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肃双眼猛地迸发出杀意的看向尉相愿,而尉相愿则是丝毫不让的看着高肃,没有丝毫恐惧。
高肃沉默许久,方才是对尉相愿沉声道:“你可知,就凭你方才那些话,寡人就该将你的头颅斩下,送去邺城!”
尉相愿却是看着高肃沉声道:“属下自方才起,便没了君主,所思所念,惟有大王!属下为大王之谋士!非君主之臣子!”
高肃和尉相愿直视许久,方才是缓缓的笑了起来,这笑声越来越大,甚至传到了帐外………
“坐下!接着说!”
高肃振衣而起,而尉相愿则以就是跪在地上对高肃道:“大王的实力,远远没有达到完成此举的时候,所以大王此时真正要做的,是什么也不做!”
高肃双眼微眯的背对着尉相愿看着帐外的风景,而尉相愿则是继续道:“如今国内外的局势对大王而言,并非有利,内部虽将有不忍言之事,或可成传承之大乱,然而以大王而言,如今不管是实力还是统序,都没有资格掺和进这些事中。”
“所以以属下观之,大王应当静观其变,任由邺城风向转变,大王自扎稳脚跟,不管邺城最后是谁做主,大王都是要积极拉拢的对象。”
尉相愿意气风发,浑然没有之前文弱书生的样子,竟隐隐有几分纵横捭阖的气象!
“故大王若无动作尚可,若此时轻举妄动,反而自弱实力,反为他人扶摇直上,如此非英雄所为。”
“而此时西面的周国,也正面临着主弱臣强的局势,皇权和相权的争斗虽激烈,然以属下观之,不日便将分出胜负,介时不管是谁赢谁输,都需要一场战争,一来强化己身军权,二来转移国内因政治斗争而激化的矛盾,至于该对谁发动………我想,除了宿敌齐国之外,应当没有别人了。”
“大王这个时候有所动作,也是白白为周国送上大礼,不管大王能否入主邺城,恐怕介时北豫州一带终会为人所夺,自然不美,甚至………连祖宗基业,都有可能拱手送予他人!”
尉相愿说着,便是对高肃躬身道:“故属下以为,大王此时捏住陈昌,等到陈国安定下来的时候,而大王也有了足够的实力,介时天下风云有变,方才是大王乘势而起的机会!”
尉相愿叹息一声:“这个机会需要等待,但至少,陈国动乱的底牌,是大王此时能够左右的。”
高肃闻言便是眼中精光一闪,转身便是对尉相愿躬身行礼道:“寡人所缺的,正是阁下这样洞察局势的英才,若成大业,便不能没有阁下这等人物!还望阁下能为寡人师友,日后扶持定策,助寡人成就大业!”
尉相愿则是直接对高肃叩首道:“属下所言,句句身亡族灭!皆是为大王考量!若大王不弃,愿为牛马,侍奉左右!助王大业!”
高肃笑着上前将尉相愿搀扶起来,两人皆是情绪激动的紧紧握着对方的手,皆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彼此想要的东西………
-----------------
陈昙有些焦躁的踱着步子,而就在他的身前正好走过了一个内侍,于是陈昙急忙的便是伸出手将他拦住:“侯将军回来了没有?”
侍者急忙的便是对陈昙道:“侯将军此时已经到了宫门外,正在向这边赶来。”
陈昙闻言便是狠狠的松了口气,随后望眼欲穿的便是看向了宫门处,时不时还是有些焦躁的敲着手掌。
正在这个时候韩子高从宫殿内走了出来,陈昙急忙的便是抬起头看向他,而韩子高则是看着他默默的摇了摇头。
陈昙顿时便是大失所望,韩子高无奈的对陈昙道:“群臣虽然也有为殿下说话劝进的,只是太后只是哭,并不答话,似乎………还在拖延此事。”
陈昙闻言便是咬紧了牙关………
果然如同尉相愿预测的一样,当陈昙和侯安都赶回建康得知陈霸先死了之后,两人立刻马不停蹄的做起了准备。
首先是停下了对王琳的争伐,同时侯安都急忙的赶回皖南,将军务交接给徐度,而陈昙则是迅速的接管建康城的防务,同时立刻向陈霸先系的武将们公布了陈霸先驾崩的消息,要他们立刻接管各地军务,同时提防其余的州将。
然而陈霸先死了这么长时间,再加上一系列反常的举动,下面人不可能没有反应的。
拖得时间越长,越是人心思动!
