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南部,法属西贡总督府掌控约37个省,还有柬埔寨,老挝王国的大片领土,是中南半岛的最大势力之一。
越南的省非常小,几乎相当于楚国的县一级,且地盘大有不如,很多仅相当于楚国的乡镇,领土显得非常细碎。
这样的态势,楚王郑国辉是相当满意的,以黑旗军为一道屏障,挡住了法国向北入侵的企图。
可怜的北方神州已经多灾多难,能够少一份磨难也好。
就在这几年,比利时,荷兰,葡萄牙这些小国都跑到北方神州去,逼迫朝廷签署一些渡让主权的租界协定,楚王郑国辉对此都麻木了。
谁都能来欺负下,已经放弃反抗了。
这就是个软瘫在地的玩意儿,怎么刺激都支棱不起来,还能咋办呢?
那位西宫皇太后还大言不惭的说“宁予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话都能说的出口,显见着满清一族的心思了。
这样的朝廷,早早倒了也好。
楚王郑国辉是楚国之主,在如今更关心的是楚国利益和发展,北方神州自然有其演变的历史轨迹。
不经历欲火涅,怎能蜕变重生?
进入1883年,国际上主要的大事是即将召开的柏林会议,讨论瓜分非洲事宜。
在欧洲
如今的比利时王国与英国签署协议,英国承认比利时在莫桑比克地区的殖民权益,这等于出卖了葡萄牙。
莫桑比克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相比较刚果河流域的230万平方公里小的多,仅是后者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刚果河流域落入楚国手中之后,不甘心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找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表姐,言及看上了莫桑比克,请求得到英国的帮助。
莫桑比克是非洲第二大的森林绿地,仅次于刚果和流域,这里水网纵横,气候温润,盛产黄金和象牙,是传统的葡萄牙殖民地。
为此,英国不惜得罪葡萄牙,与比利时签署了承认其莫桑比克领地的双边协议换文,正式确立了比利时的殖民地位。
而此举遭到了葡萄牙的强烈反对,结果就是反对无效。
葡萄牙王室的预感得到了应验,若是当时不放弃刚果河流域,估计也会被楚国强行的占有,什么也得不到。
欧洲王室间也有亲疏之分,相比联姻关系亲密的比利时王室,操着一口葡萄牙语的葡萄牙王室就疏远多了,而且两者间信奉的一个是新教,一个是天主教,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葡萄牙王室在历史上与法国王室走的更近,如今法国都是第三共和国了,自己把法国贵族都干没了,这些历史渊源也就别提了。
环顾整个欧洲,竟然没有一家王室为葡萄牙王室说话,这也是够凄凉的结局。
正是基于比利时和葡萄牙瓜分非洲殖民地的纠纷,在欧洲,这一外交冲突得到了重视,因此即将于明年下半年召开柏林会议。
该国际会议计划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
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参与会国大致明确,已经有16个国家表示愿意与会,参与柏林会议的进程。
它们分别是作为东道主的德意志帝国、以及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楚国、美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葡萄牙王国、奥斯曼帝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和挪威。
会议将讨论莫桑比克归属问题,楚国购买刚果河流域问题,英国和法国在非洲殖民地分界问题,各国列强在非洲殖民地占有的分界和国际承认问题等等,这是一场瓜分非洲殖民地的饕餮盛宴。
在目前阶段
楚王郑国辉已经无意在非洲寻求更大的殖民地,他觉得,能够将楚属东非和楚属西非(注:即刚果河流域)完全消化掉,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贪大求多,其实没有必要。
