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安排伙计们带着登上码头的士兵,趁着夜色掩护,从城池坍塌的地方悄悄潜入,最后汇集在一座破败的庙宇和临近的义庄墓地。
这片墓地都是华人安葬,平日极少有人会经过此处,不失为藏身的好地方。
650多官兵加上700多帮众,将破庙和周围的墓地挤得满满当当,好在勉强能够席地休息,条件差一点也无所谓了。
现在万事俱备,就等“法比安诺-佩雷斯伯爵”号风帆战舰上场了。
甲米地要塞最初始于伊士南王公建造的栅栏营寨,1571年西班牙人占领此处,花费了37年时间营建,终于将这座要塞打造完成。
甲米地要塞类似于小型城池,不同于海岛上的科雷吉多要塞,比后者范围要大上许多,防御力也要差一些。
西班牙人在这里驻兵两个连队,总兵力约一百三四十人。
按说以甲米地要塞的体量,可以轻松的驻扎一二千人,才能将防御能力发挥到最大。
即便两三万人的重兵围攻,亦能支持很长一段时间。
这不是白人殖民者托大,而是西班牙白人后裔实在太少,整个大马尼拉地区才2万多人,又能征集多少兵员?
欧洲更别指望了,在如今欧洲人的认知中,远东地区基本上属于世界的尽头,差不多天涯海角的意思。
即便有一分的可能,在西班牙本土混不下去的穷鬼,也不会愿意前往远东过人上人的日子。
这些西班牙人的选择太多了,可以前往墨西哥,也可以前往中美洲的古巴,波多黎各,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也可以前往南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巴西或者阿根廷,只要横渡大西洋就可以方便的抵达。
前往远东只有两条海路,一条是抵达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继续向北绕过所有航海者视为畏途的麦哲伦海峡。
再沿着南美洲海岸线,向南航行六千三百多公里,抵达中美洲的巴拿马,从这里顺着洋流横渡整个太平洋,还有8000~9000公里的航程。
绕着地球大半圈,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的危险航程。
另一条海路也不近,要顺着非洲海岸一直抵达南非约翰内斯堡,绕过好望角再前往阿拉伯海,在这里横渡印度洋……
各种先天条件限制了西班牙白人殖民者的大规模移民,历经300多年的殖民统治,也只积攒了这么点儿人手。
面对广阔的南洋地区,殖民开发力不从心。
南方的荷兰殖民者也同样如此,受困于人力资源的贫乏,绝大多数白人殖民者都聚集在小小的爪哇岛上,对广阔的东印度群岛无力深入开发。
一夜无话
次日的清晨时分,“法比安诺-佩雷斯伯爵”号风帆战舰歪歪斜斜的停靠到了码头上,大呼小叫划破了宁静的清晨。
“快去喊人来,去甲米地要塞喊人来,现在是紧急情况,你这个该死的蠢货!”
“我要见要塞长官,这里有很多的伤员需要救治,我们需要医生,需要担架,需要药品,需要一切……”
“真见鬼!快去把能够负责的人找来,延误了时间,我会把你们通通绞死。”
站在码头上大喊大叫的这个老演员,用流利的西班牙语将土著贵族骂的狗血喷头,匆忙跑着去要塞通知了。
这个老演员是来自美利坚的下级军官皮埃尔-布冯,意裔美国人,有着一副典型的南欧长相,能够说地道的西班牙语。
他的一些来自美利坚的白人同伴装作伤员,甚至还从船上抬下来三十几具白人尸体,造成了非常逼真的遇袭效果。
那些土著贵族做梦都想不到;谁会用几十具白人尸体来骗他们?
平日里
若是死了一个白人,那都会闹的天翻地覆,何况死了这么多,这些土著贵族觉得天都塌了。
约摸一柱香的功夫
从甲米地要塞驶出来十几辆马车,由要塞长官佩德罗-冈萨雷斯少校率领,一路匆匆的赶来,简直心急如焚。
当他来到码头上,看见码头上躺着的数十具尸体,还有几十个缠着绷带的伤者,神情震惊的无以复加。
“哦,上帝呀!这简直是世界末日,怎么会这样……谁能告诉我?”
