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126节

  东海岸的铁甲舰无法运输到西海岸来,想要运输到西海岸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万里迢迢的向南绕过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即令人望而生畏的麦哲伦海峡。

  在一路万里迢迢的抵达中美洲,顺着太平洋洋流跨越八千七百多公里的航程,最终抵达棉南老岛。

  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上无人敢于挑战这样的漫长死亡航程。

  如此遥远的航程,在地图上计算,单程即达到二点三万公里以上,耗费的航行时间超过一年。

  这在航海技术还很落后的当今时代,完全是无法实现的死亡挑战。

  即便有美利坚退役军官敢于挑战,那么这一路的花费将十倍于购买铁甲舰本身,还不如新造一艘船。

  有三大困难无法克服,注定这样的大便宜捡不到。

  第一是沿途的补给港口,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至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力斯,勉强可以补给铁甲舰。

  继续往南就没有补给港了,后续的数千公里航程,连一个像样的补给港都没有。

  第二是风暴肆虐的麦哲伦海峡,被航海界公认为死亡海峡,无数大胆的探险船长在这里折戟沉沙,葬身于海峡中。

  麦哲伦海峡东连大西洋,西通太平洋,东西长592公里,南北宽3.3~33公里。

  海峡西段海峡曲折狭窄,入口处宽度48千米,最窄处仅3.3千米,这里两侧岩岸陡峭、高耸入云,长年狂风恶浪肆虐。

  加之海峡处于南纬50多度的西风带,强劲而饱含水汽的西风不仅给海峡地区带来低温、多雨和浓雾,而且造成大风、急浪,视线极差,礁石暗滩众多,还有大块的浮冰随波逐流,是世界闻名的死亡海峡。

  铁甲舰自身比一般的风帆船沉重许多,相比风帆船亢余度很低,并不擅长抗击狂风巨浪。

  航行于这样高度危险的海峡,等于是拿命在赌明天。

  第三,是航程过于漫长,沿途不可测的意外因素太多。

  光明号大帆船速度进一步递减,很快,即将靠上码头。

  郑国辉收束纷飞的思绪,看着在眼前越来越大的四艘铁甲,眼神中除了满意还是满意。

  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东海岸的几十艘铁甲舰是天鹅肉,看得到可摸不到。

  能有这四个黑沉沉的大宝贝,她早已经心满意足了,不再奢望更多。

  真有能力的话,到时候自己造就是了。

  此时的岸边码头上

  达沃知府郑守中,远征二师师长郑顺,副师长何汝霖,潘天寿,还有万国通宝洋行大班乔-约翰逊等头面人物已经到齐,码头上警卫士兵林立,还有大批的民众涌来。

  光明号大帆船刚刚靠上码头,热烈的鞭炮声便炸响了起来。

  舞龙舞狮伴随着欢庆的锣鼓,还有男人女人扭着秧歌跳了起来,一片欢腾的景象。

  “吾等达沃民众恭迎大帅莅临,恭祝大帅万福金安,一路顺风顺水,威震四方,再创辉煌!”

  郑守中率领众人迎了上来,齐齐大礼参拜。

  郑国辉快走了几步,双手虚扶说道;“免礼,诸位请起,达沃府有如今欣欣向荣的景象,诸位功不可没啊!”

  “全赖大帅齐天之福,吾等区区绵薄之力。不足挂齿也。”

  “哈哈哈哈……莫要过谦,这样的绵薄之力,再多些就更好了。”

  郑国辉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来,笑的非常欢畅,他真的极为开心。

  侧过身来看着乔-约翰逊,眼中的嘉赏之意怎么也掩盖不了,笑着用英语说道;“亲爱的乔,你践行了对我的诺言,完成的极为出色。本帅重赏你一千美元,你可满意?”

  “哦,上帝!我爱死你了,亲爱的大帅,简直太满意了。”乔-约翰逊兴奋的神色难掩,笑的嘴都咧开了。

  从天而降发一笔财,谁能不高兴呢?

  (到了月底了,卖力万字更新求月票,作者君加班加点的更新,用实际行动求月票推荐票支持,今天万字更新。明天同样如此。

  大家的月票可以砸出来了,到了月底就过期,不如赏给作者君如何?这里再次感谢支持,多谢多谢!)

