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自上午十一时开始汇集,登陆渔村,至傍晚时泰半完成,登陆英法联军合计2万有余,大概英法各半。
自下午三时许后
联军舰队亦汇集于此,将大量的作战物资不断的输送上岸,截止目前亦未停歇,其坚决攻破我方防线的作战意图,了然浮现也。
激战一日,敌军攻势一波接一波,似海潮翻涌势头愈发猛烈。
现时之平静,恐将迎来更猛烈之反扑。
黄昏时分
微臣自高处观察到,英法联军舰队中整合出数千水兵,亦在陆续登岸,疑为后备之兵力。
今日夜间,恐难平静。”
楚王郑国辉神色不动的听着潘天寿少将的汇报,略一沉吟后,便用手指在宽约2公里的煤渣墙比划了一下,命令说道;
“传令民工团,即刻筹备柴草薪材,以最快速度运上来。浸湿柴油,抛洒于煤渣墙之外。
此行动于40分钟后,一体执行。
视敌情点燃薪火,以防敌军簧夜偷袭,预为筹谋也。
速速去办,不得有误。”
“臣谨遵陛下御令。”指挥部军官立刻领命而去,组织民团筹备薪材去了。
这些枯木断枝多的是,煤油,马车,民工各个不缺,很快,大量的马车拖拽着满满的薪材就运过来了。
趁着夜色,民工们爬到了煤堆之上,然后奋力的将薪材向前方抛去。
几百人一起动手,速度那真是快的很。
等到英法联军感觉情况不妙,纷纷的举枪乱射,子弹打在煤堆上扑簌簌的冒着烟尘,将民工们都吓得缩回了头。
但这个煤渣堆防线顶面较宽,民工们蹲在后面一些的位置,不影响顺利的扔出薪材,远处英法联军打出的子弹也伤不到他们。
所以,压根儿也无法阻止。
过了没多长时间
宽达两三公里长的煤堆防线前方,到处扔的都是薪材,虽然散乱,但一堆一堆的大致还能看得清。
英法联军在后方整队的时候,小渔村周边的薪材就被点燃了五六堆,燃烧起来的篝火驱赶了黑暗,将联军的队形完全暴露出来了。
敌人派出小队的印度士兵,试图将这些篝火弄灭。
随即便遭到来自黑暗深处的几轮排枪射击,将这些暴露在篝火中的身影全都射翻在地,死伤一片。
这下子
就轮到迈尼昂将军膛目结舌了,原本趁夜色视线不良之际,试图一举发动猛攻,彻底攻陷土城的企图被人看破,已经实施不下去了。
一般来说
借助夜色发动进攻,极有利于进攻方。
由于夜色中难辨敌我,楚军防守的士兵难以从两侧碉堡的高处,对进攻的英法联军士兵实施精准而致命的排枪打击。
黑乎乎啥也看不见,即便能看到些许,那也仅仅是一个个黑影子。
只要能够迅速穿插,进入煤渣堆发生近距离的排枪互射混战,就能够引发楚军士兵更大的混乱,一举突破之。
现在的五六堆篝火照亮了周边大片区域,一下子将正在整队的英法联军士兵暴露出来,这让迈尼昂将军气的脸色都变了,大声命令说道;“进攻,跑步进攻,给我杀进去干掉这些东方人。”
他实在不甘心,这么好的进攻机会就从手中溜走。
匆匆整队的士兵立刻遵从命令,也不吹奏军乐,也不吹奏苏格兰风笛,就这么跑步前进开始进攻。
进攻发起不久
就见到夜色中飞出百十支火箭,向着四面八方射过去。
一堆又一堆的篝火随之被点燃,区区一两分钟时间内,战场周边的篝火从五六堆变成了十几堆,都在剧烈的燃烧起来。
这一下,将进攻的战场照的透亮。
此时的英法联军距离煤渣堆缺口还有百余米,就听到一阵又一阵的排枪声响起,将进攻的英法联军士兵成片的打翻在地。
仅仅几轮齐射,就将这一轮进攻的英法联军打崩了,留下了一百三四十具尸体仓皇撤退。
楚军士兵的身影,完全隐没在黑暗中,这让迈尼昂将军趁夜进攻的计划完全胎死腹中。
犹豫再三后,不得不取消了。
第315章 几处战场
次日一大早,天色蒙蒙亮的时候,
迈尼昂将军就带着手下的一众军官来到了阵地前沿,这一看,差点没把他气死。
昨天费力吧唧扒出来的40多米宽大豁口,一夜之间恢复如初。
敢情昨天付出的巨大代价,全都白费了。
好在迈尼昂将军对此有所预见,今天英法联军也行动起来,弄来了大批潮湿的树枝,用马车运送到了阵地前沿。
而且不是一处,是堆积了十几处。
很多都是刚刚砍伐带着露水的森林树木,还有大量的灌木藤蔓,以及黄色的硫磺矿石,黑色的火药粉等等,这就是英法联军想出来的毒烟计策。
这样的计策在新加坡用过了,火烧英法联军2.6万人,通通葬身火海,这一计策不可谓不毒辣。
既然楚国军队能用,那英法联军自然也能用,就这么手忙脚乱的布置开了。
楚国军队的望哨在碉堡的高处,早早的就发现了英法连军的异动。
一开始,看着英法联军士兵们拖着柴草堆积,楚军将领们就猜测到了,敌人恐怕会用烟熏的进攻。
敌人想要做的事,必须予以阻止。
楚军立马就安排步兵上了碉堡,远远的对英法联军堆积柴草的人员实施排枪打击,不断的杀伤那些印度士兵。
早先设置的柴草堆,大多在距离防线150米至200米左右,在遭受到楚军有组织的排枪打击后,不得不拉远距离设置柴草堆。
后面再设置的柴草堆,很多已经拉远到300米甚至400米,主要是这些印度士兵害怕白白送死,不敢继续前进了。
过了一会儿
当迈尼昂将军与军官们商议进攻策略后,再次来到前沿观察,才发现这一情况,当即就暴怒了起来。
将英印军团的白人军官招过来,不留情面的痛骂了一通。
并且勒令
即刻将这些柴草堆前移,不能远离土墙防御线150米,否则毒烟的效力大打折扣,那就要用人命进去填。
于是,英印军团士兵顶着排枪打击的损失,冒死将柴草堆前移。很多印度士兵在这一过程中被打翻在地,死于非命。
这么一折腾,又过去了大半个小时。
天色已经渐渐有些亮堂了,这时英法联军运送硫磺,火药的马车,再次被碉堡上的望哨观察到。
这一重要情况汇报上去后,包括第一师长潘天寿少将在内的军官全都紧张了起来,紧急调动军队上煤堆防线,并且调动火炮集火攻击。
自家人知自家事,毒烟之计可是帮助楚军攻克了不少坚固要塞,并且赢得了新加坡柔佛海峡之役的大胜,可谓名声在外。
全军上下对此更是忌讳甚深,又如何能让英法联军遂了心愿呢?
