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傍晚,他拿到‘铁指甲’后,便给几人送了过去,简单试了一下后,就极受欢迎,尤其是黄娟几个女工,更是交口称赞。
“陈老板,你这脑壳也太好用了嘛。”
“就是,就是。”
“你放心,有了这个刀片,我保管每一根菜都好好的。”
彩虹屁一顿夸。
多的时候,她们一天要采摘上万根菜心,有了铁指甲,手指再也不用感受火辣辣的疼。
为了保障菜心的品质,陈家志可以说尽了目前最大的能力。
发酵猪粪和复合肥组成的底肥让蔬菜有了基础的抵抗力,再加上遮阳网、防虫网、进口农药、晚间采收、少量多筐、铁指甲等辅助措施。
他的菜算不上多好,但全靠同行衬托。
不仅人是档口老板中的颜值担当,菜也同样如此。
夜半子时,
听到屋外的动静,睡了两个小时的陈家志才迷糊地起床。
三姐陈家英和薛军去了大姐那里,来都来了,肯定要去看看,也许还会回来。
李秀也被他惊醒,提醒他注意安全,陈家志嘴唇在她额头迅速点了下才出门。
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都在把小框里的菜转移到大铁框。
敖德海、戚永锋和敖德良也在装菜,一个个菜筐都没装满,一筐约三四十斤,每个菜筐叠起来时都会悬空,留出至少二十公分的缝隙通风透气。
易定干几人很羡慕。
这样的菜保存时间肯定比他们长,这几天,几乎每天他们都会被客户追着骂。
市场里也是如此,时常充斥着‘顶你个肺啊’‘烂仔’‘吊毛’等等词汇。
烂菜的人很多,但家志的菜每次都能顺利交付,说明在厨房下锅前,他的菜都没腐烂。
但又无可奈何,学都学不来,这属于种菜-卖菜体系碾压。
更气人的是他在家里睡了一觉后,还能比他们更早出发。
望着先一步消失的三轮车,李明坤又叹了口气。
“老李,你这两天光叹气了,要振作起来啊。”
“天天去卖菜都被骂,我心里堵。”
“被骂几句又怎么了,市场上那些人买不到家志的菜,最终还是只能捏着鼻子来买我们的。”
“说起来买菜的人也窝火,估计回去也被骂得不轻。”
“你们说,广东人为什么每天都得吃青菜?”
“你问我,我问谁去。”
更深人静,灯火阑珊,万物皆睡,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比往常更晚了一些才出发。
还是家志教的,晚一点,青菜才能用更少的时间抵达厨房,挨的骂才会少一些。
总感觉他一套一套的。
但又说的很有道理,处处皆是学问和经验。
然而,等三人抵达市场时,刚好看到陈家志又开着车从市场门口出来,八目相对。
“卖完了?”
“嗯。”
“哦。”
“我先回去了,你们可以去我档口上卖,免得浪费资源,卖得也应该更快一些。”
不是应该,而是肯定。
都知道陈菜农跑56号档口去了,想买他菜的人,就算绕路也要过去走一圈,何况位置也不偏。
事实也是如此,易定干直接去了56号,但第一个客人就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那个谁,靓仔陈呢?”
第129章 台风预警
“那个谁,靓仔陈呢?”
短短一句话七个字,易定干感觉受到了双重伤害,来人明明很眼熟,以前常拿家志的菜。
“哦,他卖完回去了,要不看看我的菜,也有菜心。”
“多少钱一斤?”
“两块?”语气里带着轻微的不自信,不过来人没有察觉出来。
“嚯哟,比陈老板便宜不少。”
最终,靠着更低的价格,真诚的态度,易定干成交了第一单,心里有喜悦,还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随后又有更多的人前来,菜果然卖得很快,他又难得体会到了卖菜的乐趣,但也受到了更深的伤害。
“咦,陈老板呢?”
“喂,老陈呢?”
“陈菜心又卖完回家了?”
“哇靠,靓仔陈又没给我留菜!”
“吊毛,你怎么占人家陈老板位置卖菜?!”
每来一位客户,他都要经历一次心灵的拷问。
尤其是最后那位,你都认识陈老板了,你就不觉得我脸熟吗?
我们是一起的啊!
我易定干就不配有名字吗?
而家志呢?
女同志喜欢叫他靓仔陈;
常客就叫他陈菜心、老陈、陈老板,总之没人再叫他陈菜农了。
明明几天前,陈菜农还是普遍性称呼,就因为有了档口,仿佛一切都变了,好像获得了更多的认同。
当卖完菜时,易定干奖励了自己一支烟,坐在竹筐上慢慢抽着。
“原来家志卖菜这么爽~”
“但我难受啊!”
他又回了临时巷道,有一半在改造,有一半还在使用,但小菜农仍然离开了一些。
李明坤和郭满仓两人都还没卖完,见他出来,也颇感诧异。
“这就卖完了?”
“嗯。”
“风水宝地啊!”
“有家志在的地方才是风水宝地。”
“也是,他走了后,临时巷道这边人气都没那么旺了。”
“你们要不要去56号?”
“不用,我们也应该快了。”
事实证明没那么快。
一直到晨曦微露,三人才打道回府,易定干干等了近一个小时。
“明天还是去56号吧。”
“好。”
“谁先去?”
“石头剪刀布吧,愿赌服输,赢得人先去。”
“欧克。”
“不要装老外。”
一个多小时的骑行后,天亮了,三人抵达了菜场,遥遥就看到那个男人坐在门口吃饭,也看到了他们。
陈家志挥了挥手,说起来,他有好久没看到李秀早晨在门口等他了。
不是李秀变了,是他变了,往往李秀还没起床,他就已经归了家。
现在更过分,嘿,他回来还能睡两小时,今天还碰到易定干三人回家,体会了一次不同的视角,美滋滋。
“家志,你笑的有点贱。”
“有吗?”
“有。”
“非常明显。”
“就差直接说出来了。”
三人停下车后,又摸出了烟,给陈家志递了一支他没接,然后就站在旁边七嘴八舌的说着市场里的见闻,不一会儿,旁边就聚了一拨人。
妇女们基本没去过批发市场,但不妨碍她们喜欢听,从男人们的描述中就仿佛构建出了一个个虚拟的砍价还价的卖菜场景,56号档口也在他们的形容中变成了风水宝地。
“现在家志威风了,来买菜的人,妇女叫他靓仔陈,其他人叫他陈老板。”
“我呢,连名字都不配有。”
易定干说的起劲,妇女们、易龙听得入神,两只狗也在旁边凑热闹。
“所以啊,一定得有自己的档口,等菜再多点,我也要租档口!”
“易定干,别吹牛了,赶紧回去吃饭!”
“哦对,明坤也先去吃饭~”
随着陈家芳的催促,几人才意犹未尽的离去,露出还坐在小板凳上的陈家志。
“家志,碗给我。”
“哦,好。”
陈家志愣愣的把碗给了李秀,李秀好奇道:“看什么呢?”
“看云,可能天晴了。”
“那不是朝霞吗,朝霞不出门,这不太像天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