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江东从此无鼠辈 第48节

  严毅亲统大军,占据了仁城周围的各处要道,掩护百姓撤离。

  直到下午酉时,最后一股百姓从道场山东麓山口消失,大军方才启程,徐徐撤离仁城。

  一些不便携带的物资则被直接丢弃,遍地皆是。

  仁城守军挤在城墙上,目视敌军慢慢从视野中消失,都是长舒了一口气,发出阵阵欢呼。

  半个时辰后,紧闭多日的城门终于缓缓打开了,先是数十名游骑飞驰而出,朝严毅军撤离方向奔去,接着是大量守军涌出城门,趁着夜幕尚未完全降临,争先恐后地抢夺敌军来不及带走的物资。

  邹他脸色难看地站在门楼上,并未下令阻止。

  士卒们在城内困守多日,总要让他们发泄一下。

  等到士卒们将城外的物资哄抢一空,邹他才下令士卒回城,重新关闭城门,严禁任何人出城。

  接着,他将麾下将领召集到军营议事堂,语气严肃地道:“诸君,我已与朱都尉达成同盟,朱都尉亲统大军,正往仁城而来,最迟后天午时就会抵达。”

  众人吃了一惊,他们虽然对这件事有所预料,但是亲口听邹他说出,又是另一种感觉。

  特别是那些亲近严氏的将领,神情都有些难看,一些人的目光中还带着几分不安,唯恐被秋后算账。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仁城暂时安全了。

  大多数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放松的表情。

  但是邹他接下来的一句话瞬间就让他们惊呆了:“严毅口口声声与我议和,却又背信弃义,将仁城百姓掳走,此无耻小人,深为可恨,我若不报此仇,实难立足于天地之间!因此我决定,今夜亲统大军,突袭严毅部!”

  全场一片沉寂,只听得见一些人急促的呼吸声。

  谢睿硬着头皮道:“大帅,我军既然已经与严氏言和,夜袭其军,恐有违道义,传出去于名声有害。”

  邹他面无表情地瞥了他一眼:“你闭嘴!”

  谢睿察觉到了邹他眼中的一丝厌恶,顿时不敢再言。

  一向唯邹他马首是瞻的何恭道:“自古兵不厌诈,严毅侵犯我境,掳走我民,又何曾讲过道义,大帅此举,正合用兵之道。”

  李辩实在不愿参合此事,小心翼翼地道:“大帅,既然我军已经安全,又何必去招惹严毅,若是对方有所准备,恐得不偿失。”

  邹他冷冷地道:“严毅将我民尽数掳走,以后我们吃什么,喝什么,难道坐吃山空吗?此子张狂若斯,我若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以后还怎么在江东立足!”

  众人都感受到了他心中的愤怒,欲言又止。

  何恭附和道:“大帅说得对,这小子嚣张跋扈到了极点,把事情都做绝了,分明是不给我们活路。眼下正是两家罢兵言和之际,我军又多日闭门不出,严毅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这个时候用兵,必疏于防备,我军正好借此良机将其击破,夺回被掳走的百姓。”

  韦宽皱眉道:“此言差矣,严毅本就擅长偷袭,岂能没有防备?”

  何恭怒道:“敌军撤军甚急,连许多物资都来不及带走,怎么会有防备?”

  邹他叹了口气,说道:“诸位,我又何尝不知此行有一定风险?但是常言道,富贵险中求。两家罢兵言和之际,乃是偷袭的唯一时机。对方如果没有防备,我军必然缴获极多,对方若是有防备,我军熟悉地形,又擅长夜战,未尝就没有一战之力。”

  听闻此言,一些将领不禁点了点头,确实,他们还从未与严毅军交战过,只是被严毅击溃钱铜的战绩和骇人的军容吓住了,加上之前强敌环伺,内心绝望,这才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但是如今既已和朱治结盟,危机消除,又有了倚仗,情况自然又不一样了。

