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半岛和中原的交流更加的频繁,就算是要同时来三个国家朝拜也依旧是乐此不疲。
高肃此次就是伪装成为百济使团中的一份子前往南梁,说白了高肃的身份终究还是太敏感,不如此的话就算是年纪再小八成也会被当成间谍。
虽然以高肃的这种身份,在这年头就算是被对方发现了也肯定是以礼相待不会真的如何他,但是一个软禁肯定是跑不了的了,所以高肃还是准备给自己弄一个假身份,同时依托百济使团掩人耳目,想来不会有太多人关注到高澄的一个儿子的。
然而百济使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要不是高肃的身份让他们惹不起的话,其实他们应当是在十天前就已经启程前往南梁了。
第66章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为此百济使团的团长扶余惠这两天一直来递拜帖,估计就是等的不耐烦了,实在是想催高肃尽快启程。
高孝瑜兄弟三人将高肃送到了邺城外,高突骑也早就等在那里了,他娘虽然溺爱他,倒是没有弄的特别夸张,只叫了一个侍女一个奴仆侍候他的起居,身边只跟了一个侍卫。
想来是卢夫人自己也清楚,就凭高突骑这武力值水平,天下间能近他身的也是少有,叫太多的人反而是暴露身份。
虽然高肃挥手让他们回去,但是高孝瑜兄弟却还是依旧依依不舍的送了高肃十里,直到看不到高肃的身影,依旧是在马上遥遥望着。
反而是最轻松的高孝琬最开始掉了眼泪,一旁的高孝珩拍了拍高孝琬的肩膀,而高孝瑜则是脸色有些莫名。
兄弟三人皆是有些心绪复杂,以至于谁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高肃早就看不到的背影,默默的祝福………
高肃上车之后便是开始整理书籍,这一路看起来时间短不了,这年头又没什么消遣的方式,不如把书都拿出来看书。
而恭谨的端坐在一旁的侍女则是不时的瞥一眼高肃,又瞥一眼高肃………
这小郎长得真是好看!
正在侍女脸微微有些泛红的傻盯着高肃,而高肃早就已经习惯了所以淡然的翻着书装做没看到的时候,便听车门吱呀一声。
侍女急忙的收回了实现,万分羞涩的低着头,而高突骑则是蹦了上来直接瘫在了高肃身前,呆呆的看着车顶躺着。
高肃瞥了他一眼,随后便是一面看书一面道:“怎么上来了?你不是很兴奋吗?”
高突骑刚出来的时候兴奋的不得了,他肯定是不会像高肃一样坐在马车里,自然是在外面骑马同时看着从小到大都没看过的景色。
然而只是半天,高突骑便是进来摊成一条咸鱼了。
听到高肃这样问,高突骑方才是撇撇嘴:“没啥意思,看多了也就那样罢了………”
说着高突骑便是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有点儿担忧的道:“四郎,你说,我娘她自己一个人能行吗?”
高肃心里暗道果然如此,他早料到高突骑肯定也就这个时候兴奋一下,走不了两步就得开始想家。
果然此时高突骑颇为失落:“其实,你们就是不跟我说,我也知道,我娘给我赶出来肯定是有什么事儿对我不利了。”
高肃闻言方才是抬起头看着高突骑,也是微微有些惊讶,高突骑眼中闪烁着泪花:“只是,怎么能不听娘的话呢?”
高肃沉默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高突骑则是抹了抹眼角对高肃微微有些哽咽的问道:“四郎,你说咱们还能回来吗?”
