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老朱、朱标、朱雄英这三个知情人神色就很古怪了。
他们都知道,永乐是朱棣的年号,并且梅殷当年是站在朱允一边抵抗朱棣的。
如此一来,梅殷后人在永乐朝被贬去守卫孝陵,后来还被朱棣一脉的皇帝一再削减孝陵用度,就很合理了。
然而合理归合理,不代表他们能接受当时孝陵中躺着的人可是朱元璋和马皇后,那也是朱棣的亲爹亲娘啊!
‘这个老四,简直不孝,看来还是要找机会揍他一顿!’朱元璋气得心里直哼哼。
‘我这个四叔看来薄情得很,以后必须得防着他。’朱雄英如是想,随即眸中闪过一抹冷色,‘可以的话,待皇爷爷故去,得设法打压燕藩!’
便是朱标,也暗叹了一声。
刘宽则继续道,“清军进了南京城,要接管各处要地,听闻孝陵卫指挥使梅春和麾下数百卫所将士不愿投降,大怒,派兵去攻。”
“根据当时一些记载估测,梅春手下正兵实际只有三百人不到。他们先在孝陵外拼死抵抗清军,奈何清军人多势众,很快他们就死得只剩18人,不得不退入孝陵卫,依托地势继续抵抗。”
“这十八名孝陵卫都算是精锐,又熟悉地形,再加上在孝陵卫中提前布置了一些机关陷阱,于是又杀清军两百多人,直至最后一人战死,也不曾降清。”
听刘宽讲完这段明末历史,老朱一家子一时都沉默了。
宁国公主更是不由握紧了梅殷的手,眸中含泪。
随后,朱元璋起来,转身道:“梅殷,你后人真的很不错,没有辜负咱的信任。”
梅殷赶紧起身抱拳道:“陛下既选我梅氏后人为孝陵守卫,这便是他们分内之事只可惜最后依旧没能守得住孝陵,竟让清虏进去了。”
朱元璋道,“彼时大明都亡了,更何况后继皇帝辜负梅氏梅氏能做到死守孝陵卫,乃至最终战死,已经对得起咱家了。”
说完,朱元璋示意梅殷坐下,他也坐了回来。
“那清虏攻打孝陵卫死伤许多人,难道也不曾掘咱的陵墓?”
刘宽微微一笑,反问道:“陛下拿下北平及草原后,可有派人去寻找蒙元皇室的陵墓并挖掘?”
朱元璋:“咱乃大明天子,怎会做那掘人坟墓之事?蒙元虽然酷烈,奴役汉人百年,但毕竟也算是中国正统王朝之一,咱如何能以掘坟辱之?”
话没说完,朱元璋便已明白清廷为何没挖掘他的陵墓了。
果然,刘宽笑着道:“陛下都不掘蒙元皇室陵墓,满清进入中原,以少御多,又如何敢掘您的陵墓?”
“事实上,清廷统治者很清楚,他们要坐稳江山,必须笼络汉人,为此用了一系列手段。”
“这些手段中的一类,就是肯定大明,肯定陛下您开创大明的功绩,甚至颇为尊崇。”
“所以,清廷虽然在接受孝陵时死了些人,但后来不仅没有挖掘、毁坏孝陵,还派驻军队进行保护。”
“甚至后来的康熙、乾隆到江南后,都曾来孝陵拜祭陛下。还有传言说他们在拜祭中行三叩九拜大礼的,虽不好说真假,却足以证明清廷确实将保护孝陵及祭拜当做一项笼络汉人的面子工程去做。”
“毕竟当年他们本就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名义入关的,且那努尔哈赤本也算大明边关的少族将领。”
听到这里,上至老朱、马皇后、朱标,下至刚懂事的皇孙、郡主,都神色莫名,一副没想到的样子。
道理虽简单,但也确实令人意外。
随后,朱元璋哼道,“这清廷之人倒也聪明,知道借咱陵墓笼络汉人是件很划算的事。”
朱雄英则道,“彼辈若不叛乱,当大明的忠良,让咱大明江山能继续存续下去,孝陵又哪里轮得到他们保护?”
