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01节

  第二波登陆的就是由楚王郑国辉亲自率领的第一支队,总兵力2万余人,汇集了东港所有的货船以及楚国风帆舰队主力,浩浩荡荡的南下征伐。

  站在船艉楼上,看着眼前的舟楫如林,楚王郑国辉此时的豪情满怀,精神格外振奋。

  染指澳洲,一直是他内心深藏的野望,只是苦于没有充足理由。

  一旦踏出了这步,心中反而没有忌惮了。

  此次远征澳洲,是楚王郑国辉征服澳洲计划的第一步。

  主要目标是军事占领北领地,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及西澳洲,第二步就是从王国本土向澳洲大规模移民,填充上述地区。

  暂定以每月5至6万人的速度,连续10~12个月,总计收入人口不低于60万。

  到时候

  根据与英,法两国的谈判进程,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就是说,先把好处拿着,把地方先给占了,将大量的华人移民填充进来,成为澳洲地区人口的主流。

  英国人若不做出妥协,那么就一直向澳洲地区移民,100万,200万甚至更多,数量会多到让英国人绝望。

  楚王郑国辉心中的底线是

  澳洲由英国和楚国共管,英国承认楚国在澳洲的特殊利益,承诺公平对待华人移民,给予其经商,置业,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给予不歧视国民待遇。

  楚国承认澳洲是属于大不列颠帝国殖民地的一部分,不对其提出领土主权要求,与英国共同维持现状。

  以楚国目前的实力

  想要将澳洲从英国殖民统治中剥离出去,尚且力不从心,可以循序渐进达到目的,不用急于一时。

  若能最终达成停战协议

  郑国辉计划将澳洲远征军4.2万兵力就地复员,这些手中染着白人鲜血的王国军人,只有跟随着王国的利益一条道走到黑。

  在白人的地盘上,永远不会得到信任。

  如此一来

  有这些死心塌地的铁杆拥护者散布在澳洲大陆上,定居生活下来,逐渐繁衍生息。

  那么楚国的绝对影响力就依然存在,可以通过民间商会,牧场主协会,地方帮会等组织,牢牢的掌控住北领地,昆士兰州,新威尔士州和西澳洲。

  而在人口最多的维多利亚州,当地的华人目前占据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再输入一些华人移民进去也不是难事。

  之所以没有将墨尔本列为攻占的目标,这里面有几个慎重考量。

  只要楚国占领了上述四州之地,巩固在澳洲的存在,并且陆续的大量移民,通过移民改变当地主流人口比例。

  这种种举措,都占据了先手。

  其目的

  就是要尽快的结束战争,时间拖得越久,对楚国越不利。

  现在已经是1869年1月中旬,距离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也只剩下10个月。

  若真的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那么英国通过苏伊士运河大举向南洋地区增派舰队,增派远征军,对楚国本土实施无死角的封锁。

  那么局势会迅速恶化,战争将会长期化,这绝对不符合楚国的根本利益,会让这个新生的国家遭受严峻考验。

  综上所述

  攻四缺一,留下澳洲人口最多,发展程度最高,民众普遍最富裕的维多利亚州及其首府墨尔本,令其成为楚国大军刀下的人质,在谈判中将会更加主动。

  可以把墨尔本看作是英国佬的睾丸,一旦炸刺了,就用刀戳一下,保证会变得老老实实。

  从军事角度来看

  墨尔本也是整个澳洲防御最严密的地方,拥有数千紧急动员起来的民团武装,拥有整个澳洲唯一的要塞炮台,防守较为严密。

  若大战来临

  维多利亚州众多的白人金矿场中,可以迅速动员出一支1.2万至1.6万左右的武装力量,在两个月内能增长到3万余人。

  其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该城市是整个南洋地区最富裕的城市,因为黄金而飞速发展起来。

  至1869年,墨尔本城市人口已经接近39万人,整个维多利亚州人口约76万出头,占据澳洲人口的接近一半。

  从各方面来看,维多利亚州都不是一个软柿子。

  一蹴而就的想法可以有,但是在澳洲付出太多军事力量,与英国长期恶斗下去,实在不符合楚国的根本利益。

  见好就收,才是王道。

  原本楚国的势力范围距离澳洲有数百公里,如今直接扩展到澳洲大陆中南部,距离最终的胜利还能远吗?

  在原本的历史上

  澳洲始于1901年独立,距离现在也只有32年,这个时间郑国辉等得起,他一点都不着急。

  楚国如今真没有实力,一口吞下澳洲这么大的地盘,那也太超纲了。

  最好的办法是蚕食,对,蚕食……

  想到这里

  楚王郑国辉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那些英法列强永远也不知道,他真正的底气来自于北方神州大陆无穷无尽的华夏同胞,那是足以改变区域形势的庞大力量。

  他现在要做的,用围棋的术语讲叫圈占领“实地”。

  将华人力量一步步的渗透进去,至于主权归属倒不着急,慢慢来就是了。

  楚王郑国辉亲自筹划的澳洲攻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专找软柿子捏”。

  1869年这阵儿

  悉尼总人口约18.2万,是澳洲仅次于墨尔本的第二大城市,同样因为发现金矿而繁荣起来,同时盛产羊毛。

  19世纪50年代,新南威尔士南部等地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华夏的淘金者蜂拥而至。

  澳洲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进入了人口快速增长期,主要是外来淘金者所致。

  到了1869年,总人口达到160余万,主要集中在南部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周边区域。

