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43节

  卡家延知府曹玉秀凭借着陶瓷和玻璃产业,将本地区发展的兴旺红火,年年考评为上上优等,今后也是很有希望的一位官吏。

  聊了会儿卡加延地区的发展,交通部长韦霍斯特又提到下一步的海底电缆铺设计划,他说道;

  “陛下,如今限制电缆厂产量的原料,主要是进口的天然橡胶,需要从马来亚地区进口而来。

  微臣觉得,可以在国内大力发展天然橡胶种植园,这些大车的胶皮轮子,制作胶鞋和电缆,都少不了天然橡胶,此物甚是关键。

  下一步

  交通部拟议连通香格里拉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的海底电缆,最后直通澳洲大陆,所需物料甚巨,欠缺的只在天然橡胶一项。”

  韦霍斯特子爵这么说,在座的各位大臣俱都了然。

  楚国不缺铜矿,在宿雾岛就有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斑铜矿,其规模是通州群岛(注;原棉兰老岛金沙铜矿)的一百多倍,在整个东亚包括东南亚地区都傲然居于第一位,无出其右。

  没有这样的依仗,宿雾知府范知城也不会贸然缠着陛下,请求在宿雾岛建设一座大型铜冶炼厂。

  整个海南群岛就处于斑铜矿带上,从北方的海南岛,到中部的宿雾岛,在到南方的通州群岛上,已经发现的大中型铜矿脉有十几座之多,资源蕴藏量相当丰富。

  这也是楚王郑国辉否决了香格里拉岛西安府开采当地铜矿奏议的初衷,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全都去开采。

  宿雾岛占着本岛的优势,开办铜冶炼厂相关请求,才能得到允准。

  在海南群岛的共计7000多座岛屿中,海南岛(注;原吕宋岛),宿雾岛和通州岛(注;原棉兰老岛)为三大本岛,是发展的第一优先级。

  各种轻重工业,农业和特色种植业,这包括香料,咖啡,可可,橡胶,瓜果,红麻,番麻,茶叶,金鸡纳霜等等,都可以优先发展,优先种植,没有任何限制。

  在三大本岛之外的海南群岛范围下7000多座离岛,亦属于本土范围之内,处于第二优先级。

  第二优先级的最显著特征是重工业不予发展,轻工业适当发展,农业不限制发展。

  除了以海南群岛为主的本土以外,其他的大型岛屿,例如香格里拉岛,所罗门群岛,苏拉威西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塞班岛)等等,皆属于“外岛”的范围,处于第三优先级。

  第三优先级的显著特征是不予以发展工业,包含轻重工业,轻工业只限于必须品,比如锯木厂,碾米厂,榨油厂,糖厂(注;限香格里拉岛),石灰窑,采石场等等,有着诸多的限制。

  农业发展亦有限制,例如香格里拉岛大规模发展蔗糖种植产业,建立糖厂,就需要楚王郑国辉特旨恩准,才能够推广实施。

  这样做的目的,就源于“强干弱枝”的王国整体发展经济政策。

  更偏远的岛屿,例如威克岛,中途岛和一些太平洋岛屿,则属于“边疆岛屿”范畴之内,那就是第四优先级。

  移民到第四优先级所属岛屿的华人,全都享受免税待遇,自己生产自己收,只要给岛屿管理机构缴纳一些钱粮即可。

  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尽量达到自给自足的能力。

  至于给王国整体的税赋贡献,那还是免了吧,能不增加额外负担就属邀天之幸,谈贡献还是太扯了。

  “韦霍斯特爱卿所言极是,橡胶种植园是应该提上议事日程。”楚王郑国辉放下手中的茶盏,考虑了下说道;

  “此事,就由韦霍斯特爱卿上一个条陈,在内阁总理衙门议一下,请首相牵头联络农业部,部署具体的发展策略。

  内阁议出的东西,给王家内务府也发一份,由其酌情投入扶持。

  在烟草,蔗糖,天然橡胶,茶叶,咖啡和可可这些重要的种植品类中,政府可以根据情况,推出优惠扶持政策。

  王国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只有通过优惠政策引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才是正途。

