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97节

  所以他要求

  至少在两个月之内,要赢得新加坡战争的胜利,把这座城市从楚国手中夺回来,是最基本的前提。

  至于英法联军是否发动第二次对楚国本土的征伐战争,就要看新加坡战役的走向了。

  密电文中没有明示,可内里含义表露出来了。

  如果顺利,那么来自内阁和议会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相关的第二次远征阻力也会相应减少,大概率顺利通过。

  若是不顺利,那就难说了。

第319章 军政部长前往东港视察

  从12月9日起

  英法两方与楚国的结束战争外交磋商正式开启,第一轮磋商仅仅一天便宣告破裂,双方的立场根本南辕北辙。

  消息汇报上去,外交部长郑鑫气的直接摔了杯子,大骂这些英法列强“皆蝇营狗苟之辈也”“其意不纯,非一心止战”“名为谈判,实乃投机,属实可恨之至”。

  相关事宜极为重要,具结成文奏报至御前,楚王郑国辉看了之后,倒是没有显得有多气愤。

  期望不高,失望也就不会大。

  这些欧洲列强的秉性一贯是占便宜没够,厚颜无耻兼颠倒黑白,妥妥的强盗嘴脸。

  反映在结束战争的外交谈判诉求上,英法两国方面要求;

  楚军无条件撤出新加坡,无条件撤出东马来亚地区,开辟大马尼拉地区为免关税优惠贸易区,设马尼拉,宿雾,达沃,三宝颜,西安为自由商埠,设租界。

  给予英法两国往来人员以领事待遇,惩处战争中犯有恶劣罪行的楚军将领130余人,缩减军备,交出铁甲舰队和风帆战列舰队,赔偿英法两国战争损失5千万银洋等等一系列条件,一共19条。

  若不是真实的交涉函拿在手中,真的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种离谱的条件,一条也不会答应,结束战争的第一轮和平谈判自然崩了。

  楚王郑国辉对这些欧洲列强的秉性素有所知,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毕竟还有些许的期待,这一刻彻底破灭了。

  英法列强的厚颜无耻突破了他的认知下限,这种拙劣的外交讹诈,是企图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自19世纪中叶以来

  清庭在与欧洲列强历次修约中,屡屡被欺负,大幅让渡主权,形成了“东方人很好欺负”的固有印象,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传染到这次的战争谈判中。

  楚王郑国辉的应对很明智,并没有勃然大怒就关死了谈判大门,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向英法列强索取西马来亚乃至中南半岛的殖民权益,而是冷静应对。

  谈判破裂后,在第二天马尼拉发行的《马尼拉世界周报》上,就刊登了一则重要新闻,引发了驻马尼拉各国使节的高度关注。

  本报讯;

  军政部最高长官钱江中将,近日携军事巡视团前往香格里拉岛东港市,进行为期半个月前沿军事视察,并作出重要部署。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

  此次随同钱江中将前往东港市的船队,装载了不少于3万支先进步枪和200余吨弹药,及170余门十磅野战火炮和大量军事装备,用以全面武装当地8万大军。

  东港三十余支地方民团,战备训练热情高涨,民团官兵渴望为国前驱,于广阔的战场上建功立业……

  报道中所说的“8万大军”,军队兵力数量肯定没有这么多,这是华夏常用的夸大其词策略,用于震慑敌军。

  整个楚国上下经历三次扩军,兵力总数也仅在8.6万人上下,分布在本岛以及新加坡和马来亚战场上,用度相当紧张。

  能够支撑下来,是因为楚国有一直以来的武装民兵传统。

  “8万大军”不可能这么多,但是数量减一半,那肯定是有的。

  一大早

  英国公使卡尔-菲利普坐到早餐桌边,拿起报纸神态悠闲的阅览起来。

  当他看到这条新闻报道时,吓的手一抖,滚烫的咖啡撒了一半,当即气急败坏的大叫起来。

  他就是再迟钝,也明白了楚国方面看出了英国的致命弱点,正在进行武力威慑。

  若是已方没有反应,那就可能演变成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卡尔-菲利普再也没有心思享用早餐,他有些气急败坏的咒骂两句,匆匆的跑回去换了一身衣服,便带着随从坐上马车,赶往马尼拉电报局。

  他要立刻拍发电报,事态正在向不可控制的方向迅速滑落。

  当卡尔-菲利普赶到电报局时,正见到法国谈判代表让-皮埃尔-贝尔蒙多从马车上下来,脚步匆匆的踏上台阶,一头就钻进电报局大门里了。

  那副神色中带着窃喜的样子,真的让卡尔-菲利普恨得咬牙。

  法兰西人虽然是明面上的盟友,但二者在南洋的利益并非一致,多有制擎之处。

  就比如澳洲。

  若楚国真的出兵澳洲掀起一场战火连天的大场面,那法兰西人只有开香槟庆祝,而不会有丝毫难过,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

  随后的举动不用想就知道,肯定会竭力破坏与楚国的停止战争谈判。

  想想就知道

  英法与楚国的谈判有一个在极力扯后腿,那会凭白产生多少波折?推进更是困难重重,岂非徒增麻烦?

