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127节

  这样的炮弹在美海军仓库中肯定还有,但乔-约翰逊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搜寻,毕竟郑国辉的订单数量大,品种多,而且非常庞杂。

  能够一一梳理下来,已经是让人抓掉头发的麻烦事儿了。

  仅在西海岸的旧金山和洛杉矶二地,万国通宝银行就雇用了37名本地雇员,四处搜寻军方剩余物资,打听各种拍卖会,以及搜集破产厂矿的消息。

  不管什么样的厂矿,棉兰老岛这边通通都要,唯一的要求就是价格低廉,拆装出来的生产设备完好,包安装,包生产,包培训等相关事宜。

  后期一千华人水手抵达,同批跟进了200余名秀才以上水准的学子,他们大部分将进入西海岸各种学校,深入学习西方文理知识。

  平日闲暇时间,全都会到万国通宝洋行帮忙做事,帮忙跟进到厂矿谈判,帮忙搜罗物资,帮忙整理相关文件以及拆装机器设备,运输装运等等繁琐事宜。

  这是郑国辉提前布下的闲子,限于资金窘迫,暂时也只能送二百余名学子前往北美西海岸深造,再多就力不从心了。

  “曹先生,你来看看,这个辅力装置有何奥妙?”郑国辉意犹未尽的点了曹文秀的名,这是他相当看好的一个中青年官吏。

  曹文秀是“曹氏三贤”的幼弟,大哥是金陵知府曹玉成,二哥是新任依皮尔县丞曹玉书,他今年三十有一,正是年轻有为的阶段,行事极有章法。

  郑国辉计划将曹文秀放到卡加延去,那里可是准备设立府治的所在,只不过要从一片空白做起,完全的白手起家。

  曹文秀如此,另一名较为年轻的官吏穆青也是同样如此,计划放到巴拉望岛上的天使港去,同样也是计划中要设立府治的所在,都是得到了看重。

  这二人要耐心在辖地发展,至少需要3~5年时间,将卡加延与天使港发展兴旺起来,用实际的政绩说话。

  谁发展的更好,谁的仕途就更光明。

  “既如此,文秀献丑了。”曹文秀大方的走上前来,开始仔细的审视这炮弹装填辅助装置。

  仔细的审查一番后,心中便有了底。

  曹文秀曾经熟读过《天工开物》《梦溪笔谈》《齐民要术》和《九章算术》之类的杂书,对精巧造物颇有所得。

  谨慎的考虑措词后,曹文秀对大帅恭手做了一礼,神情恭敬的说道;

  “回大帅的话;

  草民仔细审之,这辅助装置用的是衡力结构,哦……也就是大帅所言的杠杆原理。

  一端系数块大石,以铁筐盛之,用作压载之物。

  目视重量约500磅至550磅之间,略重于圆形炮弹些许。

  且这一端较短,便于回转操作,不嫌累赘矣。

  另一端系长铁链,铁链下端有铁爪,用于抓住铁球,这没有什么奇异之处。

  奥妙在于抓住铁球后,可由一人摇动这个圆形绞盘,收束铁链顶端的铁球,使之悬空,便于回转装填炮弹。

  由于铁架两端的重量相仿佛,便可将铁球轻易提起,起到了减省力道的目的。

  关键是这圆形绞盘转动,通过两个滑轮,将向上提起的力道转为绞动的力道,确实很精巧。

  推而广之,若是放大许多倍

  则可用于宝塔要塞施工中,宝塔高处的石料运输,可以免去劳工负重而上,极大的减省所需人力。

  这绞盘把手特意加长许多,以草民的愚见,相对于较短的把手,用起来更为省力吧?”