皮埃尔-布冯此刻是戏精上身,他冲过去大声问道;“你是要塞长官吗?”
“是的,我是佩德罗-冈萨雷斯少校,您是……”
“我是船上的二副皮埃尔-布冯,我们的战舰在海峡遇到了法国人,他们不问青红皂白的就向我们开火了。我们和法国佬开战了,那真是一场可怕的血战,船长在战斗中也负了重伤,哦,太可怕了。”
“法国人……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您需要我做什么?”
皮埃尔-布冯口沫纷飞的大喊说道;“我们的船员需要得到救治,他们需要医生,需要药品,需要安静而舒适的床铺,需要你能提供的一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助,需要为这些勇士收敛,需要教堂和神父……”
“哦……好的,好的。”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大量涌来的信息让佩德罗-冈萨雷斯少校难以思考,下意识的就答应下来。
他带来了三十多个人,正在土著士卒的帮助下,准备将尸体抬上马车。
皮埃尔-布冯立刻拦住了他们,指着一旁装作负伤的那些白人说道;
“见鬼,现在需要得到救治的是伤员,他们的伤口急需要得到处理,而不是这些已经归于天国的勇士。
让我们的人上马车,赶紧送去救治。
对了……我们还有一些伙计需要医疗帮助。”
他说的是一些刚从船上下来的华人士兵,这些华人士兵夹杂在白人伤者中间,速度很快的登上了马车。
这十几辆马车很快装满了人,便立刻掉头向要塞行去。
此刻的码头上
已经聚集了几百名土著士兵,还有三十多名要塞里的白人士兵,他们不知道身处险境。
在“法比安诺-佩雷斯伯爵”号风帆战舰和停靠在码头边的两艘风帆大船上,有数百名火枪手躲在船舷内侧,随时准备暴起发难。
潘天寿少将举着望远镜,目送着马车队相继进入甲米地要塞,嘴角露出掩饰不住的微笑。
这下妥了……
他随即挥了一下手,命令说道;“开始吧,让弟兄们给他们送上大礼。”
一声令下
隐藏在船舷内侧的火枪手们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在敌人惊慌失措的神色中,淡定的平举着枪口瞄准。
这突然间的变化,让佩德罗-冈萨雷斯少校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神情艰难的看向潘天寿少将,然后忽然惊恐的转头看向要塞的方向。
那里传来清晰的枪声,预示着要塞的陷落。
“哦……不,不!”
佩德罗-冈萨雷斯少校神情绝望的用手去摸腰间的枪套,随即传来“噼里啪啦”密集的排枪声,将他打的在弹雨中凌乱颤抖,犹如破布娃娃一般浑身是血的摔倒在地。
火枪手近距离的十几二十几米,没有道理能够打空。
密集的排枪声过后,码头上的这些白人士兵和土著士兵被清空大半,浓烈的血腥味飘散开来,给这个古老的码头渲染上一层血色。
这时候
从城池方向也传来了枪声和喊杀声,这是听到枪声以后,埋伏在城内的兵力暴起发难,对土著士兵发动了奇袭。
“法比安诺-佩雷斯伯爵”号风帆战舰带来了500多名官兵,他们分散开来,一路冲向要塞,一路冲向城内。
枪声与喊杀声密集起来,断断续续持续了半个多时辰,这才渐渐稀疏下来。
奇兵突进占领了甲米地要塞,里应外合一举拔除了土著仆从军的防守,取得了完胜。
在大楚官兵密集而致命的弹雨打击下,大多手持冷兵器的土著仆从军短时间内便死伤大半,剩下的乖乖举手投降。
甲米地要塞一炮都没打,就完整的落入了大楚远征军的掌控中。
潘天寿少将立刻派遣快船,向大帅禀报胜利的好消息,同时指挥军队,开始彻底清除城内的顽抗力量。
他通过黄宗发很快动员华人侨民,组织了一支近3000人的民兵力量,以入城的650多名官兵为核心,组建了10多支搜缴队,对整个城镇进行梳理清剿。
