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救驾,朱元璋非要给我封王! 第91节

如果朱文正为了一己私心,背叛朱元璋,造成历史车轮发生大逆转,搞不好,辉煌三百年的大明朝,根本就不会出现。

华夏历史将走向未知的黑暗,这是身为炎黄子孙的朱文正,所不愿意看到的!

更何况,这些时日以来,老朱对自己也很不错,朱文正又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事情?

可要是不反,张士诚手中又捏着把柄,之前吕千户、孔商贾私通平江的事情,也引起过朱元璋怀疑,那交易账目,张士诚很可能也有备份保留。

不管怎么想,这都是个死结,根本解不开!

朱文正长叹一声,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一场清梦,终于要到头了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燕飞的声音:

“大人,我可以进来吗?”

朱文正有气无力的答应一声。

燕飞一进来,就将大门反锁,随即跪下,一脸真诚道:

“大人,您可是遇到大事了?”

朱文正心中一凛,没想到燕飞竟如此机警,但这事他不能跟任何人说,只能佯装淡定道:

“没事,只是身子有些不舒服!”

燕飞抬起头,直视朱文正的双眼,神情坚毅:

“我弟弟的命是大人救的。燕飞只想告诉大人,我们兄弟两人,只忠于大人一人,无论大人有何差遣,我们必将舍命完成!”

朱文正心中一阵感动,只是这事燕飞也帮不上忙啊,只能将他扶起,好言劝道:

“你们的心意,我知晓了,不过我真的没事,你切莫胡思乱想!”

燕飞心意已表,不再多言,只是躬身一拜,悄悄退了出去。

…………

朱文正打了盆凉水,冲了把脸,冷静下来一想,事情还没到那一步,还是得振作精神,先走下去再说。

然而,就在朱文正准备正式攻打湖州时,燕云却骑着快马,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大营。

朱文正心中一惊,要知道,燕云可是他安排在谢翠英身边,保护夫人安全的,他此时不在应天,怎么会跑到湖州来?

等燕云一身尘土,火急火燎的向朱文正禀报消息后,朱文正顿时大惊失色。

…………

这事说来话长,当初徐达带五万兵马南下后,首先进军的目标就是余杭。

这是因为余杭这座小城,正好挡在杭州之前。

李文忠从大本营严州出发,一路向北,首先抵达余杭城下,跟诚王军发生交火。

镇守杭州的是大将潘原明,他当即派出援军,由谢再兴率领,全力驰援余杭。

谢再兴跟李文忠是老对手,深知对方的厉害,一路行军非常谨慎,唯恐中了埋伏。

结果等谢再兴到了余杭城外,正好遇到徐达大军南下,徐达和李文忠两面夹击,打得谢再兴溃不成军,就连他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谢再兴死后,他两个弟弟谢三谢五,带着残兵退入余杭城内,死守不出。

李文忠跟他们是老相识,为了快速打下余杭,就写了一封亲笔信,要求谢三谢五献城投降。

谢三谢五被大军围在城中,深知凶多吉少,便动了心思,只是担心投降后被杀,要求李文忠保证他们的安全。

李文忠亲口许诺,以人格担保,终于打动了谢三兄弟俩。

结果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朱元璋的“格杀令”下到前线!

谢再兴虽然死了,但朱元璋仍然无法饶恕谢三谢五,要求李文忠即刻将两人绑送应天,处以死刑。(历史事件,真杀了)

李文忠不干了,他现在好歹官居二品,长期以来担任东部前线总指挥,自己都拿人格担保了,要是说话不算话,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舅侄儿,脑子一热,就给朱元璋写了封信,希望能保全谢三谢五,以免失信于天下。

但谢再兴家族的所作所为,早就把老朱惹炸毛了,他是谁劝都不听,坚持要将两人押回应天处斩,弄得李文忠一点面子也没有。

正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谢三谢五最终还是被押回了应天。

当时朱文正的老婆谢翠英,正在妹妹谢翠娥家做客,听到父亲战死,叔叔被抓的消息,顿时犹如晴天霹雳。

姐妹俩抱头痛哭一场,突然意识到,若是放任不管,等朱元璋杀掉两个叔叔,谢家就要彻底绝后了。

谢翠英的性格比较内向温婉,遇到这种事情,只知痛哭着急,但她妹妹谢翠娥却不同。

谢翠娥是个巾帼英雄,自幼喜欢舞枪弄棒,常年跟随父亲习武,据明代《北窗琐记》中曾记载:“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

谢翠娥为父亲痛哭一场,忽然抹干眼泪,拉起姐姐的手说道:

“姐姐!光哭无用,我们要想办法救出两位叔叔!”

谢翠英眼圈红肿,哽咽着问道:

“我们只是两个弱女子,要如何才能救出叔叔们?”

谢翠娥当即挺起胸膛道:

“你夫婿是当朝大都督,我夫君官居左丞一品,只要我们两个一起向吴王求情,他多少也要卖个面子吧?”

