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卡车已经装了不少东西,大到自行车等各种家具,小到衣服鞋子,一趟就能把所有东西拉完。
不过彭国真还念叨着她养的30多只鸡,陈少昌则只收拾了长牌和助听器。
“行了,行了,老大和老三会帮你养着的,你以后直接来抓回去吃肉就行了。”
彭国真还是一脸纠结,她在乎的是肉吗?她在乎的饲养的过程!
李秀笑道:“家志说了,那边有院子,距离场镇也不远,过去了再买一些回来养就是了。”
陈少昌也笑了笑:“那边菜地也好几百亩,你捡不完的菜叶子~”
易龙:“外婆,舅舅说了,那边住得也好,又宽敞又舒适~”
彭国真这才笑了笑,“好好好,搬搬搬!”
有菜工喊道:“彭,以后常回来看看啊?”
“要得要得,你们忙。”
一番告别后,一行人陆续上车,踏上了新的旅程。
前世像这样的搬家之旅,陈家志经历了很多次,所以他很难对一个地方产生感情。
小菜农就是这样,居无定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但现在他已经开始在谋划大菜场。
不论是放权给敖德海,还是亲自带班底在江心菜场练手积累资金,抑或是从老家带人出来。
他都是为此在做准备。
想经营好一个大菜场比想象中难很多,生产管理、包装运输、市场销售,缺一不可。
一旦确定地址后,没有意外因素的话,短时间内也不会放弃。
所以,一点点积蓄实力吧。
到了新家后,陈家志把车横着停在了院子里。
李秀、彭国真、陈少昌、陈家芳、易龙纷纷下车,打量着这栋二层小楼。
“看着真好,比老家的土房好太多了!”易龙说:“舅舅,以后你回去修房子,也要修这种楼房!”
陈少昌和彭国真也都转头看着他,老家的土房确实差远了。
陈家志其实暂时没打算让他们回去,但还是笑着点头:“以后我要回去修,肯定修得比这更漂亮!”
第227章 荷兰豆
“哈哈哈,好!”
“修这么好看,那得花多少钱呐,能过得去就行了。”
听到陈家志说回老家修的房子比这更漂亮,陈少昌和彭国真都笑得开怀。
“走吧,别站着了,进去分房间,然后再整理一下,差什么东西就去买回来。”
“要得嘛~”
“舅舅,我也有单独的房间吗?”
“有,反正房间多,就算易虎来,都可以一人一间。”
“那就太好了。”
一整栋房子都租了下来,一共六间房,除了堂屋,有五间可以做卧室。
听到易虎,彭国真嘀咕说,有条件了就该早点接出来,在老家都瘦得不成人样了,又惹得陈家芳一阵黯然。
“咦,那边还有两棵枇杷树。”还没进门,易龙就发现了房子左边的几棵树。
“舅舅,这又是什么树?”
“杨梅吧?!”
陈家志看了一眼,也有点不确定,这房前屋后树不少,倒也凉快,“走了,别看了。”
一番挑选,房间也分配好了。
陈家志和李秀选了二楼靠右的一间,前面有个小阳台,旁边是楼梯,楼梯再往左又是两间房,房外是露天的走廊,走廊另一头是卫生间。
“这房子设计得太好了!”
选完房间后,李秀在卧室外的小阳台上,看着周边的风景,颇为兴奋。
一个独立的房间是多少外来务工人的愿望,但能实现的人不多。
尤其是诸多菜农,晚上一授粉,床架就摇得嘎吱嘎吱响,房间里还有其他人,虽说隔着帘布,脸皮也都练出来了,但其实都是没办法的选择,总不能一直憋着吧。
“我眼光还行吧。”
“太好了!”
陈家志凑在她耳边说:“那晚上是不是得给点奖励?”
李秀眼神躲闪:“我去看看还有什么要买的~”
忙活了一阵,陈家志又去镇上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家里才算是齐全。
易定干也下班骑着车赶了过来,看到新家后也感觉美滋滋。
他和陈家志两人都是不喜欢收拾卫生的,宿舍里乱七八糟,有时候还一股怪味。
现在老婆过来了,而且这里又宽敞又大,离菜场也不远~
“起飞!家志,房租多少?先说好,我要给一半哈!”
