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9节

  这个时候

  想要银子基本没指望,能不拖欠的把督标营薪俸发个八九不离十,已经是福珠家族超级给力了。

  看看全国北方的八旗和绿营兵,能发七成薪晌都是有跟脚的,那些拖欠三五年,七八年比比皆是。

  郑国辉上前一步,俯下身子笑着说道;

  “督台大人,卑职知道朝廷现在拿不出银子来,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筹集银子。

  姑苏城和常州的长毛乱匪先后清缴一空,江南繁华之地只剩下不多的残匪余孽,挥手可灭。

  卑职的意思是派军出城作战,在清剿残匪的同时,可以把我们私盐生意扩大到江南地区,用赚来的钱购买军备。

  同时也可以锻炼队伍,检验训练成果,岂不是一举三得。”

  “嗯,有道理,那就这么办。”福珠洪阿听说不要自己掏钱,立马就同意了。

  江南地区也是属于江南提督管辖,只不过早些时间长毛乱匪重兵盘踞,福珠洪阿的手伸不过去而已。

  如今大敌已灭,淮军团练该拿到的战功也拿到手了,剩下一些残匪余孽就谈不上什么争功不争功。

  江南提督发兵扫清残匪,原本就是题中之意。

  既然郑国辉主动请战,想要立功,而且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郑国辉投入了福珠洪阿门下,情况就类似于文官的门生,在这个年代可是非常看中的关系,有责任襄助一把。

  这么精锐的兵马,不拉出去展示炫耀一番,无异于锦衣夜行。

  福珠洪阿满心欢喜的看了一会,便回到城楼里坐下喝茶。

  郑国辉达到了目的,便站在一旁陪着说话,小心伺候着,让福珠洪阿倍感有面子。

  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

  福珠洪阿这样出身富贵的宗室子弟,能跑到鼓楼来看一会儿操演,已经是极难得的事情了。

  迄今为止是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

  郑国辉率领一众军官们恭送到营门外,看着江南提督的车架远去,这才喜上眉梢的回来了。

  养尊处优的福珠洪阿不清楚,若是大批量从沪海英军手中购买洋枪,一杆洋枪连带赠送三十发子弹,也只得七、八两白银之间,二手的洋枪更便宜。

  现如今大战陆续落幕,李鸿章聘用的洋枪队也不续签合同了,这就多出来大量的武器装备。

  倒手卖了,驻沪英军等于白得一笔钱。

  这些用过的二手枪械,大不了损失勾销就是了,这是洋人军队经常干的事儿,也是捞外快的小妙招。

  至于说每杆洋枪二三十两白银的报价,倒也不是假的。

  谁都知道大清军中购买枪械,那是层层加码,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一杆洋枪60两白银高价都不稀奇,买来的却可能是淘汰的老式滑膛燧发枪。

