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44节

  楚王郑国辉特意点出这一点之后,众臣们俱都悚然而惊,工业部长郑国泰子爵断然说道;“如此逆诏,微臣纵万死亦不敢奉诏也,唯有自戮而已。”

  这也是逼的没办法了,唯一的出路。

  若真的接到陛下的一张白条子,令其协助纵兵造反之辈,郑国泰子爵断然不敢奉诏行事,只能自裁了。

  既然知道了如此要事,不逆则亡。

  想要安安生生的装作不知道,继续过自己的悠哉小日子,可能性小到忽略不计。

  其他几位大臣也深有同感的点点头,韦霍斯特子爵面现悲悯之色,在胸口虚画了一个十字后,神色虔诚的说道;

  “以基督之名,您的羔羊愿归于天国,祈求上帝的怜悯,阿门。”

  韦霍斯特子爵也不傻,这种事情在欧洲都是不可能脚踏两只船,参与谋反之事成王败寇,不可能有第三条道路。

  抱歉啊各位,这一次兄弟实在腾挪不开,等今后有机会再合作哈,再会再会……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楚国的一众大臣们脸色都变了,感觉到扶桑明治天皇与倒幕派精英都是一群疯子,简直什么规矩都没有。

  楚王郑国辉见人人色变,这才沉稳的点了一下头说道;“若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个人荣辱置之度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重视吗?”

  “陛下烛鉴万里,吾等愚钝,当真愧不敢当也。”众臣齐齐站起来躬身施礼回答说道。

  军政部长钱江忽然面现狠色,用手向下用力一斩,建议说道;“启奏陛下,微臣有一永绝后患之计,若是……”

  楚王郑国辉抬了下眼皮看着他,钱江中将立马就像嗓子打了个结,所谓的计策戛然而止,然后神情讪讪的低下了头。

  他是登在楚王郑国辉身边已久的老人,原本是乳母之子,在通州民团时期,就是楚王郑国辉的左膀右臂。

  并非能力有多强,唯有“忠恳勤谨”四字而已。

  楚王郑国耀说向东,钱江中将绝对不会向西,这就是郑氏门下的一条忠狗。

  因而深得信任,得以托付军政部长要职。

  “历史潮流浩荡,绝非一人之力可为。”楚王郑国辉声音淡淡的说道,他停顿了一下,环顾众人,继续说道;

  “扶桑国这波趁势欲起的国运,任谁也无法阻挡,这不是哪一个人所能为,而是一代接受西学熏陶的开明人士所致。

  当今时代列强纷起,瓜分世界的殖民圈地愈演愈烈,可谓千年未遇之景象。

  想要坐上餐桌,自己必须要拥有足够的实力。

  立足于发展自身实力,开拓殖民,发展经济,发展工农业,将楚国建设的强大起来,方为正途。”

  “陛下圣谕,微臣等受教了。”众臣齐齐施礼说道。

  喝完下午茶,众臣纷纷告辞离去。

  楚王郑国辉脚步悠闲的踱入行宫内的大书房,这座宫殿式的建筑层高有十多米,在宿雾地区的凉爽气候下,显得敞亮怡人。

  按照楚王郑国辉的惯例

  行宫书房内,高达3.6米的欧式做工紫檀木书橱,沿着墙壁摆放了一圈,各种中外书籍涉及的门类极广,多有古籍善本。

  在宫廷式书桌斜对面的墙上,或者欧洲画师精心手绘的巨幅世界地图,居中太平洋位置的方框里,则是放大的楚国海南群岛地图。

  可以看到,海南群岛地图已经标示了海底电缆连接线,用绿色的线条,将群岛内铺设海底电缆的海峡全都标示出来,简洁明了。

  楚王郑国辉的目光落在这些海峡电缆线上,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海南群岛海底电缆的全面建成,让楚王郑国辉对全国本土岛屿的掌控力更上一层楼,其意义重大。