那些土著贵族必须要尽早清除,不能让这些人反应过来后,鼓动土著部族勇士反抗,造成城内更大的混乱。
清剿进行了数个小时,零星的枪声方才停歇。
这时候,可以宣布甲米地彻底落入了大楚远征军的掌控中,不会再有反复。
第184章 舰队迎战
破城有功,黄宗发被新任命为甲米地民团首领,在占领了本地土著仆从军营后,获取了大量刀枪武器,民团迅速膨胀到2700余众。
进入民团的唯一条件,就是身为华人血裔子弟。
迅速扩张的华人民团力量,也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很多加入民团的华人男丁携私报复,对曾经备加欺凌过自己的当地土著人,直接杀上门去。
直接血洗了对方满门老少,将财物掳掠一空。
很多华人民团男丁有样学样,啸聚众人实施报复,令甲米地城内陷入很长时间的混乱。
直到潘天寿少将勒令民团归营,展开为期一天的训诫,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罚的罚,这才止住了混乱局面。
黄宗发因此被记了一大过,与民团的其他21位大小头领全都跪在堂前石阶下,承受了将军的怒火。
大堂上
各项军令流水介般的发出,来来往往的军官们从他们的身边经过,恍若视若无睹,这让黄宗发等人羞愤难当。
如此的严厉惩戒,让这些头脑有些发热的民团头领,如同兜头浇了一盆凉水。
认清了自身地位,变得谨慎小心起来。
1866年9月1日
昨天傍晚收到了一举攻克甲米地要塞和城镇的战报,大帅郑国辉立刻调兵遣将,撕下了一直伪装的面纱,展开对马尼拉的最后进攻。
命令第二远征师长郑顺少将,率领第二师余部即刻前往甲米地港,会同副师长潘天寿少将所部,整劾兵力,清剿残敌。
于3日内,自甲米地向马尼拉方向攻击前进,沿途克复城镇,不得有误。
鉴于甲米地民团的成立,总人数接近三千,大帅郑国辉就没有再为远征第二师配备自达沃府而来的数千刀盾手,由其跟随远征第一师主力征战。
远征第二师上下三千五百余官兵,加上近三千的甲米地民团,总兵力超过六千,实力已不容小觑。
大帅郑国辉颁布命令;
分别任命科雷吉多要塞,卡拉宝要塞,甲米地要塞的大楚驻军指挥官,上述三地要塞分别调遣412人,115人和540名官兵守卫,其中一半是刀盾手。
这样的三倍兵力配置,将能充分发挥要塞的关键性作用。
命令远征大军所属铁甲打击舰队,风帆战列舰队全力出击,于海湾中寻歼西班牙皇家舰队马尼拉分舰队主力,不再掩饰强悍的海上力量。
先锋舰队的两艘“奋”字头纵桅快帆船,亦加入了此次海战,担任的是搜寻敌舰踪迹,警戒周边海域的任务。
清晨时分
铁甲打击编队所属“镇东”号,“镇南”号,“镇西”号和“镇北”号战舰便启动了蒸汽锅炉,巨大的烟囱冒出浓浓黑烟,缓缓的离开科雷吉多要塞小码头,向着海湾深处驶去。
铁甲舰队展开了“一”字排开的平行搜索队形,互相间距离3~4公里,覆盖了近20公里宽的搜索正面,径直向马尼拉方向扑去。
4艘风帆战列舰“镇海”号,“镇江”号,“镇湖”号和“镇河”号划分两艘舰为一队,远远尾随于后。
只要发现敌情,随时可以加速汇入铁甲舰编队,参与歼灭西班牙舰队的海战。
隶属于风帆巡洋舰队的六艘战舰,则以三艘为一编队,靠近海湾的南北两侧,沿着海岸线搜索前进。
如此大张旗鼓的做法,分明是寻找西班牙皇家海军马尼拉舰队决战的气势汹汹模样。
整个马尼拉海湾南北宽约60公里,这16艘战舰投入进去,对方避无可避,只能硬着头皮应战。
原本抛锚在科雷吉多岛内侧海湾的远征大船队,跟随在舰队的身后,亦纷纷拔锚起航。
货船队大多驶向甲米地港,部分货船在该港卸货,其他货船则驻留于港口锚地中,等待进一步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