法属西非是单块殖民地最大的地区,主要以阿尔及利亚为主,向周边地区无限的扩张,向南直抵楚属西非刚果河领地。
在柏林会议上
明确与法国在非洲的分界线,就是一项重要的外交任务。
楚国的立场是以喀麦隆地区一分为二,以南属于楚属西非,以北属于法属西非殖民地,分界线在大海湾城(注:喀麦隆之杜阿拉)以北。
基本上楚国占有喀麦隆的五分之四,法国占有喀麦隆北部的1/5,用一条地理分界线直接分割,呈现出清晰的刀割一般的地理分界。
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争议,一切以地理经纬线为准,以边界划分协议为准。
在楚属西非(注:即刚果河流域)殖民地的南部,是楚国与葡萄牙安哥拉殖民地的划界,这已经在上一份划界条约中明确了,楚国不追求更多。
占便宜没够,那谁都讨厌。
现有东非公司的领地,主要是沿红海北岸的厄立特里亚地区的9.6万平方公里和吉布提地区的3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沿着红海1400余公里的狭窄沿海绿洲地段,成长条形状。
其东北端在吉布提,属于阿拉伯海进入红海曼德海峡的那一小段,也是属于印度洋西岸的最西边部分。
正好与楚国印度洋舰队母港亚齐,处于整个印度洋一东一西的位置,两者间遥相呼应。
而对于广大的东非沙漠地带,即索马里地区,楚国并没有主张殖民地的想法。
这一片浩大的东非之角沙漠枯寂而荒无人烟,占地高达63余万平方公里,地盘无大不大,却没有什么绿洲之地,异常的荒凉。
楚王郑国辉对这块地方完全没有兴趣,这里也是天然的地理屏障,将东非,埃塞俄比亚高原与楚属东非领地阻隔开来。
综合来看
楚国在柏林会议上的外交诉求应该得到落实,本身的难度不高,主要是确认地理划界,这没什么可说的。
倒是会议主席国德国在非洲强烈诉求占有两大块殖民地,一块在葡属安哥拉以南,以纳米比亚地区为主,叫做德属西南非。
德属西南非殖民地就紧靠着南非,从这里继续往南就是南非了,英国人叫做罗德西亚殖民地。
另一块叫做德属东非,就是坦桑尼亚地区,其位于如今比利时和葡萄牙争的不可开交的莫桑比克以南地区,属于中部非洲。
这两块地盘都是无主的,且连片的广阔区域,面积动辄百万平方公里以上,非常之广袤。
但这些地区也不算好地方,属于典型的干旱沙漠地形,绿洲有,但是不多,不适合大规模人口的繁衍,土地承载力有限,气候环境较为恶劣。
非洲本身的好地方就不多,北非基本上被英法两强瓜分了。
法属北非地盘超级大,剩下的英属埃及,苏丹,乌干达,肯尼亚,中间只隔了德属东非和争的不可开交的莫桑比克,剩下的就是英属罗德西亚了,也就是英属南非。
楚国占了个好地方,那就是被称为非洲绿肺的刚果河流域,这里水资源最为充沛,且拥有大片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地区。
继续占有非洲殖民地,那容易引来欧洲列强的眼红嫉妒,难免有下一步的暗戳戳动作。
这些都不得不防,能够守住当前的利益,就已经足够了。
在楚王郑国辉的计划中,他准备亲赴欧洲,参与柏林会议这一盛大的国际会议,同时在欧洲各国面前露露脸,与欧洲各国的王室结交结好。
孤阴不长,国家也是一样。
在国际舞台上多交朋友,有了雄厚的实力做底蕴,别的国家也愿意顺水推舟,卖上一个好。
老是缩在南洋这块地区里,不符合楚国现在越来越扩张的利益诉求,给欧洲王室以孤僻的印象,这不大好。
楚王郑国辉大大小小已经有21个王子,14个公主,可以拿出几个来与欧洲王室联姻,这都是可以安排的外交事宜。
琉球王国的世子尚茗已经前来求亲,计划与二公主联姻,楚王郑国辉已经答应了,这是好事啊!
只不过二公主年方14,还需要二年才能出阁,只能麻烦已经19岁的尚茗再等二年,才能够结成好事。
暹罗王国的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国王为三王子求娶楚国长公主,暂时没有得到楚王郑国辉的认可。
原因很简单
暹罗王室并没有确认三王子为世子的地位,楚国的长公主怎么可能嫁给一个没有明确世子地位的王子?
这只能说朱拉隆功国王没有眼力劲儿,又想与楚国交好,密切两国间的王室联姻,又不想明确世子地位,哪有这种好事儿?
