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朱标所知,当时朱檀在被其命名为玄武岛的岛屿上当土王竟当得不错,孩子都生了俩,一个是汤氏所生,另一个则是土人女子所生这土人女子还因此被朱檀立为侧妃。
除此外,朱檀还纳了五个没有名分的土人美女。
当郭英见到朱檀时,差点没认出来,实在是朱檀模样变化太大了。
相比当初,朱檀不仅变得更黑,也更瘦,而且明显“老”了些许可想而知,当时他在玄武岛上是多么的日夜操劳。
好在人没事。
这消息传到京师后,终于是让朱元璋、马皇后放下心来,他母妃郭宁妃也不再动不动就哭了,却又向朱元璋恳求,想见朱檀一面。
朱元璋这可为难了,只能哄住郭宁妃,告诉她等过几年,朱檀才能回来如今朱檀刚被找到,肯定是要去他那个甩手两三年的鲁国。
除了朱檀被找到外,洪武二十六年接下来的一些事便大多在意料之内或者说计划之内了。
如朱元璋遣使去西察合台汗国“劝告”跛子帖木儿向西发展,别再打东边的主意。
又如,湘王朱柏通过了海外建藩的文考,被允许正式开府,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幕府文臣、在军中招揽武将,以及招募五千户自愿随其迁徙去藩国的百姓。
至于代王朱桂,军功还不够,便率领三千水师跟随南海水师一支舰队前往北非,准备到西海都司效力,继续积累军功,并了解、熟悉欧洲那边的事情。
刘宽这边,除了天工院的日常事务,以及定期到大本堂讲课外,主要在忙两件事。
第一件事,通过电报遥遥指挥天工院相关衙司官吏、工匠,在北平修建一座火力发电站,准备让北平也在明年通上电。
第二件事,则是在应天府境内挑选了一条合适的小河,带领天工院相关官吏、工匠,尝试建造大明的第一座水力发展电站。
忙碌之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似乎一转眼就到了隆冬腊月。
前几日下了两天的雪,风也特别大,刘宽担心句容县那边的水力发电站工程情况,便带着随从前去巡视了半日。
当巡视完,回往京师的路上,便有三骑快马从京师方向沿着水泥官道踏雪奔来。
见到他的车队,这三匹马上的天子亲军立马勒马停下。
为首骑士掏出了朱标的令牌,问:“请问江宁侯可在车队中?”
负责保护刘宽的仪鸾司总旗道,“江宁侯在,尔等有何事通传?”
刘宽从窗户瞥见来人有朱标的令牌,便出了马车,看过来。
这骑士驱马稍稍靠近,抱拳行礼后便道:“太子殿下请江宁侯速速回城进宫,说有急事相问。”
急事相问?
刘宽一时不解,回想了最近大明内外各种事,都想不到朱标会有什么急着问的事情。
除非,这只是朱标给信使的一个说辞,实际另有他事。
想到这里,刘宽立马想到了入冬以来病情突然复发并加重了的马皇后,心中忽然产生了一个不好的猜测。
他并没有询问这三名天子亲军,而是道:“我知道了命队伍加快速度回城!”
“是!”
第496章 马皇后崩,天下同悲!
回城后,刘宽没有先回自家府邸,而是直接去皇宫。
入西华门时,便有太监在门内等候,见着他便喊道:“江宁侯,陛下口谕,让您进宫后直接去后宫。”
去后宫?
刘宽怀疑地看向太监。
后宫那种地方连朱标等成年皇子都不得随意进出,更别说他这种外臣了。因此,他怀疑是不是某人串通宦官想要谋害他。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这想法。
如今可是洪武朝,朱元璋对皇宫的掌控力很强,尤其是在听了他讲的后世那些朱家皇帝之事,如嘉靖帝的事迹后,老朱对皇宫的掌控就更严密了。
所以,不太可能有人在皇宫假传朱元璋口谕。
除非要谋害他的是朱元璋或朱标。
但两人要害他,直接下令就行,没必要搞阴谋诡计。
这样一分析,似乎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了
念及此处,刘宽点点头,跟着太监往后宫去了。
而进入后宫之前,刘宽竟然见到了儿子刘平安。
十岁的刘平安已成翩翩小少年,此时小大人似地向刘宽作揖,并道:“父亲,母亲在坤宁宫,让儿子在此接您。”
刘宽注意到刘平安眼眶泛着红,更加确认心里猜测了,叹口气道:“走吧。”
然后带着刘平安一起来到坤宁宫。
便见马皇后寝殿外站了许多人都是老朱和马皇后的晚辈家人。
朱蕙兰、苏采薇及刘宽另外几个儿女也都在,朱、苏二女面上满是忧色,又夹杂着悲意。
其他已经懂事的皇子、公主、皇孙、郡主等,也大抵如此神色。便是还不懂事的小孩子,都受气氛影响,安安静静。
刘宽与朱蕙兰、苏采薇汇合了,握了握她们的手,交流下眼神,便也默默等待起来。
片刻后,寝殿内忽然传出朱元璋的咆哮声,“这个束手无策,那个说回天乏力,亏尔等皆是一等一的名医,每年领着咱上千贯的俸禄,却治不好皇后的病,算什么名医?咱要你们何用?!”