听此,朱标、刘宽都不禁看了朱雄英一眼,因为他这话实在有些牵强、霸道了。
大明之亡,根子还是在于本身朽烂了,终究是要被新王朝替换掉的。
刘宽想了想,决定把这事讲完。
“说起来,清末时太平天国曾占据南京十余年但太平天国也尊重陛下,念您驱除胡虏的功绩,因此同样对孝陵进行保护,其天王,嗯,也即是皇帝同样到孝陵进行了祭拜。”
“当然,除了真心尊敬陛下外,天王洪秀全还重新提出了大明驱逐蒙元时的口号,以凝聚汉族人心。”
“再后来,太平天国失败,战乱中孝陵地面部分建筑在战火中被损坏。而清廷夺回南京后,宣称都是太平天国毁坏的,并对地面建筑进行翻新维修。”
“但彼时清廷也是财政困难,因此只是做做样子,修复的不怎么好。”
“再往后又经历两个临时政府,再到后面的新朝,也都对明孝陵采取了保护措施,并定期修缮地面建筑。”
听刘宽讲完,朱元璋是既有些意外,又觉得格外舒爽他嘴角的笑容甚至都掩饰不住了,又或者本就没有掩饰。
“哈哈,这些后来的朝廷竟都抢着保护咱的陵墓,看来挺认可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功绩的嘛。”
朱元璋笑着说出这番话,一点都不谦虚。
朱标道,“父皇之功业确实值得尊重。”
朱雄英则道,“皇爷爷放心吧,孝陵不仅原历史上能保存到后世,咱们这一时空更是可以由咱大明保护个五六百年!”
刘宽心道:五六百年?看来雄英对延续大明国祚也颇有执念,并很有信心啊。
说完,刘宽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待其他人也恭维了老朱几句后,他便壮着胆子问:“陛下,后世有个关于您陵寝的传言,说是您效仿曹操,设立了诸多疑冢。您觉得这传言会是真的么?”
朱元璋闻言笑容微微收起,瞥向站着的刘宽,“怎么,打听这事,难不成你对咱的陵寝还有什么想法?”
“微臣只是好奇而已。”
朱元璋哼了声,“好奇?那你小子就慢慢琢磨吧。”
说完,触屏,让视频继续播放。
第495章 马皇后:后世京师,我看到了,急讯
挹江门、汉中门、中山门、武定门、仪凤门、玄武门
在午朝门之后,一座又一座由班驳古城墙构造的城门楼出现在视频中,与地面的泊油路相接为一体,各种后世汽车在其中往来穿梭。
这让生活在才建好的“南京”城中的老朱一家子顿时又生出了恍惚感,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后世。
同时,他们也注意到了屏幕左下方一直存在的两行小字。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城垣史上最大砖城,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见此,朱元璋免不了嘴角继续上勾,露出些许得意之色。
在多座古城楼出现之后,石头城、鼓楼以及国际青年文化中心、河西中央商务区、鱼嘴湿地公园、大胜关长江大桥、中山码头、夫子庙等景观也相继入镜。
天色也由白天渐渐变成了夜晚,镜头之下的南京亦变得灯光璀璨。
随后视频中让老朱一家震撼场景出现了。
灯火辉煌的夫子庙过后,天地陡然倒转,夜空中竟然出现一座灯光更加璀璨、高楼大厦更多更高、风格也与之前那些后世建筑有明显区别的不夜城!
同时背景乐也变了,变得“怪异”,却似乎更匹配这座不夜城。
新街口商贸区、金陵饭店、基广场、鼓楼广场、西桥、紫峰大厦、河西大街在怪异而激昂的音乐中,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后世建筑闪耀着各种霓虹灯。
随着后续新城科技园、南京金融城、南京奥体中心、江苏大剧院、金鹰世界、雨花客厅、喜马拉雅中心等在后世人看来也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出现,老朱一家子又恍惚了,不禁怀疑视频中播放的是否还是那后世“京师”。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后世建筑物简直比跨江大桥更不似人间所有。
再接着,当江北新区市民中心、扬子江金融街、浦云路大桥、蜂巢酒店、欢乐港、弘扬广场等景观相继出现,竟似乎在印证他们的怀疑。
之后,江苏广播电视塔入镜,后面出现的景观都旋转起来,天色也在旋转中由黑夜变成日出之前,俯拍镜头下,城市上空生出一片薄雾。
随后薄雾迅速变厚,竟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云气”,而那江苏电视塔等超高建筑竟有一部分从滚滚“云气”中露了出来。
同时背景乐也变得无比宏大、壮阔。
如此情景,就更将这座城市展现得不似人间了。
像朱桂等定性差点的甚至惊得站了起来,忍不住低呼:“竟真是天界之城!”
