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380节

  如今大明最能立功的还是大海大洋之上。

  他戎马一生,虽然已经得封武定侯,但在大明众多开国公侯之中属实不起眼,如今也没多少用武之地。

  若是能带领舰队,到那美洲去见识一番,哪怕找不到大外甥,也不枉此生了。

  心里头转动着这些想法,郭英便向龙椅上的朱元璋躬身行礼,“臣郭英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礼毕,朱元璋便直问:“郭英,此去美洲,祸福莫测,且至少得两年后才能回大明,家中事情你可都交代好了?”

第467章 李文忠挂帅,设海南行省

  远航美洲有多危险,郭英早就知晓了。

  朱檀之前从玄关卫借道,都能在横渡一道海峡时出事。他此番却是要率领舰队,绕过南美洲,前往中美洲东部海域,可能遭遇的危险更是倍增。

  但还是那句话,此事他必须为之。

  念及此处,郭英答道:“回陛下,臣都已交待好了。”

  朱元璋用手指敲了敲御案,道:“既如此,待郭镇与善清完婚,元宵节也过了后,你便去北洋水师大营去做准备,待到出海时机便启航吧。”

  “是。”

  随后,朱元璋又跟郭英聊了一些其他的事,这才让郭英退下。

  到了初十日,朱元璋的第十二女,被封为永嘉公主的朱善清(十六岁),与武定侯郭英嫡长子郭镇成婚。

  一时间,京师勋贵皆来赴宴恭贺。

  刘宽作为勋贵之一,且算郭家拐着弯的亲戚,自然也带着家人前来参加婚宴了。

  婚宴中,见郭兴、郭英、郭德成两兄弟带着郭家十几个成年、未成年的子侄迎接客人,刘宽不禁想起了历史上郭家之事(并非郭子兴那个郭家)。

  郭家三兄弟,郭兴、郭英皆早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两人的妹妹则与朱元璋为妃,老四郭德成后来也进入军中,只是功劳不多,未得封侯。

  如今朱元璋又把女儿嫁给郭英长子郭镇,两家姻亲关系自然更深了。

  历史上,郭英还会有两个女儿先后嫁给老朱的儿子为王妃,一个孙女更是成为了朱高炽的贵妃,使得郭家荣宠一时,且是少数没受胡惟庸、蓝玉两大案牵连的武勋之一。

  可惜后来靖难中跟耿炳文、李景隆一起讨伐过朱棣,又没有及时转换阵营,在永乐元年死于家中怎么死的却没个确定的说法,有说自缢,也有说朱棣赐死的,还有说自己病死的。

  如今靖难之役倒是不会发生了,没想到郭英竟然被老朱派去找朱檀。

  数万里航海凶险莫测,也不知道郭英能不能安全回到大明。

  倒是永嘉公主朱善清,作为后世历史上少数几个被记载了姓名的朱元璋女儿,一直活到了景泰年间,享年八十岁

  

  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十七。

  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下诏:

  命曹国公李文忠挂征南将军印,为大军主帅;命凉国公蓝玉挂平蛮将军印、命郑国公常茂挂平夷将军印,为左右副帅。

  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北五大都司调集部分兵马,并吕宋都司、海龙都司全部卫所军,共计十万兵马。

  又命楚王朱桢率两万兵马为偏师。

  大军号称二十万,征讨满者伯夷国!

  二月、三月间,明军先在苏木达剌(中国元明两代对苏门答腊岛的音译)沿海两次大胜满者伯夷国海军,几乎尽灭其海军。

  又在苏木达剌岛中部、南部数次击败满者伯夷国陆地军队,收复了包括旧港在内的十数座重要城池,逼得满者伯夷国不得不退回爪哇岛。

  随后,满者伯夷国谍探探得消息,明军主力将于西爪哇北海岸的椰城(后世雅加达)登陆。

  国王维卡拉玛遂亲率二十万的大军在西爪哇北部沿海布防,欲趁明军登陆之际大败明军一场,以胜求和。

  三月十三,大明南海水师、南洋水师载数万明军于椰城登陆,与满者伯夷国再次发生一场大战。

  此战,明军出动大小战舰上百艘,其中更有七千多料、三层甲板、装载了七十二门神威大炮的蒸汽风帆混合动力铁甲巨舰!

