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救驾,朱元璋非要给我封王! 第90节

“砰!砰!砰……”

一连串惊雷平地炸响,死亡的火花惊艳了天空,凶猛的弹雨,一举将赤龙船打成了筛子。

那艘倒霉的赤龙船,就像散了架的玩具一般,发出“嘎吱嘎吱”的破响,在浓浓的硝烟中,快速沉入了湖底。

李伯使劲揉了揉眼睛,我今天这是撞鬼了吗?

能不能让我清醒一点,慌乱中,李伯终于看清了那个庞然大物上,高高悬挂的一面战旗定远号。

这……这难道是吴军大都督,朱文正的旗舰?

李伯直感到浑身大汗淋漓,心中只是狂呼,遇到这种怪物,还能有机会逃出生天么?

…………

常遇春跟朱文正并肩站在定远号上,看着眼前敌军,被朱文正的新式水军打得落花流水,忍不住击掌赞叹:

“过瘾!真过瘾!我说大都督,你是怎么知道他们要来的?”

朱文正嘿嘿一笑,说道:

“那张士诚到底舍不得湖州,多半会派军来援,咱们这叫守株待兔,围点打援,先吃他一波,再安心下来攻城!”

李伯本就船少,又不幸中伏,现在连战船质量也拼不过朱文正,结果根本毫无悬念。

不过多时,忽然有士兵来报:

“启禀大都督,敌将李伯战败投降,说有要事,需当面跟您一谈!”

第127章 平江之约

不多时,一个黑脸大汉被反绑着双手,推到了朱文正面前。

朱文正上下打量一番,见这人虽然被绑,但神情倨傲,显然是个胆大之人,便问道:

“你就是李伯?可是输的不服?”

李伯怒争双眼道:

“你们本就人多势众,竟然还要偷袭埋伏,也不怕天下英雄笑话,你大都督胜之不武!”

这人倒是一根筋,朱文正冷笑一声,反唇相讥道:

“这几年功夫,我军只有李文忠几万兵马守在东线,每次你们都是出动大军群殴,可曾想过胜之不武?”

“这……”

李伯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作答,却还是嘴硬道:

“一码归一码,今天就是你们以多打少!”

这人又臭又硬,朱文正心中不喜,随即话锋一转:

“你若是再无其他话,就下去吧,我军士卒自会善待于你!“

说完,左右两名吴军士兵向李伯走来,李伯见状,提高嗓门大喊道:

“我有要事禀报!”

朱文正挥手示意士兵暂停:

“有事直说!”

李伯犟着脖子吼道:

“此事重大,只能单独跟你讲!”

常遇春见状,急忙上前劝阻道:

“都督,小心有诈!”

李伯不屑一顾,故意激将道:

“都说朱文正是名满天下的勇将,怎么这点胆量都没有?还怕我吃了你不成?”

朱文正心中却有了不好的预感,他隐约猜测,这事十有八九跟张士诚有关,便扬声大笑道:

“真当我怕了你不成?好,就给你一个机会!”

说完,朱文正示意将李伯带往定远号尾楼的一个单独隔间。

常遇春还是不放心,拉着朱文正道:

“你切莫大意,着了小人的道!”

朱文正拍了拍他的手,宽慰道:

“我铠甲在身,宝刀在腰,那李伯被反绑双手,你只管安心就是!”

常遇春想想也是,朱文正可不是一般人,李伯就算兵器在手,正面对敌也未必能打过朱文正,便不再死劝。

船尾这间密室,位于二楼指挥舱,本来就是审讯要犯用的,隔音效果相当好。

屋里有一张长桌,只有一侧放有两把木椅,审讯官平时就坐这里,而犯人只能站在对面。

朱文正拉开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上去,李伯站在他对面,等屋里只剩下两人,朱文正开口道:

“说吧!”

李伯扭了扭身子,说道:

“先给我松绑!”

朱文正怒道:

“你他娘的事还不少,真当我没脾气吗?”

李伯冷笑一声:

“我怀中有封密信,跟大人性命攸关,你就不怕泄露出去吗?”