  卡尔-菲利普心中的怨念重重,可他丝毫不敢耽搁,从马车下来后,便脚步匆匆的踏上台阶,跟随着走进电报局大门里去。

  这一切

  被两个壮汉尽收眼底,其中一个使了个眼神,另一个壮汉便迅速的压低帽檐,紧跟着也进入电报局大门里去了。

  皇家南洋电报局的营业大厅,是五层维多利亚式的楼房建筑,这种具有轻奢风格的西洋建筑,在南洋地区相当多,马尼拉也不例外。

  古典的中式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不适合建造楼房,城市中的连廊式维多利亚建筑很常见。

  在多雨潮湿的雨季,可供行人避雨。

  这也是很多洋人投资建造的屋宅及部分华商青睐的建筑式样,城内地皮昂贵,沿街建筑多以三至五层为主,分割出租更划算。

  在电报局内,排队拍电报的民众熙熙攘攘,这反映了楚国经济繁荣的一个侧面。

  英法联军撤退后,楚国迅速解除了港口禁令和市贸集市禁令,国内港口运输和市场迅速恢复繁荣,重现舟楫如林,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

  那些航运公司更是忙的脚打后脑勺,市场上产品运输需求和原料运输需求爆棚,这导致船厂订单雪片般飞来,引导着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到造船业上来。

  楚国政府颁发禁令

  以淘汰落后船舶,保护森林资源的名义,禁止建造100吨以上的木船,引导国内造船业,向着造铁驳货船的方向发展。

  一些传统的造船厂,只能接一些渔船的订单,对中大型的货船订单就望尘莫及了。

  随着英法联军的撤离,楚国政府的运作也恢复了正常,各种事务却比早前繁忙的多,内阁总理衙门和各部署也相继扩充了些人手。

  位于荣耀大道两侧,内阁总理衙门及各部署办公大楼相继建成,陆续搬离了马尼拉王城,进入新的部署大院里办公。

  原本局促的办公条件纷纷鸟枪换炮,也有了更宽敞的办公空间,可以安置更多的人手,政府编制也进行了一定数量的扩充。

  甘泉宫

  首相李鹤章汇报完内阁政事之后,楚王郑国辉将他让到偏殿中,奉茶待客,这是两人亦君亦臣,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

  饮了几口茶

  李鹤章放下茶盏,面带微笑的说道;“陛下,这些鬼佬也并不像表现出的那么淡定,军政部长此行“敲山震虎”,效果比想象中更好啊。”

  “诈糊嘛?鬼佬惯用的伎俩了。”郑国辉面现愤愤不平神色,继续说道;“也只有那个腐败的朝廷,被这些洋大人吓得屁滚尿流,什么好东西都乖乖双手奉上。”

  李鹤章知道

  陛下这话特意说给他听,是意图通过他的渠道,影响在朝廷中日益得势的二兄李鸿章,或许还有大兄李瀚章。

  可朝廷积弊已久,沉疴难起,岂是人力可为之?

  李鹤章点了点头,绕过这个话题继续说道;“用不了多长时间,英法等国就会要求重开谈判,臣请陛下明示,该当如何应对?”

  楚王郑国辉听了,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然后放了下来。

  身体放松的向后躺去,细长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打,斟酌了一番才说道;

  “谈可以谈,谈判的大门一直都敞开。

  但怎么谈有个说道,可以明确的告诉英法两国的代表;

  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不要奢望在谈判桌上能得到,那纯属痴人说梦,白白浪费时间。

  彼方所提19条,只有一两条可以商榷,其余一律不准,亦不用再提。

  举凡提及,谈判即刻破裂。

  我方所求

  以现有实质占领区划分势力范围,这包括新加坡和东马来亚地区,双方各自承认为对方领土,这是楚国应得的战利品。

  谈判期间,应停止一切敌对军事行动,此为不可逾越之底线。

  关于战争赔偿和民众损失此类议题,一概不准,一块银洋不赔,一寸土地不让,不服再打就是了。

  若是彼方不顾信义,玩明这一手,暗这一手的伎俩。

  再度兵临新加坡或东马来亚地区,重燃战火,殃及民众百姓。

  那楚国方面亦不会客气,一切扩大战火之责任,皆由英法两国承担。

  嗯……大概就这么几条,先谈着吧,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

  “陛下,微臣领会了。”首相李鹤章在这一点上不发表任何意见,无条件的执行。

  这也是楚王郑国辉非常欣赏他的地方,做一个兢兢业业的副手,承揽了繁重的政务,将国内各行各业梳理的井井有条,功莫大焉!

  首相李鹤章是知道底线的,新加坡这种地方非常烫手,楚国拿不住,终究是要交出去的。

  但在谈判中

  必须要秉持着寸土不让的强硬态度,逼迫对方拿出更多的筹码来换,至少东马来亚三州地区要拿到手,这也是底线之二。

  要不然,劳心劳力的打一场浩大战争,没有些许的战果如何向国人交代?

  至于澳洲

  楚王郑国辉并没有明确心意,这种事情只能走着看,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先料定。

  英国人可不是好欺负的主儿,也不会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能说尽力争取。

第320章 谈判角逐

  大战过后

  社会正在迅速恢复繁荣景象,军队也进入全面的休整,补充和训练时期,战争中受到的损失,补充后正日益壮大。

  马尼拉兵工厂迎来了繁忙的生产高潮,每天24小时二班工人高负荷运转,所有的武器产线都在热火朝天的生产,一片繁忙景象。

  这场战争

  将楚国储备的武器军械全都耗空,扩编后齐装满员的8.6万大军,近20万武装民兵,几乎将所有的库存武器全都搜罗干净。

  马尼拉兵工厂原本储备的8万支枪管,在两个多月的紧张生产后,成为8万多支簇新的击针步枪,给一线军队进行了全面换装。

  以现有全速运转生产能力

  马尼拉兵工厂6条轻武器生产线,每月能够生产1.6万支新式击针步枪,130门十磅帕罗特线膛炮,32门10英寸线膛炮,16门15英寸达尔格伦大炮,基本满足楚国军队装备需求。

首节上一节297/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