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江东从此无鼠辈 第59节

  然而,今日为了实现战略意图,致使三千军折损大半,令他暗生愧疚,心情激荡,竟是恢复了几分昔日血勇,欲冲阵救人。

  此时冲阵,确有几分机会,因为敌阵刚被突破,阵势薄弱,士卒疲蔽,而己军却有一支刚刚参战的精锐骑军,虽然数量不多,但用于短兵相接,却是够了。

  严白虎调转马头,正欲策马提速,严舆死命将他拦下,泣声道:“兄长千金之躯,岂能亲涉险地,待弟前去营救!”

  说完,不待严白虎做出反应,嘴里呼喝连连,整肃队列,率领一百五十骑奔袭敌阵。

  敌阵西部最为薄弱,严舆鼓起余力,率领骑军直冲阵西,敌军士卒没有料到他去而复返,一时猝不及防,竟被他突了进去。

  严舆率部突入阵中,与被困的士卒汇合,迅速沿原路杀回,等到再次冲出敌阵后,回头一看,骑卒仅剩百人,步卒却是救出三百余人。

  严白虎心中稍慰,遂领六百残部,望乌程方向而去。

  朱治军自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一路尾随追杀。

  严白虎率部奔出里许,前方路口忽然冲出五百军,由两百骑卒和三百步卒组成,将去路拦断,领兵之将正是陈显,横戟大喝道:“严白虎休走!”

  严白虎浑身一震,心知今日恐难善了,眼下唯有死战,才有一线生机,大吼一声,须发倒竖,亲自领军直冲陈显。

  就在两军混战之际,徐盛领军抵达了山阴亭。

  山阴亭部各处要道、山口,五百守军正在收拾辎重,准备前往中军汇合。

  此时朱治军狮山、齐云山退路被断已成定局,徐盛现在的任务,便是全力牵制朱治残部,当即大喝一声,不再避战,率军直冲山阴亭舍西侧山口。

  山口仅有百余枪卒驻守,陡遭敌袭,守军匆匆放下行装,依托山口的鹿角、拒马等工事进行防御。

  只是这队守军数量太少,又是在即将撤离之际,疏于防备,在其他守军赶来之前,防线便已支撑不住。

  徐盛部先是奔至拒马之前,数轮骑射,将守军压制住,然后百余人下马,一面架盾抵御守军箭矢,一面迅速将拒马移开。

  当拒马等工事被移走后,守军便彻底暴露在铁蹄面前。

  徐盛见山阴守军已经开始撤离,便知严舆部凶多吉少,不敢耽搁,立即发起冲锋。

  此时山口守军仅剩数十,虽是枪卒,却在徐盛部骑射之下,渐有四散之势,这时再被骑军全力一冲,顿时溃散。

  徐盛率军冲过山口,循着战场痕迹一路向西,行了三四里,一阵厮杀声传入耳中,只见严白虎亲率二三百士卒,正在冲击路口,严舆则是率领二百余士卒艰难抵御追兵。

  “大帅勿忧,徐盛来也!”

  徐盛一声暴喝,率领四百多精锐铁骑,直扑路口!

  严白虎回头一望,顿时大喜,暗道天不亡我。

  此时朱治麾下仅剩二三百骑军,大部分都在路口拦截严白虎,二千余步卒,便是再生两条腿,也追不上骑军,被徐盛部从侧翼轻松绕过,抬眼处,只望见敌骑远去的背影。

  咔咔!

