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秘书长李经会再次施礼后,向后退了几步,转身迅即悄然离去。
楚王郑国会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由得出声轻叹一下,对于这场无厘头的战争,他的心中也颇多无语。
这是立威之战,惩戒之战,也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
对于楚国在中美洲的所作所为,包括排挤白人,大肆打压和奴役中美洲印第安土著居民,并将当地的混血白人边缘化,制定了种种不合理的限制政策。
中南美洲各国看在眼中,颇有一种兔死狐悲的不愤感觉。
但敢于公开跳出来指着楚国鼻子骂的只有哥伦比亚,其他各国要么事不关己,要么自己也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这茬儿。
临近的秘鲁和玻利维亚输掉了争夺阿塔卡玛沙漠的资源战争,正在被智利的军队军事占领,自顾不暇。
巴拉圭在早前的战争中被打的五痨七伤,最惨的时候,国内的男人都不足3万,这还包括从7岁到70岁的所有男人。
战胜后的巴拉圭不但割土赔地,自身也被巴西和阿根廷长期军事占领,遭受奴役和狠狠的羞辱,至今已有7年多了,依然看不到结束的那一天。
南美洲大国巴西是楚国刚果河公司贩运黑奴业务的大主顾,几乎有接近一半的黑奴,被贩运到极度缺少劳动力的巴西,广受当地农场主欢迎。
阿根廷和智利则是标准的白人政权,有着起码的底线,还没发昏到随意触怒一个世界列强。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一笔亏本买卖。
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哥伦比亚政府跳了出来,疯狂指责楚国,最根本的还是源于大运河的利益之争。
可哥伦比亚政府高层也不想想,他凭啥和楚国去争?
楚王郑国辉现在要做的就是“杀一儆百”,绝不惯着这臭毛病,这些中南美洲国家在开口之前,得好好想想能否承受楚国军事打击的怒火?
要不然有样学样,那还怎么混?
中南美洲的形势不会一直如此,有地区局势紧张的时候,自然也会有缓和的时候,有不同的民主政府上台,政见各异。
楚国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中南美洲政府高层都恪守外交准则,别胡乱的信口雌黄,但可以保证,那些不负责任乱嚷嚷的国家付出沉重的代价。
真要说起来,哪个列强不是一堆的黑历史?
美国人现在在北美大陆,正在四处屠戮印第安部族,这是史上最大的系统性,有组织的种族灭绝行为之一,算不算黑历史?
英国正在埃及镇压反抗群众,悍然颠覆民主自治政权,算不上黑历史?
法国一次又一次的发动中南半岛殖民战争,镇压并奴役中南半岛民众,甚至企图染指北方大陆,算不算黑历史?
列强国家在国际上如此的兴风作浪。也没有看见哪个列强国家站出来主持正义,为弱小民族和国家发声,这就是当前各国列强共同默契维护的弱肉强食法则。
区区一个哥伦比亚,啥时候轮到你出来伸张正义?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楚国非常有必要发起一场惩戒性战争,要让“哥伦比亚恐惧一百年”。(注:楚王郑国辉的原话。)
第453章 谁是赢家?
