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00节

  出兵马来亚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让盟军不得不分心他故。

  环顾当今世界

  能够由此胆识,魄力和眼光的不超过三个人,绝对是世界顶级的军事家,让人为之着迷。

  剩下的……就看楚国军队能不能够顶得住了?

  若真的能够从我们的手中,夺走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任何一块地盘,称他为“东方的拿破仑”,又有何不可呢?”

  克诺尔-汤森德中校的这番见解,引发了哈里-克拉克少将的深思,他斟酌一番后点头说道;

  “您说的很有道理,亲爱的汤森德爵士,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信我,将军阁下,这会是一个令人期待的过程。”克诺尔-汤森德中校极为自信的说道。

  月光映照下的海面上

  英国舰队以搜索队形徒劳的扫荡,远处战舰桅顶的红色信号灯一闪一闪,隔着很远都能清晰的看见。

  而此时,“不屈”编队已经折转向南,向着斯里巴加湾方向驶去,距离超过一百公里了,搜索注定是徒劳的。

  一天后

  按照出港之前的作战任务安排,第2分舰队不得不放弃搜索,转向归航,去执行护送特混编队的任务。

  1月11日

  数量高达三百六十多艘的英国远征军特混编队,第二次兵临柔佛海峡,在这里大举登陆,气势汹汹的形成了乌云压城之势。

  连续两天

  英法联军动用上万马来劳工,将登陆场极大的扩展开,在烧焦的黑漆漆树林中垫平拓宽道路,大量的作战物资运输上岸堆积成山。

  为了攻破楚军修建的坚固堡垒,英法联军还铺设了长达11公里的铁轨,将16门32磅重炮托运上岸,一直推到了山间堡垒的近处。

  可以说,一切战前准备工作做的十分到位。

  兴许是吃足了苦头,此番英法联军也没有大意,也没有分兵,总计5.1万大军悉数登陆新加坡,重兵云集,这番浩大的阵势足以吓得人腿软。

  英法联军的残余部队原本剩余2万余人(含巴拉望海战中,侥幸逃脱升天和从海中救起的数千残军),这其中,属于法兰西外籍兵团的约九千出头一点。

  法军前后两批抵达的远征军共计1.61万人,后续第三批抵达四千余兵力,没有赶得上前面的激烈大战。

  后续补充的兵力,绝大多数来自英印军团的殖民地士兵,数量总计约有26000多人,占据了九成以上。

  果然印证了那句话;

  印度次大陆的血不流干,大英帝国就不会匮乏兵源,能够一直打下去。

  楚国山间防御要塞

  一些身穿毛呢制服的高级军官们,站在碉堡的高处,仔细观察了英法联军紧张的备战情景,各个神色凝重至极。

  所有人的身上,再也没有了早先的轻松神色。

  何汝霖少将也是一脸严肃的模样,仔细观察半晌后,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对身边的众人说道;

  “英法实乃世界顶尖之列强,此言诚不虚也。

  既如此

  本长官也不多废话了,我新加坡远征军全体将士誓言,与此城共存亡。

  传我的军令;

  即刻征召3.5万民夫参军,以补充兵形式,加入各团战斗序列,分发武器枪械,誓与敌寇血战到底。

  从我脚下起,向后连筑10座土城,加上原本的山间城池防御,前后共计13城,每一城必血战到底,不容有失。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这第一道城池嘛,我的第二师第一团算一个,你们谁毛遂自荐?