朱文正心中一凛,知道该来的终于要来,他也不废话,上前用弯刀切开捆绳,李伯随即从怀中拿出密信,递给了朱文正。

朱文正打开一看,果然是张士诚的笔迹,跟之前他在洪都看到时,一模一样。

张士诚先是在信中虚情假意一番,夸赞朱文正器宇不凡,智勇过人,随即开始诱导他,说以朱文正之大才,岂能屈居人下,只要敢想敢做,必能大展宏图。

在信件结尾,张士诚提醒他,不要忘了当年的约定,只要朱文正肯揭竿而起,张士诚愿意跟他平分天下。

最后,张士诚刻意强调,当年约定的这封信,他一直珍藏在身边,就等着朱文正的好消息了。

朱文正看完如遭五雷轰顶,事情果然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了,没想到以前的朱文正,竟稀里糊涂的,跟张士诚做了这种约定。

更要命的是,张士诚说得好听,什么将信一直珍藏在身边,其实就是在威胁朱文正,你小子的把柄还在我手里。

朱文正又惊又怒,可把柄捏在张士诚手中,他一时也无法可想。

再说李伯这边,从他掏出信开始,就在悄悄观察朱文正的反应,说实话,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封信到底能不能起作用。

所以,李伯做了两手准备,万一朱文正神情不对,他就当场夺刀,抓了对方做人质,也好逃出虎口。

李伯一边这么想着,一边悄悄接近朱文正,猛然间,朱文正将信看完,抬头看向李伯,一脸温和道:

“诚王近日别来无恙?”

李伯暗道有戏,急忙说道:

“诚王一切都好,还时常念叨都督大人您!”

朱文正笑着冲他招手道:

“如此甚好,你过来,帮我给诚王带个话,就说大都督说了……”

李伯大喜过望,抬腿冲到朱文正身前,就在他竖耳倾听时,突然只觉寒光一闪,腹中奇痛无比。

李伯大惊失色,咬牙低头看去,只见一把带血的弯刀,正没入自己腹中大半。

李伯抬起头,脸色惨白,一手指着朱文正,颤声道:

“你……你这是……”

朱文正面沉似水,心中对张士诚已是恨极,咬牙切齿道:

“我先送你先走一步,等将来遇到张士诚,别忘了给我带个话,他这是痴心妄想!”

李伯双眼圆睁,死死盯着朱文正,嘴唇蠕动还想说些什么,却突然脑袋一歪,噗通一声栽倒在地。

…………

常遇春担心朱文正的安危,就在门外不远处守着,突然听到房内传来朱文正的大吼声:

“来人!有刺客!”

常遇春二话不说,一把抽出腰刀,直接破门而入,却见朱文正手持一把带血的弯刀,呆立原地,而李伯正倒在他身前不远处。

常遇春急忙冲上前,扶住朱文正,一脸关切道:

“发生什么?你没事吧?”

朱文正缓缓摇头,指着地上的李伯道:

“他骗我割开绳索,说有要事禀报,结果却趁机抢夺腰刀,被我一刀结果了!”

常遇春上下打量,发现朱文正没有受伤,总算松了口气:

“我早说过,此人不可轻信,还好有惊无险,没有酿成大祸!”

这个时候,蓝玉、胡大锤、赵德胜、李继先、沐英等人都冲了进来,见到眼前景象,没有一个产生怀疑,都大骂李伯阴险狡诈,差点坏了大人性命。

只有燕飞胆大心细,发现大人表面上虽然看起来没事,但似乎心事重重,有点魂不守舍的模样。

第128章 意外惊变

朱文正回到自己的单间,左思右想,却始终找不到解决的对策。

让他背叛朱元璋是万万不可能的,虽然老朱对他有些防备,却似乎从未想过要谋害他。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朱文正看来,老朱早晚是要当皇帝的,作为一名称职的皇帝,要是连一点戒心都没有,岂不是死得快?

皇帝手下无弱兵,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是英杰辈出,其中不乏一些有枭雄之资的人。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只有制定好规矩,不让冒头的人出圈,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徐寿辉是个好人,他没有戒心,结果被陈友谅篡位杀死,坟头草都长老高了。

而陈友谅在篡位前,恰恰是徐寿辉最信任的人之一。

正所谓,海水可量,人心难测!

所以,朱文正从来没有因为这事,记恨过老朱,因为这是做皇帝的基本素养!

要说仁义,那张士诚倒是强过朱元璋,可他能当个好皇帝吗?

能安治天下吗?

张士诚只知施恩,不知立威,手下军队纪律败坏,袭扰百姓不说,也根本无法保家卫国,如何扫清强大的北元威胁,收服大好河山?

元末群雄虽多,却只有朱元璋,是最合适的天命之子,他不像陈友谅六亲不认,也不似张士诚假仁假义。

朱元璋恰到好处的把握住了“恩威并用”,这个道理!

首节上一节90/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