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楚国一线军队,已经全面换装十磅帕罗特线膛炮,将原本的12磅拿破仑大炮淘汰,进入了各府县的民团手中。
十磅帕罗特线膛炮是钢制炮,比青铜铸就的12磅拿破仑大炮便宜多了,生产价格仅是后者的1/4。
一门仅需130银洋,且射程远,精度高,威力不逊于拿破仑大炮,三大部件可以拆卸用骡马运输,也可以由单兵背负,使用灵活性极大的提高。
楚军一线军队原本装备的美制斯普林菲尔德M1861式步枪也全面淘汰,这批武器的数量极大,总数达十几万支之多,很多都是储备状态。
这是在美国南北战争后,楚王郑国辉以1.5两白银一支的废铁价格,从北美淘来的军械装备。
在建国前后的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这批武器全都拿了出来,优先装备了大马尼拉地区,通州群岛,东马来亚和东港地区的民团,极大的提升了全国上下的防御力量。
东港地区的4万武装民兵,装备的就是美制斯普林菲尔德M1861式步枪,还有部分十磅帕罗特线膛炮。
这种军队制式现膛炮装备民团,东港民团是第一家。
之所以如此
是着眼于澳洲大陆的战争,十磅帕罗特线膛炮可以很容易的分解成三大部件,由三匹马驮运,跟随骑兵部队四处出击,使用上非常灵活。
这样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地域广袤的澳洲大陆。
马尼拉兵工厂当前全速生产的大量先进军械武器,最多持续几个月,在大量补充武器储备后,就会削减为单班生产。
战争无疑是吞金兽,多少钱也不够花。
以每月1.6万支马尼拉式击针步枪规模计算,每支步枪13.5银洋采购成本,每月的采购成本就超过21.6万银洋,再加上各种口径火炮,每个月整体支出超过30万银洋。
这还仅仅是武器装备一项,若是加上官兵军饷,帐篷,单兵被装,伤病救治,伙食开销等其他支出,仅陆军的军费支出每个月接近78万银洋。
若加上楚国海军,每月军费支出还要多加上60万银洋,海军战舰动一动都是钱,官兵的待遇也很高。
这导致仅万余人的楚国皇家海军,军费开支直追总数达8.6万人的楚国皇家陆军。
供养一支战斗力强劲的海军,从来就是极费钱的事儿。
三个多月的战争打下来,楚国支出的战争费用超过500万银洋,这些军事支出七成来自于楚国王室拨款,三成来自于王国财政拨款,显然不可持续。
再大的家业,也禁不住如此无底洞般的花销。
十几天后,1869年元月2日
甘泉宫里
楚王郑国辉拿到内务府呈报的各项开支明细账册,对这些触目惊心的花销数字,倒是没有多大的感触。
按照楚国现行的体制
楚国王室内务府的帐册由财政部审计,财政部及税务总署的各项开支明细账册,由审核总署与王室内务府联合审计,属于交叉审计性质,互相制约。
楚王郑国辉看了一番后,便将这些呈报上来的奏章放在一边。
手里掌控着几家大银行,还有南洋重工这样下金蛋的鸡,楚国王室的财政实力极为雄厚,内库丰盈,多花些银钱又算什么大事?