  而且邹他也没说错,他的这支部曲当初正是从深夜抢劫乡中富户起家的,夜战经验十分丰富。

  邹他见众人面露意动之色,接着又道:“士可杀不可辱,今晚是唯一的机会,若是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我等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我向尔等承诺,敌军如果有防备,我立即率军撤走,绝不耽搁!即便偷袭受挫,朱治军快则明晚就到,仁城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李辩有些担心地道:“大帅,虽说我们已经和朱治结盟,但世事无常,不可轻信,还需对此人多加防备才是。”

  韦宽笑道:“这一点倒不用担心,朱治若是言而无信,江东诸豪杰闻而自疑,今后还有谁肯信他?此人野心不小,绝不会做出此等自毁信义的蠢事。我观朱治不但会守信,还会效仿昔日燕昭王,行千金买马骨之事。”

  “公令言之有理。”

  邹他见众将逐一被说服,心里也是有了底气,不再迟疑,大声下令道:“即刻封锁全城,何恭,你亲自带人巡守各门,严禁任何人出城!今晚亥时,我亲统中军出战,诸将各领本部人马,随我剿除严贼!此战若定,缴获我只取三成,其余尽数分于尔等!”

  众将互视一眼,大声应喏。

  (兄弟们元宵快乐!)

第100章 袭寨

  仁城,深夜亥时。

  夜色沉沉,天幕如墨,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于苍穹之上,洒落清辉。

  嘎吱。

  一阵沉闷的声音忽然响起,紧闭的南门缓缓打开,一名名神色肃然的士卒从门洞鱼贯而出。

  邹他身着鱼鳞铠,肩披黑色的氅衣,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随着队列缓缓向前。

  此行他一共带上了四千名士卒,仅留下一千人守城,守城之将乃是他绝对信任的何恭。

  四千军出了城门后,并未沿着官道行军,而是转入乡野小路,从田野上踏过,沿途踩坏麦苗无数。

  不久,大军便来到了道场山脚,开始沿山而行。

  这样虽然会比官道行军慢上很多,但是隐蔽性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为了防止被敌军察觉,邹他不但提前派出了很多斥候,更是严禁士卒点燃火把。

  全军借助明月清冷的光辉,在夜色中悄然而行。

  邹他麾下这些士卒对仁城周围的地形非常熟悉,深夜行军并未对他们构成什么障碍。

  “派人去山上看看!”

  邹他望着夜幕下高低起伏的道场山,忽然朝身旁的韦宽下令。

  山上林木茂密,是设伏的绝佳之地,倘若严毅在这里埋下一支伏兵,其威胁可想而知。

  韦宽深知此战的重要性,对邹他表现出来的谨慎非但没有丝毫厌烦,反而松了口气。

  他亲自挑选了一百名士卒,沿着山路向上搜索。

  与此同时,不断有斥候从前方赶回,向邹他汇报路途情况。

  这些斥候在下午就已离城,一路尾随撤退的严毅部,查探动静。

  “禀大帅,敌军已在十里外的长寿里安营扎寨,沿途并未留下斥候,仅在驻地附近设岗巡逻。”

  听到斥候的禀报,邹他提起的心渐渐放了下来,催促士卒加紧行军。

  一个时辰后,大军抵达道场山和云巢山的交汇处。

  只见两座山体之间,耸立着一座坚固的营寨,营寨位置极佳,刚好扼守住了两山之间的咽喉要道,易守难攻。

  此寨便是控制仁城东部二三十里区域的云台寨了,和钱公垒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规模远不及钱公垒。

  此前严毅征伐仁城时,邹他为了保存军力,将云台寨弃之不顾,全军直接退守仁城。

  当时包括邹他在内,很多人都悲观地认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都很难再有机会重返此寨了。

  但是现在营寨就在他们眼前,空空荡荡,敌军已经尽数撤走,踪影全无,寨内尚能看到一些来不及带走的物资。

  邹他骑在马上,望着一片狼藉的云台寨,忽然仰天长笑。

  李辩忍不住问道:“大帅何故发笑?”

  邹他止住笑声,扬起手里马鞭,指着营寨道:“我笑严毅小儿无谋,倘若在此留下一支部曲,据险而守,我又岂能有机会偷袭其军?”