  我还要一个团协防,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务必守住5日方可,为后方修筑土城赢得时间。”

  说完,何汝林少将锐利的目光扫视一众部下,目光眼含期待之色。

  话音未落

  七名团长齐齐的站了出来,争先恐后的说道;“总座大人,让我四团上,坚决完成任务。”

  “你搞什么?这差事非我三团莫属,谁都别和我抢。”

  “咋的啦?瞧不起我新编第五团,我胡锦旗第一个不服,这活我要了,是兄弟的就别抢。”

  “等会儿,你们搞什么……还有没有点规矩?新编第二团还没发话呢,轮得到你老胡给我整幺蛾子,都向后退退,这差事我接了。”

  看着手下的团长们争先恐后的上前,竟然没有一个怂包软蛋。

  何汝霖少将纵然平时以严厉治军著称,此刻也禁不住虎目蕴泪,一双眼眶立时就红了,强忍着酸涩的鼻头深吸了一口气。

  面对着数万大军压境,英法联军还抬出了重炮,坚守5天几乎是必死的任务。

  他强自抑住了内心翻涌的情感,走上前去重重的拍了一下新编第五团长胡锦旗中校的肩膀,沉声说道;

  “都别争了,这个格外艰巨的任务交给胡老虎,你和第一团在这里给我坚守5天,到时间立刻撤到后方休整补充。好兄弟,我给你们两个团都配备一个补充兵团,一共三千人,给我省着点用。”

  “遵命,司令长官阁下。”胡锦旗中校啪的一个立正,态度坚决的回答说道。

第323章 远征澳洲

  就在新加坡远征军行动的同一天,楚国与英法联军的第五轮和平谈判破裂,双方大战再起。

  英法联军悍然大举远征,兵发新加坡,从而掀起第二次新加坡战役的血腥历程。

  楚国也没闲着,立刻启动了远征澳洲的辉煌历程,留守在东港市的军政部长钱江中将发布由陛下授权的远征命令。

  着令以远征第五师为骨干,编入东港3.6万民团官兵,合计4.2万大军,兵分四路远征澳洲。

  自接令之日起,即刻南下。

  澳洲远征军第三支队3800余兵力直扑澳洲北领地重要城市达尔文,一举占领之,并将占领区向周边城镇扩展。

  澳洲远征军第4支队共计5600余兵力,南下自汤斯维尔登陆,占领该城市后,分兵向南和向北沿海岸线攻击前进,占领沿岸各城镇。

  澳洲远征军第二支队共计1.2万余兵力,由军政部长钱江中将亲自率领,攻击并占领昆士兰州南部城市布里斯班及阳光海岸附近城镇,并迅速沿海岸向新南威尔士州各城市扩展。

  澳洲远征军第一支队共计2万余兵力,由楚王郑国辉亲自率领,沿澳洲东部海岸线南下,在中央海岸登陆,一举占领悉尼。

  一声令下,大军出征。

  1月12日凌晨

  远征军第4支队3800余兵力,在两艘风帆战列舰和6艘风帆巡洋舰组成的舰队护送下,搭载着11艘运输船,拔锚起航杀向北领地的首府达尔文。

  达尔文这个年代只是个万余人的小城镇,有43名警察,而没有军人,有的只是一些临时聚集起来的民间武装骑兵。

  第4支队于次日凌晨四时许,一路畅通无阻的抵达达尔文,大军顺势而下,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座城市。

