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400节

  印度次大陆,燕国都城,燕京(达卡)。

  朱棣看了电报,人僵在那儿。

  这让下方的朱高炽都忍不住好奇电报内容朱高炽已经十六岁了,在军中磨砺了一两年,半年前便开始跟随朱棣学习处理国事。

  在朱高炽暗自猜想电报内容时,朱棣忽然悲呼一声,“母后!”

  随后就向着东方跪了下去,声音中满是悲痛地哭嚎,“儿不孝啊,未能尽孝床前,甚至都没能见您最后一面,呜呜”

  朱高炽懵了下,随后才反应过来,是马皇后驾崩了。

  于是也向东方跪下,悲呼:“皇奶奶”

  宫殿内宦官、宫女、侍卫等见状皆朝东方跪拜下去,当日,整个燕王宫乃至燕京城,都挂起了缟素。

  印度次大陆南方的齐国,爪哇岛、婆罗洲的楚国、北非的晋国,乃至南美洲的雍国、中美洲的鲁国,也都在这一日收到了马皇后驾崩的电报。

  诸藩国王宫皆传出悲泣之声,并在当日挂上缟素,诸藩王及其军民也都按照规制,开始为马皇后服丧。

  洪武二十六年的大年,洪武二十七年的年节,也在一片缟素之中过去

  

  二月初二,龙抬头。

  刘宽被宦官传唤至文华殿这里是朱标平日读书和处理国事的地方。

  此时距离马皇后去世已近两月,朱标不仅仍身穿素服,并坚持素食,人都消瘦了很多,面色看着甚至有些苍白。

  刘宽行礼后,又忍不住劝道:“太子殿下还请保重身体,改善饮食。”

  朱标道,“妹婿怎又说起此事?我只是习惯了吃素,这些日子没什么胃口,才吃得少了些。再说了,你以前不是说过,吃素有利于健康吗?”

  刘宽无奈,“殿下,吃素有利于健康,不代表要一直吃素。荤食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是人体所需要的。”

  “行,我知道了。”朱标有点敷衍地应道,随即拿起一份奏本,道:“雄英写了一份关于医学改革的奏本,妹婿看看。”

  医学改革的奏本?

  刘宽听了微愣,随即疑惑:朱雄英还想改革大明医学?

  怎么改革?

  带着这种疑惑,他翻开了朱雄英所写的奏本。

第497章 朱雄英欲革中医,水力发电的前景

  奏本中,朱雄英先叙述了他所了解到的大明医学发展情况。

  朱雄英认为,如今大明医学以传统的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用形、气、神来描述人体,毫不科学。许多疗法甚至传承自上古巫祝文化,本就毫无科学依据。(朱雄英观点,不代表主角,更不代表作者观点。)

  而阴阳五行及人体的形、气、神,乃至人体经络等,并无切实可见的证据,极有可能是历代医者幻想出来的。

  另外,虽然大明自十余年前就建立了医学院,但医学教育依旧以传统的师父带徒弟为主。

  因为如今医者医术的提升主要靠积累临床经验,仅进行理论研究很难提升医术水平。

  综上,可以说大明如今的医学完全就是一门经验之学,其理论基础不科学,甚至体系也不科学,自然也就无法通过科学的方法及实验进行理论研究,无法快速推动大明医学水平进步。

  看到这里,刘宽只觉得人都麻了。

  ‘朱雄英怎么会这么想?’

  ‘这不是跟我穿越前,二十世纪后期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误解差不多么?’

  ‘而且完全将中医放到了科学的对立面我传授他种种科学相关知识,也不是让他这么理解运用的呀。’

  ‘这小子要误入歧途了呀!’

  刘宽有点急,却不得不继续往下看。

  朱雄英叙述完他眼中的大明医学后,就说,想要推动医学迅速进步,必须进行颠覆性的改革,或者说医学革命!

  他认为,应该找一批有志于学医却还未接触传统医学的理科生,允许他们以死囚犯做解剖等医学实验,来构建以科学方法论为根本、以实验结果为依据的全新医学理论。

  可称之为新医学!

