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一旦关闭之后,若无康熙的旨意,谁敢擅自开门,那就要掉脑袋了。
胤听见了阿哥所的门轴吱吱声,信口问道:“今晚是谁当差?”
一直守在门外的春喜,推门进来,蹲身禀道:“回爷,今儿个晚上,盈月在里边当差,奴婢守着门边。”
住在宫里,百事不便!
晚上,胤除了造人活动和看书之外,真心找不到合适的娱乐项目。
作为上位者,胤比谁都清楚,和身边的下人们,不能太过亲近了。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基本算是真理吧!
因为,起得太早了,胤很早就上了床。
盈月的晚上侍寝,也有段时间了,胤已经摸透了她的身体奥妙。
以胤丰富的床第知识,只须一招少年推车,就可以把盈月收拾成一滩烂泥。
女人嘛,地位的碾压,榻上的谐和,再加上与众不同的温柔关爱,胤丝毫也不担心,盈月是老八的人。
大汗淋漓之后,胤搂着盈月,笑吟吟的问她:“又舒坦了?”
“爷……”盈月羞不可抑的将脑袋藏进了胤的腋窝里。
可是,胤注意到,盈月一直保持着腿心朝天的怪异姿势。
呵呵,盈月很可能以为胤不懂这个姿势的内涵。但是,胤是老司机了,他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胤微微一笑,现在仅仅是好的开端而已,等把她的肚子搞大了,生了皇孙出来,那就更好说话了呀。
拥有共同的子女,才是男女之间最紧密的感情纽带。
在现代,很多中年夫妻,早就没了感情基础,却要等到子女高考之后才正式离婚,显然是以子女的前途为重。
下午散学后,胤回屋泡了个澡,又换了身轻爽的衣衫,这才带着乌林出门,去毓庆宫拜见太子妃。
按照大清的礼法,男女七岁不同席,并且,已婚的妇女不允许私见小叔子。
不过,礼法再大,也是因人而异的。
迄今为止,康熙立的皇后,已经驾崩了三个之多。
自孝懿皇后驾崩之后,康熙担心背上克妻的恶名,索性再不立皇后了。
但是,内宫的事务,又需要有人主持,康熙便命太子妃瓜尔佳氏,代摄六宫的事务。
在诸皇子之中,当今的太子胤,虽然是皇次子,却是中宫所出的嫡长子。
按照封建礼法,正妻死后,老爷安排嫡长媳,负责管理家务,完全说得过去。
如果,老爷居然安排妾室管家,肯定会被外人耻笑滴!
胤作为尚未大婚的小叔子,他跑来拜见太子妃,名正言顺,完全不怕非议。
章佳嬷嬷一早就守在了毓庆宫大门前星门的门房里,听说胤来了,她赶紧出来拜见。
“老奴章佳氏,请十五爷大安。”章佳嬷嬷丝毫也没有摆谱的心思,规规矩矩的蹲身行礼。
胤俯下身子,亲手扶起了章佳嬷嬷,异常温和的说:“有劳嬷嬷您了。”
一旁的乌林,瞥了眼章佳嬷嬷,又看了看胤的背影,却一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实际上,乌林的心里非常有数,章佳嬷嬷改称老奴,胤改称嬷嬷您,显然是彼此都透着亲近之意。
俗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
目前看来,章佳嬷嬷表达的善意,胤显然乐于接受。
由章佳嬷嬷在前边领路,胤一路穿过祥旭门、本殿,经过狭长的穿堂,来到了后殿的门前。
对于毓庆宫,胤并不陌生。因为,逢年过节之时,除了给皇太后和康熙请安之外,他还要来这里,给太子胤请安。
实际上,作为太子的东宫,毓庆宫并不怎么合适。
因为,整个毓庆宫的建筑群,南北太过狭长,而东西异常之窄,远不及西边的斋宫一半宽敞。
如果,仅从军事角度来观察,毓庆宫属于是易攻难守的范畴,根本就没有防御纵深。
不过,毓庆宫也有长处,东边紧挨着奉先殿,西邻乾清宫的东大门景运门。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胤的生母孝诚皇后的灵位,就供奉于奉先殿内。
儿子祭奠母亲,出前星门,入诚肃门,也就到了地方,可谓是近在咫尺。
进入穿堂之时,胤隐约听见了胤发脾气的怒吼声。
在吃人的皇宫里,多一事肯定不如少一事,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胤情不自禁的加快了脚步,不敢稍有停留,免得惹来东宫众人的猜忌之心。
章佳嬷嬷见了此情此景之后,不由暗暗点头,太子妃娘娘真有眼力,十五爷果然没野心。
如今的东宫,和往日的东宫,迥然不同也!
往日里,索额图还活着的时候,胤虽然也很跋扈,却颇有克制力,很少见他对重臣发脾气。
可是,自从康熙找了个不入流的借口,使阴招弄死了索额图之后,胤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坏了。
脾气越坏,名声越差,越难安于其位!
隔壁倭国,自从秀赖出生之后,木下藤吉郎的亲外甥,培养多年的旧继承人丰臣秀次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难熬了。
最终,秀次获得了杀生关白的恶名,被木下藤吉郎残忍的杀光了全家。
整个东亚的传统政治,一直是成王败寇,赢家通吃,输家只有小概率不被灭族!
