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34节

  其他人都还没到,倒是张婧初已经等在摄影棚的门口了。

  这姑娘真有意思,今天真的第一个来了!

  张然走过去,看着张婧初,问道:“婧初,你来得太早了。上午又没你的戏,不用来这么早的,你吃早饭了吗?”

  张婧初笑着摇头:“我不饿,我没见过绿幕拍摄,想早点来看看。”

  这就是没吃了!

  张然咬住包子,把自己的饭卡取出来,往张婧初手里一拍:“这是饭卡,到我们学校食堂去吃吧,我们学校早点还可以的,今天我请客!”

  张婧初赶紧摆手:“不用,不用!”

  张然就道:“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对我们说,拍电影有一条铁则,导演要什么,就给导演什么。导演说跳楼,你不能说导演为什么要跳楼?你只能问,导演要我该从哪层楼跳下去?现在张大导演让你去吃早饭,你觉得自己该怎么说?”

  张婧初笑着道:“导演,我该吃什么?”

  张然哈哈笑道:“这就对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去吧!”

  “谢谢导演,那我吃饭去了!”

  “去吧,去吧,我难得大方的请回客,别给我省钱啊!”张然摆了摆手,继续咬自己手里的包子。

  其实张然老师的话后面还有一句,他没好意思说,导演让脱衣服,你就只能问,导演要我从哪一件脱起?这话要说出来,张婧初可能会觉得张然心怀叵测。

  没隔几分钟,张婧初拿着一袋牛奶,一块蛋糕回到了摄影棚。她道了一声谢,把饭卡还给了张然。

  剧组的人陆陆续续来到了现场,安静的摄影棚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今天主要拍老年蔡妍开着飞车,去拯救曹林的戏。这部分戏对演员来说相当简单,几乎没有台词,只需要坐在汽车模型里做相应的动作就可以了。

  因为演员是坐在车里进行表演,而汽车是不动的,因此不需要走位。美术组直接开始布置绿幕,而张然则将召集摄影组、特效组的人讨论绿幕拍摄的相关问题。

  拍摄用的绿幕很快支了起来,一块4米高,8米长的大绿布,拉得平平整整的。拍摄用的绿布必须拉平,不能出现褶皱,褶皱就意味着阴影,阴影在后期抠图的时候就抠不干净,会留下黑块。

  紧接着,绿色的汽车模型被推了出来,汽车的边角和轮廓贴上了黑色的胶布,这主要是为了捕捉汽车的轮廓和运动轨迹,方便跟3D模型进行合成。《猩球崛起》之类的电影进行动作捕捉的时候,演员脸上会有很多小黑点,穿在身上的特制连身衣裤上面也有很多小黑点,这跟张然他们贴的黑胶布作用相似。当然,人家的技术要比张然他们的先进得多。

  其实在张然重生前绿幕拍摄在国内已经是大路货,国产电影、电视剧中应用非常普遍,就连普通的电影爱好者拍摄微电影都在采用绿幕技术,甚至普通人拿台数码相机,扯块绿布都可以玩绿幕。

  不过2001年,对国产电影来说绿幕还属于高科技。国产电影第一次大规律应用绿幕技术是在2004年。至于是哪部电影,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是冯小钢的《天下无贼》。

  《天下无贼》大部分故事发生在火车上,这样的大片拍摄周期起码要三个月,如果采用实景拍摄,国内铁路运输那么繁忙,怎么可能三个月的时间在铁路跑一辆专门用来拍电影的火车。《天下无贼》又是商业大片,对摄影、灯光要求极高,这些实景拍摄很难达到。摆在冯小钢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绿幕拍摄,然后进行电脑合成。

  最终《天下无贼》在北平小汤山租了一个8000平方米的摄影棚,在摄影棚内搭建了“无中生有”号火车。该火车大约40米长,共分软卧、硬卧、餐车、硬座4节车厢,《天下无贼》的大部分的戏就是在这4节车厢内完成。拍完之后影片输入计算机,把绿背景扣掉,然后换上在甘肃拍摄的实景,电影就变成了最后观众看到的样子。

  绿幕最难的是布光,首先必须用光将绿幕打亮,这光必须匀净,亮度要合适,否则后期抠图抠不干净;同时还得模拟自然环境为演员打光,打在演员身上的光必须跟将来替换的背景吻合,光的方向要一致,亮度要一致,否则看起来就不协调。

  就拿《天下无贼》来说,刘德华跟葛优大战前,在火车顶上跟刘若英接吻,这场戏绿幕的主光源是在右上方。如果后期把绿幕抠掉,换上自然的背景太阳要是在左边,那就不协调,就穿帮了。因此绿幕拍摄之前,就必须选好背景,确定光源的位置,根据光源的位置,模拟光源进行布光。

  在灯光师和摄影师布光的同时,张然给崔新勤简单讲了一下戏。不过这场戏本身比较简单,并没有太多可说的,该讲的很快就讲完了。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一个场工跑了过来:“张导,你们班学生来了!”

