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178节

  更何况元景皓如今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在元氏宗族中声望颇高,高洋无论如何都不能留下他,而秘密处死,已经是高洋给他最大的体面了。

  而就在高洋正在为自己的继承者绞尽脑汁的时候,此时的高肃也正在为陈朝的继承者绞尽脑汁………

  自从陈霸先死了以后,南陈便开始向北周讨要陈霸先惟一的儿子,也就是太子陈昌。

  然而北周的回答则是叫南陈颇为的摸不着头脑,北周使者阴阳怪气的表示,你们的太子陈昌去了哪儿难道你们南陈不比我们更清楚吗?在这儿装什么模做什么样呢?

  这一下倒是叫南陈人也都是懵了,我们清楚啊,我们的太子陈昌难道不是被你们给俘虏了吗?所以我们这找你们来要来了………

  哦,一定是条件提的人家不满意了在这儿阴阳怪气呢!

  于是当下在太后章要儿的最高指示下,南陈当即表示只要你们能放我们的太子回来,你北周想要什么,我大陈自然是竭天朝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南陈人这样诚恳的态度也是叫北周人懵了,于是两下一对账这才察觉出来不对劲儿来了………南陈太子陈昌居然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当初陈昌跑路的时候大周内部正在进行权力交接,所以当时不管是宇文护还是宇文毓完全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都以为陈昌是趁乱跑回南陈了,当时正忙着内斗呢,也就暂时放下只等着秋后算账了。

  只是如今看来………似乎陈昌并不是回到了南陈,而是另有去处了!

  这下可把南陈人给急坏了,这边儿皇位还空置着呢,太子居然跑路找不见了,这找谁说理去?

  而此时手中握着陈昌陈昙顼两人的高肃也得到了长安方面的消息,自然是知道了南陈方面正在找这位“走失”了的太子回去继承皇位。

  由于高肃的消息封锁,所以现在陈昙顼和陈昌都还不知道陈霸先已经没了的事情。

  高肃也见过一次陈昌,这小子目中无人且骄傲自大,真不知道这种个性是怎么在北周做了这么长时间质子还没被北周给嘎了的………想来周国人也清楚这个拼爹的小子有个好爹。

  虽然他什么也不是,但是他爹陈霸先可是妥妥的绩优股,所以周国人也是抱着几分奇货可居的心态的。

  而现在这奇货到了高肃手中,高肃一时间却有些举棋不定。

  自己该靠着这个奇货怎么在南陈掠夺更多的利益呢………

  “大王?大王!”

  高肃回过神来,一旁的尉相愿便是有些无奈的举着手中的小册子和鼠须笔对高肃道:“大王吩咐的十一条军律,属下已经全部记下了,不知道大王还有没有别的吩咐。”

  高肃这方才是接过了尉相愿递过来的小册子,上面写着十一行,都是高肃吩咐下去的最近要整军的戒律。

  高肃细细的看了,觉得没什么疏漏,这方才是递给尉相愿笑道:“暂时就这些吧,今天就要公布下去,主簿这段时间主抓的就是这几条军律的落实情况,但凡有不遵从的,就上报给郑绍元的督军,由他来惩罚。”

  尉相愿点头称是,随后便是毫不吝啬赞语的对高肃大拍马屁:“大王所下发的这几条戒律严苛又不失人情,若是按照这样的戒律行事,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大王麾下这支铁军就将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天兵!”

  尉相愿赞叹的道:“若是果然有这样一支军队,大王横扫天下,指日可待。”

  高肃闻言微微笑了笑,眼神却是微微一闪………

  尉相愿这几日话里话外,似乎都隐隐的有些不一样的意思。

  自从尉相愿观察了解了一段时间高肃的军队之后,高肃暗中观察发现尉相愿果然没有惊慌的将自己的情况上报给邺城,反而是更为沉稳小心的观察了高肃许久。

  随后这几日尉相愿对高肃的态度瞬间便是谄媚了许多,并且总是有意无意的说些这样的话………

  横扫天下,天兵………这些也是高肃能用的?

  而听到这番话,高肃从一开始的拒绝谦虚,也变成了婉转的接受,直到现在,高肃笑着对尉相愿道:“不求能人人落实,只要能做到一半以上的人认可,我就有信心,天底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比得上我的士兵!”

  尉相愿连忙点头称是,随后便是对高肃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只是,在下窃以为,大王是不是有些严苛了?或许………能稍微的减少分毫。”

  高肃闻言便是看向远处正在训练的军队,双手负后的和尉相愿边走边说道:“我理解你的意思,只是,能保留营妓,已经是我最大的让步了,这十一条铁律,从上到小,甚至于从我到你,谁也不许有分毫侵犯!”