因此当下众人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一点,接下来该由谁当老大!
章要儿自然是没得说的,她亲儿子她不挺谁挺?不管是从法理还是情理,章要儿都不可能不为自己儿子着想的。
然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就在章要儿急命人去周国接陈昌回来的时候,却得知了这么一个晴天霹雳,陈昌居然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那么此时章要儿自然是直接坐蜡了,她只能是急忙的命人一面探访,一面的应付着朝臣们。
实际上朝臣们此时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声音认为这个时候该扶陈昙上位了,毕竟这个位置真的拖不下去,再拖的时间长一点儿没准儿人都跑光了!要知道旁边儿可还虎视眈眈着个王琳呢!
随着时间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朝臣选择站在陈昙这边,而章要儿实际上也已经知道了或许现在已经是无力回天的时候了。
但是又有几个母亲愿意亲眼看着属于自己儿子的东西最后拱手让给了别人呢?侄儿终究还是侄儿,哪能给亲儿子比?
因此章要儿虽然已经同意了传位给陈昙,然而却迟迟不肯发布诏书,实际上就在秘密的派人到处寻找陈昌。
现在这个时候,只要能找到陈昌,那么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然而陈昙已经等不下去了,不只是陈昙,朝臣们情知章要儿就是在拖延时间,却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如果没有章要儿的诏书,那么他们就算是把陈昙扶上去,陈昙也绝对不是正统继承的皇帝。
要想名正言顺的当上皇帝,就必须有章要儿这个太后的诏书承认!
陈昙清楚这一点,然而他已经没有耐心和章要儿扯皮了。
因此陈昙一咬牙,砸了砸拳头又看了一眼宫门,便是对韩子高低声道:“子高,侯将军原本应该是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才对,却到现在都还没进来,我怀疑他已经被太后的人给拦住了,你现在立刻带着我的口信去宫门处,一定要将侯将军给接过来,把这面的事情跟他说清楚,明白了吗?”
韩子高也明白这个时候对陈昙的重要性,因此他急忙的便是点点头:“子高定不辱使命!”
陈昙拍了拍他的肩膀,韩子高便是快步的离开了,而陈昙看了一眼韩子高离去的背影,叹息一声,也只能是转身进了太极殿内。
此时侯安都正有些不耐烦的站在宫门口,这一路上不断的有宫人来给他传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诏命,让他有些不知所措的同时也是烦不胜烦。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却见韩子高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侯将军!侯将军我可算是找到你了!”
侯安都看着韩子高:“我说子高,不是你也有什么诏命要我去做甚么莫名其妙的事情吧?”
韩子高闻言便是一怔,随后便是急忙的对侯安都道:“侯将军你是被拖住了!殿下就是知道您这么长时间没进来肯定是有猫腻,所以才叫我来接您!”
侯安都闻言便是怔住了,随后韩子高便是急忙的拉着侯安都道:“咱们边走边说,不然就来不及了!”
侯安都莫名其妙的看着韩子高:“什么来不及了?”
韩子高当下便是对侯安都解释道:“群臣进谏,要扶保殿下登基,现如今整个国家的状况您也是清楚的,这个时候殿下若是还不尽快登基,只怕国家一时间陷入动乱,然而太后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到现在已经完全不肯说话了,我估计今日太后被逼急了就会跟大家摊牌,若是真等太后说出那种话,再想翻盘就来不及了!”
侯安都闻言便是大怒:“什么?岂有此理!”
当下便是甩开了韩子高,居然当先便是冲了出去,韩子高见状急忙的便是叫了他两声,谁料侯安都却是撒开腿的狂奔,完全顾不上韩子高了。
侯安都闯到了宫门口,正在宫门口的两个内侍急忙的便是上前阻拦:“侯将军,太后正在和群臣议事,您还没通报,您不能………啊!”