  “说的好,道出了这个装置的精妙之处,几乎没有遗漏。”郑国辉赞赏的说道。

  别看这一个简单的小型吊杆,内中却有许多讲究。

  特别是这加长的绞盘把手,虽然要多绕好多圈,却真的省力很多。

  整个回转炮台前重后轻,只需四五个炮兵合力推动,就能将沉重的炮身调转任意方向,这也是力道的巧妙运用。

  几个随行官员越看越有趣,都在纷纷议论不已,感觉又大长了见识。

  郑国辉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下南洋仅仅十几天,这些官员的眼界大开,仿佛戳破了眼前的一层纸。

  思想都活跃了起来,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有的时候,让郑国辉都感觉很有趣。

  他不会随意评判得失,而是鼓励这些官员在实际中检验,错了就改,成功了自然加强信心,愿意去做更多的尝试。

  这样的新变化,郑国辉非常的看好。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请别忘了投月票和推荐票支持作者更新努力,今天万字更新,还有一章大约是下午迟点时候,奋战一夜没有睡,现在去补觉了,多谢支持!)

第151章 舰队和移民船队

  整个铁甲战舰上,除了一前一后两座圆型回转炮台,舰身两侧开口的十二个炮门值得关注,展示了不俗的火力。

  每一艘铁甲舰上

  都装备了12门8英寸罗德曼舰炮,每侧船舷装备6门,皆是轰击炮,在普通的战斗中对付敌舰足矣。

  并不是所有的战斗,都需要使用大威力的十五英寸主炮,若是对付中小型的风帆货船,一炮就能将其轰烂了。

  说起罗德曼舰炮,美军在南北战争中生产的罗德曼火炮非常多,从六英寸到20英寸都有。

  这其中,八英寸口径生产超过了2200门,十英寸口径1300门,15英寸口径323门。

  还有最大口径的20英寸巨炮,由于体积重量过大,只生产了一门样炮,没有量产。

  罗德曼火炮与达尔格伦火炮相差不大,用的都是类似的炮座,炮架和回转机构。

  区别仅在于炮声的形状略有不同,罗德曼火炮更修长一些,达尔格伦火炮后端更丰满一些。

  郑国辉所购进的美制风帆舰队中,大部分装备的都是罗德曼火炮。主力风帆舰共有两层火炮甲板。底层火炮甲板装备的就是罗德曼大炮,是大口径32磅舰炮。

  上层火炮甲板装备的是18磅舰炮,两种口径的舰炮合计48门,数量比英制风帆战舰少的多,火力可半点不逊色。

  英制的一等,二等和三等主力风帆战列舰,装备的火炮在130门至60门之间,火炮数量越多,等级越高。

  按照大不列颠风帆战列舰的标准,因为火炮数量较少,火力不够密集,这些美制风帆战舰至多能够算四等巡洋舰。

  其实不然

  美制风帆战列舰装备的火炮数量确实较少,但火炮口径普遍较大,最小的也是18磅舰炮,没有那些口径更小的12磅舰炮,9磅舰炮和6磅舰炮。

  英制风帆战列舰至少装备三种以上口径的火炮,口径最大的32磅主炮,口径小的有12磅炮,9磅炮和6磅炮,数量显得多且杂。

  两者比较,利弊皆在仿佛之间,难分高下。

  这是因为二者海军的诉求不同,反应到海军装备就不同。

  英制风帆战舰广泛用于全球霸权,需要使用的场合及展现实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当然需要更多口径的火炮,以增加应对不同场景灵活性。

  例如作为大不列颠皇室及内阁要员的坐舰,威慑殖民地或敌国,执行威慑巡逻任务,担任礼宾舰等等用途。

  很多礼仪性的场合,只需要用6磅的小炮发射就行,反正听个响而已,连炮弹都不用装填。

  若是打击海盗扣押敌方货船,那么就可以用大一点口径的火炮,比如9磅炮或者12磅炮。

  英制风帆战舰上的船员再多,也不可能同时操纵上百门火炮,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也没那么多人手。