  尉相愿闻言便是对高肃道:“大王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只是属下觉得,若是当真按照这十一条铁律来执行的话,只怕………将士们一开始不说什么,日后会越发的有所不满,乃至于………不忍言之事发生啊。”

  高肃毫不忌讳的笑着道:“哗变,我清楚,你不必有什么忌讳。”

  尉相愿点头称是,而高肃则是双眼微眯道:“昔日魏武下令,不许毁坏庄稼,自己犯了,尚且割须代头,魏武麾下将士,可有反吗?”

  尉相愿点头称是,只是却是苦笑连连,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虽然的确是有曹操这个先例,但是曹操手下的兵也并不禁打骂俘虏甚至于这么多条条框框啊。

  高肃拍了拍尉相愿的肩膀:“我们的志向,是平定四海,鲸吞九州!而不是贼寇山匪,只求偏安!”

  高肃严肃的看着尉相愿:“要完成这样的志愿,就一定要有这样的军队,所以,还请主簿多上上心了。”

  尉相愿闻言,便是激动的对高肃拱手道:“敢不为王效命!”

  高肃则是笑着拍拍尉相愿的肩膀,两人几乎算是就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了,但是彼此之间其实都已经清楚,对方就是自己所想的那种人!

  而对于尉相愿的担忧高肃其实也有所考虑,这个时代的士兵终究不可能做到后世那种真正的子弟兵。

  他们当兵就是为了吃饷,为了在这个吃人的社会有一条活路,而高肃这个时候又不敢给他们画什么饼,所以自然就让他们无法生成那种遵守这种在这个时代来说堪称苛刻的规章制度。

  而高肃对此也是清楚的,他们没有那种崇高的精神追求,而高肃也不敢跨时代的在这个时候提出那个吓人的屠龙术,甚至于就算是他提出来了,限于生产力和时代的落后,最后他的结果也不会是造就共和,而是另一个版本的陈桥兵变罢了。

  所以在没有这种精神指导之下,高肃能做的就只有妥协了。

  高压的统治如果得不到一个宣泄口的话,就会如同尉相愿所说的一样,不仅不会提升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甚至于会让高肃离心离德。

  而保留营妓其实就是高肃妥协的象征之一,除此之外高肃也将缓步的推行新的策略。

  在军中开办讲武堂,在底层士兵当中普及教育最起码要提高识字率,同时也是从低层中直接选拔有思想的忠于高肃的中级甚至高级军官。

  除此之外高肃的一个优势之一就是他惊人的人格魅力,得益于高欢给他打下的坚实基础,不仅仅是高肃的样貌,更是高肃一直在持之以恒的维持的平易近人的人设。

  此时的高肃至少在他自己的军中可以说算得上是一呼百应的存在,他的宽厚和平和使得每一个士兵都对高肃有着高度的忠诚。

  而高肃要做的,只有通过“炉边谈话”的方式,继续塑造自己平易近人的形象的同时,耐心的向底层士兵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并且为他们指明前方的道路………

  当然也不能只有画饼,既然无法通过掳掠得到好处,那么就要做到赏罚分明,只有这样做,军队才会服从,而无法从战争中得到好处的士兵也会得到满意的报酬。

  只不过这些都是为人主之道,高肃就没必要跟尉相愿说了。

  当下两人一块儿回到了大帐之中,互相坐下之后,尉相愿便是揣度着高肃的样子问道:“大王似乎是有别的忧虑。”

  高肃闻言便是看了尉相愿一眼,心下琢磨了一阵儿,还是对尉相愿道:“仲谨对陈国的局势有所了解吗?”

  尉相愿闻言便是对高肃毫不隐瞒的道:“略有所知,不知道大王想要知道些什么呢?”

  高肃闻言便是对尉相愿道:“自陈国皇帝陈霸先死后,陈国下一任的皇帝,仲谨觉得会是谁呢?”

  尉相愿沉吟了一会儿,随后便是对高肃道:“据在下所知,陈国皇帝陈霸先有独子陈昌,日前曾在周国为质,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侄子,其中一位陈昙顼随同陈昌正在周国,而身边尚有一侄陈昙驻扎皖南。”

  尉相愿思索着道:“若不出所料的话,陈昙应当顶替陈霸先,成为陈国下一任的皇帝。”

  高肃闻言便是对尉相愿道:“陈霸先的皇后陈昌的亲生母亲章要儿可还在陈国为太后,此时太子不在,整个陈国当属太后最为位高权重,群臣应当以太后为尊,太后会舍得将自己儿子的皇位主动让给别人吗?”

