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30节

周广仁不接话,自顾自地吸着烟,靠坐在椅子里不发一言。闻同见他忽热忽冷的,心里吃不准,又着急起来。

第42章 与君一席话宏图

闻同有些着急地说道:“我们镇气候、水土很适合猕猴桃生长,水田、旱地、荒坡都可以种植,发展前景很不错。关于煤矿,从省地质大队的勘查报告看,储量很丰富,煤质好,煤层浅,易于开采,经济效益会很可观。所以这两个方向,都是切实可行的,很实际……”

听闻同说了好半晌,周广仁方才沉吟着道:“煤矿从筹备到出煤,顺利的话怕也得两年时间。猕猴桃更慢,挂果期就得三年,三年后的市场,难说是什么样子。”

闻同稍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老周这是不满意见效慢。这也难怪,对他来说几年后才见效益的项目没太大意义,那只是便宜了继任的人。他心道,原来你的顾虑在这里,这好办!

明了周广仁的心思,闻同说道:“有了大体量的优质煤炭储藏,我们就可以申请资金修路!”

周广仁原本涣散的眼神一瞬间发亮。他心说对呀,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层!煤矿见效益固然得两三年后,但开矿就得修路,修路就用不了那么长时间,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还是年轻人脑瓜灵光,转得快。

跟着周广仁又想,闻同在下面也不会久呆,自然也希望很快出政绩,这一点我们两个的想法是相同的。一念及此,他说道:“咱镇里的路,是早该修了,这的确是个好机会。你既然想到了这一层,就敞开了说,把想法全说出来,我们再合计。”

闻同精神大振,把想好的和盘托出:“我是这样想的,走两条路子,一是利用镇里优良的自然条件发展农林经济作物种植,二是发展工矿业……”

“经济作物种植,主要发展猕猴桃、红辣椒、蕨菜、香糯米、山药、西瓜、中药材等,逐步形成镇里的特色产业。我们镇辖区面积大,宜作地域广,多品种并举是完全可行的,还有利于分散风险……”

闻同对西瓜种植没多少兴趣,原本不考虑纳入规划范围的,但又想周广仁今年大搞西瓜基地,自己剔除掉西瓜,让老周怎么想?正是因为此,他还是决定先列进来,以后再说。

“生产方面,我们一方面有优良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有很强的农技力量。子坤专业水平高,把农技站管理得很好。这就有了基础……”

“至于市场,只要形成了特色,有过硬的质量作保证,就不愁没有销路。当然,这有个逐步培育的过程……”

“我特别强调一点的是,我们要走的是一条‘环保农业’的路子,既不是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滥施化肥,滥喷农药,滥施化学助长剂,只求产量的所谓‘高产农业’,也不是片面追求质量的‘精品农业’。我们的农产品必须在保证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合理追求产量……”

“为了保证这一点,不能依靠农户的自觉,需要政府下定决心,强力、持续地监督检查,做到常态化。我们事前把宣传工作做到位,过程中由农技站、工商所、村委会严格检查,实行举报有奖、查实严罚的管理手段。成熟时或采收后抽检发现不合格的,一律公开曝光,必须严惩。被曝光农户所有各类作物,全部不允许对外销售……”

……

“至于发展工矿业,一方面是采煤,另一方面是招商引资,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和‘环保农业’衔接上,一体规划……”

近两年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广泛提及,已成为较有普遍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只是不少地方出于维护社会稳定、追求经济效益、保障财政收入等方面考虑,一直治理乏力。

前一阵云缈日报报导的“毒韭菜”事件,就轰动一时。省城江映一个县的菜农用添加剧毒农药的粪水浇灌韭菜,让韭菜长得茎叶肥实高壮,翠绿异常,煞是诱人,谁知道是残留剧毒农药的“毒韭菜”。

省报一曝光,工商、质监部门被迫强势介入调查,该县的韭菜被禁进入市场,连累其它蔬菜也被江映菜贩子、市民抛弃。大量采收后的蔬菜堆积如山,很快腐烂掉。同样地里的蔬菜不管好坏,再也乏人问津。菜农损失惨重,许多家庭生计受到严重影响。

类似问题绝不是个别现象,在省内外其它地方也有发生,不过是有的被媒体报道出来了,有的未能报道而已。

周广仁没想到闻同考虑了这么多,考虑得这么全面、细致,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兴奋地道:“你是不是盯上省城的四海有芳了?这可是一条好路子,既可以销售初级农产品,也可以请他们来镇里投资办厂,搞农产品深加工。还有,我们不仅仅要采煤,还要想办法围绕煤炭招商引资,搞煤炭深加工,发展附属产业,比如加工型煤、煤炭气化、煤炭焦化!”

见周广仁没有反对自己发展环保农业的思路,闻同暗忖老周还是有长远眼光的。但对周广仁提出的煤炭加工产业,闻同是不赞成的,那会严重污染环境,是与发展环保农业相冲突的。考虑到周广仁的感受,他不好马上反对,决定还是以后慢慢说服他。

闻同看着周广仁,会意地笑道:“四海有芳的万总昨天给我来了电话,准备下周过来玩玩,上次的常总也一起来。”

周广仁也笑,痛快地说:“那得好好准备一下,不能慢待了客人,你就放手安排,不用考虑省钱!”

