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三千二百金,他便可快速推进各地政务了,南洋海贸之事,也可开始着手进行。
一时间,严、伊二人皆大欢喜,现场气氛好得有如春日暖阳。
当晚,严毅在府中设下宴席,唤来诸文武作陪,盛情款待伊籍,次日又亲自邀请伊籍前往军营,观览各部操练。
伊籍从军营出来,一脸感慨地道:“今日方知吴景等人为何会败于少君之手。”
严毅谦虚数语,随即说出自己的另一个目的:“我军虽锐,然势不及袁术,袁军若至,恐不能敌。请机伯转告君侯,在下希望君侯能在南阳、江夏二郡对袁军施加压力!”
伊籍知道这件事的难度,刘表资助严毅,是要借严毅之手打击袁术,而非自己亲自下场。一直以来,刘表都在尽力避免将荆州卷入战乱。
他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道:“在下尽力而为。”
此刻,伊籍也看出来了,严毅这次完全是做足了准备,就等着他这只肥羊到来。
他唯恐严毅又提出新的要求,连忙提出告辞,不顾对方挽留,连夜离开广德,回返襄阳。
两日后,四份捷报陆续呈递到严毅案前。
“秋八月癸酉,克临水,斩首八百七十三级,余者皆降,缴获钱五百三十万、粮六千石、布帛一千一百匹、铜三万斤、铁四万五千斤.”
“秋八月辛己,克于潜”
“秋八月戊寅,克怀安.”
“军至安吉城下,城守丁野率众归降”
攻克丹阳东南四城的过程异常顺利,几乎都是当日兵至,当日便破,安吉守军更是不战而降。
“真是一处兵家宝地啊。”
严毅合上简牍,手指有节奏地叩击案面,目中若有所思。
丹阳虽然不及吴郡富庶,但盛产铜铁,更兼有大量山越兵可招募,是江东首屈一指的兵家宝地,若是有朝一日,他能于江东立业,向淮南、荆襄区域扩张,丹阳将为他提供大量的军械与兵员。
如今,他手中已掌控九座城池,如何安排各城驻军,就成了当务之急,也将决定他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严毅思索了很久,方才摊开一卷空白竹简,手执狼毫,缓缓落笔。
“即令,范偃率领三千精锐并五千城守军,进驻怀安.”
“即令,姒青于钱塘各乡亭,征召三千部民,充实军伍”
“于潜、明陵屯驻两千军,安吉、临水、运城、仁城屯驻一千军”
严毅时而落笔,时而深思,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将军令写完。
军令写完后,并未盖印,而是命人抄录后发往各部主将,让众将上呈意见,再做定论。
在这份军令规划中,严毅将所辖各城,以故鄣、怀安、钱塘为中心,构建了三个军事区域。
故鄣军区,由他亲自坐镇,旨在抵御袁术、孙策之军。
钱塘军区,意在防御王朗。
怀安军区,既是防御祖郎,也是为接下来攻取丹南六县做准备。
丹南六县是连接皖南与浙西的重要区域,却因山越盘踞、贼寇丛生,早已沦为三不管之地。
此地易攻难守,更兼民风彪悍,纵使夺之也难治理,使得周围各大势力将其视为鸡肋,虽然虎视眈眈,但无人愿耗费心力经营。
不过,对急于拓展地盘的严毅来说,丹南却是眼下最适合他攻取的地方。
原因有两点:其一,周围其他疆域皆已被各大势力占据,眼下他正面临袁术与孙策的威胁,短期内不宜再树强敌。其二,丹南是唯一仅需万余兵力就能攻取的地域,而治理丹南这个最大的问题,对他来说,并非难以解决。
若能一举攻取丹南,他将掌控丹阳郡近半疆域,从而一跃成为丹阳的最大势力,而丹南六县的山越之民,因为长期没有遭受大的侵扰,人丁兴旺,堪比一块兵役的处女地,可以提供大量的兵源。
严毅下一步的募兵之地,正是这些彪悍的山越之民。
随着战事的推进,兵员的补充将成为重中之重。他不可能一直从钱塘等地征兵,那将严重破坏当地的农业生产。
竭泽而渔之事,非智者所为!