在东宫里,可谓是泾渭分明,前边的本殿和毓庆宫正殿,都是太子胤处理政务和休息的地方。
而后殿呢,则是太子妃的地盘。
至于,后殿后边的后罩房,则住着胤的女人们。
和电视剧里不同,到目前为止,太子胤身边有身份的女人,仅有三人而已,即:太子妃石氏、太子嫔李佳氏、太子贵人林氏。
借着和煦的阳光,胤看得很清楚,东宫的二阿哥弘皙,含笑立于殿门口的台阶下。
第18章 宠冠大清
胤很清楚,太子嫔李佳氏,便是弘皙和他大哥的生母。
只是,弘皙的同胞大哥,也就是康熙的长孙,运气很不好。他不仅连名字都没有,而且,于十岁那年夭折了。
据乳娘李嬷嬷隐晦的提过,今上非常厌恶东宫的大阿哥,却格外宠爱弘皙。
胤心里自然明白,东宫大阿哥都满十岁了,却连名字都没取,完全不正常啊!
“侄儿弘皙,请十五叔父大安。”弘皙满面堆笑的上前迎接,令人猝不及防的跪下行礼。
论辈分,胤确实是弘皙的正经叔父。
但是,弘皙只比胤小了不到一岁,他们两个算是同龄人了。
胤一看这架式,心里就明白了,今天绝对不是鸿门宴,而是兄友弟恭的和乐家宴。
“快起来吧,咱们是亲叔侄,哪来这么多繁琐的俗礼?”胤亲手扶起了弘皙,笑着叮嘱说,“往后啊,有外人的时候,扎个千安即可。”
这人呐,必须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的分量,做事才有分寸,不至于给人猖狂之感!
不客气的说,到了康熙的跟前,胤就是个无足轻重的小透明。
而弘皙呢,只须四字即可概括他的分量:宠冠大清!
弘皙起身后,领着胤,一起进了后殿的明堂。
此时的明堂里,正中间的位置,挂上了巨幅的珠帘,珠帘的两侧站满了宫女和太监。
帘后摆了一张小号的须弥座,上边坐了一名杏黄服色的女子。
在这座东宫里,敢坐须弥座的女子,有且只有一人而已。
胤赶紧把头一低,快步走到珠帘前,主动行礼,毕恭毕敬的说:“臣弟胤,请太子妃娘娘万安。”
“二阿哥,快别楞着了,快扶你十五叔父起来。”
因隔着珠帘的缘故,胤也看不清楚太子妃石氏的脸色,但是,她的声音,格外的温婉亲和。
以前,胤也见过太子妃石氏。不过,那个时候,他年纪小,混在人堆里,就是个背景板式的小透明罢了。
“二阿哥,快给你十五叔父搬把凳子来。”随着太子妃石氏的一声吩咐,弘皙接过太监搬来的凳子,轻轻的搁到了胤的面前。
“他十五叔,请坐。”
随着太子妃的吩咐,弘皙彬彬有礼的扎千恭请胤落座,显得很有教养,比他爹胤强太多了。
“太子妃娘娘的驾前,哪有臣弟的座儿?”胤深知礼多人不怪的基本原则,并没有马上就座。
太子妃不禁莞尔一笑,扭头瞥了眼身旁的章佳嬷嬷。
章佳嬷嬷马上会意了,赶紧撩起珠帘,出来找胤。
“十五爷,我们主子娘娘说了,您是自家人,千万莫拘束。”章佳嬷嬷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想的却是,张嬷嬷,你塞的人情,我已经还了哦。
这年头的宫里,天大地大,人情最大。
胤的乳娘张嬷嬷,暗中塞了两百两银子给章佳嬷嬷,她们又牵扯着一点远亲的关系,章佳嬷嬷便出手帮着胤在太子妃的跟前,挣了个座儿。
如今,张嬷嬷送的这份人情也就扯平了。
既然太子妃诚心让座,胤客套了一番之后,索性斜签着身子坐下了。
“他十五叔,本宫听说,您去看望过四叔了?”
胤确实没有料到,太子妃石氏竟然主动提及了老四。
“回太子妃娘娘,请恕臣弟直言,四哥是忠臣,理应善待之!”胤从凳上起身,垂首拱手,显得对太子妃极为敬重。
这年头,太子妃有资格表现得平易近人,但是,胤却不能蹬鼻子上脸。
太子是半君,太子妃亦是半君。
半君也是君,君臣一旦分际,有如天壤之别!
帮老四说好话的机会,千载难逢,如果不及时的抓住,那才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蛋呢!
“臣弟抖胆妄言,切莫寒了忠臣之心呐!”胤的身形稳如老狗,声音却铿锵有力。
太子妃石氏,不动声色的问胤:“那你呢?算不算忠臣?”
此问极为要害,胤必须给出正确的答案。
“回太子妃娘娘,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臣弟深以为然。”胤不慌不忙的亮明了态度,他的意思很清楚,既忠康熙,也忠胤。
半君再重要,也不可能比真君更重要,胤说的是真心话!
太子妃忽然微微一笑,隔着珠帘,又说:“本宫没有看走眼,他十五叔确实是个性情中人。”
方是时,胤完全可以打个马虎眼,故意说好听话。
但是,胤没有欺骗太子妃的意思,很直白的说出了心里话。
太子妃瓜尔佳氏,是个地道的明白人,她至少比胤更懂康熙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