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33节

  不过,漂亮。

  嘿嘿,本来只是想从这么大一座私建房着手,给老贼找点痛快。

  这下,可就不是痛快那么简单了。

  徐庆有嘴角勾起,神色激动,但兹事体大,他还得亲自确认一番。

  念头至此,忙踢下脚撑,停好自行车,从人群侧方,绕向院门。

  甫一到角落,透过人群缝隙,他忽发现一张熟脸,吓得猛一蹲身。

  “王山河!”

  “卧槽,这狗东西啥时候进京的?”

  很显然,是老贼带来的。

  微微愣神后,徐庆有脸上的笑容更盛,好事啊!

  比起李建昆,他更讨厌王山河。

  好嘛,现在俩家伙凑一块,都在这个院里,不正好可以来个一网打尽?

  妙哉!

  他哈着腰,眼神透过人缝,再穿过院门的铁栏杆,朝里头好一阵打量,确认无误。

  里头还在弄吃的,弄完送给老贼和两个也不知道啥人,品尝。

  这不是在试菜,搞选拔,又是干啥?

  心头狂喜!

  头一扭,拔腿就走,可不敢耽误,必须马上带人来,抓个现行。

  “呼呼~”

  耳边狂风成啸,徐庆有使出吃奶的力气,带着股亢奋,一路颠到东升街道办事处。

  自行车撂在屋外,锁都懒得锁,直冲大门。

  “诶你,干啥的?!”

  他这副火急火燎,嘴角还挂着疯癫笑容的模样,活像个脑子出了问题,上门打劫的混人,把一众街道办的干部,吓得不轻。

  “同志,我有重大违法行为要举报!”

  

  街道主任办公室。

  徐庆有将事件上升到这种高度,街道办的基层干部,岂敢不重视?

  压根没人敢接手,直接把他领到这里。

  坐在五屉桌后的周慧芳,此时神情同样十分凝重。

  “小同志,你先平复一下,放心,如果举报内容属实,我们会予以嘉奖的。”

  这娃一个劲傻笑,明显是奔着奖励来的。

  平复什么的,不存在的,徐庆有张口就来,道:“主任,暂安处100多号那里,盖个新院子,您知道吧?”

  周慧芳微微一怔,为这事来的,脸上的凝重消减大半,点点头道:“嗯,知道。”

  徐庆有兴奋道:“那院子可不合规矩吧,私人盖这么大院子,哪来的钱?”

  周慧芳刚准备说点什么的时候,他继续说道:“但我要举报的不是这个。”

  “噢?”

  “主任肯定还不知道,那盖房的家伙,大大的有问题啊,他竟然想把那院子搞成商场,还对外招商出租呢!”

  徐庆有义正言辞道:“这是什么行为?妥妥的资本家行径!”

  得,什么个事,周慧芳彻底整明白了。

  这小年轻也真是的,毛毛躁躁,搞嘛没搞懂,自以为有什么重大发现,搁这儿使劲邀功。

  “小同志,你先别激动,听我讲。这事我知道。”

  徐庆有愣了一下,问:“什么您知道?”

  “什么我都知道。”

  “……”

  周慧芳解释道:“那院子是我批材料盖的,也确实准备弄一个小市场,听说了,这几天在招商户嘛,但有一点你说错了,人家房主可没收租啊,一分钱都不会收。”

  “啥玩意?”

  徐庆有一脸懵逼。

  盖这么大个院子,又花这么大精力招商户,不收租?

  闹着玩呀,还是搞慈善呀!

