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任何中美洲相关事务,都不可能绕过楚国这道坎儿。
既然无法改变,美国很容易就接受了现实,尝试着与另外一位区域外列强共处,尽管这很难。
楚国王室派发给中美洲总督区的密令,在三月中旬就抵达了,从马尼拉发出的跨洋电报,延迟1~2日便可抵达,非常之便捷。
汪海总督接到的楚王谕令,是积极配合皇家第九师进行战争准备,扩充兵源和物资,加强征兵训练,务必在6月前完成。
这么一算,也只剩下三个月不到时间。
皇家第九师从3200余人迅速扩增到齐装满员,在配备战争时期辎重团和补充团,全师上下的兵力直奔七千去了。
再加上5个独立团,兵力随着区域形势的变化,纷纷进行加强,所需的缺额新兵近万人,需要立刻在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征募训练。
再加上从夏威夷真原来的2000余军官和骨干,总计兵力约2.3万余人,另有1.5万余武装民兵随行保障战斗。
这样的战争规模,是当前中美洲总督区能够发起的最大规模了。
整个中美洲总督区,经过十几年的华人持续移民,华人家庭人数总计约155万余人(注:包含嫁入华人家庭的中美洲妇女,总数接近37.6万人),能够出动3.8万兵力发起远征,这还是当地人口结构以华人移民男性为主,整体年龄结构中线21.6岁,适合动员的兵员较多的原因。
现代战争已经从单纯堆积兵力,到更加注重火力和战场机动性,强调战场纪律和训练,对士兵的整体要求更高。
中美洲事务三驾马车,全面掌总是汪海总督,少将军衔。军事方面董家生上校,任皇家第九师长,殖民事务则由范宗杰一力主持,三人分工明确。
此次楚王密令,明确董家生上校晋升少将军衔,作为中美洲远征军的副司令长官,协助从马尼拉万里迢迢抵达中美洲的司令长官黄山中将指挥远征军,紧锣密鼓的筹备对哥伦比亚的惩罚性战争。
范宗杰升任中美洲总督府民政事务长,主掌战争物资与后勤筹备事宜。
楚王一声令下
楚国庞大而又严密的战争机器立刻开动起来,征集而来的年轻壮勇纷纷进入军营,这些有着武装民兵基础的乡民,随即接受了严苛的军事训练。
摇身一变,从民兵转变为正规军人。
军火库和物资仓库相继打开,大量的物资从被服到武器分发下来,马那瓜周边地区形势骤然紧张起来,进入了战前准备状态。
3.8万名士兵和民兵先后进入十几座军营中,展开了紧张的军事训练,训练场上整日枪声不断。
楚王郑国辉的估计没错,在面临楚国的战争威胁之际,哥伦比亚政府依然死鸭子嘴硬,甚至口出狂言挑衅。
直言不畏惧战争,更不会被一些留着辫子的东方人吓到,简直就是个笑话。
兴许,这是法国人带给他们的自信。
1883年注定不平静,刚进入5月初,不甘心失败的法军就再次组织了2.4万军队,向北大举入侵河内,第二次法越战争正式爆发。
黑旗军主将刘永福亲自率领32营共计17800余名将士,在荣市第一线与法军展开激战,炮火连天打的非常惨烈。
黑旗军参谋军师黄奇帆率领来自广宁省的万余增援兵力,火速南下,星夜疾驰直抵荣市第一线。
面对黑旗军刘永福的紧急求援,驻扎在红河三角洲一带的朝廷滇军,桂军和粤军总计40营2.2万余兵力,始终按兵不动,打着坐山观虎斗的主意。
一方面,这些朝廷绿营官兵看不起土匪出身的黑旗军刘永福,也没有胞泽之情。
加之朝廷态度暧昧,那索性看戏就好了,反正做多就错多,谁知道朝廷上官心里是怎么想的?