  明军登陆前,两大水师数千门神威大炮齐发,猛烈地炮火几乎将海岸上满者伯夷国修筑的石堡、木寨尽数轰毁,驻守军队亦死伤颇重,余者纷纷溃逃。

  随后数万明军于椰城港口登陆。

  满者伯夷国虽有派出数万精兵,趁明军登陆之际攻打,却被明军再次击溃。

  与此同时,大明楚王朱桢,亦率领两万楚藩军队由东爪哇的北部沿海登陆,数日间便袭取了数座兵力空虚的城池,并截断了满者伯夷国都城特罗乌兰与东爪哇的主要通道。

  三月二十一日,国王维卡拉玛、宰相普都旺卡率领满者伯夷的剩余主力部队败退于勃良安(万隆),并得知了粮道被楚藩军队阻断的消息。

  勃良安原本是一方国王城,虽然于两百年前被灭,但却留下了勃良安这座以石砌为主、规模不小的古城。

  此时,在由昔日勃良安王城改造的婆罗门教庙宇中,维卡拉玛跪在高大而狰狞的毗湿奴浮图前,满脸绝望。

  “神呐,难道您真的抛弃了满者伯夷吗?”

  他哭泣着询问,可惜石像无言,根本不回答他。

  这时候普都旺卡走了进来,叹道:“陛下,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率领军队东撤,突破明军封锁,回到东爪哇。”

  “其二,派人向明军请降,答应去年大明皇帝所提之条件。”

  维卡拉玛苦笑,“现在去向明军请降,条件怎么可能跟去年的一样?只怕我们就算想保有东爪哇,也不可得了。”

  普都旺卡道,“爪哇的天气很快就要变得炎热,雨季也将到来,到时候我们若退入林中,明军就算火器犀利,也拿我们没办法。”

  “臣愿意以此为条件,前去与明军谈判就算不能争取保有东爪哇,至少也争取保住满者伯夷国祚不灭。”

  维卡拉玛转过身来,向普都旺卡行了个礼,道:“那就拜托宰相了。”

  普都旺卡道,“如果臣此去谈判失败,或是没能回来,陛下还是赶紧率领军队向东撤退吧。若是不能击败阻路之敌,便将大军拆分,从其他小路回特罗乌兰。”

  “好。”

  三月二十五日,普都旺卡代表满者伯夷国向大明求和失败,明军趁势攻打勃良安。

  满者伯夷国剩余主力突围,结果宰相普都旺卡战死,维卡拉玛仅率领一万余精锐残兵溃围而出。

  然而,这支溃兵却在后世的日惹一带遭遇楚藩军队伏击,再次死伤惨重,国王维卡拉玛亦被楚藩火枪击毙。

  四月九日,明军陆师主力及楚藩军队一起攻破特罗乌兰,俘虏满者伯夷国王后维卡拉米等在内的诸多权贵,自此强盛了近百年的南洋大国满者伯夷宣告灭亡。

  

  特罗乌兰,原满者伯夷国王宫。

  李文忠、蓝玉、朱桢三人相聚于同一座宫殿中。

  镶嵌满了各色宝石的王座就摆在上首,但却无人去坐三人此时都各自坐在一把军中携带的普通交椅上。

  年已五十三的李文忠捋了捋胡须,指着面前的舆图道:“满者伯夷国祚虽灭,但因为咱们来的迟了些,维卡拉玛长女苏瓦娜带领着数千满者伯夷国残余精兵退入了东南部的丛林中。”

  “眼下爪哇天气日渐炎热,雨季也到来,我们想要彻底剿灭苏瓦娜等满者伯夷余孽,只怕很难。”

  “陛下的意思是,楚王殿下既要将东爪哇纳为楚藩领土,那么这剿灭苏瓦娜等人的事便交给楚藩了。”

  朱桢道,“这本就是我楚藩应当做的。”

  蓝玉此时笑道,“依咱看,楚王殿下不如派人去给那什么苏瓦娜传个消息,告诉她愿意纳她为侧妃,并赦免追随她的主要将领之罪,想必此事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朱桢听了有点无语,道:“凉国公说笑了苏瓦娜的父亲是我楚藩击毙,只怕她对我恨之入骨,又怎肯做我的侧妃?”

  蓝玉道,“这有什么,当年咱们北驱蒙元时,多少蒙元将领被咱们击毙,结果他们的妻女还不是照样被咱们纳为妾室养着?”