  将传统医学中有科学依据的部份剥离出来,归入新医学中;至于那些找不出科学依据的医学论述、疗法、药方,皆可归入巫祝迷信之列,不应提倡,甚至需要进行打击。

  唯有如此,才能让腐朽的、以巫祝迷信相纠缠的传统医学让开道路(市场),为新医学的发展开辟空间。

  看完,刘宽额头微微见汗。

  抬头看朱标看过来,他便道:“太子殿下对这份奏本上的内容如何想的?”

  朱标道,“我认为雄英想法虽有些偏激,却也颇有道理自妹婿来大明那年开始,咱们就大力发展医学,如今已过去十二载。”

  “可是,如今大明医学虽相比以前有明显进步,可相较于大明其他行业的发展就太慢了。”

  “我母后病症诊断出数载,可哪怕是几位大明当今最顶尖的名医,仍束手无策,只能看着我母后病逝。”

  “母后丧礼期间,雄英便对如今的医学发展状况颇多不满之词。想必是受母后病逝触动,才萌生了再次改革医学之意。”

  “我想,若是真能像雄英所说的,以科学方法论,再加上各种实验为依据,发展一门医学,或许能令大明医学水平提升的更快。”

  朱标这么说,很明显是比较赞同朱雄英的观点。

  见此,刘宽越发觉得事情有些大条了若是因为他的到来,让中医断在这一时空的大明,那他可就罪过大了。

  他于是道:“殿下,其实后世曾有段时间,大众对于中医,也即是如今医学的认知,也跟雄英差不多。”

  “认为阴阳五行理论没有道理,人体经络也是不存在的,等等。可当后来科技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中医理论自有其道理,只不过寻常医者难以精深通透罢了。”

  “而人体经络及形、气、神之说也并非毫无依据,只是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实验条件很难证实而已。”

  “在微臣来大明前,后世中国因为科学水平提高到相当层次,相关研究者便发现中医有许多疗法、药方能够找到科学理论依据,并非完全是经验之谈。”

  朱标听了刘宽这番话颇为惊讶,问:“那妹婿的意思是?”

  刘宽道:“雄英想要再次改革医学,乃至重新以科学方法论及实验研究发展一门新医学,微臣觉得可行。”

  “但若同时打压传统医学,那就太过了相反,进行过一定改革后,我们应该更支持传统医学的发展,并将之与新医学相互印证。”

  “如此,方能令大明医学稳步又更快速地发展。”

  朱标先微微点头,随即微笑道:“雄英若知道妹婿这番想法,只怕会很意外。”

  刘宽却是苦笑了下他也没想到,朱雄英会有如此偏激的想法。

  随后他问:“陛下对这份奏本是如何看的?”

  朱标叹道,“父皇近来除了处理国务,剩余时间大都在为母后抄写佛经,因此还未看过这份奏本。”

  刘宽道:“若陛下问及,希望太子殿下能转述微臣的想法。”

  “我会的。”

  说完,朱标提起另一件事,“过段时间,海外诸蕃会相继回到京师,祭拜母后。”

  “只怕到时候,他们少不了为询问海外之事烦扰妹婿,妹婿还需有个心理准备。”

  刘宽点头,“微臣知道了。”

  

  当刘宽回到天工院,收到一个好消息。

  句容水力发电站按计划建立完成,可以进行水力发电试验了!

  根据刘宽所得到的资料,原历史上最早的水电站出现于十九世纪末的法国,之后便迅速发展,等到了二十世纪初,建立水力发展电站的国家便有很多了。

  最初,受限于技术,当时的水力发电站容量都比较小。

  例如建立于1889年,号称当时世界最大的日本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也才48KW。

  但之后水力发电站的相关技术就迅速发展,几年后,建立于白头鹰的尼加拉水电站,装机容量就猛增到了14.7万KW!