高肃放下手中的书,掀开车帘看着窗外迥异的风景,轻声却又无比坚定的道:“一定会的。”
说着两人都沉默了,而高肃似乎是说服高突骑也似乎是在对自己说,则是有重复了一句:“一定会回来的………”
-----------------
“蜜水………给朕,蜜水………”
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囚禁在净居殿已经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了,现在的梁武帝已经没有气力大骂那个跛贼了,因为他已经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水米未进………
这对于一个将近八十六岁的老者来说几乎可以算是要命了。
而事实上萧衍也的确是已经快没命了,他身形枯瘦仿佛骷髅,眼眶深陷,嘴唇干燥青紫,面色灰败没有人色,花白的头发散乱仿佛鸟窝。
一开始萧纲还能过来看看他,但是萧纲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父子二人相对落泪,所以后来萧纲干脆也不来了,事实上也是不敢来了。
看着父亲的生命一点点的在自己面前消逝是十分残忍的事情,虽然萧纲知道父亲已经挺不了多久了,但是他还是不敢去见萧衍了。
侯景不许任何人给萧衍送吃的喝的,所以萧衍也不主动开口讨要,他知道既然不送饭食过来,侯景的意图就已经很明显了。
对此萧衍是没有丝毫恐惧,他所担忧的只有在自己死了以后,建康城内的萧梁宗室们该如何。
萧家宗室留在建康城内的人不少,别人不说,萧确这个大冤种都被侯景留下来任职了,侯景知道这小子是个人才,所以正在想办法驯服他看看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更不用说萧衍的那些女儿孙女儿们了,侯景这个畜生前几天还装模做样的跟萧衍要求求娶萧家宗室女子,被萧衍毫不留情的给骂了回去。
直言了当你这个羯族猴子没资格娶我萧家贵女,而侯景显然也并不当回事儿,你个老登都快死了,等你死了老子再娶也不迟!我跟一个死人有什么可较劲儿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侯景越发的连水也不给萧衍了,那些侍者如泥胎木塑一般的站在那,对于萧衍的命令充耳不闻,事实上他们也是不敢说什么,他们都是人微言轻的小人物罢了,怎么敢违背侯景的命令?
因此萧衍没两天,便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只能躺在床上等死,事实上他其实早就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然而就在今天,已经迷糊了的萧衍根本忘记了什么气节什么尊严,而是下意识的便是扯开嘶哑的喉咙喊着:“给朕蜜水,朕要蜜水!”
回应他的是净居殿空荡荡的回音,站在暗处的侍者们皆是低垂着脑袋,面无表情的听着这位老者,这位他们曾经的皇帝陛下,一遍遍绝望的喊着人生中最后的愿望。
就在这个时候,萧衍原本混沌迷糊的双眼陡然一阵清明,他睁开眼看了看四周,情绪突然变得无比激动,原本灰败的脸色瞬间变得红光满面!
萧衍猛地用干枯仿佛树杈的双手抓着被子,大张着嘴仿佛要说些什么,然而到最后,萧衍什么都没说,他又闭上了嘴,沉默了许久,突然便是双眼精光爆射!
他脸上陡然出现了一抹肃杀,眉宇之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之时的气魄,他伸出手指着天空,似乎又是像在指着那个心中愤恨无比的跛贼。
“嗬!嗬!”
萧衍脸色涨红,奋力的大吼着:“嗬!嗬!嗬………嗬………”
渐渐的,萧衍的手缓缓的垂落,而他本人则是依旧瞪着眼睛,大张着嘴巴,似乎依旧想要喊出那两个字,却渐渐的没了气息………
嗬嗬,战场上擂鼓进攻之时,士兵们便是齐声低嗬,以壮威势。
太清三年,五月十二初五日,这位为江南百姓带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安乐,却又在晚年为他们带来灭顶之灾的皇帝,这位文治武功甚至评的上文景的圣君,却因为活得太久而渐渐丧失了斗志,丧失了危机意识的皇帝,终于在他八十六岁这年溘然长逝。
与他早年想的不一样,他并不是在百姓的惋惜声和百官的痛哭声中离去的,也并没有带着一身的荣誉,相反,他死的极其冷清,极其凄惨,在凄清的净居殿中带着满腔的愤恨,带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苦闷,在饥渴交加之中撒手人寰………
第67章 建元天保,建国大齐!