  尉相愿闻言便是笑道:“虽如此,然形势比人强,徒之奈何!”

  高肃闻言便是来了兴趣:“愿闻其详!”

  尉相愿便是对高肃笑道:“据在下所知,陈国皇帝陈霸先出身寒微,能有今日,可以说多仰赖身边下属臂助,这一点从日前来投我朝的南梁丞相王琳与之一战便能看出,此人离开了身边的下属,绝不会有今日登极御宇之象!”

  “只是既然仰助属下,自然要为属下挟持,不要说章要儿一个太后,就算是陈霸先本人,实则多有要顺从之处。”

  高肃闻言便是对尉相愿道:“只是就算是如此,岂有传位给侄子的道理?终究还是要等一等陈昌这个太子吧?”

  尉相愿闻言便是笑着道:“如此世道,谁还顾得上这个?能尽快的稳定时局方才是正经,更何况如此一来,未必没有几分绝了周人贪念之意!”

  高肃缓缓点头,却还是道:“只是就算是如此,难道陈朝就没有一个听从章要儿命令的,坚定立嫡长的吗?”

  尉相愿为高肃剖析道:“陈朝如今能做到的此事的人,据在下观之,只有五人。”

  高肃急忙讨教,尉相愿便是为高肃继续剖析道:“其一为周文育,此人为陈霸先心腹,也向来最为忠心,只可惜我听说此人已经战死,便不足为道。”

  “其二为杜,也是当初随陈霸先起事的几人之一,只是从他当初起事的举动来看,实则并不是真的陈霸先的铁杆派,所以就算是在陈霸先称帝之后,也是渐渐的脱离了衬板先的核心圈子。”

  “第三个就是侯,只是此人算是半路出家,属于地方有实力的州将投靠的陈霸先,因此陈霸先虽然对其百般拉拢实则却是十分提防,因此此人虽然位高权重并且以后还会更加的位高权重,但是在下料定,他是无法参与到这些重事之中的,甚至于他本人也是不敢掺和的。”

  “第四个就是徐度,此人倒的确十分忠心陈霸先,若是他当真在场的话,或许局势还真的有可能有些焦灼,然而此人如今正驻扎在皖南来防备王琳,更何况在下听说其经常追随陈昙征战,实则陈昙上位,对他而言也应当并非坏事。”

  尉相愿说完,便是对高肃笑道:“这第五个嘛,也是在下之所以断定陈昙能够上位的原因………侯安都!”

  高肃不动声色:“愿闻其详。”

  尉相愿便是对高肃笑道:“侯安都其人,霸道嚣张,性烈暴躁,陈霸先曾评价他说其为人傲诞而无厌,轻佻而肆志,所言句句不差。”

  “我听闻其向来和陈昙交好,且如此时候,诸公无一抉择,朝堂议论纷纷,正是需要这样一个莽撞人出来打破僵局的时候,九五之位,终非可久悬,而侯安都,就是这个最后能一锤定音的人!”

  “他既有这个资历和实力,又有这样做的理由,所以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当初陈霸先起兵之时曾试探于他,尚且造其怒骂,区区一妇道人家,又岂会被他放在眼中。”

  高肃闻言便事笑道:“这样说来,陈昙一定会被侯安都给按到皇位上了?”

  尉相愿自信满满的笑着,却还是谦虚的道:“十有八九,大王可多多关注南陈局势,我料定若无意外,当是如此。”

  高肃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便是叹息了一声,转而对尉相愿道:“我与主簿相交日短,却以心腹之事相托,这几日主簿观我势力,当心中已有定论,那咱们不妨敞开天窗说亮话。”

  高肃双眼灼灼的看着尉相愿道:“今黎民倒悬,四海分裂,三国裂土,非百姓之福,况乎人主昏昏,世间浊浊,大丈夫生于此时,若不做一番事业,空负天生七尺之躯!主簿以为如何?”

  尉相愿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却是避席起身,对高肃行礼跪在地上:“翁主所忧,相愿之忧也!恐主上惊诧,不敢妄言,然相愿亦是每每夙兴夜叹,自诩生就七尺男儿,常负青云之志,满腹之才,空活至今,无寸功于社稷,惜大志之空谈,所忧所念,未逢明主!”