说出这种话,可想朱元璋是真的怒了、急了。
这时,刘宽不禁担心起来,暗想:老朱该不会还如历史上那般,因太医们治不好马皇后的病,就想把他们都杀了吧?
好在接下来殿内并未传出这类话,而是在一阵沉默后,又或是马皇后说了什么,才听见朱元璋道:“都给咱滚出去!”
几名太医都颇为狼狈地出来了,有人稍松口气,也有人仍面带担忧,还有人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虽然殿内有暖气,可寒冬腊月能冒出一头细汗,可见这位太医方才在殿里多么紧张。
说起来,这几位都是名满京师,乃至整个大明有极为有名的医者,不仅医术高超而且经验丰富,该见过不少患者病逝之事。
可谁让这患者是大明皇后,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挚爱呢?
朱元璋如此暴怒,谁能不紧张?
好在皇后仁慈心善,病危之际都不忘替他们几个说话,让他们没有真的被朱元璋迁怒。
稍顷,朱雄英从殿内走了出来,却是冷着俊脸先扫了眼几名太医,随后才看向人群,道:“老师、三姑,皇奶奶想跟你们说说话。”
刘宽、朱蕙兰将孩子们交给苏采薇,当即跟朱雄英一起进了寝殿。
只见朱元璋坐在床边,正握着马皇后的手,看不清神色;朱标则站在一旁,面带忧色与悲意。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朱元璋扭头看了眼,便道:“你俩到床边来,皇后想跟你们说说话。”
刘宽、朱蕙兰来到床边跪下,好在地上铺着棉蒲团,没有太难受。
也是此时,刘宽才看清马皇后的脸,才几日不见,马皇后竟又消瘦了不少,脸色苍白,眼神也黯淡无光。
瞧见刘宽、朱蕙兰,她似乎又精神了点,气息微弱地道:“宽儿、蕙兰来了?”
朱蕙兰靠到床边,眼泪不住地掉下来,道:“母后”
刘宽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大明十二载有余,他已经将马皇后当成了亲人,而长这么大,他还是头回面对亲人离世。
他觉得心中难过,却又做不了什么。
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之前没有下载更多医学相关资料,将医学当做主要行业推动发展了。
但他又明白,现代医学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和诸多科技成果基础上的,没有足够的工业、科技基础,他便是再努力,大明医学也不会进步太大。
马皇后看着朱蕙兰道,“蕙兰,不要哭,你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坚强一些这世上,谁人不死呢?”
“母后,您不会有事的”朱蕙兰说着自己都太相信的话,声音梗咽。
马皇后笑了笑,虽然苍白,却依旧慈祥。
她道:“以后,你多进宫看看你父皇,他也喜欢长安、若月那俩孩子以后若遇到什么女人家为难之事,可与你大姐、二姐商量。”
“嫁给宽儿是你的福气,你定要珍惜宽儿。”
刘宽亦膝行靠近床边,看着马皇后也忍不住有些哽咽,“皇后娘娘。”
马皇后道,“我相信,你能出现在大明,是老天的安排不过,皇上有些倔,标儿有时也会钻牛角尖,若与他们有说不通的事,你多些耐心。”
刘宽先点头,随即又道:“娘娘放心,微臣定尽心任事,不负大明,不负陛下的信重。”
马皇后又抬头看向朱元璋,道:“重八,那些答应我的事一定要记着。”
朱元璋此时亦老眼含泪,握紧了马皇后的手,连声道:“咱记着,都记着呢,不会忘。”
“那便好”
说完,马皇后似乎累着了,闭眼歇了一刻多钟,若非朱元璋一直握着她的手,刘宽都怀疑人已经过去了。
忽然,她挣扎着要从床上坐起,“重八,让人给我更衣。”
听见这话,朱元璋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扶着马皇后坐好,便道:“你们都出去,让宫女们过来。”
“是。”
朱标、刘宽等都退了出去。
大约又过了近一刻钟,一位女官才出来,让所有的皇子、公主等都进去。
刘宽一家子也跟着进去了,便见马皇后坐在床边,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穿翟衣,腰系玉带,坐在床边几乎是半依靠在朱元璋怀里。
众人纷纷跪下。
马皇后则微微一笑,提了口气道:“都来了,好,好可惜老二、老三、老四不在。”
只说完这一句有些矛盾的话,马皇后似乎就用尽了力气,头也靠在了朱元璋肩膀上,闭上眼睛。
没多久,她另一只放在大腿上的手便垂落下去。
众人一直都在看着马皇后,见状朱标不禁悲呼出声:“娘”
其余人亦有不少悲呼出声。
“母后”
“皇奶奶”
随后,坤宁宫寝殿中哭泣声一片,刘宽也不禁流下眼泪。
朱元璋更是抱紧了马皇后的身体,老泪长流,鼻涕都冒了出来。
“妹子,妹子,我的妹子啊”
大明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初七,大明开国皇后马氏秀英病逝宾天。
京师闻丧为始,诸寺观各声钟三万杵,禁屠七日。
军民素服,妇人不妆饰,俱以闻丧日为始,二十七日而除。
天下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