  只听一片盾甲破碎声和战马嘶鸣声响起,徐盛部如同一团黑云压过,卷进路口,沿途但有所阻,俱被碾碎。

  严毅重金打造的这支骑军,无论士卒、马匹还是铠甲,在江东都堪称一流,即便严白虎的亲卫骑卒都比不上,更别说战马劣等、铠甲普通的陈显部了。

  徐盛与严白虎合力冲杀,势如破竹,原本占据优势的路口守军,顷刻间土崩瓦解,纷纷弃甲曳兵,四散奔逃。

  陈显见势不妙,早已悄然退避,方才保住一条性命。

  徐盛这支骑军的威势,他是清楚的,深知仅凭己部两百骑和一些步卒,绝难抵挡。

  徐严二人冲开路口,驱散路口周围的溃兵,接应上严舆后,由徐盛领兵断后,迅速退往乌程。

  数百步外,朱治望着敌军逐渐远去的背影,气得几欲吐血。

  眼看严白虎已陷绝境,插翅难飞,很快就要被己军擒杀,不想在这关键时刻,徐盛又出来搅局,致使煮熟的鸭子飞走,功亏一篑。

  若能擒下严白虎,他就算指着严毅鼻子痛骂,对方也只能乖乖放他回钱塘。

  一步天堂,一步地狱,莫如是也。

  朱治从未像此刻这般想杀人,他的双拳捏得咔咔作响,脸上尽是暴怒之色,咬牙切齿道:“黄口孺子,吾誓杀汝,以雪吾恨!”

  董悦偷偷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道:“都尉,我军是否立即撤往永安?”

  朱治双手缓缓张开,脸色沉重地点点头。

  大军随即列队,稍作修整,医治了一下伤兵,即匆匆朝永安方向行军。

  此时的朱治军,仅剩两千四百余人,即便算上被阻隔在狮山西麓的张拱部,也只有不到三千人。

  朱治骑在马上,望着队列有些散乱、士气低落的部曲,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怆然。

  遥想七千军出征之时,旌旗蔽日,鼓声震天,何等意气风发,熟料短短两日,竟折损大半!

  昨日豪情,如今化作满目疮痍,令人扼腕长叹,黯然神伤。

  阳光从天空洒下,虽然驱走了血腥气,却带不走这支部曲心中的阴霾

  而在数里之外,正朝乌程行军的严舆残部,也是愁云惨淡,凄凉之意弥漫四野。

  三千军出征,归者不足四百。

  若非徐盛部及时出现,整支部曲恐已不复存在,就连严白虎和严舆能否回到乌程,也是未知之数。

  严白虎骑在马上,兀自惊魂未定,后怕不已。

  江东之人谈及孙坚时,无不赞叹其人何其勇武,其军何其骁锐,称坚为江东猛虎。以前他不信,甚至有几分不忿,今日方知名不虚传。

  如果朱治统率的是孙坚昔日的部曲,若是孙氏多来一两员宿将,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作战目的已经达成,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严毅了。

  自己年岁渐高,此战过后,便在府中安享几日太平吧,那些打打杀杀的事,也该交给年轻一辈去担了。

  严白虎心中思绪万千。

  四百名哀军沿着官道行了一个时辰,前方旌旗猎猎,赫然出现一支军队,军旗迎风飘扬,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严字。

  严毅军出现了!

第122章 礼物

  严毅在行军途中便已收到严舆军报,知晓了战事的最新情况和各个细节。

  战事的惨烈在他预料之中,只是严白虎坚持留在军中,险些遭逢意外,令他生出一丝后怕。

  若是严白虎被擒或被杀,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战事影响上,对他来说都将难以承受。

  事实上,严毅给严白虎去信,言及钱塘之事,本意是担心严舆再生出什么小心思,闹出什么幺蛾子,影响整个战局,因此想引起严白虎的重视,使其对严舆施加足够的压力。

  谁知一向惜身的严白虎,居然会亲自留下来。

  好在有惊无险,安然度过。

  至于严舆的生死,就不在他考虑范畴了,也许死了还好一点,省去许多麻烦。

  不过严舆部已残,严舆的羽翼,势必又要削弱不少,其人已不足为虑。

  严毅整了整衣甲,翻身下马,走到严白虎身前,在周围将士的注视下,跪在地上,重重一拜。

  “拜见父亲!儿虑事不周,几致父亲身陷险境,险酿大祸,儿之过也,请父亲责罚!”

  严白虎轻拽缰绳,朝一旁行去:“起来吧,此事与你无关,无须自责,随我来。”

  “继续行军!”

  严毅起身,朝姒青等人吩咐了一句,紧随严白虎而去。

  两人来到官道一旁,严白虎低声问道:“钱塘可得否?”

