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第145节

  他算是知道,这两个女人两边为什么全空着:挺大岁数了,就挺没分寸的。

  看林思成露出一幅“我不想理你”的模样,高个的女人抿着嘴笑。

  会议正式开始,工作人员关了灯,又拉上窗帘。

  幕布上投出籍册的照片。

  女人瞅了瞅:“学的是考古吧,这件东西你认不认识?”

  林思成没说话。

  随后,换成玉温明,女人又问:“这个呢,认不认识?”

  林思成眼都没斜一下。

  女人抿着嘴笑:“你这学的不行啊,怎么考上的研究生?”

  就挺莫明其妙,还挺烦。

  林思成索性起身,往旁边挪了一点。

  瘦一点的女人笑的更厉害:“还是个小奶狗……你再别逗了……”

  女人抿着嘴笑了笑,再没有祸害林思成,和瘦一点的女人嘀嘀咕咕的聊天。

  之前各部门主要领导已经开过好几次会,该讨论的已经讨论过,该定的方向也已定好。今天是具体布署,以及最后对各单位同步协调。

  主要目的就一个:尽快找出张安世墓葬的具体位置,避免盗掘活动对墓葬的持续性破坏。

  次要目的有很多:防止文物外流,避免社会影响,保护文化遗产……等等等等。

  会议不长,大概一个半小时,最后,文物局和公安局的领导感谢了一番,通知各单位各就各位。

  林思成起身,两个女人也起身,紧紧的跟的他的后面。

  起初他还莫明其妙,当看到王齐志愣了一下,林思成才知道,这俩和王教授认识。

  估计还挺熟,还离的好远,高个的那位就朝着王齐志扬了扬下巴,还眨了眨眼睛。

  就说认都不认识,一见面,就把他当小孩一样的逗?

  “思成,我给你介绍……”王齐志指了指,“这位是阳陵博物馆的任副研究员,这位是市考古研究院的吴博士……这是我学生,林思成。”

  “哈哈哈……王书记,你学生挺有意思的。”

  确实挺有意思:王齐志介绍完,林思成只是淡淡的说了声:“你好”。

  没有伸手,也没有多少谦恭的意思。

  王齐志愣了一下,不明所以:林思成平时挺有礼貌啊?

  这俩女人说啥了?

  不好当场问,王齐志扯开了话题。

  估计挺熟,两位女博士和王齐志开着玩笑,说他一个管团委的,怎么混到领导层的,是不是送礼了。

  边说边走,林思成跟在后面。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林思成的眼神不大对。审视中带着狐疑,好似还透着几丝锐利。

  这小孩还挺记仇?

  两位女博士颇有些不自在,说了几句,先走一步。

  看了看那两位的背影,王齐志一脸讶异:“那俩调戏你了?”

  一声“小奶狗”,谈不上调戏。

  林思成奇怪的是,认都不认识,见都没见过,只因为自己是王教授的学生,那位任傅士从何而来的莫明其妙的熟捻感,以及约等于无的边界感?

  他想了想:“老师,那位任博士,就高个的那位,是不是还没结婚?”

  王齐志猛的一怔,神色渐渐古怪。

  林思成叹了一口气:“老师,她看你眼神不对。”

  乍然,王齐志老脸一红:“林思成,你胡扯什么呢?”

  林思成没说话:鉴器亦能鉴人。

  两人的关系到了这一步,他觉得,即便只是学生,还是提醒一下的好:这位任博士这样的性格,这样的年龄,长的也挺漂亮。关键的是,还单身?

  就感觉王教授挺危险的……

  “老师是什么性格,你还不清楚?只是一起参加过两次研讨会……”

  王齐志哭笑不得,照着他的后心拍了一掌,“先顾好你自个吧你。”

  我有什么顾不好的?

  林思成暗暗嘀咕,但没吱声。

  王齐志又解释了几句,两人出了会议室。

  但刚踏出门,旁边传来一道声音:“王教授也在?来来来小林,我给你介绍!”

  陈局长站在门口一侧,旁边是市鉴的主任,两人中间,站着之前坐在领导席最中间的那位领导。

  那两位女博士没走多远,听到声音,豁然转身。

第153章 更亲近

  陈朋眉眼带笑,早早的伸出了手。

  就那位一直撺掇关兴民,想把林思成弄到市局来的副局长。

  旁边是市鉴的郑主任,打过好多回交道。

  陈局长居中介绍:“何局,这位是西大的王教授!”

  “我们认识!”

  何局长笑着伸手,“王书记昨天还去过局里!”

  王齐志握了握。

  何止是市文物局?

