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125节

  如今的棉兰老岛已经开放港口,限制仅仅是不允许白人进入城市,但可以在港口交易一切物品,这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商业贸易。

  南洋地区的白人船长们纷至沓来,英国人带来了布匹,工业品和机器,法国人带来了橡胶,咖啡和茶叶,澳洲人带来了牛,羊和马匹,这都是棉兰老岛所需的物品。

  双方的交易,各取所需。

  这时候

  亲卫团副团长郑山从帅府大门里跑了出来,手上拿着一份文书,大声的喊道;“大帅,大帅,好消息呀!您心心念念的铁甲炮舰到港了,这是昨天收到的紧急公文。”

  “哦,太好了!”郑国辉听了眼前一亮。

  他快步的走上前来,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文书密押,展开来仔细看了一番,然后仰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好,好,当真天助我也,如今北伐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没有了,太好了!”

  郑国辉回过神来,抬起来抖了一下手上的文书,笑着对正在活动腿脚的三宝颜知府董延年说道;

  “延年兄,诸班事宜皆已妥当,三宝颜这里就交给你了。

  本帅即刻登船前往达沃府,范知城几人亦随本帅同行,克日前往达沃府履任,所余机会不多。

  剩下的时间,你们还可以亲近亲近。

  若有未尽事宜,可速报上来,再行决策。

  吩咐下去,即刻备船,准备远航。”

  说完以后,郑国辉哈哈大笑了几声,手里拿着文书大踏步的走进帅府行辕内。

  副团长郑山立刻用手指着帅府门口的亲兵们大声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手头的事给做了,大帅很快就要出发,抓紧时间收拾东西,至多一柱香的功夫。”

  郑山说完,立刻小跑着跟了进去。

  剩下的亲兵们炸了窝一样的怪叫了起来,手上的动作也快了许多,大家都想忙完了回去收拾东西。

  黄昏之前

  始终停泊在三宝颜码头的“光明”号大帆船张开了风帆,缓缓离开码头,在湛蓝色海湾中灵活的转向后,迅即向远方驶去。

  郑国辉意气风发的站在船舷边上,看着隐约现出雏形的宝塔要塞,眼中满是期待。

  这一座规模恢宏的要塞,不但是三宝颜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如今大楚的标志性符号,为此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十分值得期待。

  预计再有2~3年的功夫,整个宝塔要塞就具备了初步的防御能力。

  至于进一步的九层宝塔和其他要塞建筑,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营建,一步步的呈现出壮阔身姿。

  这预示着茁壮成长于南洋的幼苗,在精心呵护下长成参天大树,浓荫蔽日,逐渐发展成为令列强不敢小觑的强大势力。

  每当念及此处,都让郑国辉热血沸腾。

  利用远超当今时代的远见卓识,郑国辉发展出来的这一股势力滚雪球般的膨胀,也让他的野心逐渐膨胀起来,心中想要的更多。

  他强行按耐着火热的心思,海面上冰冷的海风吹拂发梢,上下翻飞飘动。

  郑国辉看向远方的目光更加深邃,想到心心念念的4艘铁甲战舰,嘴角忍不住浮现出翘起的弧度。

  大宝贝儿,我来了!

第149章 四艘铁甲舰

  次日,上午11点左右

  风帆兜满了海风的光明号大帆船一路疾驰,驶入了平静的海湾中。

  远处天空中

  无以计数的白色海鸟上下翻飞,发出嘈杂的鸣叫声,湛蓝的海湾中白帆点点,停泊者数十艘大帆船,看上去蔚为壮观。

  郑国辉等人早早的就来到了船舷边,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购自北美西海岸的帆船队,这壮阔的身姿让他不禁醉了。

  那一艘接一艘身形庞大的风帆战舰上,刚上舰不久的华人水兵们,正在美籍退役军官的指挥下,练习着操帆,拉索,绞锚,预备炮击,进出战位等各项驻泊训练科目。

  等到这些驻泊训练科目达标,风帆战舰即将扬帆起航,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编队训练和操舰,海上炮击等一系列高级训练。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欣喜。