闻同当然不能自己作主,把心里考虑的详细讲了出来。他筹划的接待安排,自然不会是让万有芳一行吃好喝好玩好,那是十分次要的。

周广仁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地插话,提出自己的意见。两人好一番计议,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基本取得一致。

议定了这些,兴奋中的周广仁才想起还有煤矿,担忧地说:“煤矿开采权是个大问题,市里既然向县里隐瞒真实信息,想留给市里开采,我们怕是没办法要到矿权。就是市里愿放手,县里大概也会截去。”

闻同想了一下,明白过来周广仁其实是在暗示自己去跑边湖市政府的关系,却又不肯直接说出来,便回道:“我打听了一下,市里之所以一直没有开采,主要是因为前几年煤炭市场一直不景气。据我了解,其实市里并不是特别看重这个项目,当时分管工矿的副市长也早已经调走了。再者,从政策层面看,现在中小型煤矿鼓励由乡镇或者私营矿主开采……”

“市里县里想把矿权捏在手里自己开采,无非是要财政收入。现在情况变化了,国家马上实行财政体制改革,由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下的企业承包税,改革为中央、地方分税制。实行分税制后,不再象原来那样承包税后溢余归地方财政,而是依照税法条文纳税,不能多收也不准少收,市里县里所有矿权、自行开矿意义就不大了。市里县里最大的利益诉求消失了,我们镇里要开采权的最大障碍也就没有了,不成为问题。”

虽然闻同尽量讲得通俗些,周广仁仍然听得不明不白,但最后的意思他听懂了,煤矿不会成为市县财政的“金窝窝”予取予求,市里县里也就没有卡着矿权不放的动力了。

“既然这样,市里你去跑,县里我负责跑,怎么样?”周广仁问道。得到闻同的肯定答复后,他又道:“矿权阻力解决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开矿需要巨额资金,钱从哪里来?镇里可以想办法贷款,但肯定不能完全靠贷款解决投资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开采权也批不下来。”

闻同自然想到了这一层,自信地说:“肯定要招商引资,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参股。富铜县的铜矿你知道的,富铜矿业集团矿冶项目是省市龙头项目,矿冶需要大量优质煤炭燃料。富铜集团现在的煤炭都是从外省购进的,路程远,运费昂贵。今年煤炭价格重新上扬,供应十分紧张,这样的状况估计还会持续几年。如果我们邀请富铜参股,他们不但大大降低了煤炭燃料运输成本,还能得到稳定的供应保障,肯定……”

“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还没等闻同说完,周广仁就表态支持。

“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可以分期投入,前期资金压力并不大。”闻同补充说。

“你放心,镇里投资需要的贷款,我去跑!”周广仁信心十足地承诺。

“富铜的包总我认识,以前打过几次交道,到时我们请牛县长出面,一起去拜访。”牛佑才是望水县分管工业的常务副县长,和县长阮洪通关系一般,对此闻同已经有所了解。

“他们是巨无霸,我们是‘傍大款’,投资我们煤矿对他们来说是过家家,有包总拍板足够了,真不行我们再扳老板亲自去。”周广仁心情愉悦,罕见地称呼赵达成书记为“老板”。

第43章 破败的厂房

南方改革新风吹来,腰缠万贯的私营企业老板迅速崛起为社会新偶像,边湖官场不知何时兴起称呼县市主官为“老板”的风气。

闻同笑着点头道:“富铜集团是市属企业,省里一直想挖过去,没成功。投资煤矿决策权主要还在包总,市里的审批手续问题不大。包总在市里很有影响力的,这点小事不成问题。我担心另一件事,他们是‘大款’,恐怕会要求控股权。我的想法是双方五五持股比较好,不过主要管理层我们可以让步。”

“那就要靠你去做工作了。”周广仁神秘兮兮地说,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

和富铜集团联姻,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矿业巨头,富铜集团资金雄厚,采掘技术、管理水平先进,对于新开的煤矿来说无疑是极为宝贵的资源。

“我建议镇里成立一个开发投资公司,以开发投资公司的名义出资,和富铜合资开矿。为了避免前期亏损,开发投资公司可以开办石场。”

周广仁对这些了解十分有限,问了闻同不少细节,方才同意。

闻同进一步说:“上次抢险的红岗村栗子堰山,石质很好,完全符合修建高速公路的高标准要求。西瓜抢收抢售大会战时,我听几个在省建工集团干过农民工的村民讲,栗子堰山的石体夹层少,石质硬度、纯度高,远近罕见。他们干了好几年的筑路工,见多识广。江映——边湖高速公路年底前就会开工,需要大量高质量石材,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我们一定要抓住。”

栗子堰山周广仁很熟悉,上次抢险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听闻同说,他兴奋地接道:“在栗子堰山开山取石,凿去的山体正好拓宽原来狭窄的山道,一举两得。”

“对,我还没想到这一层好处!”闻同激动地道。整个构想他已经深思熟虑,焉能想不到这一点?不过是给周广仁面子而已,不能一个人把话全说了。

果然周广仁脸上喜色更甚,紧接着道:“既然是这样,修路就更加重要了,路不修好大货车没法过。石场马上就得开起来,石材可以先供应周边乡镇的村民盖房,可以销到县里。等修路时,还可以用石场的石料。”

“煤矿矿洞开凿出来的碎石,也可以用于修路。”闻同补充道。

“对、对,以后其它村也要慢慢把路修起来,不愁矿洞开凿出来的碎石没处堆放。县财政紧张,我们能申请到的修路资金有限,目前顶多修到有矿的王家垄。最终能修成什么路,还是个未知数,这要看能要到多少钱。”周广仁的思维一旦被打开,就变得十分活跃。

“能不能请赵书记向市里也申请点资金?”闻同说道。

“我们一起去向赵书记汇报,只是市里比县里好不了多少,也是穷光蛋!”周广仁沮丧地说。

闻同对财政体制改革关注已久,很有信心地说:“今年不一样了,市县财政很快就会富足起来。明年就要实行分税制,中央政府已经决定,以今年的财政收入为以后年度的税收返还计算基数。为了以后年度多获得中央财政返还,四季度各地方政府势必不遗余力地征税,尽力壮大本年度财政收入,以增大未来财政返还的计算基数。”

首节上一节30/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