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241节

  易定干笑道:“如果场长真赌中了寒潮,这点成本又算什么?

  而且用小拱棚,时间也没中型拱棚那么急,可以等播种全完成了、荷兰豆也绑蔓搭架了,再搭小拱棚盖膜也来得及!”

  众人一听,好像还真有道理。

  如果赌中了寒潮,薄膜的成本算什么,随便就能收回来。

  陈家志也笑了笑,要不说易定干是副场长呢,这格局就不一样。

  “我觉得这方法可行!”

  易定干又说:“如果觉得还不保险,其实还可以在播种或栽苗时覆一层黑膜,既可以防草,还可以保温。”

  “可以,花钱的事你还挺在行。”陈家志觉得不错,喊道:“黄川,把地膜也加上。”

  “场长,计划多少地膜?”

  陈家志沉吟了下,看着众人,说:“300亩吧,这次种300亩荷兰豆!”

  100亩中型拱棚此前计划的是20万资金,小拱棚一亩成本约500元,算上地膜和其它费用,20万也完全足够了。

  易定干又问:“是育苗,还是直播?”

  陈家志想了想,其实他前世几次种荷兰豆都是育苗移栽。

  但情况不一样,前世是八九月播种的反季节荷兰豆栽培,需要防治荷兰豆生长前期的毁灭性虫害:豆秆蝇,所以才需要营养袋育苗。

  而现在马上11月了,不存在这个问题,拌种时严格一点,也可以明显推迟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病时间。

  沉吟了会儿,陈家志给出肯定的答复:“荷兰豆和菜心都全部直播。”

  “好。”易定干说:“现在就差种子了,再定一下用什么种子。”

  一共有三种备选的荷兰豆种子:台中11号,粤选豆7号,奇珍76号。

  陈家志问道:“确认这三种种子都能买得到吗?”

  黄川点头:“没问题,台中11号和奇珍76号,黄总说确定需要后,他去发货。”

  “奇珍76号200亩,另外两个各50亩。”

  “好。”

  粤选豆7号是本地种,而台中11号和奇珍76号都来自宝岛。

  后两者陈家志前世都种过。

  但种奇珍76号是2005年后的事,没想到这会儿就有种子了,不过只能走香江渠道。

  三个品种都耐寒,台中11号和粤选豆7号耐寒性可能还要更好一些。

  只是奇珍76号口感更好,更受香江市场欢迎,同时产量高,最佳情况下产量可达4000斤以上。

  陈家志想着地膜+小拱棚薄膜+稻草,保暖措施还是比较足够了,可以适当冒点险。

  便多种一些奇珍76号。

  说完荷兰豆种植需要的准备,这场会议也差不多到头了。

  收拾东西,陈家志正准备起身出会议室,忽地瞥见窗户外雨早停了,一抹阳光斜射~

  “等等,还有个事!”

  一群人被他吓了一跳。

  就连走廊上看风景的李秀、陈少昌也被吸引了注意。

  易定干问道:“咋了,陈大场长?”

  “整地时畦沟也要注意,需要调整一下走向,嗯~大致为东西走向就行~”

  陈家志指了指窗外的阳光,说:“冬种荷兰豆生育期内,要最大可能保证太阳升起和落下时间内,畦沟内都有阳光照射。

  荷兰豆株高能达到近两米,荚果也是自下而上逐渐充实,阳光足产量和品质才能达到最好状态。”

  说完,陈家志顿在原地想了片刻,确认没有疏漏后,这才走出了会议室。

  走廊上,家人都笑着等他。

  屋里众人也感觉到了不一样,陈场长好像比此前更认真了。

第229章 空军

  乌云已散去,天空清澈明亮。

  走廊上,陈家志看到老爹陈少昌给他比了个大拇指。

  “厉害!”

  从小到大,陈家志经历了无数次这种称赞,但现在听到仍然有种自豪感。

  “你们先坐,我还得再忙一会儿。”

  “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我们等会儿先回去。”

  身后,童刚、黄川和徐瑶也都陆续跟着他进了办公室。

  童刚说道:“陈场长,我今天约了司机来面试,人也来了还要麻烦你见一下。”

  陈家志问:“什么情况?”

  童刚:“是一名老师傅,今年五十岁了,以前在国企厂里开车,现在主动退休下岗了,经验丰富,只是要的工资比较高。”

  “多高?”

  “他要一千五一个月。”

  “菜场里的机械维修这些他也都愿意干吧?”