哥伦比亚共和国简称“哥伦比亚”,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沿海国家,其地理位置东邻委内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尔、秘鲁,西濒太平洋,西北与哥斯达黎加接壤。
而哥斯达黎加则与楚国所属中美洲总督区接壤,哥伦比亚国土面积117万平方公里,是南美洲地域较为广阔的国家之一,首都在波哥大。
1882年,哥伦比亚总人口337万,居拉美第三位,低于巴西和委内瑞拉,人口以混血印欧人和印第安人为主。
其总人口规模,约是楚国中美洲总督区的一倍,兴许这就是哥伦比亚挑衅的底气。
哥伦比亚共和国原为印第安人的传统居住地,1536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在1810年7月20日,哥伦比亚共和国宣布独立,后遭西班牙军队的残酷镇压。1819年,趁着欧洲动荡,西班牙王位空悬之际,哥伦比亚共和国重获解放。
到了1821年,哥伦比亚与现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巴拿马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后因为内部矛盾重重于1830年解体。
1831年,哥伦比亚共和国改名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与美方签署巴拿马运河开掘协议和沿途土地租借协议100年,就是这一时期做出的决定。
到了1861年,新格拉纳达共和国又改称哥伦比亚合众国,这是学的美国佬,给自己加上了“合众国”的时髦名称,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1883年这阵子,哥伦比亚刚刚推翻T.瓜迪亚古铁雷斯长达12年的独裁统治,实则是这个独裁者年老体衰,统治愈发的昏庸黑暗,被哥伦比亚其他的实力家族联手颠覆了。
新上台的哥伦比亚瓦雷斯总统急于赢得威望,现阶段的哥斯达黎加完全就在哥伦比亚二大实力家族的掌控下,事关巴拿马运河开掘的利益,就是哥伦比亚实力家族的利益。
搞清楚这些弯弯绕,就清楚哥伦比亚总统瓦雷斯上蹿下跳真正的缘由了。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只不过,这一次瓦雷斯总统选错了靶子,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世界列强楚国,由此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莫大的灾祸。
8月12日,哥伦比亚政府正式拒绝楚国的最后通牒,态度强硬的表示道:
没有任何列强势力能够让英雄的玻利瓦尔人民低头,哥伦比亚捍卫自由和民族尊严,坚持真理和公义,没有可能屈服。
瞧这话说的,嘴可不是一般硬。
至此,楚国远征军大举入侵哥伦比亚已经不可避免,唯一悬念只是时间问题。
楚王郑国辉一点都没奇怪哥伦比亚政府的强硬态度,这似乎是充满热情的南美人通病,嘴硬还死轴,脸面大于天。
1864年至1870年的巴拉圭战争中,小洛佩斯总统率领国家打的山穷水尽,男人几乎死绝了,依然在山林里坚持游击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879年,鸟粪战争中的秘鲁也是如此,秘鲁总统率先挑起了战争,却没本事胜利的结束战争。
硬顶着打了三年,结果首都利马都被智利军队占领了,秘鲁总统和一众高官都沦为阶下囚,国家也丧权失地,元气大伤。
紫宸偏殿中
楚王郑国辉站在地图边已经良久,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中美洲这一部分,仔细的在哥斯达黎加地区权衡,目光中若有所得。
这一次楚国远征军发动的远征,不再是一场立威之战,一场震慑之战,而且有着“假道伐虢”的妙处,
具体就在于
楚国远征军向向南无法直接越过哥斯达黎加地峡,直接进攻哥伦比亚本土。
向南必须通过细细窄窄的哥斯达黎加地峡,经过法国已经全线动工的巴拿马运河,这才能攻入哥伦比亚境内。
哥斯达黎加虽然名义上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因为国小力弱,全国总计只有19.3万人口,甚至连军队都没有,在整个19世纪都从属于哥伦比亚政府,外交,国防和经济受到哥伦比亚的全面控制。
所以外国想要开凿巴拿马运河,无论美国还是法国,那必须得找哥伦比亚政府,签署相关协议,找哥斯达黎加是没用的。
假道伐虢真正的困难在于,楚国远征军必须要越过正在全线开工的巴拿马运河,这无疑触动了法兰西的利益,法国人绝不会允许。
你想想看
一只杀气腾腾的大军迎面而来,那会在巴拿马运河开掘工地造成何等程度的恐慌?
在恐惧情绪的支配下,工人都跑光了,那还挖个鬼的运河。
“出征的日子,就定在8月27日吧,电令中美洲哥伦比亚远征军全体将士,本王已经准备好庆祝胜利的美酒,在凯旋的那一天与将士们痛饮。”楚王郑国辉声音平稳的吩咐说道。
8月27日?
众臣心中一惊,这是楚王率军北伐17年的大日子,楚国本土各地都将举办一些纪念性的活动,尤其是军方,特别重视这个极具象征性意义的重大日子。
今天是8月13日,距离哥伦比亚政府拒绝最后通牒只有一天。
从时间上看,下旨电令中美洲哥伦比亚远征军于8月27日正式祭旗出征,还有小半个月时间,完全来得及。
“臣等领命。”
不知道什么时候?