  今天进行绿幕拍摄,张然打算让学生见识一下绿幕拍摄是怎么回事,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平常做的一些训练的意义,点头道:“让他们进来!”

  伴着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李心悦和周正带着班上的学生走了过来。李心悦和周正微笑着冲张然点头,班上的学生则呼啦一下把张然围在了中间,好奇地说过不停。

  “张老师,那个就是绿幕啊?就是一块绿布嘛!”

  “张老师,那个是汽车吗?为什么要弄成那个样子?看上去好难看哦!”

  “好莱坞电影就是这样拍的呀?”

  张然耳朵被吵得嗡嗡作响,脑袋都快炸开了,板着脸大声道:“吵什么吵,这是拍摄现场,不是菜市场,都给我安静点!”

  等学生们安静下,张然继续道:“今天让你们来,是想让你们看看绿幕拍摄是怎么回事,你们都乖乖的呆着,不准随便说话,更不准闹!不然我就让李老师带你们回教室!”

  很快,各个部门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崔新琴也坐进了绿色的汽车模型,双手握住方向盘,拍摄的准备工作就绪。

  张然拿起步话机,开始发布口令:“下面我们正式拍摄,各组准备!”

  “开机!”

  “开始!”

  汽车模型里的崔新琴双手握住方向盘,眉头微皱,看上去心事重重的。四十年过去了,蔡妍一直没有忘记那件事,那不仅关系着曹林的生死,还关系着一车孩子的生死,她不能坐视不理,不过她没有把握改变将要发生的一切。曹林救小女孩,救了好多次才成功,而她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可能再来。她真的一点把握都没有,非常担心。

  “停!”张然喊了一声。他对崔新勤的表演相当满意,不愧是北电明星班的老师,表演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宁皓在确认声音和摄影问题后,冲张然点了点头。

  张然大声宣布:“这个镜头过,下一个镜头准备!”

  摄影机迅速搬动,换到了下一个机位。

  接下来的几个镜头依然是开车的镜头,只不过角度不同,从侧面拍,从后面拍,从正面拍。镜头非常简单,拍摄非也常顺利,都是一遍就过。

  全片拍摄难度最大的一个镜头来了,就是蔡妍开着汽车从空中降落,停在饭店停车场的镜头。这个镜头没办法在地面拍摄,必须真的让汽车里从空中降下来,这样后期才能做出汽车飞过来,从空中降落的效果。

  张然的想法是将汽车模型装在大型摇臂的云台上,演员坐在模型中,然后由操作人员将汽车模型撑到半空中,再慢慢从空中降落到地面。

  此刻,工作人员将一台大型摇臂推到了拍摄现场,看起来有点像起重机的吊臂,紧接着工作人员将汽车模型抬到摇臂上,开始安装和固定。

  乘工作人员安装模型的间隙,张然把班上的学生叫到了旁边的一块空地上。他看着学生们,严肃地道:“看到绿幕拍摄是怎么回事了吧?这项技术在美国应用非常广泛,电视剧都在用。咱们国内现在还比较少,不过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国内也会越来越多。以后你们演戏经常会是现在这样的情形,没有真实的场景,就是一块大绿布,甚至连你们的对手都是假的,但你们依然得拿出最真实的感觉,把戏演出来。现在你们应该明白,这些日子我们做的训练不是没有意义的了吧?”

  班上的学生都在点头,这些天张然一直让大家做简单的无实物动作练习,钉纽扣、开门、洗衣服等等,几十遍几十遍的练习,相当枯燥。他们原本有些不理解,现在都明白这其中的意义了。

第65章 记者采访

  张然拍了拍手,大声道:“下面男生女生分成两组,大家围成两个圈,我们来做一个‘物体变活了’的训练!”