东魏武定八年五月初八,就在萧衍这位令人惋惜的皇帝死于困境中时,另外一个皇帝也即将脱离苦海。
元善见面白如纸的带着元魏宗室们从皇宫宫门处步行至邺城脚下,在这里杨正捧着圣旨等待着他们。
杨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个曾经的主人,嘴里突出了冷冰冰的话语:“元魏皇帝元善见,跪!”
元善见浑身都是颤动了两下,微微低着头嘴唇颤抖着开合了几下,却还是怔怔的仿佛呆头鹅一样站在原地。
杨见状眉头一皱,而身后捧着玉玺的元韶见状急忙的上前轻声对元善见道:“陛下,杨侍中在跟您说话,况且这是圣旨,还是跪罢。”
元善见面露悲色,似乎是知道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了,于是便是缓缓的下拜,见到元善见跪倒在地,身后的元魏宗室们皆是面露悲伤之色的一同跪地,有的甚至流出了眼泪。
杨这方才是宣读了元善见的退位诏书与高洋的受禅诏书:“朕知天命若此,着齐代魏室,乃百花向阳,江河东流,推陈出新,亘古至理也,亦善待元魏宗室,使尔以卒余年。”
元善见脸色甚至都有些麻木了,只是朝着祭坛的方向缓缓的叩头在地:“谢,陛下!恩典!”
杨这方才是上前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了元善见,元善见依旧是叩头的双手高举接过了圣旨,泪珠不断的滚落在黄土地上,瞬间便是隐入土壤之中。
四周皆是远远的站在城门外围观的百姓,看着他们的皇帝此时跪倒在地,皆是情绪复杂难明。
杨这方才是对身后的元韶道:“请元魏奉传国玉玺!”
元韶闻言叩头应声之后便是起身捧着传国玉玺就准备小跑着前往不远处的祭坛跑去,正在这个时候,便见元魏宗室的人群当中突然冲出来一个人,上前便是揪住元韶的衣带破口大骂:“尔不及一老妪!何以负玉玺遗人?怎么不直接砸碎它!”
元韶惊慌失措的回头看去,便见元晖业痛哭流涕的看着元韶大骂道:“你还算是元氏的子孙吗!倘或有半分羞耻之心,也应当引咎自裁!以谢天下!”
元韶被骂的面红耳赤,而杨则是大怒的呵斥道:“此乃登基受禅大典!汝休要自误!”
而元晖业则是好像没听到一样,也不理杨,只是揪着元韶拼命的抢夺传国玉玺:“砸了它!汝不知此为何物吗?我宁碎之!不肯与家奴!”
杨闻言大怒,当下一挥手,几个甲士便是冲上前将元晖业给拖开了,而元韶则是有些手足无措的看着杨,杨不耐烦的挥挥手,元韶这方才是急忙的捧着玉玺向着祭坛的方向跑去了。
而杨则是一挥袖子背着手冷笑着看向元晖业,元晖业看着远去的玉玺不仅绝望的放声大哭。
元晖业放弃了挣扎将甲士们的手一抖,甲士们看向杨,杨这方才是摆摆手示意他们让开。
便见元晖业失魂落魄的转身面向皇宫的位置,跪倒在地便是放声大哭:“祖宗啊!睁开眼睛看看罢!子孙无能!将您的江山终于给了别人了!”
元晖业这么一哭,元魏宗室便是尽皆忍不住落下泪来,皆是放声大哭了起来。
而跪在最前面的元善见更是两眼一黑便是倒在了地上………
这边悲不自已,而那边元韶已经急匆匆的跑到了祭坛下跪倒在地双手高举玉玺:“元魏宗室,为齐主奉上国玺!”