第203章 伏杀
严毅遣重兵屯驻怀安的消息在丹南六县引起了轩然大波。
丹南,这片仅有六座城池的区域,却盘踞着近二十股势力。数年来,这些势力游离于江东之外,自成一方天地,相互提防,争斗不休。此时陡然遭受强敌窥视,顿时个个化身惊弓之鸟,乱作一团。
而控制丹西区域的祖郎,近日也是心神不宁,脾气异常暴躁。
原本他雄踞丹西,与严白虎并称江东两大豪帅,颇有些后世小说中‘北乔峰、南慕容’的味道,名气和地盘都不缺,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谁料旬月之间,风云突变,身边一下子冒出了严毅与孙策两大强邻。其中任何一人,都是他不敢招惹的对象。
尤其是孙策,更是早已与他结下死仇。
年初,孙策前往丹阳募兵时,祖郎曾率军偷袭,并险些杀死孙策。如此深仇大恨,孙策岂能不报?
祖郎忧心忡忡,辗转难眠,常在梦中遇见孙策提刀追着他狂砍。焦虑之下,想到自己与严白虎同是贼寇出身,好歹有几分香火情,终在谋士建议之下,派出使者,欲与严毅结盟,试图先消除一路威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术从陈国调回的两万精锐,在大将张勋、雷薄、陈兰的率领下离开寿春,杀气腾腾地直扑丹阳。
这个搅动风云的消息先是传到邻郡下邳,引来下邳军政两界的一阵窃喜。
死道友不死贫道,还是让袁术这厮去祸害扬州吧。
“大哥,天大的好消息,袁术派军去丹阳了!”
徐县官寺后院,奉命巡视下邳的刘备正在舞剑,忽听一声黑熊裂石般的大喊从院墙外传来,震得他耳朵嗡嗡作响。
刘备手腕一翻,剑锋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弧,铮然归鞘。
他吐出一口浊气,将剑抛给一旁的亲随,一双眼睛神光内敛,向院门望去。
院门前的鹅卵石道上,忽然刮起一阵身躯走动带来的轻风,道路两旁的花草随之簌簌微颤。
两个大汉大笑着并肩走来。
走在路左的大汉,身长八尺有余,膀阔腰圆,立如铁塔,动若奔雷。一张黑脸似锅底生铁,虬髯戟张如钢针倒竖,行走之间,一股煞气迫人眉睫。
右侧那名大汉,身长九尺,巍峨如山岳将倾,一袭青袍裹着威武不凡的身躯,自有一股儒将风骨。面若重枣,长髯垂胸,一双凤眼中似冷月藏锋,不怒自威。
“二弟、三弟!”刘备笑着迎上去,走到两人身前时,微微板起脸,朝那黑脸大汉微斥道:“三弟,和你说过多少次了,遇事要沉得住气,莫要大呼小叫。”
张飞一脸不以为意,笑容不减:“弟知道了。”
三人走到一僻静处,关羽手捋长须,眸中精芒闪动,再劝刘备:“陶州牧两次欲以徐州托付于兄,兄坚持不受,如今曹兵已退,袁军又去了丹阳,外患尽除。下次陶州牧再以徐州相让时,兄长断不可再推辞了。”
张飞迫不及待地接口道:“二哥所言甚是,徐州摆在眼前,岂有推辞的道理?陶谦那老儿三番五次相让,百姓又跪着求大哥接印,大哥若再不要,岂不是寒了众人的心!”
刘备抬头向四周警惕地张望,口中连连道:“慎言!慎言!”
张飞见他这副小心翼翼的摸样,急得浑身直冒汗,叫嚷道:“俺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但俺知道,大哥有仁德,二哥有忠义,俺老张有这把子力气,咱们兄弟三个,难道还镇不住区区一个徐州?”
刘备心中早已千肯万肯,他主动请缨,率军前来徐县巡视,正是为了就近观察袁军动静。诚如关羽所言,曹兵北归,袁军南下,徐州外患尽除,内部又有糜、陈等族支持他,谋取徐州已无任何风险,堪称天赐良机。
是时候谋取徐州了,天上凭空掉下来的一州之地,傻子才不要!
刘备望着关张二人殷切的眼神,抑制多日的心湖掀起万丈波涛,内心深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他已经三十三岁了,不想再等下去,也不想再过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日子,他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
“陶公病卧床榻,我怎能在这个时候图谋他的基业?”刘备努力控制略有些急促的呼吸,脸上挂起一丝忧愁,似是对陶谦的病情担忧不已:“二位贤弟即刻整束兵马,随我前往州府,探望陶公病情。”
张飞满脸的急不可耐,正欲再劝,忽被身旁的关羽拉住胳膊。他转头望去,只见关羽面带一丝笑意,正朝他微微摇头。
张飞渐渐反应过来,兴奋道:“大哥稍等,俺这就去召集部曲!”