  “主任,您肯定没搞清楚,我刚亲眼看过的……”

  他好歹还留了点脑子,没说出我认识那房主,特么贼熟,什么鸟一清二楚。

  这事要闹出去,说老乡告发老乡,还是老同学关系,对他名声不利。

  周慧芳耐心做半天工作,可这小子打死不信,也是没辙,示意他稍等后,从五屉桌里翻找出一页信纸,抹身回来,递到他眼前。

  徐庆有搭眼扫去,脑子嗡嗡嗡地。

  这是李建昆和东升街道办,签的一个协议。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暂安处163号重建好后,会优先承租给本街道待业青年使用,五年内,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年后,就是1984年。

  那一年,第一次南巡开启,市场经济活泛,民企争相出现。

  李建昆自有一番考量,但眼下徐庆有属实想不通。

  这便是重生人士,从信息差上,带来的降维打击。

  极尽兴奋而来,失魂落魄而去。

  推着二八大杠,走在仿佛阴沉下来的街头,徐庆有整个人都不好了,不由自主战栗着。

  他感到害怕,他并不忧心李建昆挣到大钱,甚至不太担心他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

  撇开去年年底的那篇房改论文不提,毕竟未曾证实是老贼写的。

  他也不差!

  他在文学系,照样出类拔萃。

  他害怕的是,他突然看不懂李建昆了。

  仿佛在某种思想上,某种位格上,他被对方一下拉开十万八千里。

  这还……怎么追?

  他答应过母亲的,绝不会输给同一个人两次。

  “不!我必须要弄清楚,他到底要干吗,到底是怎么想的!”

  徐庆有咬紧牙关,意识到刚才的想法极度危险,险些一蹶不振。

  他重新跨上自行车,直奔五道口商业片区,来到一家国营商店,找到公用电话。

  拨到了远房姨夫的办公室。

  “喂,哪位?”

  “鸣叔吗,我啊,庆有……”

  一番寒暄后,徐庆有道笑问:“鸣叔,小江最近在干嘛?”

  “害,你可别提那臭小子了,没一份工作干得下去,还能干嘛,见天在大街上溜达,跟二流子没啥两样!”

  “鸣叔,你让小江过来我这边一趟吧,我能给他找个正经事干,说不定他喜欢呢,但是要快。”

  “噢?这样啊,行行,那我知道了,我今儿就让他过去。”

第116章 打入内部

  傍晚。

  长征食堂。

  靠角落的一张桌台旁,坐着俩年轻人。

  一个幺八零的个头,梳着三七分发型,仪表堂堂,穿件米黄色手织毛线背心,配白衬衫,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另一个要矮半截头,发尖到耳根处,屁股下好似有钢针,坐着吃饭还不时扭动几下。

  此人正是徐庆有的远房表弟,刘小江。

  前年返城的知青,大约跟陈亚军和金彪同时期,77年高考结束之后。

  显而易见没考上。

  小干部家庭,这之后家里托关系,给他找了好几份工作,虽说不是正式的,但家里自然有安排。

  可没有一份,能干到仨月。

  “庆有哥,先说好哈,一般工作我可没兴趣。”

  刘小江灌了口常温的鲜啤,漫不经心道。

  不过总体来说,他还算听徐庆有的话,人浑,却不傻。

  别看他爹是个京官,芝麻绿豆大,五十好几,再没上升空间。比起才四十几岁,正值当打之年,即将荣升地高官的徐方国,差远了。

  “做买卖,你有兴趣吗?”

  刘小江夹菜的筷子顿住,“卧槽庆有哥,你这不是害我吗,家里知道还不揍死我啊。”

  “那是以前。”

  徐庆有笑道:“你呀,天天瞎混,正经消息是一点不关注,现在为了照顾你们这些待业青年,已经下了政策,开放个体经济。”

  刘小江挠了挠头,似乎想起点什么,道:“噢,这事我好像还真听说过。”

  “有兴趣吗?”

  徐庆有又问。

  “嘿嘿,那有,做买卖才能挣大钱嘛,哎呀这个没钱的苦,我算是受够了!”

  刘小江也是快二十的人,见天搁外面瞎混,还未退休的爹妈,想管他也不容易。

  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控制花销。

  “庆有哥,难道你有什么好门路?”

  他忙不迭追问。

首节上一节133/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