第150章 八大金刚

  趁着现场的热闹劲儿,郑国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的口才了得,鼓动的群众和官们们热血沸腾,油然升起了一番建功立业雄心。

  趁这当口

  郑国辉当场宣布给四艘铁甲战舰命名,分别是“镇东”号,“镇西”号,“镇南”号,“镇北”号,简称“东西南北”四舰,是海军舰队的头等主力。

  兴奋之余,郑国辉又给四艘千吨级主力风帆战舰命名为“镇海”号,“镇江”号,“镇湖”号,“镇河”号,简称“江河湖海”四舰。

  上述的这8艘主力舰,俗称“八大金刚”。

  “江河湖海”四舰,再加上“光明”号大帆船,这5艘风帆战舰同样是海军舰队的头等主力舰。

  至于列入海军序列的6艘五百吨级的双桅快帆船,郑国辉竟然奢侈的“容后再议”,这绝对是得瑟了。

  按耐不住内心的欣喜之情,郑国辉随后率领众人登上“镇东”号,开始从里到外的审视这艘铁甲战舰,嘴角始终压不住。

  “哈哈哈……这么说,驾驶这4艘铁甲舰横渡太平洋的美利坚退役军官,竟然一直在使用风帆航行?怪不得速度那么慢。”郑国辉笑着说道,他转念一想,立刻扯着乔-约翰逊的胳膊说道;

  “不对呀!合约里,本帅是付了人工和航行费用,这节省下来的钱应该有本帅一份。”

  乔-约翰逊笑着答道;“府台大人已经提出异议了,请大帅放心,我们万国通宝洋行额外赠送了4门48磅海岸重炮,不收您一两银子,以彰显诚意。”

  “哦……这么爽快,有没有什么阴谋?”

  “大帅请放心,您是我们万国通宝洋行天字第一号尊贵客户,老板吩咐了,要全力维护与贵方的关系。期待着今后更多的合作机会,发展成为长远伙伴。”

  “那你可以告诉老板,本帅很满意这一次的合作,第二阶段的合作已经开启,而且会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

  “这个消息好极了,我相信老板一定会为我升职加薪,这可比在使馆做一个武官强多了,我认为这是正确选择。”

  “放心吧,即便万国通宝洋行不雇用你,也可以到我这里来,成为一个握有实权的驻美贸易代表,薪资加倍。”

  “感谢大帅的厚爱,我已经很满意目前的待遇,大帅您看,这是为铁甲舰提供动力的大型船用蒸汽机,单台机组就有惊人的920马力,在当今世界属于顶尖水平。”

  “嗯,不错,不错。”郑国辉点头应道,神情却没有惊异的感觉。

  920马力很了不起吗?

  郑国辉看着这个黑乎乎的大铁坨子,份量重达十几吨,却只能爆发出1100马力,着实有些看不上眼。

  在“镇东”号的机舱里

  郑国辉看到的除了凌乱就是凌乱,六台锅炉的蒸汽管线密密麻麻,旁边就是一人多高的煤堆,整个机舱运行起来需要40多人。

  仅锅炉工一项,就需要12人同时在岗,这还没算上换班的人数。

  当铁甲战舰全力冲刺时,这12名锅炉工需要用铁铲,卖力的向熊熊燃烧的锅炉里添加煤炭,将火烧的越旺越好。

  由此产生的大量蒸汽,由8名仪表兵负责,压力过高需要手动拧闸泄压,保持在不让管道因为压力过大崩掉的限值以内。

  其他的轮机舱士兵各守其职,共同驱动着这两台蒸汽机运转。

  可以想见

  在这狭窄空间里,六台锅炉吞噬大量的煤炭,产生的高温高压何等惊人?

  再加上蒸汽机运转发出的巨大噪音,这轮机仓里每隔半小时就要轮换人员,否则高温高噪声的恶劣环境,必然会导致虚脱,晕厥甚至闷热造成的过度脱水而亡。

  在技术层面

  郑国辉无法提供什么有益的建议,只能视察一圈后,微笑点头,没有诚意的称赞一番。

  上到了圆型回转炮台之上,郑国辉的精神头立马不一样了。

  他的眼神熠熠发光,看着大啤酒瓶一样的68磅达尔格伦大炮,用手抚摸着光滑的炮身,就像抚摸着情人的娇柔身体一样,精神格外高涨。

  “好家伙,你们看着炮身有多粗啊?我用手都抱不过来。”郑国辉真的动手抱了一下,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