  郑国辉不准备这样干,他准备买一批英制恩菲尔德1853式步枪,数量多多益善,若有二手的火炮也可以买一些。

  但他只会拿出三分之一装备督标营,剩下的全部运到通州老家去。

  报账的时候依然是20多两白银一杆洋枪,这样就把私盐的盈利,转换成了真正的军事实力,闷声发大财。

  郑国辉可不是那种把银子埋在地窖里的土老财,赚来的银子只有花出去,转变成实实在在的力量,才是最好的归宿。

  在得到允准后,通过江南提督府幕僚师爷方为善的协助,很快就发出了剿匪文告,飞马传递江南省辖下各府县。

  几日后

  郑国辉就亲率大军三千七百余人,以及千余民壮,浩浩荡荡的离开金陵城,开始南下清剿乱匪残敌。

  同行的还有征集的70余艘大船,装满了辎重,炮队和千余人先遣队兵马,顺江而上。

  全军上下七千八百余人,只留三千余人守城,可谓倾巢而出。

  此行一来是清剿江南省残匪流寇,二来是打通私盐运销渠道,扩充督标营地盘和影响力,三来才是捞取功绩。

  如今在太湖周边还有七八股残匪余孽,人数少的三四百,多的两三千,是淮军攻破姑苏城和常州城后,逃逸出来的长毛余孽,惶惶不可终日。

  只要不碰上数量上万的叛军,郑国辉的这支督标营完全可以横趟,几无对手。

  出城后轻车简从,大多数的辎重跟随团队顺江而上,郑国辉率领的督标营主力仅两日就抵达镇江府,在城外停下来休整。

第11章 出兵剿匪

  大军浩浩荡荡抵达,镇江知府潘仪率一众官员出城十里迎接,互叙寒暄后,一同来到城西扎下营盘来。

  镇江府本地乡绅送来牛,羊,猪,鸡等肉食和大量蔬菜犒军,顺江而上的运输船队停靠在瓜洲渡口,休整后再度起航。

  谢绝了知府潘仪进城接风洗尘的邀请,郑国辉将当地一众官员送出了营门,这才辞别返回。

  应付了这些,回到中军营帐的郑国辉显得情绪不高,眉头暗锁的在帐中踱步,这引起了幕僚董焕章的注意。

  上前作揖问道;“少东家,因何事显得心事重重?”

  “涣章兄,郑某从军四年有余,历经战阵无数,原本也是见惯了生死的人。”郑国辉轻叹了一声,走到帐前遥看着远方层叠的青色山峦,神态颇有些落寞的继续说道;

  “这一路行来,大片大片的田地撂荒,村庄寥无人烟,破衣烂衫尸骸倒卧于途,田中野草疯长,野物出没其中。

  想不到我江南烟云繁华之地,经历十数年匪乱之后,竟至破落若厮,令人深为痛心也。”

  这些话引起了董焕章内心的强烈共鸣,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将军棱角分明的脸庞,感慨的说道;

  “少东家所言正是,学生每每看到如此凄惨景象,亦是锥心之痛。

  长毛匪乱至今14年,东南半壁江山遭到战火涂炭,生灵浩劫,死于颠沛流离中的民众何止数千万?

  素以钱米富裕著称于世的江南之地,所余人口不过十之三四。

  然大势如此,以你我微薄之力又待如何?”

  郑国辉听到他话中有话,不由得眉头一挑,感兴趣的问道;“焕章兄,莫非另有计较?”

  “让少东家见笑了,学生苦读经史文伦十数载,几番科场沉沦拼搏,幸而忝居三甲之列,岂能没有经世治民的夙愿。”

  说到这里,董焕章苦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下去道;

  “可惜池蛙终究浅薄,焕章学得的这满腹经纶,终究抵不过朝廷黑暗,只能为五斗米折腰。

  可惜、可悲、可叹呐!”

  郑国辉听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董焕章面临的是当代儒家学子,一心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绝望。

  即便名列三甲“同进士出身”,也没有官儿给你做。

  长毛匪乱横扫江南半壁江山,无数的八旗和满清官员纷纷殒命,半个华夏旧有的统治基础被连根拔除,所造成的影响力是颠覆性。

  厘清匪乱后,不代表这些考取恩科的进士就有机会了。

  想想看

  从咸丰元年至今,有多少恩科的进士无官可做?

  加之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列强加诸于朝廷身上巨额战争赔款,每年都要数百万两雪花银,这些钱从何而来?

  于是捐官之风盛行,捐知县,捐知府,捐道台,捐举人捐进士,朝廷里现在是有钱就给乌纱帽,上行下效搞得官场一片乌烟瘴气。

  京师里候选的官儿几乎住满了客栈,哪里轮得到一个无权无势“同进士出身”的董焕章?

  只怕等白了头,也等不到吏部的候选告身吧?

  这也难怪董焕章内心极度失落,原本已经登上了青云大道,谁知道从天上落下了一座山,告诉他此路不通。

  放在谁的身上,都会抓狂吧?

