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126节

  “可以啊,秀,懂得还挺多。”陈家志笑了笑:“但谚语说的不一定完全准,而且只要能晴一天,都会好许多。”

  “哦,是好事就行。”

  李秀拿着碗走了,陈家志继续遥看着天际的卷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阳光还未升起,但光线穿透这些孤悬高空的卷云,形成漫天橘红色霞光。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但这云不厚,不像会下雨的样子。

  只希望老天爷识相点,不然又得挨骂了。

  今天是8号,过两天就有一场特大台风登陆,花城虽然离台风登陆点比较远,但华南地区普降暴雨,甚至长江中下游的武汉、长沙等地也降下了大暴雨。

  台风过后,菜价再一次刷新了历史记录。

  前世的那一茬豇豆就是赶上了这波行情,让他和李秀度过了儿子出生时的窘境。

  所以他记得很清楚,台风就是10号登陆,东乡菜场也是10号白天下的暴雨!

  他也每天关注着新闻,暂时还没出现台风预警信息,但他得提前做准备了。

  只是还差一个晴天或者阴天。

  看了一会儿云,陈家志起身换了雨鞋。

  “黑仔,白仔,走,巡田!”

  “汪汪~”

  “舅舅,等等我,我也去。”

  “地里路滑,你也没雨鞋。”

  “我光着脚去。”

  两只狗已经窜出去了,撒了欢似的,菜田里养出来的狗一般很野,也不惧泥泞和风雨,只是路滑,在菜田边缘小径上溜出了一道道细细的狗爪印,易龙也追了上去,他和它们更像是来玩乐的,只有陈家志在认真巡田。

  敖德海、戚永锋、敖德良都到了地里,第一时间把遮阳网揭开透气。

  在以后有一种说法,北方冬季一片白,南方夏季一片黑。

  这个黑就指的是遮阳网,能防烈日的照晒、防暴雨的冲击、高温的危害、病虫害的传播,对阻止虫害迁移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如今,因为价格、技术推广传播慢等原因,遮阳网在南方的应用面积还很小。

  即使目前的东乡菜场,覆盖率也不足三分之一。

  防虫网就更别说了,目前还属于奢侈品。

  陈家志看得很细致,每一块菜田,每一种蔬菜,每一条沟渠,每一个角落他都没放过。

  易龙和两只狗仔来回跑了两圈了,他还没走完一半。

  大约七点时,敖德海三人已在丝瓜瓜架前等着他。

  陈家志走上前,“台风可能要来了,有些工作要强调下。”

  “台风?”

  “嗯,这两天可以注意下新闻。”

  “好。”

  陈家志在原地捋了会思绪,才开始安排一项项工作。

  加固设施,比如豇豆架、丝瓜架、小拱棚竹架,以及遮阳网和防虫网。

  疏通沟渠,杂物和淤泥都挨着清理一次。

  但还有防病治虫,

  这是目前最让陈家志担心的,遮阳网和防虫网能减少虫害,对病害却无可奈何。

  “随时做好打药准备吧,今天出现机会,所有人一起打!”

  “好。”

  “遮阳网覆盖也等我通知,不能盖早了。”

  “好!”

  再三强调下,几人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就和此前掐菜一样,陈老板训人也丝毫不留情,说罚款就罚款,还逼得他想出‘铁指甲’这样的摘菜神器。

