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41节

  他环视众人,觉得科技司总算不是草台班子了,各方面准备工作也进行的差不多,是时候开启打造火车的各个项目了。

  略有遗憾的是,苏铨推荐的那个郭天问还没找到,缺了个负责试造蒸汽机的工程师人选。

  但他入职科技司已有四五日,不可能因为一个职位的空缺就停滞工作。

  没有工程师,他亲自负责试造蒸汽机之事也是一样。

  “诸位当中,入职科技司最晚的也是昨日,想必应按我要求阅读了上一次的会议记录吧?”

  说话间,刘宽目光主要看向三位主事,以及后来的十名吏员。

  王不群是三位主事中看着最为圆滑、事故的一位,闻言道,“刘副郎既有交代,我等自是用心看了的。下官甚至还抄录了一份,准备多琢磨琢磨。”

  刘宽道,“咱们科技司的第一件任务就是打造火车,此事难以一蹴而就,必然耗时颇久。”

  “诸位都将成为办事之人,不了解火车相关原理,怕是事情都办不明白,是该多琢磨下第一份会议记录。”

  听了这话,一些没抄写第一份会议记录的,也准备会后找柳延抄一份,多加琢磨。

  “诸位既了解火车之事,我们就直接进入会议正题。”

  “打造火车是一个大工程,因此,我预备将其分为四个项目同时进行,以缩短完成整个工程所需的时间。”

  “这四个项目的名称初步定为:炼钢、动力、车厢、煤炭”

  刘宽正要将四个项目展开来说说,一位仪鸾司小旗忽然来到厅堂门口。

  “苏郎中,鹰扬卫总旗带来一人,说是苏郎中托亲军寻找的郭天问。”

  “哦?这么快就找到他了?”苏铨颇为惊喜地站起来。

  刘宽也露出意外神色。

  须知,这年头可不像后世有网络、很多地方都有摄像头郭天问若没呆在户籍所在地,而是外出游历,即便朱元璋下旨寻找,也会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结果两三日不到便找着了,属实是好运气。

  随即,苏铨便对刘宽道,“刘副郎,这郭天问颇有点恃才傲物,如今被亲军强请过来,怕是会有些不满,不如你我去迎一迎,好消除其心中芥蒂?”

  刘宽一笑道,“只要他如苏郎中说的那般有才,我便是出城十里相迎都情愿。”

  在苏铨之前的介绍中,这个郭天问完全就是个集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于一体的怪才,让刘宽既期待,又怕苏铨言过其实。

  好在眼下终于要见到真人了。

  这郭天问是骡子是马,很快就能知晓。

  苏铨、刘宽既出去迎人,其他官吏自不会踏实地呆在厅堂,于是也都跟了出来。

  出了科技司院门,刘宽便瞧见一个男子正仰头盯着“科技司”的匾额,若有所思。

  这男子三十几岁的样子,一身粗布长袍,身材略显高瘦,发丝有点凌乱。

  待其看向科技司众人时,可见其神态平静中带着疑惑,丝毫不见苏铨所说的不满之色。

  苏铨快刘宽一步,满脸和煦笑容地迎上去,边揖礼边道:“本官科技司郎中苏铨,因听苏子玉提过考之(郭天问字)的大才,故请陛下派人寻找。若有得罪之处,还望考之见谅。”

  郭天问也不还礼,直问:“苏郎中为何寻我?”

  苏铨对郭天问的失礼并未不满,却也算更了解这人脾性,便也直言:“跨江大桥及铁路现世后,陛下便设立了这科技司,让本官辅助刘副郎打造火车。”

  “此事需一工造大才,本官思及所识之人,唯有考之最为合适,故而想请考之入职科技司,与我等共成大事。”

  听了这番话,郭天问先是眼睛一亮,随即连连发问。

  “火车为何物?”

  “刘副郎又是哪位?”

  “我若入科技司,可否上跨江大桥上看看?”

  刘宽也看出郭天问是个“真性情”之人,情商不怎么高的样子,但是否有工造大才,却还看不出。

  他站出来道,“我便是副郎刘宽,至于火车为何物,阁下入职科技司便可知晓。”

  “阁下要去大桥上看看,也只是我一句话的事。不过,能否留在科技司,就要看阁下是否有真本事了。”

  郭天问眨巴了下眼睛,随即点头,“好,我入职科技司你们要如何验证我的本事?”

  刘宽不禁看向苏铨,眼神怪异。

  意思很明白:他的恃才傲物呢?我怎么没感觉到。

  苏铨尴尬一笑。

  他也算看明白了,这郭天问既到京师,多半是见过那跨江大桥和铁路了。

  以其为人,此时怕是对铁路和大桥都十分好奇,想要去仔细考究一番。

  为此,别说让他入职科技司,就算让他入赘,估计他都愿意。

  “且先让他进来,听我们开会吧。”刘宽说完,返身进了科技司院。

  送人过来的鹰扬卫总旗与司务范勤交代了一番,便留下郭天问离开了。

  众官吏回到厅堂,会议继续。

  在苏铨的授意下,郭天问也得到一张座椅,饶有兴趣地看着、听着。

  郭家算苏州乡绅,故而郭天问也看过衙门议事。可如眼前这般官吏聚集一堂,且部分人还拿了笔墨纸砚在记录着什么的情景,他却是头回见。

  “咱们先说炼钢这个项目不论是蒸汽机、还是车厢,又或是即将来修整铁路,钢材都必不可少,甚至可以说需求很大”

  随着刘宽的讲说,他对炼钢、动力、车厢、煤炭四个项目的构想逐一呈现,让众官吏渐渐明白了他的想法、思路。

  郭天问则是越听眼睛越亮,神色明显兴奋起来。

  他不住地打量刘宽,就好像色中饿鬼看到了绝世美女一般。

  那目光,都几乎粘稠到拉丝了。

  刘宽将四个项目的设想全部讲完,才察觉到郭天问的怪异眼神,与之对视了眼,顿觉一阵恶寒。

  ‘这郭天问该不会有断袖之癖吧?’