  比如农业税收“三免三减让”,免个头三年的农业税收,后续三年减半收取。

  对于生长期较长的天然橡胶种植园,橡胶树成材可以割胶,一般需要八九年生长时间,可以推出“五免五减让”专门的优惠扶持政策,这都可以讨论。

  马来亚适合发展天然橡胶,我楚国的地理条件也不差,今后也可以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陛下明鉴,微臣谨遵圣谕。”韦霍斯特子爵连忙站起身来,躬身领命。

  楚王郑国辉考虑了下,再次吩咐说道;

  “交通部关于下一步发展海底电缆的计划,应当做适当调整。

  铺设海底电缆耗费甚大,连通香格里拉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事宜,不需匆匆上马,可以推后再议。

  当前首要

  是海南群岛之本岛,与大陆间的海底电缆铺设事宜,应早早的提上议事日程。

  从马尼拉至香港海底电缆,可以列在优先级,做重点考虑。

  从八打雁至香港,两者间距离不过千余公里,铺设难度和耗费远低于联通香格里拉群岛,可作首选。

  在物料齐备的情况下,也就区区2~3周时间就可以铺设完成。

  这将使我大楚的长途电报线与北方大陆联通,万里信息瞬息可至,重要性远胜于联通香格里拉岛。”

  “陛下明鉴,是微臣愚钝了。”韦霍斯特子爵再次施礼说道。

  倒不是交通部一干人等太蠢,而是局限于思维死角,想的岔了。

  陛下诏令重点发展海底长途电缆线,联通全国长途电报,这让交通部一干人等全都将目光放在国内。

  实质上

  发展联通香港的海底电缆线,也是发展楚国长途电报线的一部分,交通部一干人等陷入思维误区了。

  将楚国的长途电报线接入大陆,今后联通南洋地区各地,包括法属西贡,越南王国阮朝首都所在地顺化,北方的重镇海防与河内。还可以联通马六甲之新加坡,乃至北上暹罗王国首都曼谷,形成遍及南洋的广泛长途电报线。

  今天正式成立的皇家南洋电报局,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联通南洋各重要城市,主宰长途电报业务,这是今后数十上百年最重要的通信产业,也是一只能够孵出金蛋的鸡。

  皇家南洋电报局由楚国王室投资,与政府七三开股份比例,楚国王室隶属的内务府持股七成,是绝对的控股方。

  相关资金由楚国王室内务府投入,政府方面提供发展的一切便利。

  今后大有钱途的发展方向,自然是向北连通大陆。

  在如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楚王郑国辉暂不考虑将海底电缆线联通东南方向的香格里拉群岛和澳洲大陆,所需的耗费实在太大,不亚于铺设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线。

  且不论通州群岛达沃府距离西安有多远?

