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240节

  陈家志突然想多种点荷兰豆,换茬口没有菜心那么频繁。

  只是荷兰豆御寒他计划的是中型拱棚,太麻烦,成本也高,在一些专业种植户看来没有必要。

  冬种荷兰豆一般是露地栽培。

  由于珠三角地区及华南沿海地区无霜期极少甚至没有,非常适合冬种荷兰豆。

  种植的历史也非常悠久,荷兰豆原产于东南亚缅甸泰国一带,后来阿拉伯人将其带到了地中海,等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后,在宝岛兴建热兰遮城,荷兰豆遂在清朝中期传进了国内。

  广东地区一般称之为‘麦豆’或是‘雪豆’,其实也是豌豆的一种。

  这么多年,都长期是露地栽培,也有遇到寒潮绝收的年份,但也只能认命。

  其实寒潮也就那么一两天,中型拱棚最有用的时候也就那一两天。

  细想一下,李再兴说得也有道理,是有点浪费。

  要不也换成小拱棚,有没有其它办法绑蔓?

  不知不觉陈家志就陷入了思考,也许有临时调整的必要,现在也还来得及。

  “家志,让易龙给我们拍张照吧?”

  易龙已经骑了一圈,又从后面追了上来,李秀便动了合影的心思。

  “好~”

  陈家志回过神来,喊道:“小龙,来给我和你舅娘拍照!”

  “要得嘛。”

  易龙把车放好后,就小跑着上来接过了相机,“怎么拍?”

  “就拍你舅舅骑车载着我的场景吧?”李秀笑着说,又询问式的看向陈家志。

  “就这么拍!”

  “要得要得。”

  陈家志整理下发型和衣服,只是今天穿的比较成熟,和李秀的青春靓丽有点不搭,会不会拍他拍老了?还有这菜田,全是土黄色,如果是开着菜花的蔬菜就好了。

  不过李秀显得很高兴。

  等他俩拍了后,又给陈家志和易龙也拍了一张。

  中途也有不少菜工在和他们打招呼,陈家志也一一回应。

  一直慢悠悠的骑完一圈,陈家志对地里情况也有了数。

  唯独有疑虑的是荷兰豆。

  如果能同时解决小拱棚御寒和搭架绑蔓的问题,面积可以再扩大点。

  甚至东乡菜场也可以种一点。

  荷兰豆应该是这次寒潮受损最严重的农作物,价格也是最高的。

  他大概记得价格到了九块,只是计价单位有可能他记错了,也许是9块一公斤。

  即使这样,每斤也有4.5元。

  但也有可能就是9块,因为在后世,春节期间华南地区荷兰豆市场价常年维持在10~20元的高价位。

  亩产3000~4000斤,半年亩产值稳稳在一万元以上。

  相比60天、80天、90天或者120天的中晚熟迟菜心,可能荷兰豆会更有性价比。

第228章 回归

  巡完田后,陈家志骑着车回了办公楼,忽然天色暗了下来。

  “老天爷呢,能不能再晚几天下雨?!”

  虽然菜采收完了,但地还没有整理出来,可惜老天爷不听他的,一场雨又飘了下来。

  把车放好后,陈家志带着李秀也上楼回了办公室。

  易定干把老丈人两人哄得高高兴兴,儿子陈正云也醒了,办公室里很热闹。

  陈家志露了个脸,就让童刚去通知所有管理人员回来开会。

  “爸妈、二姐,等会儿你们就先在办公室里喝会儿茶吧。”

  “要得,要得,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易定干插嘴道:“家志,你回来了,是不是该给我也放两三天假,我刚才都说好了,也带爸妈、家芳和小龙去附近公园转一转~”

  “哦,好。”

  就显得你能耐。

  陈家志问道:“对了,小龙的学校你去问了没,至少明年还会在这里呆一年,可以把学校定下来了。”

  易定干摆了摆手:“放心吧,我这两天也去找镇政府的人帮下忙。”

  陈家志:“有什么需要可以给我说。”

  “没事,我搞得定。”

  “……”

  又聊了会儿,人员陆续回来,陈家志、易定干也都提前去了会议室等着。

  会议室的办公桌椅也都换了,长方形的实木油漆桌子,看着正规多了。

  陈家志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等六个小组长、徐瑶、童刚、黄川等人都到齐后,才让各组都报了下工作进度。

  地里的进度挺快,只剩几十亩还没来得及翻耕就下雨了,可能得多耽误一两天。

  “物资采购呢?”