  班上的学生都是一怔,没想到张然会让大家在片场进行训练。不过他们马上反应过来,迅速分成两组,围成两个圆圈,坐在了地上。

  其实张然原本打算等班上的学生明白绿幕拍摄是怎么回事,就让他们回去上课。不过转念一想,今天的戏没有对白,不需要同期录音,摄影棚的空间又有足够大,学生在现场不会影响拍摄,就决定让他们在片场进行训练。

  张然拿起一根小塑料凳,举在手中道:“这个训练很简单,比如我把这根凳子交给曹炳坤,对他说,我把这只小猫交给你了。那曹炳坤就必须用对待小猫的态度对待这根凳子,同时他要发挥想象力,在内心的视像中看到动物的表情,反应等等。总之就是把一个死物当成一个活物,然后用对活物的态度来对待它!”

  说着,张然捧着凳子小心翼翼地递给曹炳坤:“医生,我家小猫生病了,麻烦你给看看!”

  曹炳坤小心的从张然的手中接过“小猫”,轻轻的抚摸着小猫的背,柔声安慰着:“猫咪乖,不要乱动,我帮你看看是怎么回事。”

  说着,曹炳坤做了一个往耳朵塞听诊器的动作,然后拿着听筒放在小猫的身上仔细地听了听。他点了点头,像是检查出问题了,放下听筒,摘掉听诊器,看着张然道:“小猫的肠胃比较弱,如果吃得太乱就会不舒服,我开点药,吃了它就没事了!”

  张然笑着鼓了鼓掌:“演得很好,下一个!”

  曹炳坤将凳子递给旁边的季辰,提醒道:“这是一只小羊羔!”

  这个训练看上去像小孩子过家家,但实际上对演员来说非常有用。比如电影《少年派》中,跟演员演对手戏的那只大老虎,其实是一个蓝色的布娃娃,演员就是跟布娃娃一起演对手戏。

  班上的学生只要能够把板凳当成小猫、当成小狗,把那种真实感受演出来,那么即使让他们在类似《少年派》的绿幕场景中去表演,他们也能轻松演出来。

  张然看着班上的学生演了几分钟,走到李心悦的身边,低声道:“心悦,你带着他们做两遍物体变活了的训练,然后带他们做无实物训练。我还得盯拍摄的事,这边就麻烦你了!”

  李心悦笑着点头:“你去忙你的,学生交给我就行!”

  “辛苦你了,那我就过去了!”张然冲李心悦笑了笑,转身摇臂走去。

  摇臂的事张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要把演员撑到半空中进行表演,必须将模型固定好,还得保持稳定性,做到万无一失。要是出了什么纰漏,损坏设备是轻的,人员受伤那就是大事了。

  正忙碌着,一个场工跑了过来:“导演,有记者探班!”

  记者探班?张然一怔,我们这个剧组既没有明星,也没有大腕,就是一部电视电影,记者怎么会知道的,他好奇地问道:“哪个报社的记者?”

  “不是报社的,是《中国电影报道》的记者,要采访我们剧组!”

  张然恍然大悟,《中国电影报道》是电影频道的电影娱乐资讯栏目,每天晚上六点播出,是国内影视资讯类节目中影响较大的一个。

  这个采访张然没法拒绝,且不说《时间囚徒》是电影频道投资的,等到电影拍完需要电影频道打分才能拿到剩下的50%,就是出于收视率的考虑,张然也得接受这个采访。

  “让他们进来吧!”

  两分钟后,几个扛着拍摄器械的人走了过来,当中是一个漂亮的女子,手里握着带有电影频道标志的话筒。但凡经常看电影频道的观众,没有不认识这个女子的,她是电影频道的当家主持人姚淼。

  张然笑着迎了上去,和他们握了握手,笑道:“我是剧组的导演张然,欢迎各位前来探班。你们也没打个招呼,不然我们肯定是洒水净道,列队欢迎!”

  “张导,太客气!”电影频道的几位听到张然的话,满脸的笑意。

  姚淼笑着将话筒伸到张然的面前:“你好!张然导演!我是《中国电影报道》记者姚淼!”与此同时,《中国电影报道》的摄影师也将摄影机对准了张然。

  “姚淼,你好!我可是你们节目的忠实观众,以前是每期必看,不过最近忙着拍电影,拉下了!”

  “是吗?那真太荣幸了!导演,听说你们现在拍的是一部科幻片,能给观众简单的介绍一下吗?”

  “电影的名字叫《时间囚徒》,是一部科幻片,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男人犯了罪,被囚禁在时间里,永远重复过着同一天。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故事,但也是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我拍这个故事还是想传递一点希望,传递一种善良,传达一点正能量!”