  无论发生在岛屿任何一个角落的重大事件,最快只需短短一两个小时,报告就能送到他的案头上,据此作出迅速反应。

  如今在楚国政府内阁总理衙门,各部属,各府治所,乃至下面的县城,全都联通了电报。

  王室拥有专属的密电室,皆是由皇家禁卫团军官担任相关要职,确保秘密不得外泄。

  郑国辉的目光看向地图上的香港,流露出一片炙热神情。

  在今年6月底之前

  联通香港的海底电缆线就将铺通,这是皇家南洋电报局走上地区舞台的第一次亮相,必然能博得满堂彩。

  如今,英国人的发展方向是北上,借着丹麦大北电报局的名义,先将海底电缆铺通到长崎,联通江户和京都。

  下一步,则是将海底电缆线铺通至崇明岛,最后跨江进入英法租界,实现电报线连通北方神州的最终目的。

  皇家南洋电报局的发展方向是一路向西,从香港联通澳门,再从澳门向西顺着海岸线一路铺设。

  先抵达钦州,在北部湾南下至海防,至海防的海底电缆线,可以引出一条长途电报支线直达河内。

  海底电缆顺着中南半岛海岸线继续南下,沿途联通越南王城顺化,法属西贡,然后顺着中南半岛海岸线直达暹罗王国曼谷。

  从曼谷引出两条电报线路,一条向西通过陆路进入缅甸,与英属印度殖民总督府电报线网相联通。

  另一条顺着半岛海岸线南下,经过槟榔屿抵达新加坡,跨越马六甲海峡,再连接马六甲海峡北部的苏门答腊岛巨港,实现完美闭环。

  这是楚王郑国辉给皇家南洋电报局规划的发展方向,力求在一年内铺通上述长途电报线,率先占领市场。

  现在的情况就是手快有,手慢无。

  当一家长途电报局铺通了东南亚电报线,那么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会打退堂鼓,基本沿用皇家南洋电报局的长途电报线网就可以了。

  这是因为无论英国,法国,美国还是德国,长途电报的投资都源于私人经营的商行,没有政府投资,资本家谁都不会做亏本生意。

  现有整个南洋区域,长途电报业务属于刚刚起步阶段。

  初期的投入巨大,风险很高,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本盈利的可能性。

  蛋糕就这么大,既然有皇家南洋电报局铺通了东南亚长途电报网,那么沿用就是了,何必要另起炉灶?

  等到南洋电报市场迅速的扩展开,皇家南洋电报局独占鳌头,形成了事实上的电信垄断地位,其他的列强资本就更无意参与了。

  这就是抢先一步布局的核心真髓,楚王郑国辉知道;

  这门生意是初期一次性投入巨大,以后数十上百年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收钱收到手发软,是一门顶顶好的垄断生意。

  凭借着楚国掌控的太平洋群岛,今后跨太平洋海底电缆线路,毫无疑问也掌控在皇家南洋电报局的手中,这又是一只下金蛋的鸡。

  当然了,横跨浩瀚太平洋铺设海底电缆的难度极高,不是短时间考虑的事情。

  若是能在20年内实现,就算快的了。

第266章 触碰到了底线

  楚王郑国辉收回流连在地图上的目光,在书桌后面坐了下来,从整齐叠放在书桌边的一厚叠奏章最上面,拿下一份奏章,打开阅览了起来。

  视察宿雾岛期间

  相关需要呈送陛下亲阅的奏章,也从马尼拉转移到了这处行宫里。

  楚王郑国辉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折,掌控整个王国军事,经济,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方向。

  批阅了一会儿

  楚王郑国辉拿起一份奏章,神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仔细阅览过后,他脸上隐隐浮现出一层怒气,随手将奏章丢在桌上。

  郑国辉拿起一根雪茄点燃,向后身体舒适的躺在宫廷式座椅上,深深的吸了一口雪茄,在缓缓吐出后,浓烈的雪茄烟味迅速弥漫开来。

  在袅绕烟雾中

  楚王郑国辉的眼神显得格外清亮,透露出一股能够冻彻骨髓的寒意。

  熟悉陛下脾气的身边幕僚知道,陛下这是动了真怒,肯定有人要倒霉了。

  从这份奏章露出的文字来看,这是一份由外交部呈递的条陈,源自于英属澳大利亚自治领最南方城市墨尔本之间的金矿床纠纷。

  墨尔本被称之为“新金山”,源于这里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金矿床,吸引了来自欧美和北方大陆的华人淘金者纷至沓来。