侯安都大怒的便是将他们推开:“给我滚开!碍事的东西!”
随后便是当先居然拿着剑便冲上了殿!
在场众人皆是大惊的看向侯安都,而侯安都则是怒容满面的睥睨着众人,视线缓缓的扫过众人最后定在了花容失色的章要儿脸上。
章要儿犹豫的看着侯安都,还是主动开口道:“成师回来了?”
侯安都看着章要儿,却并未上前行礼,只是硬邦邦的对章要儿道:“刚刚从军中赶回来,知道群臣正在和太后商讨继统的事情,这方才是急忙的闯了进来,还望太后勿怪!”
章要儿脸色一变,却还是强笑着对侯安都道:“侯将军不必多礼,本就该叫上侯将军的………”
侯安都当下便是瞪着眼睛道:“正是如此!如此大事,我为国家臣子,太后为何不与臣商量!”
章要儿强笑了两声:“只是你拖延了些许,我们方才提前商讨此事了。”
侯安都丝毫不给章要儿面子的道:“那商讨的如何了?有结果了吗?”
章要儿抿了抿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虽然害怕侯安都,章要儿却还是强壮着胆子的故作镇定,恢复了些许太后风采道:“本后还是决定………应当有嫡长子继承,还是等一等太子吧。”
群臣闻言,便是哗然,而陈昙则是越发的装做无辜的低着头,好像全然不在意章要儿的话,这句话跟他一点关系没有一样。
“放屁!”
章要儿面色一变,而侯安都声若炸雷瞬间便是叫在场众人皆是震惊的沉默了下来,目瞪口呆的看着侯安都。
甚至于连陈昙都是呆呆的看着侯安都,似乎完全没料到侯安都居然这么刚………
章要儿也是怒了,当下就要呵斥侯安都,谁料侯安都反而先发制人,当下便是双眼血红,迸发着杀意的上前几步,对章要儿沉声道:“此时国家未平,且先不说北有虎狼之国,齐国兵强马壮,周国虎视眈眈,就连西面,此时都是有叛臣作乱,天下尚未平定,却要因为皇帝的人选自己人先争个头破血流吗!”
章要儿闻言便是迟疑了起来,而侯安都更是加大火力的怒喷道:“等衡阳王,谁知道衡阳王在哪儿!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谁等的起他!太后等得起,群臣等得起吗?州将等得起吗!谁知道这样拖延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章要儿面色一变,侯安都直接称呼陈昌为衡阳王而不是太子,显然是不承认陈昌的太子身份,更不允许他作为储君!
因此明显感受到了威胁的章要儿刚要起身,却见侯安都又是上前几步,按剑怒视着章要儿骂道:“临川王有大功于社稷!这点太后都是亲眼所见的!从先帝起事至今,是谁一直扶持帮助,是谁一直侍奉左右?论起来,临川王这个侄儿,反倒是比衡阳王这个亲儿子还要得用!”
“论功劳,论资历,论能力,都应该立临川王为君!这才是正理!臣等今日就要扶保临川王!”
第222章 朝令夕改
“谁敢不附和我侯安都,即刻当斩!”
侯安都虽然话是对群臣说的,然而此时却是双眼死死的盯着太后章要儿,手中按着剑柄,丝毫不掩饰杀气!
在场众人皆是北侯安都的给表现给惊到了,尤其是章要儿,此时甚至被侯安都吓的面无人色的坐在那里,连话都不敢说。
侯安都的举动直接将在场众人都给震慑住了,于是侯安都便是上前将陈昙一把拉了过来,随后便是将陈昙的头发散开,将他按在陈霸先的灵位前,当下便是对众人道:“由临川王担任孝子!主持先帝大行,谁敢反对!”
群臣面面相觑,便是尽皆跪在地上拱手称是,而侯安都则也是同样的跪在地上,便是嚎啕大哭了起来:“先帝啊!”