  蓝玉说着还想再劝,李文忠道:“这事陛下既然交给了楚王殿下,凉国公就不要在这里瞎出主意了,相信楚王殿下自有判断。”

  如今的蓝玉可不像后世历史上那么猖狂不可一世,反而因为各种事情变得谨慎、稳重了不少(相对的),因此听李文忠这么一说,他便没再劝了。

  随后,三人开始聊起其他的事,比如战利品如何瓜分。

  满者伯夷国虽然才建国百年,但百年间却没了爪哇岛及周边数个方国,更是打得三佛齐丢失大半国土,自然是积累了许多金银财宝在王城。

  大明朝廷作为攻打满者伯夷国的主力,肯定是要分走金银财宝这类战利品中的绝大部分,楚藩估计也就能分个十分之一。

  就这,还是因为朱桢是老朱的儿子,不然连十分之一都分不到。

  但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金银财宝,其中也有黄金七八万两,反倒是白银没那么多,只有三十多万两。至于各色宝石、珍珠等,亦分了七八十箱。

  朱桢其实对分多少金银财宝没那么在乎,他最在乎的是领土。

  可惜的是,朱元璋在这种事情上并没有为父子情左右太多,最终只同意将爪哇大岛一分为二,西边的归朝廷管,只有东边的一半划为楚藩领土。

  好在,朱元璋目前不在意更东边的巴厘岛等地方,在电报中表示,巴厘岛、帝汶岛等岛屿,楚藩可任取之。

  至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大明朝廷正式宣布设立海南行省,意为“南海之南”,省治设在旧港。

  至于海南行省的辖境,东至后世日惹西边数十里处,西至后世印尼的占碑及西苏门答腊省苏木达剌岛的西北部则归海龙都司管辖。

  按照如今大明朝廷的制度,海南行省除了负责民政的各省衙,还有负责卫所军的海南都司。

  只不过,这种设于行省内的都司不如吕宋、海龙那样单设的都司权力大罢了。

第468章 楚王忙治国,齐王求神药

  大明朝廷既然颁布诏书,设立了海南行省,自然是在爪哇岛上与楚藩就领土分割清楚了,之前驻守特罗乌兰的明军也都撤走了。

  楚藩目前兵力有限,因此在朝廷军队撤走后,他只在东爪哇北部沿海的垄川(三宝垄)以及日惹城各自分驻三千楚藩卫所军及两千土兵。

  其余带到爪哇岛的兵马目前都跟随他驻守特罗乌兰。

  至于爪哇其他城池、要地,只能暂时放弃不管。

  五月初二这日,朱桢在王宫正殿召集麾下文武商议要事。

  待众文武行礼之后,朱桢便开门见山地道:“孤此番召集诸位,乃是为了商议王城选址之事。”

  听此,不少人有些疑惑,心想:这满者伯夷国的都城难道不是现成的楚国王城吗?

  参赞陈矩便如此问:“大王难道不想定都于特罗乌兰?”

  朱桢道:“孤当初在选定南洋建藩时,便与诸位分析过,未来的楚国必然是海洋大国,故而需重视航海,大力发展船舶行业。”

  “特罗乌兰虽为满者伯夷王城,田地、人口皆众,但却深处东爪哇内陆,既不利于我楚国发展航海业,也不便于将来向东、南两个方向扩张国土。”

  “因此,孤思之再三,决定将都城定在重迦罗(后世泗水)。那里既是难得的良港,且同时方便出船北上或南下。”

  “此外,根据孤派出的人探访,当地常年气温宜人,即便是酷夏也不会太热,且雨季只有三个月左右。”

  “再加上其作为港口,拥有天然的便利交通,不论是发展农业还是工业,都是上佳之选。”

  听了朱桢这番话,如陆冈、陈矩、欧阳高等文臣便不禁回想起曾看过的重迦罗情报也亏得东爪哇城池、要地本就不多,他们才能将各处资料都记着。

  随即,陈矩便道:“大王,据微臣所知,重迦罗如今只是一海边小城,人口不过万,岂能为王城?”

  另一位参赞苏益也道:“陛下,特罗乌兰不仅城池还算高大,且有现成的王宫。若要选重迦罗为王城,将来还需建造王宫,不知要糜费多少人力、物力。还请大王三思!”

  朱桢眉头微皱了下,道:“王宫可以等将来咱楚国人手、物资宽裕了,慢慢建造,但都城若选错了,将来再想迁都便会很麻烦。”

  “另外,这特罗乌兰的王宫不仅建筑风格偏向那婆罗门教,不利于宣传我汉家文化,且里面不知藏着什么诡秘之物,难道你们还想让孤一直住在里面?”

  诡秘之物?

  听此陈矩、苏益等人都愣了愣,随即神色古怪起来,心想:该不会大王在特罗乌兰王宫居住的这段日子碰到了什么怪异之事吧?

首节上一节380/407下一节尾节目录