个感觉,空旷,面积很大。”李颜回答。
学校的建筑都不高,造型非常现代主义,这点倒是给了李颜深刻的印象。
要是前世学建筑那会儿有过来就好了,从书本与照片上看到的,终究跟现场体会很是不同这在李颜前世去沪海做城市认知实习时就有深刻体会。
至于学校里遍地的草坪,能看到松鼠的小树林,有鸭子游水的河道,他倒是没啥感觉。
其他人喜欢得很,站在河道边逗鸭子都逗了好一会儿。
兴奋的三位队友回到宿舍就遭不住了,一个个困得睁不开眼。
结果躺了没半小时就午饭时间到了……
加国的食物就是本地版肯上校跟麦叔叔,早餐烤土豆加鸡蛋培根牛奶,中晚餐汉堡加薯条。
口味还不错,小年轻们吃得很开心,属于是顿顿吃西餐下馆子了。
但过几天他们就会开始想念在家里一口都不多吃的蔬菜水果。
到了晚上,也就是上京的白天时间,李颜这三位度过了困倦期的舍友一个个大眼瞪小眼。
“明明几个小时前困到要睡死过去,现在怎么就兴奋了呢?”邓宇迪问。
“我觉得多少跟下午茶那个甜到要死的蛋糕有关。”贺子翔回答。
“我吃了个派,感觉人到现在都是黏的。”赖一宁同意。
“我好害怕,今晚要是睡不着,那就连续好久没睡觉了。”邓宇迪声音都发抖了,“明早应该没啥活动可以补觉吧?”
“但是你大白天睡觉,习惯这个节奏怎么考试啊?”赖一宁打了个呵欠,“草,我有困意了。”
“颜神呢?怎么不说话?”贺子翔往李颜的床位看了一眼。
李颜睡得非常香甜。
“不是吧,这人连时差都没有?”赖一宁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