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03节

  直到下午4点来钟,英法联军一次性投入了2000余兵力,对第二道防线发起猛攻,打了防守的楚军一个猝不及防。

  此前的5天,每次进攻都是三四百人,最多的时候也就七八百。

  这次一下就投入2000兵力,趁着硝烟弥漫之际,顺着重炮轰塌的城墙直接攻上了防线,一头钻进尘雾弥漫的防线中。

  可随即遭到了楚军方面炮火急袭,新加坡远征军集中了35门10磅帕罗特火炮,对准被轰塌的缺口处就是一阵猛轰。

  防守的楚军士兵不急于先冲上去,而是隔着200多米,站在土墙后面打出排枪齐射,一轮又一轮,用密集的弹雨覆盖尘土弥漫的防线。

  这一轮交换,打的英法联军伤亡惨重。

  冲上去的英法联军士兵中,有一半是法国雇佣兵团白人士兵,结果在炮火和排枪密集打击下,死伤高达630余人。

  二千多人冲上去,撤下来的只有712人,剩下的全都密密匝匝的躺在第二道防线上,成为血染防线的养料。

  这一轮交换楚军占了极大的便宜,前后死伤不超过30人,是迄今为止最悬殊的伤亡比。

  遭到迎头痛击后,更加激怒了英法联军,索性彻夜不眠的展开了猛烈炮轰,从黄昏一直猛轰到半夜,然后再次趁夜发起进攻。

  这一次

  楚军射出火箭,点燃了第二道防线和后面土墙之间的柴薪,将进攻的英法联军士兵身形全都暴露了出来。

  随即展开激烈的近距离对射,打的血腥而又惨烈,互相伤亡都不小。

  在英法联军不计代价的投入后,仅仅用了两天半时间,就占领了第二道防线。

  可英法联军再次付出了4700余人伤亡的重大代价,第二道防线上的楚军伤亡也达到1100余人,整体打出了4:1的交换比。

  至此,第二道防线宣告失守。

  尝到了甜头之后,英法联军似乎找到了窍门,开始全部以火力开道,一路猛轰下去。

  在攻打第三道防线时,英法联军集中130多门大炮,对第三道防线上的碉堡和坚固垒墙实施了长达10个小时的猛烈轰击,将第三道防线彻底打成瓦砾废墟。

  然后才展开集团冲锋,在这一道防线上,楚军表现的寸步不让。

  凭借着齐胸高的土墙,与英法联军展开近距离对射,一次又一次打退英法联军的进攻,坚持了整整3天3夜。

  在第三道防线上。英法联军付出了5752人伤亡的代价,终于宣告攻克。

  可这时候,英法联军的攻势也衰竭了。

  连续攻克三道坚固的防线,英法联军伤亡总计超过1.8万人,总兵力从进攻开始的5.1万,剧减到3.3万余人。

  联军中的法国军团,再次伤亡3351人,兵力总数仅剩下6700余人,军营中怨声载道,士气接近崩溃的边缘。

  而英印兵团更加不堪,出现了大量自残,袭击长官和临阵脱逃等乱象,白人军官强压也压不住了。

  再打下去,士气随时都能崩了。

  没奈何

  只能暂时停战休整,静待从后方再补充一些兵力过来,至少让这些士兵看到希望,而不是一味的驱赶着去送死。

  这时候

  由于消息的封闭,英法联军尚不知道楚国大军已经攻陷了达尔文,汤斯维尔,布里斯班,悉尼等澳洲东部和北部四州之地,开始了向澳洲的大规模移民。

  “这一批大炮不能再用了,最后的炮击炸膛了好几门,伤了几十名官兵。我们消耗的弹药太多,后勤也送不上来了。”

  “还需要多长时间?”

  “新的补给船队估计一周内能到,给我们运送来自欧洲本土的火炮和弹药,届时,就可以敞开来使用。”

  “我需要的补充兵源呢?”

  “总督府方面正在调集,三天内可以补充五千余兵力,剩下的需要一些时间,大概一个月内,还能再补充1.5万人。”

  “不够,太慢了,我需要在两周内看到2万名补充兵。”

  “抱歉,长官,总督府方面已经在极力配合远征军的军事行动,可人力不是无限的,从征集兵源到运送需要一个过程。”

  “那好吧,只能暂停进攻了。”康纳中将神情有些悻悻的说道。

  他并不在英印军团死伤多少人?

  付出再多的代价,新加坡也必须要拿回来,这一点不容置疑。

  康纳中将的眼神看了一下迈尼昂将军,见到迈尼昂将军低下了头,目光不主动与他接触,眼神中的鄙夷之色更加明显。

  这就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老是英国人不断的掏本钱投入,另一个直接开始装死了,自然就没有底气。

  “将军先生,我们的军团现在需要新的力量加入,我知道法国人在中南半岛训练的一些土著兵团,什么时候能调过来?”

