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60节

  遵照陛下的御旨

  要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一个打不烂,攻不破,令敌人胆寒的要塞型城市,像钉子一样死死的扎在这里。

  在城市中专门留出一条通道,用于大型四轮马车和货物的进出,并且加派了层层严密哨岗。

  这条通道在得知英军舰队大举来袭后,将会紧急封闭,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城市唯一通道的作用主要是便利运输。卸在码头上的建筑物资,主要是从楚国本土带来的8500桶水泥,数百吨铁丝网等建材,还有二千多吨粮食。

  大量建筑物资通过马车队,输送前往当初登陆的偏僻小山村,在那里要修建坚固的堡垒式建筑,彻底弥合新加坡岛防御的唯一弱点。

  以偏僻小山村为第一道防线,后方选取地势险要之处,同时修建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以厚厚的砖石砌成,外面覆盖混凝土和铁丝网。

  要塞防御线以大型碉堡为核心,两翼展开的坚实城墙为屏护,彻底锁死后方通向新加坡的道路,令其成为不可逾越的防御线。

  其修筑强度,以能够抵抗12磅野战炮的正面轰击为标准。

  12磅野战炮是当今时代,能够跟随野战步兵前进,并提供火力支持的大口径野战炮。更大口径的火炮不是没有,但是太笨重了。

  为完成此项任务,新加坡远征军调拨了5500名辅兵,专门用于营建三道后方防御要塞设施,山石泥土随地可取,水泥和铁丝网也都从楚国本土运来了。

  剩下的,只需要时间而已。

  其他的建筑物资,则用于加固新加坡城市防御线,15000多名辅兵投入到建设中去,将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开始紧张而忙碌的营造工作。

  楚王郑国辉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多久,在攻克新加坡2日后,他便坐上了“光明”号大帆船,率领着风帆舰队浩浩荡荡的离去,直接杀向法属西贡港。

  三大既定目标已经完成两项,一项是占领新加坡,一项是占领英属东马地区,包括文莱达鲁萨兰,沙巴和砂捞越这三州之地。

  前者是历经艰苦血战完成的里程碑,后者简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容易,其过程不用浪费笔墨赘述。

  驻守当地的英军士兵没有强烈反抗,在马来亚远征军的浩大舰队抵达后,便乖乖投降了,表现的十分配合。

  最后一项既定目标,就是占领并血洗西贡。

  这是楚国对法兰西国发出的严厉警示,也是一个极其强硬的信号;

  楚国不是任由拿捏的软柿子,有能力对法属中南半岛殖民地造成致命威胁,在决策之前要三思而行。

  法属西贡总督府辖下远东舰队有11艘风帆战舰,其中大部分曾参加8年前的英法对清战争,火烧圆明园,在神州好一番肆虐。

  在楚王郑国辉的心中

  他能做的不多,可未尝没有狠狠报复一番回来的心思。

  而对法属西贡总督府的核心城市采取行动,极类似于欧洲历史上荷兰舰队偷袭伦敦的战役,只不过地点搬到了中南半岛罢了。

  在郑国辉的心里,他并不怕法兰西人的报复。

  现在已经是1868年9月11日,距离历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也只有一年半时间,而这让法兰西人痛心疾首的巨大失败,在当前欧洲局势中已现端倪。

  普法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双方都积极的引兵备战,战争阴云在欧陆上空愈发的浓厚,欧洲各国高层心中都有预感。

  普法必有一战,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在这个要命的当口,法国本土能给中南半岛殖民地多少军事支持?

  若如同历史上一样,法兰西在两强争霸中输的体无完肤,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缓过来,那就更没问题了。

  几年后的楚国必将更加强大,自身实力就是最好的筹码,法国人在报复之前,要好好的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够不够。

  不是说法兰西是否比楚国更强大?

  这毋庸置疑。

  关键在于法兰西能在中南半岛投放多少军事力量?

  当一个世界巨人手伸出数万公里之外,只能费劲的挪动1~2根小手指,与当地的区域性强国相搏杀,赢面的概率有多大?