  然后顺势派出了四只分队,每支分队230人至400人不等,迅速攻略并占领周边的白人牧场和城镇,举反反抗者,杀无赦。

  当地松散的白人民兵队伍,在汹涌而来的军队面前,就像鸡蛋碰石头一样轻松瓦解,不复赘叙。

  胜利的消息传回东港,等待出征的官兵们一片热烈欢呼之声。

  1月13日,军政部长钱江中将率领澳洲远征军第二支队共计1.2万兵力,在风帆舰队主力护航下,组成了90余艘各型船舶的特混舰队,浩浩荡荡的杨帆南下。

  经历二日航行

  第二支队于15日下午一时许,顺利的抢滩登陆布里斯班港,护航舰队与港口当地白人守军发生短时激战。

  前后约40余分钟,在击溃了港口330余人的白人守军后,第二支队运兵船顺利靠上码头,源源不断的卸载大量兵力。

  彼时布里斯班也仅是个3.7万余人的小城市,约有白人守军千余,以及闻警而起的当地白人民兵,数量约在一至二千之间。

  澳洲远征军第二支队登陆后,旋即展开了数路攻击,士兵潮水般的涌入城去,与当地白人守军发生激战。

  激烈的城市枪战持续到黄昏时分,枪声已经渐渐稀落下来。

  整个城市不出所料的落入楚军手中,剩下的就是大量细致活儿,在此不负一一赘述。

  运载第二支队的运兵船和货船,卸载完兵员和货物之后,一刻不耽误的掉头返航,去东港市接载其他澳洲远征军部队。

  澳洲远征军第二支队在布里斯班站稳脚跟后,迅速派出北上和南下的两支兵力,占领黄金海岸沿途白人城镇及周边牧场。

  迅速搜罗大量马匹,就地训练士兵骑乘马匹作战,以备下一步向内陆腹地城镇牧场的攻略。

  在这一过程中

  远征军得到了大量当地华人移民的帮助,对一些素来欺压华人的白人金矿场主和牧场主展开清算,这是原本的题中之意。

  远征达尔文的第四支队运输船只,在1月15号就陆续返回东港,开始按次序装载军需物资,准备再次南下远征。

  运送远征布里斯班第二支队的运输船只,直到17日黄昏才陆续返回东港,一直持续到19日上午,方才悉数回归。

  1月20日清晨

  楚王郑国辉亲自率领浩浩荡荡的大船队,共计130余艘战舰,运兵船和货船组成的特混编队,运载第一支队合计2万兵力,以三路齐头并进的一字纵队大举南下。

  其目的地,就是中央海岸的悉尼及周边城市。

  站在光明号大帆船的艉楼上

  楚王郑国辉迎着清晨的南太平洋海风,吹拂他的发梢飘扬,看向远处浩浩荡荡的大船队,目光深邃而平静。

  已经玩到这个程度,想收手也不可能。

  这些日子他算是想明白了,这个年代的英,法等世界列强,骨子里极其凶悍而好战,并不是后世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愿意摆事实讲道理。

  没有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这些素来在世界上横冲直撞的强盗们,更愿意用刀枪解决问题。

  失之于简单粗暴,但效果真的非常好。

  不吃个大亏,不撞的头破血流,压根是不会回头的。

  寄希望于和平谈判,等于与虎谋皮。

  所以在英法列强积极备战新加坡之时,楚国也在全力备战东港,楚王郑国辉率领风帆舰队再度倾巢而出,直抵东港市。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谋,随后发起了对澳洲的大规模远征作战。

  能够迅速地得知新加坡再度遭遇英法联军大兵压境的消息,得益于这几个月来,全面铺通达沃至西安,西安至东港的长途海底电缆线。

  在大军出征时

  海底电缆铺设工作船再次出发,此次将从东港市向南铺设至约克半岛,然后沿着澳洲东海岸一路向南铺设,最终抵达墨尔本。

  这整个过程,大约需月余即可。

  沿着澳洲东海岸的海床铺设长途海底电缆线,水深在40米至100米之间,铺设难度不大,一路施放电缆即可。

  其中琐碎的工作,就是沿途十几个上岸点,需要另外由小火轮拉着铆接的电缆线上岸,上岸的地点都是保密的。

  需要开沟埋设电缆,并且留下隐秘的接口。

  等到楚国军队全面控制当地城镇,就可以用陆上电线杆连接,将澳洲该城镇纳入长途电报线网范畴内。

  此次南下动员的船舶数量并不太多,所以澳洲远征军要分成三波,陆续运送登陆并占领澳洲相应城镇。

  鉴于当今时代通信的极度闭塞,早一个星期,迟一个星期,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第一波登陆的是占领达尔文和布里斯班的第四和第二支队,兵员总计1.6万余人,目前一切进展顺利,皆达到了预定目标。

首节上一节300/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