  根据记载

  在1836年,墨尔本的人口只有177人。到了1851年,人口是2.9万人,到1854年,已经迅猛增长到12.3万人,成为澳洲最大也是最富裕的城市。

  这其中,华人淘金者就超过4万人。

  到了1867年,墨尔本的城市人口接近28.6万,约有五分之一是华人,是欧美世界华人两大聚居城市之一。

  一个是北美的旧金山,一个就是澳洲的“新金山”墨尔本。

  随着大量华人淘金者的涌入,形成了竞争关系。与白人淘金者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并且愈演愈烈,演变成数次针对华人淘金者恶性事件。

  这其中,来自北美的白人淘金者起到了极坏的作用,可谓劣迹斑斑。

  在维多利亚金矿场,1859年就拥有4.2万余名华人淘金者,在新南威尔士则有21000人,占当地人口总数的1/16。

  即便在偏僻的西澳大利亚,也有数百名华人移民。

  早在1854年6月,一批来自北美南方的白人淘金者在本迪戈矿场集会,企图将华人淘金客驱逐出矿场。

  由于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了一定防备措施,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拉开了有规模有组织排、华序幕。

  “本迪戈事件”发生,也促使维多利亚当局考虑华人淘金工的问题。

  澳洲殖民当局不无担忧地指出

  若是不加控制,来澳华人的人数,很快就会超过大英帝国的臣民。

  1855年6月12日,在以福克纳为首的“金矿场皇家委员会”的动议下,维多利亚当局通过了限制移民法案。

  维多利亚殖民当局的做法,在南澳大利亚得到积极响应,随之扩展到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

  新南威尔士发生了更加暴力事件,一千多白人手持凶器,袭击了兰明低地的华人淘金者居住区,肆意的殴打凌辱,行凶作恶。

  造成华人死2人,伤10人,数百名华人淘金者的财产被洗劫一空。

  而在审判中,当地白殖民政府法官竟然宣判这些白人凶徒无罪,当庭释放,这进一步推高了白人淘金者的嚣张气焰。

  凡此种种恶行,难以赘述。

  按照不溯及以往的惯例

  在楚国正式成立前,楚国是没有立场和足够的身份去干预此事,那应该是朝廷的外交事务范畴,

  楚国成立后,王室和民间资本亦有一支前往墨尔本发展,凭借着雄厚的资本优势,很快在当地打开了局面,拿到了七个金矿床脉的独家开采权。

  这样的举动,引来了当地白人金矿主的不满,随即在上个月本迪戈,爆发了730多名白人淘金者,手持武器和刀棍冲击矿场的恶性事件。

  “第二次本迪戈事件”再次造成了11人死亡,56人受伤以及矿井严重受损,各种财务损失高达3.6万英镑的严重后果,引起了外交部的高度关注。

  在与澳方交涉中,对方的态度蛮横恶劣,对华人侨民和商人的安全利益极为漠视,动辄抬出大英帝国牌子来压人,交涉的极不顺利。

  外交部据此提出抗议,要求澳方殖民当局在侨民安全和商人权益方面,切实履行保护承诺,严惩违法肇事者,伸长法律正义。

  而这一切

  英方澳洲殖民当局显然没有听进去,维多利亚法院在17天前再次审理“本迪戈事件”一案,24名白人嫌犯全部无罪释放,等于狠狠打了楚国的脸。

  楚王郑国辉愤怒的正是此事,以前的事他管不了,可现在澳洲殖民当局等于“啪啪”打脸,完全不把楚国外交交涉当回事儿。

  叔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

  浓烈的雪茄烟雾萦绕周围,楚王郑国辉神情冷静的考量了一番,然后提笔在这份条陈上签署几行字;

  “着令外交部即刻与远东英国驻华公使进行交涉,表明我楚国保留反击举措的权利。

  澳洲当局一连串恶劣行为,严重损害华夏民族感情,破坏双边关系,恶化当前融洽的商贸联系,此举断不能容忍。”

  之所以让楚国外交部与英国驻华公使交涉,是因为利益受损的属于华人,这在英国驻华公使的职责范畴内,并不逾越。

首节上一节244/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