  一名将领跟着笑道:“看来严毅是被朱治的出兵吓破胆了,这才如此匆忙地撤回运城。”

  主将乃是全军之魂,邹他表现出来的镇定,以及此行的顺利,给了诸将很大的鼓舞,令他们心中的紧张情绪得到了极大缓解。

  “观此子近日行径,也不过如此。”

  “难以想象,钱铜居然会被如此平平无奇之人击败。”

  诸将语气轻松地评头论足,仔细想来,严毅此次出征,除了军容颇具威势外,其他方面并未表现出什么过人之处。

  就连曾经一度决定投靠严氏的李辩,心里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从种种迹象来看,严毅军似乎已被停战协议所麻痹,毫无戒备。

  此次偷袭若是顺利,他不介意顺水推舟,从中分一杯羹。

  一直紧锁眉头的韦宽忽然道:“大帅,敌军未免太过松懈,小心其中有诈!”

  邹他微微点头,目光忽然转向云巢山巨大的山影,略微绷紧了身体,沉声道:“暂停行军,立刻派人去对面的云巢山仔细查探。”

  纵观敌军的撤军路线,沿途可设伏之处寥寥无几,除了道场山之外,就只剩下眼前这座云巢山了。

  “大帅稍候,待末将前去查探!”

  李辩眼珠一转,忽然出声,主动请缨。

  山内没有伏兵也就罢了,若是真有伏兵,起码他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君乃我军大将,岂可轻动。”邹他摇头拒绝,朝韦宽说道:“公令,你去看看。”

  韦宽点了点头,领着数十骑疾驰而去。

  李辩脸色有些难看地拉住缰绳。

  足足过去半个时辰,韦宽方才返回,原本严肃的脸庞已经放松下来,朝邹他抱拳道:“大帅,没有发现敌军踪迹。”

  邹他大喜,扬声道:“留下五百军驻守此寨,其余部曲立即朝长寿里进发!”

  诸将闻言,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无踪,邹他此举,显然就是在留后路了,即使突袭出现什么意外,他们也可从容撤回仁城。

  退路无虞之下,全军士气大振,沉默而又杀气腾腾地朝长寿里徐徐靠近。

  距离长寿里约有里许时,全军悄无声息地在一处土坡后面停了下来。

  土坡上本来有一什敌军士卒巡守,但是邹他的夜袭经验十分丰富,早已派出刺杀小队有惊无险地将其杀死,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更加坚定了邹他内心的判断。

  他蹲在土坡杂草中,亲自观察敌情。

  只见前方视野尽头篝火点点,在深沉的夜幕中微微闪烁,火光点缀下,依稀可以看到一座庞大的营寨,密密麻麻的帐篷充斥期间,俨然一头酣睡中的巨兽。

  邹他拍了拍身旁一名将领的肩膀,后者微微点头,带着数十名擅长刺杀的武士,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朝营寨靠近。

  邹他朝周围将领轻声吩咐道:“一会敌军逻卒若有察觉,全军立即点起火把,冲入寨中,韦宽领军直冲对方中军大帐,其他人按计划行事!”

  诸将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近半将领散去,回归各部,屏气凝神地等待军令。

  在静静的等待中,前方忽然传来几声夜枭的鸣叫。

  邹他脸上一喜,得手了!

  他猛地拔出腰间宝剑,轻喝道:“靠近营寨两百步时点起火把,全军冲锋!”

第101章 军溃

  军令迅速传递到各部。

  蓄势待发地大军开始越过土坡,朝营寨行进,一千五百名刀盾兵居前,五百名弓弩手居中,两百名骑卒和其他步卒紧随其后。

  沿途草地上躺着几名被杀死的敌军逻兵。

  前队在距离营寨大约两百步时停下,迅速点起火把,耀眼的火光顿时将周围照得几如白昼。

  火光惊动了营寨里的守军,寨中开始响起钲声。

  邹他剑锋直指营寨,声音带着几分激动的颤抖,大喝道:“此战必胜!冲!”

首节上一节48/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