  安排完工作后,陈家志继续巡田,只是巡的是别人的田。

  就和易定干三人此前抱怨的一样,很多人都继续播种了叶菜,种类繁多。

  菜心、芥菜、生菜、油麦菜、黄白菜、空心菜、苋菜、菠菜……

  不能怪他带头,也有时代因素。

  除了本地老农,花城还涌入了大量外地菜农,以及香江资本,不信邪的人也多,夏季照常播种叶菜。

  因为走得远,也碰到了其他省的菜农,多是江西、湖南菜农。

  明明甚少有交集,但竟然也都知道他,互相递支烟,寒暄两句,大多境遇不太好。

  有些菜还在地里就开始腐烂,有些跳甲、蚜虫、菜青虫防了一波又一波。

  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了。

  也许台风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也是陈家志扩大巡田范围的目的。

  也许一个月,也许两个月,这些菜田就有可能被他收入囊中。

  巡完田,陈家志也参与进了劳作。

  离台风登陆还有两天,时间比较充裕,但加固设施、疏通沟渠都马虎不得。

  终于,太阳从云层中崭露头角,又进入了干活5分钟,流汗两小时的节奏。

  叶片上的水珠在日上三竿时就干了,但农药依然没能打下去。

  温度太高,陈家志所使用的几种药在高温下容易造成药害,只能先盖遮阳网,一直到傍晚,才连同所有的防虫网一起又揭开。

  “打药,赶紧打药。”

  “都来,都来。”

  “赶快点!”

  三个男工,三个女工都背出了喷雾器,有三台是陈家志这两天买回来的。

  为了保障用药安全和效果,兑药全部由陈家志统一操作,其余人负责打药。

  杀菌的和杀虫的混合。

  六个人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菜田的预防。

  呃…丝瓜和苦瓜依然没打药,完全听天由命~

  夕阳余晖,晚霞满天,晚上应该不会下雨,药效能有保障,遮阳网可以多敞开一晚上。

  打完药,各自又回家吃饭,等晚上10点时才会再出来收菜,六个人收七百斤也只需两个小时。

  吃饭时,收音机里突然出现了第一条台风预警的信息。

  “滴-滴-滴紧急插播:台风9406号预计48小时内可能登陆广东至福建沿海……”

第130章 他应该不是小菜农

  深夜,三两人影归来,坝子里的菜筐也逐渐多起来。

  “吱嘎~”

  陈家志也推开门走了出来,伸了伸懒腰,打着呵欠,屋里还隐约传来李秀的叮嘱声。

  “家志,注意安全。”

  “嗯~”

  其余各家人都在叮嘱,也都知晓台风的厉害,不过台风登陆前往往风平浪静。

  今晚也是如此。

  出发时已是凌晨1点过,到市场时也到了两点,黑娃儿等得有点急不可耐了。

  “怎么一天比一天晚了?”

  “最近天气大,要想保证菜的品相,自然是越晚越好,你也不想送出去的菜有烂掉了的吧?”

  “也是这个道理。”黑娃儿回道,这两天他确实偶尔有听到抱怨声,“晚就晚点吧,菜品质还是要保证,毕竟还是挺贵的。”

  “你卖的多少?”

  “赚得也不多。”

  “哦。”陈家志才不信他的话,算了下账,说:“一共302斤,收你845。”

  “给你,点一下。”

  陈家志接过钱,也没再数,随手就放进了包里,又说:“明天有台风,就不来了。”

  “好。”

  “后天早上会来,但菜也得涨价了。”

  “应该的,希望你菜没事。”

  “也祝你好运。”

  “嗯~好。”

  黑娃儿起初感觉哪里不对劲,但看陈菜农一脸真诚,就感觉是自己多疑了。

  陈家志也在嘀咕,他提涨价,黑娃儿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后天该给他定价多少呢?

  原本是想通过洪彪了解香江行情,没想到成了如今这种局面。

  但走水确实不宜深度参与,万一出点事就大条了,还是先保持现状积累本钱就挺好。

  然后又是陈泽,类似的话语又重复了一次~

  等他到56号档口时,又没多少菜了,在诸多档口商里,堪称异类,占着一个不错的位置,每天的交易量却不多。

  还好市场不会按吨收入场费,不然他铁定没机会拿下56号。

  这就是一个小批发市场,一般批发商每天也就一小车货,有不少人也用的三轮车,好一些的就是轻卡。

  有些批发商是去一级批发市场进货,有些是自己开车去近郊和远郊产区拿货,再高级一些的就是从外地发货,产区和销区的联系并不紧密。

  像他这样纯粹的菜农,在本市场很少,而未来这种现象会非常普遍。

  “陈老板,今天难得啊,到这会儿还在。”

  才到档口停好车,就有招呼声来了,陈家志抬头看去,脑子里自动冒出了一串车牌号,绿色三轮车133,有几天没见了。

  “今天来得晚。”

首节上一节126/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