“行行行,都依你,先去镇上弄口吃的吧,早就饿了,下午我也得去菜场,看你这两天有没有偷懒。”
陈家志早就料到他会给房租,也懒得和他掰扯,只是没想到‘起飞’这词他都学会了。
关了门,一群人就往镇上走。
易定干也和他聊起了菜场工作。
嘴上说得挺牛皮的,这也做了,那也做了,让陈家志很怀疑他是不是在老丈人两口子跟前撑面子。
但他也没细究,去菜场看了就什么都清楚了。
在镇上随意吃了一顿午饭,又买了些菜,陈家芳和李秀打算晚上就开火。
用易定干的话说,广东菜吃着没味,他是顿顿无辣不欢。
中午陈家志午休时,易定干陪老丈人聊了一中午,把两人哄得哈哈大笑。
陈少昌最钟意的女婿就是易定干,前世去世那天,也一直在问易定干呢,易定干呢,等人到了才咽气。
“走喽,去菜场,都一起去吧?”
躲房间里,和李秀感悟了一会儿人生后,陈家志下到一楼,吼了一嗓子。
不一会儿,人就都下来了。
易龙还骑着自己攒钱买的自行车,前段时间忙着卖菜,两个菜场跑,自行车都很少骑了。
这会儿,就撒欢似的骑向菜场,然后就被陈家志开着车缓缓超过,易龙又骑着车在后面追,从后视镜看去,妥妥一追风少年。
再后面,易定干也载着陈家芳慢悠悠的跟着。
“场长,回来啦~”
“场长好~”
车才在院子里停下,就听办公室二楼传来徐瑶、童刚、黄川几人的喊声,陈家志也挥手回应了下。
陈少昌和彭国真两人一听就有谱了,李秀也抱着儿子好奇的打量着江心菜场。
比东乡菜场更宽敞,还有独立的办公楼和几棵高大的樟树,不像东乡菜场只有光溜溜一栋房子。
家志就是在这个地方,一个月卖了两百六十多万,自己也挣了四十万。
看着还不错。
等了一会儿,易龙、易定干、陈家芳也相继到了。
陈家志问道:“你们是到我办公室坐会儿,还是先去菜场转转。”
易定干说:“菜田里有啥好转的,来,爸妈,我带你们去家志办公室喝茶,他那茶几~嘿嘿,一个字:安逸!”
陈少昌和彭国真两人被哄得哈哈笑,显然想去办公室喝茶。
“家志,我和你一起去。”
李秀说道,把儿子给了彭国真抱着,又从车上拿下了婴儿车。
于是一拨人又分成了两拨。
陈家志从车棚里推出自行车,擦了擦座椅,才踢腿上车,在门口又把拿了相机的李秀接上。
易龙已经在马路上等着了,“舅舅,来比一比,谁骑得更快?”
“不来,比不过你。”
“切,不比算了,我先冲了。”
陈家志就慢悠悠的载着李秀骑在公路上,一会儿又拐进了菜场的机耕道。
眼睛时刻打量着两边的菜田,也不时给李秀介绍一下菜场的情况。
“菜场以公路为界,分成了南北两片,每一片三个小组,北片一组是敖德良,二组是戚永锋,三组是黄日新;
南片一组是李明坤,二组是郭满仓,三组是郑中~”
从表面上来看,易定干中午回来时没有夸大。
江心菜场是20号收官的,陈家志是22号回的东乡,中间也就两三天时间。
昨天还下了雨~
不过地里的菜蔸和菜叶子都清理干净了,而且大半都翻耕了出来,正在晾晒。
4台微耕机,一天就算能翻八十亩地,扣掉敖德良、戚永锋等最早采收,最早翻耕的两三百亩地,中途除了下雨,地里没有停过工。
这让陈家志松了口气。
因为打定主意要用心干,这茬菜从整地开始就得全力以赴,晒地时间至少也得七天,施肥也得足,下雨非常耽误事。
哦,对,还有底肥没施,后续施了肥后还得再旋耕一次地。
也不知道黄川采购得怎么样了。
他这茬菜时间是留足了的。
假如寒潮在元旦前后,那至少元旦后一段时间内都是俏市。
菜心可以赶在这之后,赚一波钱。
而荷兰豆,豆苗冻死了就冻死了,长达几个月都没有补种的时间。
元旦后一个月后又是春节,需求高涨,行情肯定不错。
同时荷兰豆采收时间可长达90~120天,可以一直采收到明年清明节华南地区回南天天气来临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