  “也确认得差不多了,就等场长你回来点头就可以陆续发货。”

  黄川拿出手写的几份采购资料,先给了一份给陈家志,随后又自己照着说了一遍。

  腐熟粪肥粪肥计划量是平均每亩2~3吨,其实当初有给股东夸大的成份。

  实际施入量1~1.5吨/亩就完全足够了,但陈家志还计划加入生石灰、过磷酸钙、硫酸钾、复合肥等混入一起作底肥,还要混入一些微量元素肥提高冬种蔬菜的抗逆性。

  所以才会报给股东2~3吨,实际就是懒得去细致计算。

  但在采购上可就不能马虎了。

  黄川在肥料的采购计划上一板一眼,列出了几家采购单位的价格。

  有些是原来的商家,也有新增加的,但都带了样品回来,等开完会再去现场确认。

  肥料和农药都没问题。

  然后是种子~

  菜心已经买了迟菜心2号,但太单一了,他想搭配点其它品种,以防万一。

  陈家志看了会儿种子清单,皱了皱眉:“我之前说过吧,也要准备一些60天的中熟菜心种子,和120天的粗条油青甜菜心,120天的我看到了,60天的呢?”

  黄川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迟菜心2号不就是60天可以采收吗?”

  陈家志盯着他,语气有点重:“你有认真看过120天菜心种子的包装介绍吗?”

  黄川愣了愣。

  陈家志呼出一口气,说:“迟菜心2号是中迟菜心,播种到初收需要60天。

  而60天菜心,比如60天油青菜心,播种后只需35~50天就能采收,你把概念混淆了。

  假如你认真看了120天菜心种子的包装,上面肯定有写从播种至初收大约需要50天!

  只要你认真看了,你就不会犯这个错!

  你去买种子,都不看包装的吗?”

  黄川被怼得一言不发,有些发懵。

  “算了,我也没给你说清楚,我一直是按60天的节点来计算的。”

  顿了顿,陈家志又看向其他人,估计也是懵懵懂懂的。

  他以为这些常识大家都懂,现在看来,他有点超前了。

  只能先再简单讲了一下。

  广东菜心的周年生产,需根据季节变化(温度变化)来换种早熟、中熟、晚熟品种。

  因此,耐热不耐寒的早熟品种,如四九菜心,应选4~9月种植;

  耐寒不耐热的晚熟品种,应在11月到来年2月种植;

  而介于两者间的中熟品种,则在早熟、晚熟品种换季时种植。

  很多过渡型品种还可以跨季节种植,但目前的品种没那么多,其实很好做选择。

  迟菜心2号和60天菜心都属于换季时的品种。

  只是这么大一个菜场,陈家志不想把宝都压在迟菜心2号上。

  虽然要押注寒潮行情,但菜心依然是分批播种,大概在11.1~11.20期间完成播种。

  前期迟菜心2号,中期60天菜心,晚期120天菜心,每一期播种六七天~

  120天菜心耐寒能力最强,从播种到初收50天,时间也是够的。

  其实还有更抗寒的,增城迟菜心,但从播种到采收的时间太长了,需要100天,品质口感更好,但从时间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性价比不高,现在估计种子也不好买。

  这是他在休假前作出的计划,与最开始从农科院买迟菜心时的想法有些出入。

  但种菜嘛,随机应变也很重要,该调整就得调整。

  就像荷兰豆也是一样。

  “如果要把给荷兰豆计划的中型拱棚换成小拱棚,你们有搭架的办法吗?”

  在说完了菜心的问题后,陈家志又把荷兰豆的问题抛给了众人,集思广益。

  “有点不好搭~”

  “荷兰豆搭架的竹竿至少得1.5米以上,小拱棚太矮了……”

  郑中和郭满仓两人都种过荷兰豆,但都没太好的办法。

  其余人也都是同样的意思,如果是苗期还无所谓,但后期肯定要搭架绑蔓。

  陈家志一直听着众人讨论,没吱声,过了会儿才看向也没开口的易定干。

  他还挺稳得住。

  “易场长,你怎么想的?”

  “副场长,是副场长。”易定干重复了两下,才说起了他的想法。

  “办法倒是有,可以给小拱棚薄膜开洞搭架,真要降温,就再铺层稻草,弄点绒布把洞口堵住,防寒效果也不差。”

  郭满仓:“绑蔓线也得每两米就有一根竹竿,那得开多少洞,这样开洞薄膜肯定全废了!”

首节上一节240/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