此时的高洋已经换上了天子的衮服,上身玄底红龙纹样的大袖襦,同时伴有山川星辰日月黼黻等十二章纹样,头戴冕十二旒铜板,下着六彩大绶,腰环玉钩玉带玉佩金钩玉环,手执板策。
自北魏孝文帝汉化之前,南北朝的服饰文化一直是十分混乱的,包括皇帝在内顶多比大家穿的奢华一些,但是并没有实际的章程。
而自北魏孝文帝汉化之后,方才是重新启用汉人的服饰文化,将周礼重新指定为北方朝廷的礼仪准则。
自那以后皇帝的服饰才重新恢复成了自汉朝以来的汉帝服饰,即高洋此时所着这一身。
此时的高洋透过冕旒看着元韶手中举着的玉玺,不禁双眼射出精光,国玺………
就算是以高洋的心性此时也不仅兴奋的浑身打摆子,双手微微颤抖着抚摸着玉玺,随后将他接过。
元韶这方才是跪倒在地大喊道:“大齐万年!陛下万年!”
高洋没听他的马屁,此时他只是双眼痴迷的抚摸着手中的国玺,这枚玉玺并不是那枚传国玉玺,却也同样是叫高洋心情激荡!
高洋捧着玉玺,转身一步步的走上丹陛,他抬头看去,那祭天的天坛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就仿佛是那至高无上地位置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一样!
高洋的双腿有些发软,但是高洋并没有停顿,反而是眼神越发的坚定,他看着那天坛,一步,一步,一步………
高洋的脚步逐渐变得稳健了起来,而他也渐渐的登上了那制高点,将所有人都抛在脚下!
高洋双手高举着玉玺,随后将之加盖在了自己的即位诏书上,他抬起头看着蓝盈盈的天空,今日万里晴空,天高云淡………
高洋猛地转过身来,他看到了,看到了万里河山,看到了连绵不绝的山脉,涛涛奔涌的河流,看到了匍匐在他脚下的百姓,看到了躬身行礼的臣子………
高洋的胸中陡然涌上了一股气,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了,只是觉得双眼都冲的酸胀!
他看着天空,这股气甚至梗住了他的喉咙,然而他却还是坚持着不紧不缓的开口,似乎是在对上天也似乎是在对自己。
“受命于天!建元天保,建国,大齐!”
东魏武定八年,或者说,北齐天保元年五月初八,高欢次子,东魏大丞相,齐王高洋受禅魏室,建国北齐。
一个时代结束了,或者说,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第68章 王伟
江南楼阁多做小桥流水,谓之蕴景于平常,故而行走其中,只或一窗或抬头看去,便是一副精美绝伦的工笔画。
朱红的亭台楼阁隐藏在一片碧绿当中,太湖石上清泉汩汩仿若玎环相击清脆悦耳。
然而就在这样祥和美好之中,却是隐隐藏着一股子肃杀之气………
站在廊檐下的士兵们尽皆是铁甲青袍,亮银的假面上雕刻着精致的鬼面模样,给这江南风景,带来了几分野蛮的杀气!
就在远处,一个做南朝文士打扮的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头戴高屋帽,身穿紫色大袖襦裙,微微一看,面上竟也敷了些白粉。
那些甲士看到文人之后便是急忙的躬身问好,那文人则是笑着点点头,随后便是问道:“丞相何在?”
领头的甲士便是微微低着头道:“丞相早有吩咐,请您到了之后便直接进去就是了,不必通报。”
听到甲士这样说,文士方才是点点头笑着称是,随后便是走进了屋内,只见一人正跪坐在桌子前吃着饭,抬起头看见文士进来了,便是伸手招呼:“子美来了,快坐。”
文士先是和那人见了礼,这方才是恭恭敬敬的陪坐一边,而那人则是毫不介意:“一起用一点?”
文士急忙的便是拒绝道:“不必了,不知今日丞相见召,有何吩咐?”
那人将口中的蒜泥蒸茄子咽下去之后,方才是叹息了一声:“还能是因为什么?那老东西如今死了,我正是没什么头绪,想叫你过来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