钱花掉了,征服的地盘也大了,最大的赢家依然是楚国王室。
如今的重点
是楚国与英法两国正在展开第四轮结束战争的谈判,争论的相当焦灼。
在楚国的强硬态度下,英法两国倒是没有再拿出那种离谱可笑的谈判条件,闭口不提战争赔偿,也不提开埠,租界和超国民的领事待遇这些非分之想。
只要一提,谈判立马就崩了。
现在双方争论的焦点
是在东马来亚三州和新加坡的归属权,对血洗西贡的战争责任认定,各自殖民区版图认定等方面,互相争执不下。
法国人企图搅黄谈判的意图很明显,强烈要求追究血洗西贡的相关将领的战争责任认定,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摆出了绝不罢休的姿态。
楚国已经明确告知法方
任何对战争行为的纠缠不休,楚国方面都不会予以认可,不可能同意,更不会屈从于胁迫。
大不了,拾起枪来再干一场就是了。
英国人的态度暧昧,一方面假惺惺的支持法方的所谓“正义诉求”,一方面摆出老好人的姿态,两边劝解。
在“血洗西贡”问题上,让法国人不要太过于执着,从而导致重要的战争谈判破裂。又劝楚国稍微退让,至少要让法国人面子上过得去。
可是在关于新加坡和东马来亚三洲之地归属权问题上,英国人则表现的空前强硬,这也是导致第二次和第三次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来看,双方的矛盾难以弥合,立场差距太大。
楚王郑国辉已经从其他渠道了解到;
位于加尔各答的英属印度总督正在筹备新的力量,近期有源源不断的英印兵团士兵抵达,一副兵强马壮的模样。
将原本不足万人的残军,重新补充到3.5万余人,再加上万余人的法国远征军,总兵力已经达到4.6万余人。
近期以来
每天都有不同的步兵联队抵达,以英国殖民地省督治理省的兵源为主,这从英印军团独具特色的军服就能分辨出来。
英属印度总督府辖下殖民地中人口众多,地域广大,被细分为7省250个区,便于殖民管理。
由英国直接管理的省,分成三种类型:
省督治理省、副省督治理省和专员治理省。
这其中,由英属印度总督府直接派员,即省督管理的省,为省督治理省,这大多是沿海较为富庶的省份,也是白人殖民统治程度最牢固的省份。
其他的省和大区,则派出副省督和专员监督当地土邦王公治理,帮助当地修建铁路桥梁,镇压反抗的暴民,巩固落后愚昧的种姓统治,因此受到了当地印度土邦王公的一致欢迎。
在这个年代
骄傲的英国殖民者没有多少保密意识,所以楚国的情治机构,获取相关的军事情报相当容易,指向也极为准确。
如今在加尔各答港,汇集了超过330艘风帆大船,这是要再次大规模远征的征兆,业已经表露无遗。
英法联军在积极备战,楚国方面也没闲着。
去年的12月底
由楚国的风帆舰队加上17艘运输粮食和军备的货船,在强行进入马六甲海峡时,就与留守当地的英国皇家海军发生一场激烈海战。
当时,运输船队趁着清晨天色未亮的时候,强行突破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线,由此引发了激战。
好在驻守新加坡海湾的楚国铁甲打击编队从海湾里冲出来,用猛烈的炮火正面迎击英军舰队,与风帆舰队协同作战。
挡住了英国舰队的疯狂炮击,强行打开一个缺口,为运输船队赢得了宝贵的突入机会。
运输船队趁机突入了海湾内,随即便受到了新加坡炮台要塞的保护,只有4艘货船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也顺利抵达新加坡港。
这一次突然的军事行动,主要是为新加坡港驻守的军队和民兵输送3700吨粮食,补充400余吨弹药,以及油料,单兵被装等其他物资。
新加坡这个地方,实际上就是一座位置重要的孤岛。
这里的粮食和日用品全都靠外界输入,最重要的产业,这是码头和船舶运输业,也是新加坡港唯一的支柱产业。
楚国方面的军事行动,再次印证了坚决保卫胜利成果的决心,给伦敦政府发出一个强硬信号。
对于新加坡这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楚国将不惜代价捍卫战争成果。
这次军事行动,让英国人大为光火,直接在谈判中威胁道;“彻底激怒大不列颠帝国的严重后果,将使整个小小的楚国遭受到难以承受的灭顶之灾,没有人能够幸免。”
楚国外交代表丝毫不虚,直接回怼说道;
“经历了这场战争,楚国损失了1万多名勇敢的战士,但楚国从500万人口增长到600万人口,有充足的兵源和反击力量来应对任何敌人。”
这话确实没错,从9月到12月,每个月高达十五六万人的华人移民数字,凶猛的移民势头并没有受到战争影响。
这一来是源于大陆的消息闭塞,几乎没什么人知道楚国爆发了战火。
这二来是楚国刻意封锁消息,不想因此影响到华人移民的国策,效果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纳入了东马来亚三洲之地,多出了33万从8岁到30岁的年轻土著妇女,这也是楚国的新增人口。
原本的楚国人口就有510多万,加上了这些,可不就是600万出头吗?