  别看这海湾里几十艘帆船,只是美利坚淘汰下来的一小部分。

  但是对于现在的郑国辉而已,对于现在的南洋地区而言,已经是足以改变现状的强大力量了。

  在去年初

  美利坚国会通过战后削减法案,将战争中庞大舰队削减九成,军费预算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削减到战前的1/23。

  内战中超过170万的陆军,削减到2万人,军队规模进行了惊人的裁减。

  内战结束了

  无数女性在哀悼她们死去的儿子、阵亡的丈夫……

  迎来和平的民众们拆毁堡垒、熔掉大炮、封存军舰,销毁这些曾让他们痛失亲人丧失家园的罪恶武器,去重建满目疮痍的家园。

  美利坚要支付惊人数字的阵亡将士抚恤金,需要恢复生产,需要重建城市,桥梁和被战争毁坏的一切。

  查尔斯顿、亚特兰大、葛底斯堡的废墟还在冒着青烟,亟待重建。

  四年多的血腥内战和颠沛流离,已经让民众对战争以及任何与之有关的东西都心生厌恶,这反映到战后的政治层面。

  为了顺合民意,美利坚总统和政府大刀阔斧的裁减军费,卖掉了一切能卖掉的军备,包括刚入役不久的新式铁甲舰。

  仅一年时间

  美海军的军官队伍裁减了约五千人,士兵则载撤了四万余人,海军的经费被削减到了最低的水平。

  郑国辉就像辛勤的小蚂蚁一样,不知疲倦的往自己的小窝里搬东西,步枪,单兵装备,野战火炮,岸防重炮,蒸汽机,各种机器设备,钢铁厂高炉,船厂设备,矿山设备,风帆战舰,铁甲舰,大型运输船舶等等,全踏马当成好玩意儿,不辞辛苦的往棉兰老岛上搬运。

  “光明”号风帆大船在船长的命令下,帆缆手宛如猴子一般爬上了高高的桅杆,开始收起主帆,喊叫声和口令声不绝于耳。

  其他的水手忙碌着操帆,收缆,大帆船灵活的转向,向着入海口的方向一路驶去,速度随之迅速降低。

  郑国辉站在船舷边上,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海湾中的大帆船,一个又一个的看过去,怎么看怎么欢喜,怎么样都看不够。

  这优雅的流线型船身,这洁白的风帆,这宛如七弦琴般的绳索,这无语中透露出来的强大力量,都让郑国辉心中充满喜悦。

  这便宜占大了,太踏马值了。

  这海湾中也不单纯是郑国辉的帆船舰队,也有一些远道而来进行贸易的大帆船,澳洲,英国的都有,竟然还有荷兰商船和华人商船。

  郑国辉满意的想到

  看来开放港口的消息传的蛮快,区区半年多时间,来自南洋各地的贸易商船纷至沓来,这是好现象啊。

  大楚不可能所有物资都从大陆运来,那样既不经济也不划算,还是贸易最好。

  棉兰老岛上不产棉花,而英国人的印度殖民地是世界棉花的主产地之一,所以印度棉花和棉布是主要的贸易商品之一。

  还有英国各种名目繁多的工业品,机器设备,蒸汽机等等,都是在棉兰老岛上的畅销货,运来就能给一个好价钱。

  不愧是雄霸世界的大不列颠帝国,夹带里随便掏出一些东西,都很难拒绝。

  唯一拒绝的商品,就是鸦片。

  曾经也有英国鸦片商的帆船抵达达沃港,在闻知商品名称后,达沃港没有让其停泊,也没有让其补给水和蔬菜,第一时间就撵走了。

  明确告知英国鸦片商人,在棉兰老岛属地禁绝任何的鸦片交易,现在是这样,今后也是这样。

  与英国佬相比,法兰西人就差多了,能够提供交易的商品不多。

  法兰西人在中南半岛的橡胶,茶叶以及咖啡等少数商品,还是很受本地欢迎。

  棉兰老岛的气候很适宜种植天然橡胶树,可本地并没有这样的橡胶树品种,相关的橡胶种植园在发展中。

  一棵天然橡胶树,从幼苗期成长到可以割胶的阶段,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这意味着在此期间,一直需要进口天然橡胶用于民生,包括并不限于制作胶鞋,胶皮轮子,传送胶皮带,胶水,橡胶管,橡胶垫,热水袋,密封胶垫,防水雨衣等等,需求量并不小。