两日后,袁术出兵的消息已传遍丹阳。
前往广德恭贺严毅大捷的各路使者,纷纷半道而回,来也飙驰,去也飙驰,转瞬难觅其踪。
已经到了广德的,立刻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辞行,拍拍屁股便走。
祖郎原本是打算与严毅结盟的,这时也在庆幸使团还未走远,匆匆派人号回。
每个人都清楚,袁术这次是动真格了,那两万曾与袁绍、刘表、曹操等势力作战的精锐,可不是桥蕤、乐就率领的城守军能比的,再加上孙策率领的一万四千大军,严毅焉能抵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还是躲远一点比较好。
风声鹤唳般的广德城,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深夜子时,万籁俱寂,严毅却仍未睡,披着一件衣袍,在案前落笔疾书。
摇曳的烛火映照在他微锁眉头的脸庞上,忽明忽暗。
“景升公钧鉴:淮南袁术,狼子野心,今复胁孙策为爪牙,举兵犯境。毅虽据丹阳弹丸之地,亦知社稷大义,愿为汉室守此藩篱。”
“然术众如蚁,策锋似刃,孤城粮尽,矢石将绝。闻明公坐镇荆襄,带甲十万,若肯遣一旅之师出夏口,佯攻寿春,则术必回军自保,丹阳之围可解。”
严毅缓缓收笔,将写好的简牍放到一边,又取来一卷空白竹简,在案上摊开。
“本初公尊鉴:淮南袁公路,悖逆人伦。今胁孙策为前驱,倾巢来犯,丹阳孤城,危如累卵。毅虽不才,亦知尽忠守土,然势单力薄,恐难久持。”
“公四世三公,海内人望,若肯修书景升,劝其出兵夏口,则术必分兵回援.”
“景升素敬公威,若得公手书,必不敢违。况术若得丹阳,其势愈炽,亦非公所愿.”
严毅写完两封书信,待墨迹干涸,封上封泥,即命人火速送出。
这一次,为了劝说刘表出兵牵制袁术,他连远在冀州的袁绍都去了一封信,试图让袁绍对刘表的决策施加影响。
‘大哥’靠不靠谱,就看这一把了。
三家结盟以来,他从袁绍处获得的利益最少,远不及刘表的资助数目,这个‘大哥’有点水。
严毅暗暗吐槽了几句,吹熄烛火,辗转睡去。
次日清晨,天亮未久,他便下达了一道命令:组织广德的所有百姓,立刻迁往钱塘、仁城、运城等地,躲避战火。
同时颁布了一条律令:广德百姓的田亩、屋宅等私财,一律登记造册,纳入公库,在仁城等地以相同的田亩数赠于广德百姓。日后若是广德百姓欲返回广德居住,可用仁城等地的田亩置换广德田亩。
此举对严毅与广德百姓来说,都是有利的一件事。严毅可以得到数千户人丁,用以开发仁城、运城的荒地,广德百姓迁往吴郡后,也有地可耕,不至于破产。
律令一下,在严毅与周昕二人名声的感召下,在战火及身的惶恐下,绝大多数广德百姓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开始有组织地迁往吴郡。
不久之后,广德便只剩下驻守的万余士卒,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
与此同时,孙、袁二军齐头并进,以横扫广德之势,日渐逼近。
袁军尚未抵达永平,孙策就已先行一步,率军出征,距离广德仅有四十余里。
倒不是孙策愿意当这个急先锋,而是袁术亲自下令,要求孙策即刻率军出征。
孙策暂时还不敢公然违抗袁术之令,与吕范、程普等人商议一番后,便即领兵直扑广德。
这厮轻身犯险的毛病又犯了,待全军扎下营寨后,便率领孙河、陈武、孙贲、徐琨等三十余骑,驰往前线观察地形。
只能说,孙伯符还是略有进步的,这次居然破天荒地带了三十余骑。
在他看来,有这三十精骑,天上地下,四海八荒,皆可去!
“伯符,这里很不错。两条官道,足以让各部快速脱离战场。后方那处山口,只要派两三曲士卒拦截,敌军短时间内就很难突破,绕路追击至少也要两刻钟。”
徐琨牵着马匹走上一座低矮的山丘,侧身面向孙策等人,伸手指向前方一处隐藏在山势中的盆地。
孙策对眼前这座易守难攻的小盆地也很满意。他此次出来,正是要寻找一处适合与严毅交战的地方。
这个地方,既要易守难攻,也要便于撤退和摆脱敌军追击。
如果张勋听到他们的对话,估计当场就要发飙:‘你们这些混账东西,君侯是让你们进攻广德,不是特么地让你们来防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