  那里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开发程度较高。

  悉尼作为澳洲第二大城市,相比前者无论城市规模还是人口都略逊一筹,周边城镇人口也较为分散。

  楚王郑国辉亲自率领的第一支队2万余兵力,对付悉尼当地约三四千人的白人武装民兵,实话说难度不高。

第324章 悉尼

  1月23日,下午三时许,

  悉尼海湾

  这是个如同往常一样的宁静下午,海湾码头纷飞的海鸥在空中盘旋觅食,几十艘货船停泊在海湾里。

  码头上的华工正在背着沉重的麻袋,顺着窄窄的跳板向船上装货,街道边的白人绅士淑女们悠闲散步,享受澳洲宁静而慵懒的下午时光。

  海湾边的咖啡馆里

  一些极有品味的绅士淑女们,坐在小桌边享受着下午茶,他们谈论的话题,就是当前紧张的南洋局势和未来的战争走向。

  话里话外,充满了对大不列颠帝国的迷之自信,不忘挖苦和讥讽那些留着辫子的华人,都是一些低贱的底层人士。

  这些轻松的谈论话题,常常会引发一阵的轰笑,白人女伴常常会将目光看向那些出风头的绅士,这让绅士更加的来劲儿了。

  “滚开,你们这些东方的黄皮猪!不要踩在我的街道上。”站在咖啡馆门口的一位白人绅士大声斥责道。

  他斥责的对象是两名华人男子,走在靠近咖啡馆的石砌道路上。

  被厉声呵斥后

  这两名不欲惹事的华人男子,顺从的离开石砌道路,走到了中间的沙土路上,低头快速离开了。

  “哦,伙计,干的漂亮。”

  咖啡馆里传来口哨和一阵轻笑声,站在门口的白人绅士更觉得面上有光彩,洋洋得意的顾盼四顾,他的眼神忽然僵直了……

  就在遥远的海面尽头,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出现密密麻麻的风帆大船,犹如遮天蔽日一样占满了海面,向着悉尼海湾方向一路驶来。

  “东方人,是东方人……东方人杀过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就像炸了窝一样,沿街店铺里的白人纷纷快步跑了出来,目光惊恐的看着附近海面。

  完了,真的是东方人。

  如此浩大的阵势,即便居住在悉尼海湾超过30年的当地居民,也从来没有见到过,实在太惊人了。

  一百多艘风帆大船铺满了海面,携带着无穷的杀意压了过来,犹如乌云盖顶一般令人背后生寒,怎么能不恐惧?

  悉尼港湾里

  迅速响起了呜咽的警报声,靠近海岸的街道上,那些原本慵懒的白人绅士淑女惊恐的四处奔跑,一路高声尖叫。

  很多悉尼当地白人警察冲到了海湾边,看见如此浩大的敌人阵势,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光明”号大帆船上

  楚王郑国辉看着一片混乱的悉尼海湾,嘴角噙起了一丝征服者的微笑,对……就是这个味儿。

  海湾里响起隆隆炮声,这是“镇海”号和“镇河”号两艘风帆战列舰径直驶出了船队,对两艘紧急起航的英国风帆护卫舰实施近距离火炮打击。

  其他战舰则迅速散开,对试图启航的货船和殖民地巡逻舰实施压制,解除其反抗能力,随即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清脆排枪声音。

  船团中的运兵船强行靠上码头,随即大量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出,在码头经过简单整队后,整营整连的开始向城区推进,枪炮声连绵不绝的响了起来。

  运兵船的卸载速度很快,仅仅一个多小时后,登陆的士兵达到万余人。已经有二十几艘运兵船卸空了,随即离开码头,停泊到海湾中的泊地去了。

  后续的运兵船及货船一艘接一艘的靠上码头,将大量的士兵,火炮和其它装备输送上岸,显得井然有序。

  后续登岸的部队,迅即加入到占领悉尼城的战斗中去。

  楚王郑国辉悠闲的坐在后艉楼上,与身边的几名近臣品味的下午茶,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

  虽然时间晚了点,可味道还怪好嘞!

  这种欣赏着自己的军队占领悉尼的感觉,连带着征服喜悦一起入口,如此美妙的下午茶,当然滋味非凡。

  远征第五师师长郑福少将兼澳洲远征军第一支队司令长官,此人是通州楚家的世代家奴出身,曾在身边任过多年禁卫团长,忠诚度无可置疑。

  军事能力虽然平庸,可胜在听话好使,当然会受到提拔重用。

  楚王郑国辉不需要那些有自己心思的聪明人掌握枪杆子,能力平庸有啥不好?

  以七倍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去围歼一群拿着步枪的白人民兵,手下还有一大帮子马尼拉高级军事学院出身的职业军官协助作战,分头进攻。

  若这样还输了,不如找块豆腐一头撞死。

  当今世界主打的是一个排队枪毙战术,没有什么纵深穿插,围点打援之类的战术,主打的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直接。

  如同法国皇帝拿破仑那样的军事天才,常常打出长途奔袭的奇诡战术,在欧洲数百年难得一见,被誉为军事天才。

  实质上,在华夏都是被玩烂了的战术。

  隔着远远的

  楚王郑国辉就看到悉尼当地的白人武装民兵,排着队列开始反击,与绝对优势的楚军士兵展开了排枪互射。

首节上一节30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