暹罗王国的拉玛五世是1868年继位,如今已经有33个子女,数量上仅次于楚王郑国辉,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王室子女。
王室子女一多,暹罗王国的王子就不值钱了。
再加上暹罗王国处于弱势,一左一右被英法两强夹着,不时的从暹罗王国身上割肉,隔个10年8年就占有一块地盘,令其王室领地大幅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
交好强援非常有利于暹罗王国的统治,区区一个世子地位,才能更加强两国间的联姻效果,于国于民有利。
看不清这些,也只是个昏庸国王罢了。
楚国王室的子女不愁嫁,西马来亚的柔佛公,霹雳,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等土著王国,纷纷上门来求娶公主,求的是一个心安。
亚齐苏丹王国原本是马六甲地区一霸,被楚国大军吃的连骨头都不剩,国家根基连根拔除,这就是前车之鉴呐。
若是能够与强横霸道的楚国联姻,求楚国高抬贵手放一马,自家的土邦王国统治有英国罩着,再有这份姻缘情,那岂不就稳了?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西马来亚各国纷纷前来楚国求亲,甚至霹雳国王愿意立刻废黜王后,迎娶楚国公主为正室王后。
由此可见楚国的地区影响力,那是非同一般的强大。
楚王郑国辉计划于明年访欧的行程,引发了政府上下的高度重视,早早的便开始筹划相关事宜。
首先便是舰队中途补给问题,陛下率领的舰队在亚齐港停靠补给,深入印度洋之后,必须在斯里兰卡或者英属印度半岛最南部的科钦港,再度实施燃料,蔬菜,饮食和水补给。
由此才能横渡印度洋,抵达东非公司所属定海港或吉不提。
这也是赴欧行程中的最后一次中途补给,返程同样如此。
国王舰队沿途在英国港口补给,这让楚国上下的君臣感到不安,也发现扩张殖民过程中的缺憾,无法达到全球布点的完美效果。
若是楚王舰队访问美国,那么全程都在楚国港口补给,安全性和便利性大大的提高,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可向西经过印度洋,却不得不在英属殖民地停靠补给,委实是一项缺憾。
正因为如此
楚国皇家海军参谋总部正在积极的寻求对策,看是否能够在印度洋地区,临时征服一座印度洋岛屿,用作国王舰队沿途下榻之地。
查找了一番失望的发现,还真没有合适的岛屿可供征服。
哪怕是塞舍尔与马尔代夫这样的印度洋岛屿,都处于英国的保护范围内,其他国家无法染指。
其他的岛屿要么太偏僻,要么远离欧亚航线派不上什么用场,价值直线下降,楚国也看不上。
如今最可行的补给方案,依然是英属印度半岛最南端的科钦港,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对外开放港口,也是欧亚航线的必经之地。
几乎绝大部分欧亚航线上的货轮,都会在科钦港补给,下一个补给港要么是吉布提,要么是定海港,要么是苏伊士城,要么是赛德港,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大多了。
在印度洋中部,只有科钦港和斯里兰卡可以补给,在葡萄牙的属地果果阿也行,但那就偏离航线了。
有人说不补给,可不可以?
那也不是不行,但舰队就要受罪了。
首先舰队要尽可能多的携带煤炭,甚至多带几艘煤炭保障船,还要尽可能多的携带粮食,蔬菜和水,尽量的分配少用,免得没有跨越浩瀚的印度洋补给就用光了。
甚至在士兵的仓位里和床铺上,都要放满补给品,那样的居住条件可想而知得有多么局促,多么难受了。
第445章年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在楚王郑国辉的御案上,有一份厚厚的关于《1882年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报告》,呈送至御前,详尽的罗列了政治、经济、殖民和军事等各领域的发展成就。
首先是总人口依然保持在高速增长的轨道上,移民和新生人口两架马车,拖拽着楚国人口增长的轨迹呈现陡峭的上扬线。
至1882年末
楚国总人口从1879年6月末的3617万余人,增长到1882年末4685万余人,两年半的时间,整整增长了一千万还拐弯儿。
这也让楚国的总人口,一举超越了德国4577万总人口,成长为世界列强级的人口大国。
在世界范围内
仅次于清,英(包含印度殖民地),法(包含阿尔及利亚和中南半岛殖民地),俄,美这五大人口大国,位居第6位。
美国在1882年总人口达到5330余万,这同样是一个移民大国,国内人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显得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