  “哦,亲爱的康纳将军,我将会尽快协调西贡总督的行动。”

  “那好吧,两周之内我需要看到至少低于1.5万的兵力,我们的军团需要补充新鲜血液。”

  “我一定会尽力的,康纳将军。”

  “希望如此。”

  眼看着进攻伤亡惨重,这两人不约而同地打起了殖民地土著兵员的主意。

  白人军队可禁不住如此的消耗,但土著仆从军可以,在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殖民地上,有大量这样的炮灰可供使用。

  巧合的是

  新加坡远征军也在打同样的主意,在远征军的4个团遭受兵力重创之后,何汝霖少将终于怒了,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原本的1.2万补充兵全部补了进来,基本上让新加坡远征军满血复活,重新达到了1.7万人的总兵力规模。

  大量老底子士兵的伤亡,依然让何汝霖少将心疼不已。

  所以,接受紧急军事训练10多天的当地华工们,也包含一些马来亚人和白人,就被楚军强行的编入作战部队。

  这些新编步兵以营为单位,每个步兵营300余人,共计编了110多个步兵营,新编第五团的老兵全部派了下去,担任这些步兵营的基层军官。

  后面的战斗,何汝霖少将计划将这些步兵营顶在最前面,正规军的士兵用作督战营,在后方监督这些士兵战斗。

  后面的十道土围子,每一道土围子上放4个步兵营,也就是1200余兵力。

  每个土围子守一天,争取两天,那么至少可以争取半个月时间。

  等到这40个步兵营打光了,那么远征军主力和剩下的新编步兵营就缩回新加坡,与敌人打一场逐房逐屋争夺的城市血战。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撤退!

第326章 星岛之殇

  没曾想

  英法联军不惜代价的攻破三道山间堡垒防线之后,在楚军的顽强抵抗下在付出了合计1.8万余人伤亡的代价,且弹药消耗量巨大情况下,被迫停下了脚步。

  这一等,就是8天过去了。

  这让楚军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对紧急强征的3.5万劳役进行军事训练。

  山间空地上

  大量身穿平民服装的华人,马来人和白人,以300人左右为一队,正在扛着步枪进行队列训练。

  他们中间的班目,排长等基层军职,由训练出色的华人积极分子担任,每一队派遣4~5名老兵组训,已经很有些模样了。

  这些当地劳工训练久的有两三个月,训练少的也有20多天。

  基本的队列,操枪装弹及排枪射击都演练过无数遍,真正的实弹训练,每人打出三至五发子弹,体验一下就行了。

  一线指挥官方世伟中校带着几名军官,正沿着土垒一路向前视察,他的皇家新编第二团负责督战,目光不时的掠过正在训练的4个民兵营。

  方世伟的目光中,处处透露着严厉的神色。

  这十处山间土垒,每隔1~2公里就有一座。

  每一处山间土垒后面,都放了4个民兵营,每个营三百余人,共计1200余人的兵力。

  皇家新编第二团的督战队,约合2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合计兵力就是1400余人。

  按照作战要求

  每一处山间土垒必须坚守一天以上,争取两天,具体视情况而定。

  方世伟中校就担任一线指挥官,他的任务就是率领这1.2万民兵,在十处山间土垒坚守半个月,督战的兵力来自皇家新编第二团。

  新加坡远征军的主力全部都龟缩回城市里,包括打残的4个团,在重新整补之后,也返回城内防区进行修整。

  如今的新加坡城内

  拥有新加坡远征军主力1.3万余人,再加上2万紧急征召训练的民兵,总计3.3万余人。

  目前正在加固城市防御街垒,加固各种防御工事,准备打一场寸土必争的城市血战,坚守最少三个月以上。

  新加坡远征军何汝霖长官奉行的就是“死守不退,寸土必争”策略,所辖军队绝不主动出击,以免给敌人可乘之机。

  英法联军可以利用绝对优势兵力,攻占重兵防守的新加坡。

  但前提是

  必须要承受10万以上兵力伤亡的损失,这可不是大话,而是一步一步正在成为英法联军需要面对的残酷事实。

  血战至今3月有余

  新加坡要塞给英法联军带来的伤亡总数,合计已超过4.63万人。

  想要杀到新加坡城郊,这一伤亡数字至少攀升到6万以上。

  现阶段

  横亘在山间道路上,成为英法联军必须攻破的障碍,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让英法联军头痛的地方在于

  这些山峦单兵可以翻越,问题在于即便翻越过去,也无甚用处。

  挑选身手好的三五百人翻越山地,深入楚军的背后袭扰,英法联军已经尝试着做过好几次了,效果一言难尽。

  当他们翻越时,常常会被楚军设置在山脊或森林中的警哨发现,迅速召唤增援军队实施打击,在遭受严重损失后退了下来。

  趁着夜色掩护

  成功翻越过去的英法联军士兵们,随身携带的作战物资很有限。

  而他们面临的却是重兵云集的楚军要塞区,一段一段被土墙防御线割裂开,屯有重兵把守,几乎没有可乘之机。

  只要被发现,必然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方世伟中校正在巡视的1号土垒,在1号土垒和2号土垒之间,距离约2.1公里,共计驻扎着4个民兵营和一个督战连。

  还有两个10磅帕罗特野战炮中队助战,装备24门轻型野战火炮。

  这两个野战炮中队,在形势不妙的时候将会率先撤退,以保护宝贵的火炮,避免被英法联军缴获。

  在后续的防御中,缺少不了炮兵兄弟的火力掩护。

  新加坡远征军方面,配属给新编第二团的火炮只有5个中队,合计60门10磅帕罗特野战炮。

  方世伟中校在第一号土垒囤积了两个中队炮兵用于火力掩护,可以说祭出了大手笔。

  见事不妙时,当然要优先撤退。

  如今的新加坡远征军火炮储备,是打废一门少一门,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已经被英国皇家海军严密封锁,没办法补充。

首节上一节303/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