于是乎
炮火轰击炸烂了堆积的柴草堆,煤渣堆后面的步兵,采取仰射的方法,将步枪的射程放大到1300码以外,让运输硫磺和黑火药的英法联军士兵遭受到额外的弹雨打击,死伤可不少。
关键在于,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被从天而降的密集弹雨打翻在地。
由于在极限射程外,大多的创伤是高空坠落的子弹所致,这些士兵头破血流受伤的多,被击毙的却寥寥无几。
对于守军的炮击,英法联军不可能无动于衷。
于是这一日的战斗,就从双方炮击开始,隆隆的炮声撕碎了清晨的雾霾,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
在新一天战斗中
英法联军主动改变了战法,其不断派出小股军队,以两三百人为规模,轮番冲击长达13公里的八达雁海湾碉堡土墙防线,试图找出防守的薄弱点。
与此同时
不断堆放柴草,燃起浓烟,任凭浓烈的烟雾飘向防御线,这极大的干扰了守军的视线,也让英法联军的攻击数次差点得手。
好在楚军及时组织反击,将攻入土城中的英法联军士兵逐一消灭殆尽。
长达13公里的八打雁海湾碉堡土墙防御线上,共修建了21座碉堡,每隔600多米就是一座,这是整个防御线的坚强支撑。
每座碉堡里屯兵200~300人左右,这是一线兵力。
后方还有大量的预备兵力可以调动,比如在小渔村左近,就囤积了4个团近7000兵力,做重点防御。
英法联军无论如何调动,那都是在楚军的眼皮子底下,完全没有秘密可言。
断断续续的战斗持续到下午4点多,英法联军再次遭受到3100余人的伤亡,合计伤亡已经超过7400人,不得不在这条坚强的防线顿足不前。
血战两天,并无寸进。
迈尼昂将军早早的宣布鸣金收兵,虽然没有攻破这条防线,但经过2日的血战,他对楚军官兵的战斗力和防线韧性,都有了真切的认知。
因此,对攻破这道防线的把握性更大了。
与此同时
在科雷希多战场上
英法联军总司令卡尔文-菲利普斯海军中将并没有放弃攻破这座要塞的计划,而改为从蝌蚪的尾部攻击。
连续两天,以七艘铁甲风帆战列舰为核心的火力打击编队,逼近到炮台700~800米处,轮流用60磅重炮和32磅重炮轰击炮台,倾泻了大量炮火。
科雷希多要塞也不含糊,楚国在这次危机来临之前,对该要塞进行了大规模的增建和扩建,不但修通了贯通全岛的2.1公里长主隧道,而且极大的加强了尾部炮台的防御。
后期增建的又高又厚的城墙,一直连接到蝌蚪尾巴上,在蝌蚪尾巴上又建了一个大型碉堡,可安置4门15英寸对海主炮,以及10多门副炮,对已经彻底堵住航路的西北侧海峡实施火力封锁。
在长达1.46公里的蝌蚪尾巴上,另外还加建了两座大型的碉堡炮台,每座炮台可安置两门威力巨大的15英寸对海岸炮。
从高空俯瞰
蝌蚪要塞的尾巴上就好像有三个粗壮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大型炮台要塞,甩动起来,足以对任何来犯之敌造成严重伤害。
事实也是如此
在连续两天的海陆火力对决中,英国皇家海军旺盛的舰炮火力,几乎将科雷希多要塞尾巴都炸烂了,到处都是焦糊一片。
几乎每一处岩石都被舰炮火力反复打击,岸滩和临海悬崖到处被炸的坑坑洼洼,显示出曾经遭受的战火创伤。
三座炮台被摧毁一座半,共有三门15英寸达尔格伦长管岸炮被摧毁,楚军要塞官兵死伤223人。
但英国皇家海军舰队也不好过,组成火力打击编队的七艘英制铁甲风帆战列舰三重伤一报废,剩下的三艘舷侧也被打的坑坑洼洼,甲板上炸的一塌糊涂。
2日激战过后,英法联军舰队伤亡高达896人,“列克星敦”号覆甲战舰主桅和副桅皆被击断,船体被打的残破不堪,已经报废了。
剩下的三艘风帆战列舰重创,风帆大多撕裂成碎片,绳缆断成一节节,水兵更是伤亡累累,已经无力再战。
不得已之下,卡尔文-菲利普斯海军中将只能率领舰队撤退了。
科雷希多要塞这条蝌蚪尾巴不是打不下来,而是继续打下去,巨大代价英国风帆舰队付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