  “他说可以,我也带他去试了,微耕机这些都可以修。”童刚凑近了些,小声说:“是镇长介绍过来的人,人看着还可以。”

  “嗯,我知道了,你让他来吧。”

  司机可是现在的香饽饽职业,比后世的司机可高贵多了,但1500元/月的工资也偏高。

  只是现在又缺人,他们这地儿又偏,能有人愿意来就不错了,陈家志打算等会儿认个人就把这司机留下来,把白色轻卡车也交接给了严浩。

  紧接着黄川又约他去看一下样品,还说有人想请他吃饭。

  不过陈家志直接拒绝了。

  他不缺这一顿饭,也没打算拿回扣,总共计划了115万资金,虽说比较充沛,但想把事做好,也没有挥霍的余地。

  让黄川和徐瑶先去库房等着,童刚也把面试的司机带了进来,国字脸,穿着条纹衬衫,看着比较沧桑。

  “陈场长,你好,我是严浩。”

  “坐~”

  陈家志给其泡了杯茶,又聊了几分钟,感觉还行,就把严浩留了下来。

  随后跟着又去了库房,看了有机肥、化肥、农药等样品,又根据价格,陈家志直接就定了采购商。

  大多还是来自市里的直营供销社,贵一点,但质量有保障些。

  “黄川,肥料要尽快弄回来,尤其是有机肥,马上就要用了。”

  “好的,场长。”

  “有什么不懂的多问徐瑶,也可以直接来问我,后面我都在。”

  “好~”

  “还得麻烦你一件事。”陈家志大大方方的说:“请黄总也帮我私人带10亩地的奇珍76号荷兰豆种子,后面我把钱补给他。”

  江心菜场这边的物资定下来了,陈家志便打算让东乡菜场直接抄作业。

  种子自己去买,农药、化肥、薄膜等让洪中照着清单配送。

  两边都是奔着元旦后去的,实际进度也大差不差。

  如果后续茬口一致,等中途稳定了,陈家志就可以减少去东乡菜场的次数。

  一周一次就差不多了。

  等他忙完菜场的一系列事务,李秀、陈家芳已经带着老爹老娘走路回了家。

  刚下了雨,地里也没法干活,陈家志便和易定干骑着自行车一起回了家。

  家里已经升起了寥寥炊烟,传出来阵阵香辣的味道。

  “就是这个味!”

  易定干十分享受的喊了一声:“家芳,今天晚上一定是你炒的菜吧,太香了!”

  厨房是一楼单独的一间屋,二楼就是陈家志和李秀宿舍前的阳台。

  站在一楼院子里就能看到厨房里忙活的场景。

  陈家芳也听到了易定干贫嘴的声音,嘴里却数落着易定干菜场的宿舍像狗窝,也不知道易龙怎么睡得下去的。

  易定干嘿嘿的笑了两声,又去逗弄陈正云。

  不一会儿,李秀和陈家芳把饭菜端上了桌,吆喝着吃饭,易定干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里摸出一壶烧酒来。

  “来来来,晚上还是要喝点小酒,爸妈,也都来一小杯吧,家志,你要不要来点?”

  “我戒酒了。”陈家志面无表情。

  易定干仿若没看到一样,继续给两老倒酒,陈少昌和彭国真两人都呵呵直笑。

  “少喝点~”

  陈家志只能嘀咕了一句,但没人理他,他也就专心干饭。

  早早吃完就带着陈正云在院子里玩。

  饭桌上,易定干口若悬河,把二老哄得时不时发出大笑声。

  陈家志坐在门外听着,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前世今生,在表达对父母的感情上他都很迟钝,知道要尽孝,所以把他们接了过来。

  但在实际行动上,除了买一些东西,陪伴时间很少,话也少,聊几句就没得聊了~

  不像现在,堂屋里话题就没断过~

  吃了饭,喝了点酒的彭国真抢着和李秀、陈家芳一起去洗碗。

  “家志,来打会儿牌!”

  堂屋里,桌子已经清理了出来,易定干拿着一副长牌喊道:“来,陪爸打一会儿。”

  陈少昌也坐在桌子上,开始卷着叶子烟。

  “好~”

  四川长牌中的‘烂出’玩法一般是四个人玩,轮流坐庄,一人轮空。

  不过3个人也能玩。

  谁先大牌摆够15张或者16张即胜利,一般摆够16张才会算番数。

首节上一节241/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