  他招手将海军将领霍海生,董奎发,聂同生等人唤了过来,极有感触的拍了拍大炮的粗壮炮身说道;

  “要说现在最幸福的人,应该就是你们几个了,这是一步登天呐。

  看看这个大家伙,一炮打出去绝对惊天动地,没有任何舰船能够承受如此狂暴的力量,绝对能够摧毁任何战舰。

  有了它,就是真正的海上霸主。

  我要求你们为这四艘铁甲舰配备最好的官兵,施行最严苛的训练,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演训中去,尽快能够自如的驾驭他们。

  这是海军的海上重锤,也是彻底击败弗朗基人的决定性武器。

  必须要尽快掌握驾驭它的本领,迅速的成长起来,这是本帅对你们的深重期望。”

  海军将领霍海生,董奎发,聂同生等人立刻单膝跪下打了个千儿礼,霍海生虎目微红的圆睁双眼,坚定回答道;

  “大帅在上;

  我等敢用项上人头保证,在两个月内日夜不休的勤加训练,掌握驾驭这艘铁船的本领,绝不辜负大帅的深重期望。

  即便有再大困难,也无法阻挡我等海军官兵的决心。

  吾等若违此誓言,罪当不赦,必死在千刀万剐之下,永世不得超生。”

  在这个迷信深重的年代,发出如此重誓,当真是了不得的事情。

  郑国辉走上前去双手虚扶,感慨的鼓励说道;

  “好,就要有这种不怕困难的虎劲儿,才能把驾驭铁甲舰的本领学好。驾驭着这个强大的战舰,跟随本帅征战四方,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扬我大楚的国威军威于四海波涛之间。”

  这话有意无意的透露出郑国辉的野心,而众人听了格外振奋,热血全都沸腾起来。

  不怕主公有野心,就怕主公野心不大啊!

  郑国辉在圆型回战炮台上流连很久,仔细观察了每一个设计细节,与众人讨论的很热烈。

  “你们看看,这个巨炮的回位装置设计的就很精巧,简单又好用。”

  “这是三角形的底座,巨炮正常位于三角形的低点位置。若开炮后,爆发出来的巨大后坐力道,会将这门十几万磅重的巨炮向后推动,来到高点位置。”

  “这里设计有巨大的弹簧,可以抵消上冲的余力,你们看这……看到了没有?”

  “炮击过后,巨炮在自身庞大的重量下,会自行的滑回炮座最低点位置,不需要耗费一丝人力,这就是设计的精巧之处。”

  “我们欣赏这门大炮,一定要能看到其中的奥妙,引发深思,并且应用在今后的工业设计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这回转炮台的转轮设计,也颇有独到之处,很好的利用了滑轨的力量,值得深入琢磨啊!”

  “还有这个设计精巧的辅助装填装置,实质上与码头上的吊杆一样,都是巧妙的利用了杠杆原理。”

  “对了,今后你们要很好的学一下杠杆原理,这是物理中的一个现象。西学自有独到之处,本帅也一直在学习,这才能够让人日有所得,扩展眼界,不断进益。”

  郑国辉此时化身讲解员,对达尔格伦大炮设计的奥妙一一指出,这让乔-约翰逊大为惊骇,眼神中充满钦佩之情。

  这简直颠覆了他的三观,乔-约翰逊不知道一个清朝官吏,竟然对远在太平洋彼岸铸造出来的巨炮了解如此深刻。

  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天授之人吗?

  更佩服的还是一众围观的文职官僚们,他们都是饱学之士,大多是进士或者举人出身,可以说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但听着大帅嘴里不停蹦出的新名词,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深深的感到了自身知识的浅薄,油然升起浓浓祟敬之情。

  在圆形炮台里边,整齐的码放着21枚圆形炮弹,每一枚的炮弹都重达440磅,是战舰上原本装备的炮弹。

  郑国辉特意问了一下

  这次四艘铁甲舰的炮弹有多有少,多的有26发,少的也有17发,基本上够二到三次海战使用。

  更多的炮弹,那就没有了。

  这也让郑国辉心中升起了急迫感,试制15英寸炮弹的计划,必须尽快的提上议事日程,免得有枪无弹。

首节上一节12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