  楚王郑国辉敢于同时和英法两国交恶,直面战争威胁,依仗的除了不逊色于世界列强的武器装备,足够雄厚的实力,最大的考量也就在于此。

  大英帝国确实是雄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但并非没有遭遇过重大失败,美利坚独立战争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英国跨洋远征时,能够向北美洲投放的军事力量很有限,撑死了也就是区区几万人的兵力规模。

  同样的道理

  哪怕大英帝国殖民地遍及南洋,但别指望这些土著为英国征战四方,说到底还得靠白人军队,万里迢迢的从英伦本土输送过来。

  英国陆军的总兵力也仅仅是二十五六万,能够投放到南洋的有多少?

  2万还是3万?

  撑死了,也就是这个数字。

  楚王郑国辉经过缜密的考量,最后下定决心与英法两国撕破脸宣战,就是自认为楚国完全扛得住这等规模的入侵。

  现在率领舰队杀向法属西贡,不但要给法兰西人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而且还要打断他的一条腿,令其不敢东顾。

  这同样是做给其他欧洲列强看的,不要以为纠集几千个或者几百个人,就可以在南洋肆意逞凶狂。

  那种骑在东方人头上作威作福的时代,随着楚国的闪亮崛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光明”号大帆船在海面上一路疾驰,身后的风帆战舰形成两路纵队,杀气腾腾的直奔湄公河海域。

  整个舰队共计25艘风帆战舰,其中5艘风帆战列舰,10艘风帆巡洋舰及10艘风帆护卫舰。

  在新加坡港

  楚王郑国辉只留下了两艘风帆护卫舰,留作巡戈马六甲海峡之用。

  一旦发现英国风帆大舰队,则立马逃之夭夭,一艘返回新加坡港报信,一艘直接逃回王国本土示警,将防御级别提高到最高程度。

  整个新加坡港不留海上军事力量,做好周全准备,静等英国风帆舰队来攻击。

  新加坡港内的所有英籍和法籍货船,总计137艘,全部强令离开港口,由士兵们押送,满载掳掠的货物驶向马尼拉港,将港口彻底清空。

  至于其他各国的外籍商船,则暂时扣押在港内,以以防机密泄露。

  战火开始后,则任由其来去,对这些外籍货船的财产和人身不加侵犯。

  至于英国人让不让他们走?

  那就不是新加坡远征军需要考虑的事儿了,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无条件执行地下的旨意;

  像钉子一样扎在新加坡,至少坚持半年以上。

第283章 剑指西贡

  新加坡距离湄公河入海口只有800余公里,楚王郑国辉率领的风帆舰队前一天清晨出发,于次日傍晚便顺利抵达预定海域。

  在这里

  远征风帆舰队与早已徘徊在此的先导船汇合,在此船的引导下,风帆舰队向东北方航行约二十多公里,来到一处长满了茂盛红树林的僻静海湾。

  提前抵达的五艘铁甲战舰,此时正静静的抛锚停泊在海湾深处。

  远征风帆舰队也纷纷在海湾中下锚驻泊,一时间,这处距离湄公河口只有20多公里的僻静海湾,帆杆如林,停泊了共计30艘战舰,楚国海军主力全都汇集于此。

  积蓄力量,准备施展雷霆一击。

  “光明”号大帆船抛锚驻泊下来后,先导船上的内政部第五处副处长罗翔少校登船汇报。

  此人装扮的像个饱经日晒雨淋的中年渔民,脸庞也是一片黑红色,胡子拉碴的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不少,只有一双眼睛偶尔精光外露,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来历。