  严毅微微一笑:“十之八九。”

  严白虎顿时露出喜色,笑得胡须直颤。

  片刻后,他止住笑意,语气严肃地道:“此战,你叔父出力甚多,其部十损八九,善后之事,你打算如何处理?”

  他似乎对这件事极其重视,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严毅。

  严毅思索片刻,沉吟道:“我打算按每人一万钱、两亩地、二十匹帛的标准,对阵亡士卒予以抚恤,另外再给叔父补偿一千万钱,父亲以为如何?”

  这个标准已经很高了,须知在这个战火绵延数十载的乱世,大部分阵亡士卒的家属连一枚铜钱的抚恤钱都分不到。

  而严毅也不打算将这件事交给严舆来办,他打算亲自处理,因此才将给予严舆的补偿单独放到一边。

  对他来说,这笔抚恤钱虽然数目庞大,但还在可承受范围。

  仅以运城和仁城二地来说,未来数年内,每年新开垦的良田和荒田便有近万亩,承担田亩方面的抚恤,绰绰有余了。

  而布帛方面的抚恤,他打算交给织造署来处理,毕竟是自产的布帛,成本比从市面上买要低很多。

  此战,严舆部贡献甚大,他对严舆有意见,但对其士卒却无丝毫偏见,自然不吝抚恤。

  甚至阵亡士卒的家属,日后若是生活艰难,少不了还要赈济一番。

  果然,严白虎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甚至是有些惊讶了,这个抚恤标准已经超出了他以往的惯例。

  更令他感到高兴的,是严毅对严舆部的态度。

  严舆部的士卒,虽说是受严舆统率,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他的麾下,其中不少人从他还未占据乌程时就已追随了。

  严白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商议,高兴地道:“甚好!只是你叔父那边的补偿,是否可以多给一些?”

  严毅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是要借机修复严氏两脉之间的关系。

  严白虎语重心长地道:“我相信严雍之事,你叔父绝未参与,既然严雍已死,此事也可了结了。”

  严毅面色微沉,声音冷了几分:“严遂和严治呢?还有叔母,我听说这些人对此事还颇有怨言。”

  严遂和严治指的是严舆另外两个儿子。

  对严毅来说,此事算是他的一个心结,按他的本意,是要寻机斩草除根的。

  严氏一族内,真正让他产生感情的,唯有徐瑛与严白虎二人,其他族人在他眼中,和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严白虎皱眉道:“此事我自会让你叔父严加管束,便是给他们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生事。此战,你叔父为护我周全,险些丧命,你也应该考虑一二。”

  “既如此,给叔父的补偿,便增加到一千五百万钱吧。”严毅见严白虎劝意甚坚,便微微点头:“不过,若是日后叔父一脉生出什么事端,休怪我不念亲族之情。”

  此时他的势力已不弱于严白虎,兵锋之锐更是胜过严白虎,随意说出的一句话,虽语气平淡,却是饱含了莫大的威势,令人不敢轻忽。

  严白虎颔首道:“若再生事端,随你处置。对你叔父部曲的抚恤,也不能由你独自承担,乌程府库出一半吧。”

  严毅微微点头,乌程府库钱粮甚多,能够出一半,他自然不会拒绝。

  事实上,严舆部的抚恤,和他没有任何干系。不过在攻伐仁城时,严白虎针对这类事情,就已提前和他做过一番交流。

  其意是,凡是在仁城之战中出过力的部曲,善后之事,包括犒赏在内,都需由严毅承担。

  严毅理所当然地应承下来,这本就是应有之事,否则连场大战下来,乌程府库非得掏空不可。

  庞大的战争开支,也只有以战养战的严毅,才承担得起。

  说完公事,严毅便开始聊起私事,朝严白虎深施一礼,恭声道:“孩儿准备了一份薄礼,赠予父亲。”

  严白虎内心颇喜,好奇道:“何物?”

  “一亿钱。”严毅望着目瞪口呆的严白虎,轻咳一声:“儿愿奉上一亿钱,纳入父亲私库。”

  严白虎有些语无伦次地道:“你哪来这么多钱?”

  严毅淡淡一笑:“攻克钱塘后,自然就有了。”

  严白虎高兴得合不拢嘴:“甚好!甚好!”

首节上一节59/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