  操作小口径火炮至少需要两人,大型火炮至少需要五六人,战斗的时候,能同时操纵1/3就不错了。

  美制风帆战舰作用单一,主要用于舰队决战,封锁港区和海上航线,执行海上破交战或袭扰战,甚至扮演孤狼的角色。

  这让美制风帆战舰的作用更单纯,只专注于海上战斗,自然不需要那么多口径的火炮。

  对郑国辉而言,购买的美制风帆战舰更符合需求。

  用于运输用途的风帆战舰,基本都拆除了底层火力甲板装备的重炮,只保留上层火炮甲板的18磅舰炮。

  一般是保留四至六门18磅舰炮,仅用于自身防卫即可。

  拆除剩下的大量空间,则用于运输货物,运输华人移民,提供较为宽裕的环境,现在已经开始往来于崇明岛和棉兰老岛之间,执行移民运输任务。

  在1507年,千吨级的克拉克型风帆运输船,最高曾载运过1420名奴隶,这是有史可查的记录。

  考虑到华人移民需要一定的空间,不至于船上环境太过恶劣,郑国辉规定的上限是800人,只能少不能多。

  现在往来于崇明岛和棉兰老岛航线上的移民船,有5艘千吨级风帆大船,可一次性满载4000人。

  外加17艘排水不等的大帆船,每航次拥有不低于一万人的运输能力。

  两相合计

  风帆船队一次性可以运输1.4万移民,根据风向的不同,单程运输时间在11天至15天之间,一个月可以轻松跑一个来回。

  在第二批风帆舰队抵达前,还剩下三支船况较好的福船队参与移民运输,拥有一次性运输1.4万人的能力,每月共可运输难民2.8万余人。

  这样的移民规模,已经达到当前需求。

  更何况,海军舰队也是一股潜在的运力。

  若是完成了北伐大业,巩固了在吕宋群岛的华族统治基础上,海军风帆舰队也可以参与到两岸移民运输航线中去。

  这样的远洋航行,对舰队官兵进一步熟悉操舰技能,适应长途远洋航行多有裨益,代替了大部分海上训练科目。

  回到了大帅行辕,自然又是一番惊喜。

  帅府上下管家,丫鬟,仆役,厨子,马夫等共计九十余人,簇拥着挺着大肚子的巧月在帅府门口迎接。

  郑国辉一行抵达,皆齐齐跪了下去迎接。

  郑国辉翻身下马,走上前去亲手搀扶身子不便的巧月站起来,语气中含着怜惜责怪说道;

  “你这丫头身子这么重,也跟着他们学这些俗礼,若是动了胎气怎么办?”

  巧月怀胎足有8个月了,距离临产不远。

  巧月抬起脸来憨傻的笑着,忽闪的睫毛下泪光晶莹,脸庞也因为怀孕变得胖乎乎的,十分可爱。

  她眯着眼,感觉幸福的回答道;“若是能跪到老爷回府,巧月愿意天天都跪,心里美着呢。”

  “傻丫头,又在说胡话了。走吧,都起来吧,一起回府。”郑国辉随意的挥了一下手。

  便牵着巧月的小手,一起踏入帅府中,站在高处停住了脚步,转身对亲兵团长郑福吩咐说道;

  “即然回来了,短时间内就不会再走。

  你这几天和郑山商量一下,将亲兵团的值班轮宿安排好,普通官兵有什么家长里短的事情,尽量的协调处理好。

  这几天就不用来上值了,集中精力厘清庶务,制定例行军事训练计划,做到训练与轮值两不误。

  相关琐事条列呈文,汇报上来批复,清楚了吗?”

  “′下官明白,谨遵大帅谕令。”郑富,郑山两人肃然抱拳领命。

  “嗯。”

  郑国辉哼了一声,便牵着巧月的小手继续向府内行去。

  身后的巧星,苏媚娘无声的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眸中看到了浓浓的羡慕和渴望,谁不想被老爷牵着手怜惜呢?

  可惜这肚子不争气,怪着谁来?

  回到了府中

  一群丫鬟跟在郑国辉面前忙碌,换下了充满汗腥味的旧衣裳,又去厢房里木桶洗浴,出来后浑身上下清爽极了。

  餐厅里丰盛的酒宴已经摆好,今天的菜肴格外出彩,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股劲儿,期望尽心竭力的服侍好老爷。

  巧月身子重了,就设置了一个锦凳坐在郑国辉的身侧稍后一些,就近取一些切小块的瓜果喂给老爷嘴里,看过来就是满满的幸福眼神。

  这可是丫鬟从未有过的待遇,另一侧的苏媚娘就只能站着伺候,将放的远一些的可口菜肴,夹放到老爷面前的碗碟中。

  郑国辉吃的倒也香甜,但若是评价这桌酒宴,除了大盆大碗分量多,其他没什么可以值得称道之处。

首节上一节127/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