  来自法属殖民地的茶叶虽然品质不佳,但胜在价廉物美,很多富裕起来的村民们都用得起,至少喝水放一点茶叶,那也有滋味儿多了。

  满足了吃饱的最初愿望后,人们自然希望供应更丰富些,茶叶就是华人的必需品之一。

  来自神州大陆的茶叶供应中高端市场,来自中南半岛的茶叶就供应低端市场,形成了有益的互补。

  驶进入海口以后

  远远的就看到了河口主要塞高大的身影,未来雄伟的身姿已经露出雏形,让人莫名的顿觉心安不少,仿佛有了坚强依靠。

  河口主要塞已经修建到4米以上,在日夜赶工的情况下,年底或者明年初,差不多就能修建到计划中的7.6米高度。

  来自北美的海岸重炮部分已经到位,只要装备炮台,就可以封锁整个入海口,令任何入侵的舰队望而生畏。

  达沃河入海口并不窄,宽阔的河面足有六七百米宽,看上去浩瀚的水面相当壮观。

  可进入后

  达沃河口迅速收窄,形状宛如喇叭口一样,河口主要赛就在喇叭口的底部,能够很好的封锁入侵舰队闪躲空间。

  这样的防御态势,对任何入侵舰队都不友好。

  唯一破解的方法

  就是沿着河口主要在炮火的猛烈轰击,硬扛着冲上去,用舰队的大口径火炮轰击要塞,以期达到摧毁岸防设施的目的。

  这样做,代价无疑极大。

  “光明”号大帆船行驶的速度很快,短短的十几分钟,大帆船就临近了河口主要塞,能够看见要塞上密密麻麻的土著苦役们正在辛苦劳作,挑担子的,扛石头的,砌墙的,几人合力打夯桩的……

  郑国辉视线没有在这些苦役犯的身上多留片刻,而是目光向着河边远方眺望,热切寻找心心念念的铁甲战舰。

  哦……看到了。

  他连忙举起手中的黄铜质地单筒望远镜,目光贪婪的搜寻着铁甲舰的身影,忍不住舔了一下干涸的嘴唇。

  这四艘铁甲舰一字顺牌的停靠在二号码头边,高大的桅杆上,是密密麻麻的帆索,漆黑的舰身反射着冰冷的钢铁光芒,让人油然升起坚不可摧的敬意。

  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前一后两个粗大的烟囱,这是两台大型蒸汽机的出烟口。

  还有一前一后两个圆形炮台,每个圆形炮台上放着一尊可以回转360度的大威力舰炮,即啤酒瓶形状的15英寸口径的达尔格伦大炮。

  这是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轰击炮,可以发射重达440磅球形炮弹,需要用吊机辅助运送炮弹,威力极其惊人。

  只要命中一发在船舷水面以上部位,其强大的爆炸威力,足以撕开当今世界上任何风帆战舰的船舷防御(注;不含铁甲舰),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

  看着这四个黑沉沉的大家伙,每一艘都拥有1200吨排水量,体型超大,超厚实,用量自然也非常扎实。

  这四艘铁甲舰平均的装甲厚度是110毫米,大概是成年男人三个手指并起来那么厚,再加上超过一尺厚的内衬硬木船舷,简直就是穿着重甲的武士,防御力超强。

  郑国辉看的都要流出口水了,这并不是他没见识,实在是太兴奋了。

  这样的一艘铁甲舰,毫无疑问代表着当今世界海上舰队的最高水平。

  要说郑国辉想不想弄到更多?

  答案是明确的,可惜无法实现。

  因为北方海军的主力是在东海岸,绝大多数的铁甲舰也部署在东海岸,这里也是南北战争最激烈,海战最频繁的地区。

  内战结束后

  大量的铁甲舰荒废在港口,等待着被拖回船厂拆解掉,然后将铁甲送入钢铁厂的熔炉中,几乎无人问津。

  可问题在于

首节上一节125/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