  求收藏,去追读,求票。

第45章 诸事皆备,献望远镜

  刘宽实在受不了郭天问拉丝般的目光,便问:“郭兄可是有什么疑问?”

  郭天问仍盯着他,道:“按刘副郎所讲,这火车似乎是以蒸汽机替代牛马,拉动多节车厢奔行于铁路之上。这究竟是何原理?蒸汽机可已有实物?”

  听了郭天问的话,刘宽略微惊讶。

  须知,他刚才就是按原计划正常开会,并没有照顾郭天问,对其中一些名词作解释。

  若是此时的寻常人,不说听得一头雾水吧,多半也半懂不懂。

  可看郭天问的样子,竟似乎听懂了八九成,仅对蒸汽机这部分有疑惑。

  这已经证明,其人在工造方面颇具天赋和见识。

  恰好四个项目都已讲完,刘宽便准备试探下郭天问在工造方面的才能。

  于是他将抄写的蒸汽机部分资料递给郭天问看。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刘宽已经明白,后世简体字跟此时的草书、俗体字颇多类似之处,故而他这份资料,此时之人是能看个大概的。

  郭天问接过资料扫了几眼,立马便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刘宽则对众官吏道,“原计划是三位主事分别负责炼钢、车厢、煤炭三个项目组,我亲自负责动力项目组。”

  “不过如今既有郭天问加入我们科技司,若他能胜任,便由他来负责动力项目组。”

  “动力是我们打造火车的核心项目,又可以分为‘蒸汽机’与‘传动’两个子项目”

  在郭天问看资料时,刘宽又讲了四个项目人事安排计划,并对“动力项目”详加讲解。

  他并不怕郭天问错过这些内容会后去看柳延做的会议记录就好了。

  待他讲完,见郭天问已放下了大部分资料,只拿着画有蒸汽机构造图的那张,似乎在琢磨。

  刘宽便问:“郭兄可看懂了这蒸汽机运行原理?”

  郭天问依旧盯着图纸不抬头,沉吟着道:“水蒸煮为汽,就好像面之发酵,体积会膨胀。”

  “蒸汽机就是利用了水变汽的体积膨胀之力,来替代牛马之力,嗯,甚至可以替代水车之力!”

  “若如此的话,这蒸汽机之锅炉便要求有极好的密闭性,且足够坚韧才行难怪之前刘副郎反复重申,要炼好钢。”

  “无有好钢,这蒸汽机怕是难以造成啊。硬是要造,怕是得造得极大才行。”

  听了郭天问这番话,顿时苏铨、柳延、沈等真正理解了蒸汽机运行原理的官吏,都投去了惊讶的目光。

  他们听得出来,郭天问这是通过一份资料,就理解了蒸汽机运行之理,甚至比他们理解得更深。

  刘宽则是感到惊喜。

  他虽然对郭天问的表现有所期待,却也没想到,郭天问仅通过一份资料,就将蒸汽机理解得如此之深,都不用他做更多讲解了。

  这说明,郭天问完全有按照资料去试造蒸汽机的才能!

  “好!”刘宽当即做出决定,“郭兄既对蒸汽机如此了解,便担任我科技司第四位主事,负责动力项目组,如何?”

  刘宽的话则让不少官吏更加惊讶。

  便是郭天问也不禁惊讶地抬起头来。

  他可是白身,虽说大明如今是以举荐制选官,可刘宽直接任命他一介白身为工部主事,仍称得上是惊人之举。

  郭天问虽情商不高,却不是没有脑子。

  他知道,若他真担任这个主事,不仅会承受很大压力,且将来一旦出了事,还会连累推荐他的刘宽。

  回过神后,他忙道:“主事之职我恐怕难以胜任只要能参与这打造火车之事,在下便是为一小吏也甘愿。”

  刘宽听了微微皱眉,看向苏铨。

  苏铨微笑着道,“这样,考之便先担任我科技司试主事,若试造蒸汽机成功,便转正。且算是本官推荐上任的,如何?”

  刘宽这才反应过来,在此时的大明推荐他人担任官员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老苏这是准备替他背锅啊。

  不过仔细追究的话,这郭天问也确实是苏铨推荐的。

  刘宽并未与苏铨争着背锅,毕竟这锅还没落下来呢。

  他看向郭天问。

  郭天问瞅了苏铨一眼,又看了看手中资料,便一咬牙道:“好,我便担任这试主事,与诸位共造火车!”

  

  中午。

  到了下职吃午饭的时间。

  刘宽正要离开科技司回府,便见赵成来了。

  “刘副郎,陛下请你到大善殿赴宴。”

首节上一节41/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