  这在郑国辉的眼中,却是极好的,

  他正需要这样励志于经世治民的夙愿的人才,而且多多益善,今后成为自己的得力臂助。

  用武之地当然不是在神州大地,而是在南洋。

  董焕章恰好又是自己的妹夫,原本就值得信任,现在只需多培养实际民政能力就行了。

  想到此处

  郑国辉脸上露出微笑鼓励说道;“焕章兄,不用如此悲观,你在我的幕僚中也同样是为朝廷效力,当潜心任事,厚积而薄发也。”

  “学生明白,自当专心任事。”

  闲话过后,董焕章告辞离去了。

  郑国辉踱步走回帐中,目光凝望着悬挂在帐中的地图,显得若有所思。

  战乱结束了,四处逃离的民众正在逐渐回归,清理战争的废墟,拔除田间的野草,恢复昔日农耕的田园生活。

  这样的过程,将持续两至三年。

  在镇江府周边的山峦丘陵地带中,金坛县,丹徒县,都有大量逃离战乱的流民以及残匪余孽,那不是军队围剿的目标。

  只需通过适当的降低田地佃租引导,这些流民就会被吸引过来,定居在乡村周边,用辛勤的劳作换来安定生活。

  在江宁府登记房铺田契期间,郑国辉近水楼台也获得了大量无主的田地和城内房屋店铺,数量极其惊人。

  若说“郑半城”也不为过,这是他趁着当初江宁知府还未上任的空暇,为自己和江南提督福珠洪阿谋求的私利。

  这其中就有江宁府周边县市大量的无主田地,郑国辉以每年两钱银一亩的租佃价格,大量招收流民耕种土地,效果非常显著。

  几万亩土地,已经佃租出去七七八八了。

  两钱银一亩的价格,差不多是上等水田佃租的一半,比普通田租少三分之一。

  正是低廉的佃租吸引流民趋之若鹜,江宁府也是战后恢复最快,恢复最好地区,如今还有大量人口流入。

  镇江府这边就差的太多,若到了常州府,情况恐怕还不如这里。

  郑国辉的目光在地图上丹阳附近的丘陵山地搜寻,这里有一股人数上千的匪寇,是大军要剿灭的目标。

  这股匪寇是被打散的长毛叛军中的一股,辗转流落到丹阳附近的丘陵地带,时常袭击村庄,县城,依然是裹挟百姓,劫掠粮食那一套。

  匪首是原太平军将领毛大栓,因为此人作恶多端,杀人无数,所以匪号叫做“毛剃头”。

  此人流窜在丹阳县周边山林中,系必须要剿灭的匪寇之一。

  如此大股的匪寇穷凶极恶,镇江府及丹阳县都对付不了,修整中的淮军又不屑于出手,正是督标营合适的目标。

  “行,就是他了。”

  郑国辉很快下定了决心,准备拿这个匪首“毛剃头”来个开门红,打出江南督标营的威风来。

第12章 牛刀小试

  金陵督标麾下分治前、后、左、右、中五营,每营六百丁,另有亲卫队,马队和炮队及辎重营,共计4200余人。

  归属金陵城守尉统辖的还有驻守金陵及周边府县绿营兵,总数近4千,这部分兵力暂未轻动,留守城池。

  此次出征

  除了留守兵力之外,郑国辉将能够动用的精锐兵力倾巢而出,就是要以兵力和装备的绝对优势,打出一场漂亮的匪寇剿灭战。

  蚊子再小也是肉,清剿匪患那也是战功不是?

  “本将把马队配给你,你部先行进达谷阳镇,动员地方及百姓搜寻“毛剃头匪帮”消息。探明匪帮老巢所在后,不可轻举妄动,等待本将率大军前来会合,再行一举歼灭。”郑国辉在帐中下达军令,神色肃然的叮嘱说道。

首节上一节9/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