接着其他年纪较小的皇子、公主亦忍不住一个个低声惊呼。
“京师在后世被建成了天宫?”
“不对,我看是后世京师把房子建到了云层之上!”
“美!实在是太美了!”
事实上,别说年轻人,就连朱元璋此时都瞪大了眼睛。
心想:这真是咱居住的京师?
后世竟能将其建造得如同天界!
朱标则在心中赞叹:壮哉!美哉!
便是马皇后,人都变得精神许多,盯着平板屏幕眼都不舍得眨一下。
视频中镜头亦由此停留在云气之上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角拍摄后世南京。
长江观音景区、洲头观景台、八卦洲、玄武湖、热带植物宫、音乐台当一处处如今京师城池之外的后世景观出现,视觉上也变得更加美丽壮观,朱元璋忍不住牵着马皇后的手站了起来。
其他人也因此露出站了起来,全都瞪眼抻头看着,似乎想将平板中后世“京师”的每一帧美景都印刻在脑海中。
当近12分钟的视频全部播放完,朱元璋等人依旧等着谢幕的屏幕,一时难以回过神来。
约莫过了一分钟,朱元璋才无比感慨地道:“真是太壮美了刘宽,这视频中的建筑、风景真都是后世京师的?”
刘宽点头,“有些是城市内,有些是城外,但绝对都是后世‘京师’之景观。”
朱元璋道,“咱知道后世科技发达,建筑水平也高超,可依旧没想到,后世竟能将京师建造的犹如天界般,当真是厉害。”
朱元璋直接夸赞后世的次数屈指可数,由此可见方才展现南京景观的视频给他带来多大震撼。
马皇后此时亦看向刘宽,满脸慈祥笑容,“宽儿,谢谢你送给我这么好的礼物后世京师之景,我见到了,很高兴。”
刘宽亦露出诚挚的笑容,“皇后娘娘高兴便好。”
这时,朱雄英问:“老师,后世南京可在你之前提到过的超一线城市之列?”
刘宽摇头,“我穿越前,后世中国的超一线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这六座,并不包括南京当时南京只是一线城市。”
“那当时的南京大概有多少人呢?”
刘宽回忆了下,道:“大概九百多万,不到一千万吧。”
后世京师竟有九百多万人口?!
不少人再次震惊了。
连朱元璋、朱标都不例外知道后世京师人口多是一回事,可真知道了九百多万这个数字又是另一回感受了。
就朱标所知,目前京师城内、城郭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八十多万而已。
即便是加上应天府其他州县人口,总数也不过一百来万,不过后世“京师”的九分之一而已。
这时刘宽又道:“后世的超一线城市并非以人口多少来界定,而是看该城市的经济规模、国际影响力、创新力等综合指标。”
“譬如重庆,在后世人口达到了三千多万,经济实力也排在全国第八左右,却未能得入超一线城市之列。”
“至于南京,当时经济规模似乎是在第十位,其他方面也比不上排名更前面的城市,自然也难进入超一线之列。”
“原来如此。”朱雄英点头。
随后,众人又谈论了一会儿方才视频中的种种景观,朱元璋见马皇后面上又显露出疲惫之色,便道:“行了,今日观影宴会便到这里,时间也不早,都各自回去休息吧。”
“是。”
当即,众人纷纷向朱元璋、马皇后行礼,并看着两人携手,或者说朱元璋搀扶着马皇后,从大善殿后门离开
几日后。
刘宽从朱标口中得到一个好消息,郭英率领一支舰队在后世的加勒比海域搜寻了一年多,终于找到了鲁王朱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