  “今见东翁之军威,冲云霄汉,主上之言论,无不慷慨,当真喜出望外,若能为翁主引为心腹,共商大计,岂非所愿!只恨未曾早侍奉于主上座下,贸然提出,为主上猜忌,今主上既以大事相付!岂敢不为主上尽力!若能蒙恩主看重,愿效犬马之劳!不敢辞也!”

  高肃闻言便是笑着起身将尉相愿搀扶起身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寡人第一眼见到主簿之时便知道主簿亦为壮烈男儿,若如此,岂不敢以大事相托!”

  尉相愿闻言便是对高肃拱手,只是又要跪下给高肃磕头,却是被高肃给拦住了:“还是先商量正事,不必太过激动。”

  尉相愿闻言,便是急忙的对高肃称是,随后两人复又落座,高肃这方才是对尉相愿说道:“实不相瞒,陈昌,如今并不在周国,而是就在这幽州城内!”

  尉相愿闻言并未露出惊诧的表情,只是缓缓点头对高肃道:“大王的意思是,要属下为大王谋划,送陈昌回去吗?”

  高肃也并没有意外尉相愿的表现,经过这番接触,高肃就知道尉相愿当得起自己的谋主身份,他知道自己不会无缘无故的跟他扯一堆南陈的事情。

  所以方才其实尉相愿也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

第221章 谋士

  能够仅仅靠些许的信息,将南陈的局势剖析的如此清楚不说,甚至能够准确的预言南陈接下来的局势发展,足以证明尉相愿的确是一个合格的谋士。

  而尉相愿之所以跟高肃扯这么多,就是清楚高肃也大差不差的预测到了结果了,所以是在考校自己的能力。

  很显然,尉相愿的表现让高肃十分满意。

  尉相愿大概的猜到了高肃手上应该握着什么能改变南陈局势的底牌,只是还是微微有些惊讶高肃手上居然真的握着南朝的太子陈昌!

  而这么大的事情,高肃居然能瞒天过海,甚至于邺城方面压根儿就不知道高肃手上还有这么个“大人物”!

  高肃便是直接了当的对尉相愿道:“寡人现在所犹豫的是,究竟该立刻送陈昌回去呢,还是该静观其变。”

  尉相愿缓缓点头,随后便是说出高肃的想法道:“属下明白了,大王的意思是,此时送陈昌回去,扶持陈昌做皇帝,大王或许能间接的影响陈国,甚至于掌控陈国。”

  高肃缓缓点头,而尉相愿则是继续道:“然而大王还想着,若是延缓送陈昌回去,观察一下陈国的局势,若是陈昙真的被扶持成为了皇帝,再送陈昌回去,给陈国造成一些麻烦。”

  高肃点头叹息一声道:“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寡人设想,最差的结果就是陈国现在的局势因为皇位的问题而动荡争吵的不可开交………不过经过刚才和你这么一聊,寡人觉得这个可能性也不大了。”

  尉相愿笑着点点头,高肃便是看着尉相愿道:“不知道主簿觉得,寡人应该怎么做呢?”

  尉相愿对高肃道:“属下只能为大王设想一下,倘或此时大王真的送陈昌回了陈国,那么大概率,陈昌的身份会堵住侯安都等人的嘴,那么自然是太后章要儿力排众议,在群臣劝进中理所当然的当上陈国新的皇帝。”

  “到时候陈昌可能会念大王的恩,对大王另眼相待,也可能不会念大王的恩,到时候大王送陈昌过去的好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陈昌其人,为人好色贪财,好大喜功且倨傲无能,这样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皇帝的。”

  “那么江南的局势,很有可能因为这个新皇帝,陷入新一轮的争斗之中,局势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属下也猜测不出,可能是陈昙这些重臣反了,也可能是王琳真的戡乱成功,南梁死灰复燃,犹未可知………”

  高肃沉默着,而尉相愿接下来便是说道:“而大王的另外一种做法,就是等陈昙真的坐上了皇位,再伺机将陈昌送回国内,到时候陈昙就要面临一个相当大的问题,是该退位将原本就属于堂弟的皇位还给堂弟呢,还是该………”

  尉相愿双眼微眯的笑着,高肃抿了抿嘴:“你觉得陈昙会怎么做?”

  尉相愿笑道:“不管怎么做,对陈昙来说,这都是一个相当大的麻烦,而南陈也很有可能因此陷入新一轮的权力争伐之中。”

  高肃双眼微眯道:“可是,这对寡人有什么好处呢?”

  尉相愿支起上半身对高肃拱手严肃道:“大王要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壮举,就要做古今都未曾做到的壮举!以藩王,入中枢!”

首节上一节178/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