群臣包括陈昙便是一起哭了起来,侯安都则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道:“我侯安都并非为非做歹的狂徒!所思所想不过是先帝您留下来的江山社稷!这个时候若是不扶持临川王而非要等不知去向的衡阳王,您辛苦了大半辈子打下来的江山,就要从陈氏的手中丢失了!”
众人都是低着头哭着,实际上却是彼此给彼此眼神,干打雷不下雨………
侯安都便是起身对群臣道:“如今我要扶持临川王即日登基,掌握大权,谁支持!谁反对!”
群臣见状,便是沉默了一会儿,方才是对陈昙叩首道:“臣等,参见陛下!”
侯安都也是急忙的跪了下来,对陈昙道:“臣恭迎新君登基!早掌乾坤,定下统序!”
陈昙缓缓起身,随后方才是转向群臣,他的双眼中闪烁着光芒………终于,自己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于是陈昙便是摆手道:“众位爱卿平身!朕于此时即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日后若是能找到衡阳王,朕将以大位归之,只是此时却不得不先为我大陈做想,还望诸公能与朕同道,共兴大陈!”
“臣等敢不奉命!”
侯安都大声回应着,随后便是率领群臣叩首,陈昙双眼微眯看向太极殿外的无限江山,胸中升腾而起无尽的豪气!
六月二十九日,侯安都以剑威逼太后章要儿交出传国玉玺,当日陈昙于太极殿前宣布承皇帝位,七月初一日,陈文帝尊武帝宣皇后章要儿为皇太后,宫室称慈训宫,太后当即发布懿旨昭告天下以陈昙为陈国下一任继任之君。
陈昙次日于太极殿前举行登基仪式,改命陈!
因自己以嗣子身份入住陈霸先大宗,故奉先帝陈霸先为父,而陈本身的父亲即陈霸先之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却相当于没有嗣子了。
因此陈册封此时生死不知的陈昙顼为安成王,陈的长子陈伯茂册封为始兴王,承担起祭祀的职责。
这一举动似乎是为了表明心迹,是陈想要做到了自己当初所说的,等到陈昌回来,就真的以大位相让一般………
七月初四日,晋升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欧阳为征南将军,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迪为镇南将军。
拜征西将军侯安都为司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大都督侯为太尉,召回本朝,杜为领军将军,出镇京口。
九月初七日,立妃沈妙容为皇后,立皇次子陈伯宗为皇太子………
而就在陈朝的权力交接斗争渐渐平息的时候,北齐的皇权交接,却才刚刚开始。
高洋缓缓的睁开眼,站在一旁侍候的杨便是急忙的上前,他知道,对于现在的高洋来说,只要没有大事,他是不会清醒的。
因此杨跪在高洋身边,努力的竖起耳朵听着高洋的嘶哑的声音:“朕,很担心士贞的病情,他最近怎么样?”
杨闻言便是犹豫了一下,还是对高洋轻声道:“陛下如果拜他为冀州刺史的话,那么他的病便会不治而愈。”
杨闻言,便是缓缓的抬起头看向杨,杨急忙的便是低下头。
高洋和高德政最近的关系其实并不算好,这位一路扶持过来的堂兄弟最近的关系闹得很僵。
自从高洋开始酗酒之后,高德政一开始还没当回事儿,但是随着高洋的举动越来越离谱,越来越荒诞,高德政也察觉出来不对劲儿了。
于是高德政不止一次的劝谏过高洋,并且是属于没有给高洋留丝毫面子的那种劝谏。
因为高德政的身份终究不同,他不仅仅是高洋的堂兄,更是当初第一个蹦出来支持高洋称帝,甚至于是他一手推动了高洋称帝的这件事。
所以在整个天保一朝,高德政都是十分尊贵的,高洋也对他十分信任宽容,抡起荣宠,甚至要比杨还要高上几分。
高洋重用汉臣对抗怀朔已经引起了很多怀朔贵族的不满,所以高洋只能拼命的想汉门靠拢,同时积极的拉拢宗室,同时尽力的向怀朔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