楚王郑国辉已经从偏殿里出来,正在对例行觐见的众臣发号施令,以李鹤章为首的内阁众臣们施礼恭声回答道。
开战只是一纸电令的事儿,在过去的6个多月时间里,中美洲总督区已紧锣密鼓的做好了一切备战准备,大军整装待发。
皇家海军远征编队早已经抵达,近期在马拉瓜附近正进行适应性的训练,以策应战争行动。
楚王郑国辉的目光威严的扫视众臣,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回荡在殿堂中,伴随着稍许回响,一字一句都落入到众臣的心坎上。
“明犯大楚者,虽万里必诛之。
此战警示世间诸国,王国神圣尊严不容侵犯,不容诋毁,王之禁脔,触之必死。
此次哥伦比亚远征军出征,扬我国威于万里波涛之外,振奋华夏民族信心,其功在当代,意在深远。
内阁总理衙门各部门务必戮力同心,急前线之所急,想前线之所想,倾力提供所需资源,此为当前要务也。
尔等务必谨记在心,不可懈怠。”
“微臣等谨遵圣命,片刻不敢懈怠。”众臣轰然应道。
楚王郑国辉交代了,又对众臣奏请的要事一一应对,或允准,或封驳,或延后,至两个多小时后方才结束战时御前会议,众臣纷纷施礼后离去。
楚王郑国辉高坐在御座上,闭目凝思,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椅背上的九龙腾云图案,心中又把交代的事项过了一遍。
万里用兵,不可不慎啊!
基于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局面,楚王郑国辉小心的权衡发动对哥伦比亚战争的后果,这其中包括正在全面开工的巴拿马大运河,触及到的法国利益。
现在这个年代列强都是不讲道理的,各个蛮横霸道,偏生又装出一副负责任大国的模样,以此来迷惑世人。
英国大举入侵并占领埃及后,英国首相格兰斯顿议会表示:“决不允许埃及进入无政府的状态,必须保证的秩序,我们在埃及的目的就是推翻专制统治,恢复制度和自由”。
英国公开宣称保卫埃及的利益,不被民族主义运动侵犯,只待恢复继续后,英国军队就将还政于民,恢复埃及的自主权利。
实际上
这只是逛骗人的借口,英国从此牢牢的将埃及纳入保护国的麾下,英国驻埃及总领事贝林成为这个国家事实上的太上皇,独裁统治了25年,直至一战前夕……
想想看,作为世界霸主和秩序制定者的大不列颠帝国都公然这么干,那其他的世界列强岂不都是有样学样?
楚国同样如此,口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具体到此次远征哥伦比亚的军事行动,楚国方面已经与英国方面达成私底下默契,有了战争行动的底线。
那就是不图谋分裂现有的哥伦比亚版图,不占领并分割其领土,致力于维护中南美洲长期稳定与和平,不单方面改变现状。
也就是说惩戒一下就算了,别太过分。
这是英国方面给出能容忍的底线,楚国也同意了,这绝不可能反悔,因为这是两个世界列强的默契。
出卖地区性的弱小民族和国家,换取列强的妥协让步,维护表面上的世界大同,这几乎是贯穿整个19世纪的国际秩序法则,也是强盗的逻辑。
在世界各地,几乎都能看到类似的情形屡屡上演,世界列强们私底下的交易,成为19世纪国际秩序的主线。
在中南美洲的哥伦比亚问题,同样如此。
但这不代表无机可乘,楚国向南攻击哥伦比亚必须要经过哥斯达黎加,大军过境,寸草不留,这是一个比较露骨的形容词。
从一个侧面
反映出当今时代军队那是比盗匪都更凶狠的战争力量,动辄屠村灭镇几乎是家常便饭,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衡的了。
在国内打仗是这么凶狠,出了境到国外打仗,那就更加放飞了。
指望这样的军队爱民如子,秋毫无犯,那可真是想瞎了心,不如祈求上帝还来的靠谱些。
楚王给远征军下达的命令就是让“哥伦比亚恐惧100年”,仅从字面上理解,就满含着凛冽的杀意。
楚国哥伦比亚远征军非要过境哥斯达黎加不可吗?
那倒也不是。
从中美洲马那瓜或者加勒比海一侧的港口,可以非常方便的泛舟海上,进抵哥伦比亚每一个沿海港口,登陆上岸不成问题。
哥伦比亚区区300多万人口的小国,其海军力量只存在于纸面上,实际上以水警区缉私队的名义,拥有一些小火轮和单桅帆船,数量不多,船况也非常堪忧。
大半的时间,都停留在港口里。
楚国所拥有的任何一艘铁甲巡洋舰,在哥伦比亚附近海面都是无可匹敌的强大力量,足以封锁和控制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