  天工院在句容建立的这个水利发电站属于实验性质,因此很小,预计建造完成后,装机容量大概还不足10KW。

  但用于实验,及验证天工院所研究的这一套水力发电技术是否可行,却足够了。

  事实上,若非水力发展点足够小,也不可能在半年内就建成。

  需知,在后世很多著名水力发电站建造时间都是以年来算的。

  刘宽看完公文后,便派吏员去回传他的批复他有给发电站两日时间,准备在大后天前去,坐镇现场,观看水力发电站的第一次发电实验。

  三日后。

  句容水力发电站实验区。

  刘宽带着几名天工院随员和实验区官吏,再次检查了一遍发电所需准备工作后,便下令开始进行水力发电实验。

  实验区所在是一条句容落差相对较大的小河,最宽处不过四五丈,最窄处更是只有一丈多,说是一条小河沟都不过分。

  为了实验安全,天工院在此建造了两处钢筋水泥大坝,靠上游的一处只有正常蓄水、放水功能,过两三里后才是用于发电的大坝。

  刘宽站在河岸边足够安全的地方,只见哗哗河水涌入大坝内的隧道,不多时水力发电站岸上的实验灯便一排排亮了起来。

  这说明实验初步成功了,接下来就是验证水电站运转稳定性。

  负责水力发电的官吏、工匠们不禁先欢呼了一阵进行庆祝,随后,实验负责人庄赞便来向刘宽进行汇报工作。

  “院正,从目前水电站各方面的情况看,我们研究制定的水力发电流程基本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进行持续发电,以验证水电站运转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性能了。”

  “现在的问题是,利用河流进行水力发电不像火力发电那么好控制,就像眼前这座实验用的水电站,所发电量也足够整个句容县城使用,多余的怕是都会浪费掉。”

  刘宽听了略微沉吟,便道:“这一问题,目前是没什么应对之法的,只能是让电力局尽快向周边地区铺设电缆,推广用电。”

  “不过,等到将来一些技术突破,在某些地方建立水电后,或许可以考虑用多余的电量,将低处水抽到高处的水库存蓄。”

  “这样就相当于将多余电量重新转化为势能,不仅可以在干旱时放水灌溉田地,还可以在水库闸口建立水电站,重新将势能转化为电能以供使用。”

  庄赞这个京师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高材生听了眼睛一亮,不禁道:“院正这个思路实在是妙,由此推之,便是火力发电站,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储存富余电能!”

  刘宽微笑道,“其实除了用水储存势能外,也可以用其他物体储存势能;同样的,电能除了能转化为势能储存外,也可以转化为其他能量。”

  “你们这些搞发电研究的人,不仅要思考怎么发电,也可以多思考怎么储蓄电能及更高效的使用电能。”

  庄赞激动点头,“下官明白了,多谢院正指点!”

  随后,庄赞略微犹豫,又道:“院正,这水电站虽然无需用煤炭,能节省煤炭还不会污染环境,可建造工期却太长了。”

  “眼前这么一座小型水电站,在天工院调动那么多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却仍花费了近半年时间,所费钱粮也比建造一座火电站多很多,只怕不利于推广。”

  刘宽拍了拍庄赞肩膀,笑道:“不用担心,朝廷对节省煤炭和火电站污染环境的问题比你想的更重视,因此也会重视水电站的发展和应用你们的研究成果不会无用武之地。”

  庄赞不好意思地一笑,“是下官多虑了。”

  等刘宽回到京师,已到了中午,他便直接回府。

  午饭后小憩半个钟头,他又去天工院上职天生打工人的命。

  不过,刘宽将上午积累的部分公文处理完,就没什么事了,遂在大职房内喝茶,拿着最新一期的《天下说》看起来蜀王朱椿办的这份报刊算是他较喜欢的刊物之一。

  在大明整顿民间报刊并发布了相关规定后,民间报刊不仅没遭受打击,反而越发兴盛了以前只有那些胆大之人,或是背景足够的人,才敢办报,并且有的人还遮遮掩掩。

  如今只需要符合朝廷要求,便可光明正大的办报,这办报刊的人自然多起来。

第498章 王上加白?!燕王问国策

首节上一节400/4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