借着法国人的手,削弱一下气势正盛的黑旗军,兴许是个不错的好主意。
另一方面,这些朝廷绿营兵马都吃过法军的亏,从内心怵鬼佬军队,言及“法兰西炮火之利,此乃平生所仅见”。
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一个“怂”字。
在埃及
英国从1882年7月11日发起的对埃及殖民征服战争,断断续续延续到了1883年5月,消灭了以阿拉比为首的一大批埃及爱国军人,全面占领了开罗及周边地区。
英国驻埃及总领事贝林由此成为埃及真正的幕后统治者,开启了统治埃及25年的漫长历史,直到一战爆发后,
在此期间
英国军队四处镇压埃及反抗武装,将这片垂涎已久的北非土地纳入殖民统治中,完全顾不得其他地方事务。
德国则是关注于非洲,已经派出了多达13只非洲冒险勘测团,对北非,西北非,中非,东非各地进行全面考察勘测,为下一步殖民非洲做准备。
德国冒险勘测团的足迹遍及非洲各地,甚至包括已经明确殖民地的刚果河流域,以及南方的葡属安哥拉,葡属安哥拉跟南方的纳米比亚,纳米比亚也就是一年后德国军舰大举登陆并且开始全面扩张的德属西南非。
现在这个阶段
德国人正在为殖民非洲做准备,意图从非洲狠狠的撕下几大块肉来,以弥补德国海外殖民地严重匮乏的局面。
在很多德国高层看来,这与当前德国世界级列强的身份和地位完全不相符合,是需要着重弥补的短板。
这几年来,德国冒险勘测队在整个太平洋转了无数圈,连一个像样的小岛都没找到,几乎到处都是楚国事实领土的踪迹,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被逼无奈,只能将殖民的重点放在了尚未开发的非洲。
大举对外殖民在德国高层非常有争论,德国著名铁血首相俾斯麦就非常反对,认为这都是在做无用功。
一旦爆发欧洲战争
那么在海外拥有广阔殖民地的英法等国,可以轻而易举的截断德国海外殖民地的生命线,进而坐收渔利。
德国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实际上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不得不说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极具洞察时光的睿智眼光,他的预言在三十多年后一一应验,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这无法阻挡德国高层那些宣扬大德意志的强硬派和少数对外扩张殖民的狂热派,这其中也包括德意志皇太孙威廉,即6年以后登上德意志皇位的威廉二世。
这位皇太孙威廉现在就是狂热的对外殖民派,一些大德意志主义者和强硬派围绕在他的身边,形成了一股积极的势力。
即便以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威严,也无法阻挡这些主张在世界范围内,都应该拥有德国殖民地的狂热拥趸,只能妥协了。
这些世界列强中,没有一个真正把注意力放在中美洲,他们有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第452章 恐惧一百年
中美洲地区局势的演变,让楚王郑国辉意识到必须对法国的力量进行有效牵制,避免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泛滥,就此要与英国政府达成默契。
于是,马尼拉和伦敦的跨洋密电平凡往来,这是单独针对法兰西的布局,从中南半岛到中美洲,甚至影响到北非局势。
在英国占领了塞浦路斯后,法国随即于1881年出兵占领了埃及的邻国突尼斯,这引起了英国的强烈不满,认为这一行动将促成法国在地中海地区优势的无限扩大。
从某种方面来说,影响到了英国的海洋霸权。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英国人都不是真正的喜欢法国人,在普法战争前背刺的时候毫不犹豫,完全出卖了这个盟友。
只不过由于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形势变化,英国不得不接济势力衰落的法国,以求达到“欧洲平衡”的战略目标,属于被迫营业。
法国费茹里政府奉行积极扩张殖民政策,打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意,用对外殖民的成绩减弱欧洲集团对抗的压力,赢得法国民众的欢迎和支持。
他一方面极力扩大北非阿尔及利亚殖民地,另一方面出兵侵占突尼斯,并且在中南半岛再度牵头发起战争,这都让英国格兰斯顿内阁感到不满。
通过楚国政府的积极沟通,英国默许了楚国在中南半岛的军事行动,只不过要求保持在必要的限度,且不追求扩大中美洲殖民地,分割现有哥伦比亚政府领地。
若能对法国的洋际运河公司的史诗级工程造成牵制,那也是英国人乐见的局面。
让法国人不大不小的栽个跟头,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兴许也是个好事。