  仅香格里拉岛上的西安府至最东端的东港府,两者间需要铺设的海底电缆就长达3100余公里,若联通达沃府,就需5500余公里。

  若澳洲的悉尼联通至香港,两者间直线距离超过7400公里,顺着海峡环绕大陆,海底电缆线的距离超过8800公里这是非常惊人的长度。

  从伦敦铺设至纽约的大西洋海底电缆线,亦不过4800余公里。

  综合考虑来看,经济上极不划算。

  皇家南洋电报局若想尽早达到收支平衡,那么向西北方向铺通至香港的海底电缆线,就是一条捷径。

  从八打雁至香港不过1100公里,联通之后,可以接入英国人修建的香港至广州,至马尾,至沪海的长途电报线。

  英国人推进的长途电报线,是采取迂回的方式,以丹麦大北电报局的名义,用海底电缆从香港先铺到长崎。

  在想方设法从长崎引一条海底电缆线,登陆沪海和崇明岛,这一计划正在推进中,全长共计4000余公里。

  朝廷方面对西洋电报十分忌惮,禁止电报线登陆,英国人暂时无法明目张胆的在大陆铺设电报线,只能先铺设到长崎去,在引一条海底电缆线至琉球王国。

  皇家南洋电报局接通香港大北电报局长途线路,那么就意味着联通了扶桑和琉球王国,联通了崇明岛,北方事务顷刻可知。

  不用说,电报话务量也相当可观。

  这对英国人来说,对荷兰人来说,都是非常便利的事情。

  英国向澳洲自治领拍发电报,可以通过香港联通进入皇家南洋电报局长途电线,向南直抵达沃府。

  然后通过达沃夫至澳洲的定期货运班轮,通过外交邮袋送达拍发的电报邮件,这是最快捷的方式。

  荷兰王国与荷兰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之间的电文往来,亦是同样如此的操作。

  电文向南拍发至三宝颜府,然后通过外交邮袋递送,定期货轮3~4天就可抵达巴达维亚,节省了一半时间。

  其便利性不言而喻,更加凸显出皇家南洋电报局的重要性。

  从地理上看

  无论向南至巴达维亚,向东南方向至澳洲的悉尼和墨尔本,都必须经过皇家南洋电报局中转,不可能凌空飞跃过去。

  那么这两个地方,对楚国而言将没有什么秘密,几乎和脱光了差不多。

  不要说保守客户秘密这种鬼话,对于皇家南洋电报局这种重要的通信机构,内政部早就盯上了。

  已经呈文奏请陛下允准,派专员入驻皇家南洋电报局。

  具体想干什么坏事儿?

  这玩意儿不说也知道,大家心知肚明。楚王郑国辉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只是再三重申,一定要做好保密事宜。

  这可是重要的信息渠道,不但可以监控荷兰人和澳洲人,还可以监控王国内部,谁都舍弃不了。

  用脚后跟想想,英国人,法国人肯定也是这么干的,只是不宣诸于口罢了。

第265章 环南洋长途电报线

  扶桑国由明治天皇诏谕,列国各国签订的互惠通商条约和租界条约得到顺序执行,楚国也讨了个巧儿,相关的好消息已经传了回来。

  楚王郑国辉与众人谈到此事,心情那真是十分爽利,算是搭上了诸列强末班车。

  也就这几年间,扶桑国内忧外患重重,再搁往后可就别想了。

  在与军政部长钱江中将的聊天中,楚王郑国辉就谈到了进行中如火如荼的戊辰战争,出言说道;

  “明治天皇此人年少而有抱负,向往西学,野心兼具,当为扶桑国数百年难得之明君,绝非易与之辈,宜慎而重之。”

  听到陛下对明治天皇评价如此之高,钱江中将脸色微变,眉头沉凝的看了看其他几人,不由得脱口而出,

  道;“陛下,明治天皇乃一小儿,时年不过17岁,恐不至于此吧?”

  韦霍斯特子爵与郑国泰子爵也都面现犹豫之色,眼见有些不相信。可陛下金口玉言,众人又不敢反对。

  宿雾知府范知城神情恭敬的坐在后方,这里一圈都是政府大佬,可没他说话的份儿。

  楚王郑国辉轻声一叹,缓声说道;

  “尔等可记得,

  明治登基时只有15岁,当时传给长州和萨摩藩的倒幕密诏中,都没有天皇的印章玉玺,可谓吃了熊心豹子胆。

  兵者,国之大事也。

  这可是关系一国安危的倾覆之变,安可如此轻率行事?

  若真论起来,名不正言不顺。

  所谓的倒幕密诏不过是一张废纸,可偏生明治敢发,长州和萨摩两强藩敢接,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皆非常人的胆略与勃勃野心,如今他们赌赢了。天皇军已经在京都战胜幕府军,取得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胜利。

  窥一斑而知全貌

  明治天皇走上前台已不可阻挡,其会同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与岩仓具视这些倒幕派精英联手治国,大力推行西化,引他山之石攻玉,扶桑国未来走上强盛可期。

  今后北方必是劲敌,不可小觑也。”

  众臣闻言后深思不语,他们将自己代入扶桑国彼时环境中,亦深感棘手。

  若真的明治写了个白条,这个所谓的倒幕密诏自己敢不敢接?

  想想细思恐极,这可是盖棺定论的纵兵谋反罪名,再给一个胆子,恐怕都不敢奉旨吧。

  王国诏书颁布都有一定之规,纵然以楚王郑国辉之尊,亦要遵循,不可轻易乱了规矩。

  若都是白条子,岂不乱了套?

首节上一节243/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