第129章 谢翠英遭难

谢翠英虽然只是个弱女子,但她跟随朱文正几年,也大约知道点朝堂上的规矩,闻言总觉得有些不妥,便劝妹妹道:

“这事不能莽撞!我们没有官身,怎能直接找吴王求情,这不合规矩!”

谢翠娥却敢想敢做,平素泼辣惯了,一脸豁出去的表情:

“姐姐!都这个时候了,还管什么规矩不规矩,若是不放手一搏,谢家血脉必然断绝!”

谢翠英突然灵机一动,说道:

“不如我们进宫去找马王妃,她宅心仁厚,定能帮我们求情!”

马王妃就是后来的马皇后,谢翠娥一听很有道理,便当即跟姐姐两人收拾一番,准备进宫求情。

朱文正和徐达两家,跟朱元璋关系紧密,平日多有走动,进宫求见马王妃倒不是什么难事。

两人刚刚走进后宫没几步,正巧看到朱元璋一脸威严的走了过来。

朱元璋这两天被谢再兴的事情搞得很火大,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谢翠英一看他那副神情,本能便感到畏惧,拉着妹妹就想躲到一边。

但谢翠娥是个女汉子,虽说此行是来找马王妃的,但既然意外撞到正主,她哪肯放过机会,毫不畏惧就迎了上去。

谢翠英一把没拉住,只见妹妹迎头拦住朱元璋,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朱元璋正是心事重重,被眼前突然冒出的身影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却是徐达的夫人谢翠娥。

朱元璋是什么人?

帝王之姿,洞察人心的高手!

他刚刚抓了谢三谢五,又见谢翠娥这副模样,心中已经猜到几分,十分不悦,脸上却看不出波澜,问道:

“你这是做什么?”

谢翠娥看不出老朱喜怒,仍是按心中所想,带着几分哭腔道:

“吴王!我爹糊涂,罪该万死,但他已经有了报应,还请看在我们谢家,多年侍奉王上的情分上,饶我两个叔叔一命!”

朱元璋一听果然是这事,心中更加不爽,他本来就注重礼法规矩,这谢翠娥既不是朝廷命官,也不是在职将军,她以什么身份,能够来干预国家大事?

那谢再兴是吴军元老,又身居要职,叛变后竟然还想劝降徐达和朱文正,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种人要是不杀,其他人岂不是有样学样?

朱元璋坚持要杀掉谢三谢五,除了心中愤慨,就是要拿谢家开刀,以正法纪,威慑那些心怀不轨,蛇鼠两端的人。

不得不说,老朱的这个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眼下正值元末乱世,朱元璋还没取得皇道正统,人心正是思变之时,叛变投敌者屡见不鲜。

就说这最近五六年时间,吴军叛变投敌者,先后就有蒋英,刘震,李福,黄宝,祝宗,康泰,谢再兴等等。

在这些人眼里,朱元璋还不是皇帝,只是众多诸侯中的一员,既然是诸侯,我跟着你能干,跳槽换一家也能干。

如果是江山一统的时候,就没地方跳槽了。

面对这种局面,老朱要是不严肃法纪,他早晚也会变得跟徐寿辉一样,人头落地。

谢翠娥显然没想到这点,她只是站在自家亲情的角度出发,又怎么能打动朱元璋呢?

果不其然,朱元璋一口回绝:

“此乃国家大事,闲人不得妄议!”

这句话多少有点不客气,但还是没撕破脸,给谢翠娥留了面子。

尤其“闲人”一词,明确点出谢翠娥的身份,要不看她是徐达的夫人,换个人敢来掺和这事,只怕老朱早就发飙了。

谢翠娥却仍不死心,她跪在地上,向前爬了两步,继续哀求道:

“这些年来,我们谢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爹只有两个女儿,嫁于大都督和左丞相,还请看在我俩夫君,为国尽忠尽力上,饶了我两个叔叔吧!”

谢翠娥不提自己男人还好,一提起来,朱元璋脾气呼的一下就冒起来了。

这是什么意思?

你们相公位高权重,就想来逼宫威胁我吗?

朱元璋脸色愠怒,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对于老朱的脾气来说,已经是非常克制了,多少还是想给徐达留点面子。

可谢翠娥关心则乱,钻了死胡同,救不到叔叔,那是绝不回头,她竟猛的跃起,一把抱住了朱元璋的双腿。

朱元璋猝不及防,谢翠娥又常年习武,力气颇大,竟差点将老朱一下绊倒。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了,怒道: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给我撒手!”

谢翠娥只是不依不饶道:

“我只求吴王饶我叔叔一命……!”

朱元璋勃然大怒:

“你就不怕死吗?”

谢翠娥一脸倔强道:

“只要叔叔能活命,妾身纵然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朱元璋气极反笑,指着谢翠娥道:

“好!好!好!我就如你所愿!”

“来人!给我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左右侍卫大吼一声,上来就准备动手抓人,谢翠英在一旁都快吓傻了,她万万没想到,妹妹一时冲动,竟把事情搞成这个样子。

眼见谢翠娥就要被抓走,谢翠英终于鼓起勇气,冲上前跪倒在地,连忙道歉道:

首节上一节91/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