从1883年5月初到5月末,连头带尾23天,法国第二次侵越战争宣告失败,在荣市防线上狠狠栽了个跟头。
是役,黑旗军运用了楚国军队拿手的土城防御线战术,在荣市前线构筑了前后4条土层防御线,据城防守,与法军血战在一起。
城池这玩意儿,没有好用不好用之说。
在英法联军入侵北方神州之际,那么多的高大城垣上,守军几乎闻风而降,入侵的英法联军几乎不费一枪一弹,便昂然而入。
攻打京师城时
十几万京师守军几乎就没有在城墙上,英法联军搭着梯子就翻过去了,简直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再坚固的城墙,守军没有拼死血战的顽强信念,那都是一层窗户纸,轻轻一捅就破。
黑旗军很好的秉承了楚国皇家陆军铁血善战的精神,那么他们据守的土层防御线,每攻破一层,都需要法军付出沉重血的代价。
法军依仗着炮火的优势,对土城防御线发起炮击动辄六七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将土城防御线炸的到处都是坍塌的缺口,对黑骑守军造成大量杀伤。
但每当法军进攻时,这些黑旗军总能奇迹般的从泥土废墟中爬起来,用枪打,用刀砍,用生命守护着阵线。
一道土城防御线往往经过数次争夺,双方的鲜血染红了阵地,战斗打得异常惨烈。
刘永福麾下精锐之七星黑旗军计四千余众,由悍将吴彭年、吴汤兴、王德榜(战死),王德标,肖三发,吴荣邦等率领,不断的从侧翼突入法军阵地,击毁火炮,与法军肉搏血战在一起。
其中吴彭年重伤,吴汤兴断了一只胳膊,王德榜战死,吴荣邦战死,柏正才战死,血战十余日,七星黑旗军仅剩下不足800余众,余者非死即伤。
黑旗军的顽强抵抗出乎法军孤拨总司令的预料,在法军伤亡超过5300人,166名军官阵亡,损失火炮91门后,不得不率领余部撤退,返回顺化修整。
历经近月的血战,屡受重创,这支法国远征军也失去了进攻的势头,无力继续再战。
此战过后
黑旗军以伤亡8792人赢得了惨胜,同样也伤筋动骨了,毕竟法军的猛烈火炮不是盖的,超过一半的伤亡都是源自于此。
广西老表的骨头硬扎,法军一脚踢上去,当即折断了脚骨。
仅战后抚恤一项
预计就将超过1800万法郎损失,这还不含战争中损失的军备物资以及其他支出的战争费用,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反观黑旗军方面,早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
如今的黑旗军有钱,有地盘,有人,在遭受重创后迅速补充兵力,征募了上万新兵入营训练,再加上缴获的大量法制武器装备和火炮,迅速回血恢复实力。
此次再度惨败,消息传回巴黎引发一片哗然,法兰西震动了。
法国议会以306对149票否决军费追加案,积极力主扩张殖民的费茹里政府成了背黑锅的,在巴黎上下民众越来越高的怒火中黯然倒台。
法属西贡总督府在中南半岛的扩张再度遭受重挫,黑旗军成为法军北侵不可逾越的一道障碍,屏护神州南部沿海诸省。
七月间
法国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法国议会再度给西贡总督府批下了5000万法郎的战争预算,国内的怒火转向了北方朝廷,社会上叫嚷着继续开战的声音不绝于耳。
法方代表福禄诺交给李鸿章一份节略,通告法国已派巴德诺为全权公使来华会议详细条款。
并无礼要求严厉惩治黑旗军,对黑旗军将领追责,要求朝廷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全面殖民,划定一块中立区,使得北方朝廷撤出驻越军队,也包括黑旗军。
所谓:柿子专捡软的捏。
相比较铁骨铮铮的黑旗军,北方朝廷更好拿捏,法国人想由此突破。
知道这些消息后,楚王郑国辉都不由得怒骂了一声“无耻”,真的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就连脸都不要了。
这时候,楚国对哥伦比亚的战争准备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黄山中将与参战的海军编队皆已到位,皇家陆军参战各部齐装满员,正处于高强度训练中,随时能够踏上南下的征程。
楚国王室和政府方面的财政充盈,国际社会形势有利于我,国内的舆论预热已经到位,很多热血民众甘愿自发的前往中美洲战场,为维护祖国尊严一战。
“陛下,您的意思是?”
“让外交部做出最后的外交努力,劾令哥伦比亚总统及政府高层悬崖勒马,认清现实,莫要以一己之力毁了当今中美洲和平稳定之大好局面。”
“微臣遵命,即刻转呈圣谕。”
“嗯,战争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选择,希望他们迷途知返吧。”
“陛下仁德,屡次给予幡然醒悟的机会。区区南美洲土著哥伦比亚怎能体会如此苦心?其总统瓦雷布一意孤行,当真9头牛都拉不回来呀。”
“先礼后兵罢了,去执行吧。”
“微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