必须要清楚
楚国的600余万人口,其中的九成都是青年男女,青壮男性占据七成半左右,战争潜力约等于二千万人口左右的初步踏入工业的国家。
经历残酷战争的考验
证明楚国绝对是个不好惹的强硬角色,满身都是刺,已经将英法两国扎的满嘴都是血。
第321章 “不屈”编队
1869年1月5日
距离香港以东约80余公里附近的海面上
一前一后两艘身形庞大的风帆战舰游弋在海面上,高高的桅杆上悬挂着楚国海军战旗,这是一支孤狼舰队。
参与过马尼拉海湾之战的英国皇家海军,见到前面那一艘黑黝黝的五桅战舰,立马就能认得出来;
这是原法国远东海军所属排水量3600吨的五桅风帆战列舰“机枪手”号,是一艘始建于1848年的强大战舰,只是憋屈的被堵在了西贡河岔里,沦为阶下囚。
在被楚国海军俘获后,经过改造,该舰沿水线以上覆盖了四英寸厚的装甲,大概有成年人一拳头那么厚。
此战舰被列入楚国海军序列中,名称改为“不屈”号,所以这支孤狼舰队就是“不屈”编队。
另一支是“不辱”编队,由被俘排水量2344吨法国风帆战列舰“复仇神”号领衔,此舰也经过覆甲改装,在楚国海军序列中赐名为“不辱”号,目前正在南海航线附近游戈,寻猎英法商船。
这两艘覆甲战舰,原本是马尼拉海湾入口的铁甲浮动炮台之二,即科雷希多要塞辅助打击火力,怎么会出现在香港周边海域?
原因简洁明了。
这两艘被俘的原法国远东舰队主力风帆战舰,在楚国海军序列中,并没有其适合的位置。
当英法联军舰队大举来袭时,便被用作配合科雷希多要塞作战的海上浮动炮台,用铁链固定在沉船区域后方。
当英法联军舰队退走后,这两艘经过特别改装的覆甲战舰便腾出手来,摇身一变成为孤狼编队的旗舰,既负责输出火力的重炮舰。
一个是“不屈”编队,一个是“不辱”编队,主要在南海周边航道游戈,寻找软柿子去捏。
若是遭遇到英法舰队,那么则扯起风帆开溜。
在浩瀚的南海区域
这两只孤狼编队直接封锁死了英法两国的北上商业航道,对其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将英国人气的暴跳如雷,法国人头痛不已。
这样的一只孤狼编队在广阔的海面上,犹如大海中的一根针,需要英国皇家海军派出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的战舰去围剿,搞得疲于奔命。
即便撞上了,那也是一场海上追逐战,最终不了了之。
可又不能漠视其存在,孤狼编队对商业航线的巨大威胁,使得英国鸦片商人蒙受了重大损失,有多达9艘鸦片船被抓捕和击沉,损失数十万英镑。
另有数十艘英法商船被扣留,押送着进入马尼拉海湾,北方航线已成为禁绝之地。
不屈号战舰巨大的后舷楼上,有一个装甲围出的指挥台,将重要的舵轮和战舰长官指挥战位保护起来。
这种装甲防护装置,在英国和法国皇家海军中是没有的,属于楚国海军独创。
这是楚王陛下为了保护舰队中高级军官和风帆战舰的要害位置,特意下令加装的装甲指挥台,所有的战舰都有。
张雷上校一身笔挺的白色海军校官制服,正与一名中尉军官站在宽阔的后艉楼甲板上,看着外面一望无际的浩瀚海面,正在聊着天。
他是“不屈”编队长官兼舰长,也是楚国皇家海军的高级军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