  市文化局,市旅游局、省文物局、文化厅、旅游局,他几乎是挨个跑。

  反正隔三岔五就能见到一回。

  知道王齐志的来头大,领导们都挺客气,而相对于王齐志,领导们对林思成更好奇。

  因为王齐志奔上忙下,申遗的古青花瓷器修复技艺的项目主体人,传承人是林思成。

  资料也都看过,既惊讶于林思成的年龄,也惊讶于影像资料中所展示的极高超的瓷器修复技艺。更惊讶于,市文物公司的那樽倒流壶。

  不夸张,要不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何志刚估计已经到哪儿守陵园去了。

  所以,但凡是王齐志,或是林长青来递交有关林思成申遗的资料,从上到下的领导的态度出奇的一致:原则内的一概批,稍微超出原则一点点的,基本也批。

  反正几乎是一路绿灯。

  包括王齐志自己心里也门清:好多手续之所以批这么快,与他“红三代”的身份还真就没多大关系……

  和王齐志握了握,何志刚抽出手又伸了出去,双目灼灼的盯着林思成,眼底泛着光:“小林,林思成!”

  林思成腼腆的笑了笑:“局长好!”

  “好……好!一直听名字,听了好久,今天才见到人?”

  何志刚笑着点头,“上一次还没来得及说谢谢,这次又得感谢你!”

  林思成怔了怔:“局长言重!”

  何志刚没说话。

  言不言重他知道,陈朋(市局副局长)知道,市公安局和市文物局的领导更知道。

  不提倒流壶,就说这次:如果不是籍册和玉温明,市文物和公安部门压根就不知道张安世的墓被盗。

  如果不是第二次的铜镜和和七星板,公安局也罢,文物局也罢,依然还在按步就班的走程序。

  反正绝不会像现在这样:省领导亲自指示,省厅督办,市公安、文物、海关、文化等部门联合成立调查组,要多重视有多重视。

  也幸亏重视的早,各部门一查,全吓了一跳:短短的一个多月,突然就有大批量的西汉时期的文物涌入黑市。说明盗墓份子正在报复性的发掘,且速度极快。

  然后,公安、海关、文物稽查联合发力,才没有使大部分的文物流至省外,更没有流向海关,乃至境外。

  只要还在省内,找回来只是迟早的问题。即便找不回来,损失的也只是一些相对好转移、好交易的小型器物。

  像铜器、石椁、车马器这样的重器不好运、更不好卖,基本能全部截下来。

  所以,既便最后有些主管领导还是会被问责,但基本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总而言之:若非林思成,又得好多人倒霉,倒霉的也绝不止文物和公安。还得加上文化局、海关、旅游局……反正一个都跑不了。

  包和他和陈朋,都是主管领导。上次也是,这次更是。

  就挺倒霉。

  所以,试问一下,搁谁见了林思成不亲切?

  何志刚半开玩笑:“弟子服其劳,也别老是让林教授和你老师辛苦。下次再交材料,你自己来嘛,谁还能不给你办?”

  林思成露着矜持的笑:“好的局长!”

  “这样,我电话你存好,能沟通解决的,电话里讲就行,没必要多跑一趟!”

  “谢谢局长!”

  何志刚点点头,又交待了几句。

  陈朋已经熟的不能再熟,都懒得客气,拍了拍林思成的肩膀:“我给你安排一个小组,你尽管使唤!”

  看何志刚有些好奇,陈朋解释一下:“小林怀疑,张安世墓不在杜陵东,而在杜陵西!稳妥起见,我觉得还是找一下的好……”

  何志刚怔了一下。

  前天才开过会,省考古研究院、文保研究院,以及从杜陵(宣帝)、阳陵(景帝)、霸凌(文帝)、长陵(刘邦)、茂陵(武帝)等研究所请来的专家一致认为:张安世的墓在杜陵东。

  因为不止一则古文献中是这样记载的,所以近期陵区、治安队巡查,也主要以杜陵东一带为主。

  突然间,林思成却说,张安世的墓在杜陵西?

  “小林,有依据没有?”

  “算不上依据,只是我根据汉代的谶纬学说和风水资料做的一点推测,所以还需要实地堪查!”

  乍一想,谶纬、风水、推测……就挺不靠谱。但凡换个人,陈朋不带一点儿犹豫的,就能给他否了。

  但林思成,这可是有过前车之鉴的:就市局的那两次,玉狮子镇纸一次,仿宣德炉一次,板上钉钉的案子,硬生生的让他给翻了过来。

  用陈朋的话说:这小子有些邪性,来一次,市局就免一次大灾。加倒流壶和这一次,都四次了。

  不然,陈朋连马路橛子都没得站,早去市监看大门了。

  哦,还有一次,“杨志高涉黑、敲诈及诈骗案”:好几个亿的案值,陈朋撞狗屎运了。

  所以,林思成如果说“张安世墓可能在市局楼底下”,陈朋搞不好都会让他试着找一下……

首节上一节145/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