  “听起来很有意思。不过导演,咱们国内科幻片不是没有,但真正拍好的很少,你不担心吗?”

  “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跟别人谈到科幻片,那人说,你们中国有科幻电影吗?我想了想,真的一部也说不出来。自尊心作祟,我就给他讲了一篇中国的科幻小说《七重外壳》。一年之后他看完《黑客帝国》,跑来告诉我,《黑客帝国》比你讲的那个故事差远了!那时我就在想,中国真的缺乏想像力吗?缺乏剧本吗?其实不缺!《科幻世界》上很多精彩的故事,稍加整理,就可以变成绝好的剧本。我就下定决心,如果我有一天,我有了足够的能力,一定要拍一部科幻片,让整个世界都看到我们中国的科幻电影!”说到最后,张然有些激动,嗓门变得很高。

  姚淼被张然的话感染了,激动的表示:“导演,我相信《时间囚徒》一定会是部好电影,你也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让整个世界都看到我们中国的科幻电影!”

  站在不远处的郑冬天愣住了,他不由想起张然请自己做监制时的一番对话。

  120万的成本,完全可以拍一部小成本文艺片去海外拿奖。郑冬天相信以张然展现出来的才能到海外拿奖是很有希望的。他问张然,为什么要拍《时间囚徒》这样一部电视电影,电视电影不能在院线上映,也不会没有多少人关注的!

  张然说,中国电影不能只有过去,没有未来!

  那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一刀就刺中了郑冬天内心最脆弱的地方,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做这部片子的监制。

  张然看着神情激动的姚淼,嘴里扬起一抹笑意,我真是越来越会忽悠人了,这姚淼还真信了!他笑着道:“不说这些令人不快的东西,既然来到这里,我带你们参观一下,看看科幻片的特效镜头是怎么拍的吧?”

  “好啊,那麻烦张导了!”姚淼笑着应道。《时间囚徒》是电影频道投资的片子,来时候台里还叮嘱过她一定要好好报道。她本来还担心张然不愿意多透露电影的信息,没想到张然竟然如此的配合。

  张然带着姚淼朝绿幕走去,一边走,一边详细地介绍电影的相关情况。

  来到绿幕面前,张然介绍了一下绿幕的相关知识,又重点讲了一下绿幕拍摄的种种好处。如果可能,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并不复杂的技术。用这项技术的中国导演越多,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特效的发展就会更快,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就会越快。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得越快,那他才越有机会呼风唤雨。

  姚淼看着大幅的绿幕,觉得非常神奇,实在难以相信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场景就是在这样一块绿布前完成的。这时,她看到了刷成绿色的汽车模型,好奇地问:“导演,那个绿色的汽车怎么会这个样子,连轮子都没有?”

  张然没有丝毫的隐瞒,简单的做了一下介绍。姚淼听得目瞪口呆,未来的飞行汽车,从空中飞下来,竟然用这个看上去很是破旧的模型做出来?

  简单的解释之后,张然把胡君和张婧初两位主演叫过来,让他们接受采访,而他自己则回到汽车模型前继续模型的安装工作。

  足足折腾了一个小时,汽车模型终于安装完毕。

  张然抓住汽车用力摇了摇,纹丝不动,非常的稳固。他满意地点点头道:“很好,一定会把摇臂撑起来的时候,你们的动作要轻些。记住了,安全第一,千万要小心!”

  “放心吧,导演!”

  “摄影、灯光准备好了没有?”张然相信这一小时里摄影和灯光应该准备好了,不过他还是问了黄坤明一声。

  “已经准备好了!”

  张然点点头,回到监视器后面,右手提着话筒,目光巡视一周,眼见其他工作人员都在聚精会神的等待他发号施令。他吸了一口气,大喝一声:“下面这个镜头很难拍,各组准备好!大家当成实拍来做,我们先排练一遍!”

第66章 撞车戏的拍法

  排练了几次,演员的表演熟练了,摇臂的操作也流畅了。

  可以正式拍摄了!

  张然拿起步话机发令:“各组准备,下面开始实拍!”

  随着张然的口令响起,臂操作员控制着吊臂将汽车模型慢慢撑到了半空中;摄影师摄影机对准了半空的汽车模型;与拍摄无关的人员退出拍摄现场,剧组准备正式拍摄。

  张然深吸一口气,大声道:“现在我们正式拍摄,开机!”

首节上一节34/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