  楚王郑国辉将此人唤入船舱里,听取了汇报后,又仔细盘问了许久,这才放弃离开。

  等到罗翔少校离开后,楚王郑国辉点燃了一根雪茄,用力深吸了两口,很快,浓烈的雪茄烟草味就充斥船舱。

  罗翔少校此行带来了详尽的情报,同样也带来了20余名精壮向导,有部分是第五处的军官,有部分是西贡当地华人家族精英子弟,出身颇有考究。

  回到先导船之后,先导船立刻扬帆起航,在满天晚霞的映衬下,驶向泛着粼粼金色波光的海面远方。

  先导船要前往预定海域,继续未完成的任务。

  后续还有来自楚国本土海南群岛的运兵船队,将在今天傍晚或明天上午某个时间点,抵达预定海域汇合。

  这支运兵船队,运载的是远征第4师7200余兵力,再加上两个新编步兵团,合计六千余兵力,总计1.32万余人。

  这是海军舰队消灭了法兰西远东舰队之后,用于登陆攻占城市的主力。

  至此,楚国兵力分布情况大致清晰。

  远征第一师和远征第五师留守本土岛屿,主要是北方的海南群岛和南方的通州群岛,配属兵力为4个新编步兵团,总计兵力约2.6万余人。

  再加上1.2万余人的各地要塞守备团,总兵力约为3.8万余人。

  若遇到英军舰队大举来犯,随时还可以动用数量众多的华人民兵团,乡勇团,联合起来一致抗敌。

  另有以远征第二师为主力的新加坡远征军,配属三个新编步兵团,总兵力1.66万人,远征新加坡。

  另有以远征第三师为主力的马来亚远征军,配出两个新编步兵团,总兵力1.33万人,占领并且征服东马地区三州之地。

  后续将大举移民,彻底吞并该地区。

  另有以楚国海军全部主力倾巢出战,争取一举歼灭法国远东舰队,占领并血洗西贡,给予法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陆战的主力,就是以远征第四师为主力,配属两个新编步兵团,共计1.32万余总兵力,再加上2000余水兵登陆作战,共有超过1.5万兵力。

  楚王郑国辉对西贡的战略就是“烧杀抢掠”四个字,一击得手后,迅速抽身离开,并不恋战。

  随后全军主力兵分两路,以5艘铁甲重舰为主的火力打击编队进驻新加坡港,加强对该港的防守。

  其他海军风帆战舰和陆军兵力悉数撤回马尼拉,开始准备本土防卫作战。

  如此一来,本土防卫兵力将会迅速增长至5万以上,形成一南一北两大重兵集团,通过便捷的长途海底电报通信,可以随时驰援。

  海军风帆舰队也全部龟缩进入马尼拉海湾,避免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风帆战列舰队正面硬扛,那是真的扛不过。

  在船舱里

  一幅以西贡为中心的手绘地图铺展在桌子上,这是罗翔少校献上的地图。

  这幅地图参考了法国人和英国人相关的中南半岛地图,对西贡周边地区等比例进行放大,地图细节展示的更多。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

  西贡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东北、在同耐河支流西贡河的右岸,有宽阔畅通的大河航运,城市距出海口80公里。

  “光明”号大帆船抛锚驻泊的地方,大概与西贡相距110公里左右,正常航行的话约十个小时。

  这是考虑到进入西贡河以后,风力相比海上要大大的减弱,风帆战舰的航速也只能维持在六至七节左右,属于惯常的水平。

  西贡为法国殖民者所占之后,逐渐成为法属殖民地的中心,法国人在这里下大力气营造城市建筑,修缮道路桥梁,花费了重金投入。

  西贡城市里充斥了浓郁的法式建筑风格,徜徉其中,常常会错认为这里是哪一座法国城市,所以被称之为“东方巴黎”。

  在地图上

  法国远东舰队的港口基地,仓库和营房,法属殖民总督府所在地,殖民地驻军兵营,兵力配属,军警哨卡,法国白人殖民者集中居住区,唐人街等等地标,全都标示的非常清楚。

  有了这些详实而重要的军事情报,楚王郑国辉的信心大增。

  法国人在西贡有两支军事力量,一支就是驻扎在此的法属远东舰队,共计有三艘风帆战列舰和8艘风帆护卫舰,全体水兵总数约2360余人。

  这其中,包含驻扎在西贡海军基地以及海军仓库的411名水兵,在地图上都有详尽标识。

  法属西贡总督府辖下陆军兵力合计9600余人,总数不足万人。

  分别驻扎在北圻,高棉,岘港,巴叻,南圻西三省等地,就像胡椒面一样撒了一圈,法属西贡总督府1867年又出兵占领了永隆、安江、河仙三省,让原本不多的兵力就更显紧张。

  从地图上看

首节上一节260/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